探讨超声诊断乳腺非肿块性病变的临床价值论文_田祚鑫

(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物理诊断科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超声是目前诊断乳腺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乳腺非肿块性病变的诊断是临床上诊断乳腺疾病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研究乳腺非肿块性病变使用超声诊断的价值,开展了本次研究。方法:114例乳腺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全部对象,患者均为近一年来于我院就诊的,为了对乳腺非肿块性病变使用超声诊断的实际价值进行探究,对上述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的全部患者当中,诊断为乳腺恶性病变的患者为78例,36例患者为乳腺良性病变。超声的特点方面,出现片状回声区的患者有84例,微钙化的片状回声区的患者为24例,6例患者的微钙化分布特点为簇状分布。超声诊断乳腺非肿块性疾病的敏感性为94.4%,超声诊断的主要特点是能够根据超声的病理特点对乳腺非肿块性病变的性质进行判断。结论:超声诊断对乳腺肺肿块的肿瘤形态能够进行直观的判断,同时能够根据血流特征对乳腺病变的分化情况以及病理类型做出详细分析,因此对于乳腺非肿块性疾病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作用。

【关键词】超声诊断;乳腺非肿块性病变;诊断价值;血流特点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066-02

在乳腺疾病的病理类型当中,有部分病变以分散的形式出现,临床上并没有发现有肿块的存在,这些表现的乳腺疾病既有肿瘤性的,也有良性疾病,临床上将这类疾病称为非肿块性病变。由于非肿块性病变没有肿块,临床上通过常规的检查很难发现,因此在超声诊断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正因为如此,超声诊断非肿块性病变是临床当中经常探讨的问题。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讨论超声检查对于乳腺非肿块性疾病的诊断作用,为乳腺非肿块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现将本次研究情况进行说明。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所有对象,患者均为乳腺疾病,患者主要采用两种检查方法,一种是采用无创的方法,进行超声检查,另一种方法是有创的检查,主要包括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检查。本次研究当中无男性患者。本次研究的女性患者当中,年龄最小的为35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5岁。

1.2 方法

采用超声检查的方式检查患者的乳腺,超声检查首先判断病变所在的具体位置,找到病变的具体位置后,对病变的大小,具体结构,边界是否清晰进行判断。考虑到乳腺的病变可能会转移到腋窝淋巴结,因此在进行乳腺检查的过程中,对腋窝淋巴结进行检查。对病灶的回声情况进行判断,主要目的是判断病变的具体性质。当发现病变的皮脂成分增多的情况时,判断为异常淋巴结,淋巴门结构消失,考虑恶性病变的可能性。

1.3 观察指标

根据彩色多普勒的血流显像情况对病灶内部的情况进行判断,同时判断周边血流信号分布情况。病灶内没有发现血流信号的情况评价为0级,病灶内可见少量的血流信号评价为1级,在1-2处能够发现少量的血流信号。中等血流主要评价为二级,主要特点是能够发现1条主要血管或者是少量的小血管。三级的评价标准是可以发现比较多的血流量,能够见到4条以上血管,甚至出现血管交织成网状的情况。比较乳腺病变的病理性质之间的超声检查结果的区别,并对良性病变的特点与恶性病变的特点相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卡方检验用于计数资料的统计学分析,t检验用于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上述操作。判断统计学差异的标准是P小于0.05。

2.结果

本次超声检查的结果见下表。

从本次超声检查的特点来看,导管内癌微钙化所占比例在47.1%左右,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较而言,所占比例明显较高。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超声诊断乳腺非肿块性病变的敏感性较高。

3.讨论

乳腺疾病是影响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在我国,乳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高,大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对女性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彩色超声是用于诊断乳腺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一般而言,乳腺肿块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从临床上的病例特点来看,有一部分乳腺恶性病变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病变的分布特点并不规律,而且多呈弥漫性分布。对于乳腺非肿块性病变,并不能采用触诊的方法检查出来,而是需要通过血液学检查、超声检查等多种检查方式进行检查才能确诊。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乳腺非肿块性病变的检查的准确度逐步提高,在超声检查当中,需要对乳腺非肿块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主要目的是防止将病变漏诊。由于乳腺非肿块性病变是一种弥散性分布的病变,在超声检查当中,大多呈现出区域性结构紊乱的特点,如果患者发现病变的时间比较晚,常会累及多个象限,因此,对于乳腺非肿块性病变的诊断而言,需要超声检查的人员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超声图像上显示低回声区的情况下,一般认为属于导管内癌,导管内癌的主要特点是病变特点不同于肿块。非肿块性病变不仅有导管内癌这一种,还有一些乳腺恶性病变也会呈现非肿块的特点,例如:浸润性导管癌、淋巴转移性低分化腺癌,纤维性腺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超声图像特点均表现为非肿块性的分布特点。但也有部分良性病变也可能表现为非肿块性病变的特点。由于非肿块性疾病在临床病例特点方面存在不同,发现非肿块性病变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病变的性质进行判断,必要时可以根据患者的病例穿刺、血液学检查结果等多种检查结果来判断患者的具体病变特点,主要目的是防止误诊。对于恶性病变的患者而言,准确的超声检查结果是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的必要前提。因此,发现乳腺非肿块性病变的患者时,应多加注意。

【参考文献】

[1]朱罗茜,包凌云,谭艳娟.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对BI-RADS-US4A类肿块再评估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05).

[2]谭艳娟,包凌云,黄安茜,朱罗茜,阚光娟,刘坚.乳腺恶性肿瘤冠状面汇聚征与临床病理学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07).

[3]胡玲,程文,韩雪,邵华,孙一欣,王秋程,孔祥崇,董婧.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的临床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5(13).

论文作者:田祚鑫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探讨超声诊断乳腺非肿块性病变的临床价值论文_田祚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