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之变迁:趋势与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动性论文,中国社会论文,趋势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者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分析了60后、70后与80后城镇居民代际流动性变迁的趋势与原因。基本结论如下:代际流动性在60后、70后与80后群体间呈先降后升趋势,60后代际流动性最高,70后代际流动性最低,80后代际流动性居中;教育是影响职业阶层的最重要因素,且重要性随时代演进而增强;教育不平等效应对不同年龄群组的代际流动性变迁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对70后代际流动性的下降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教育不平等效应由三方面因素决定:家庭背景差异对子女教育的影响,教育体系不平等程度,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性。从这三个因素来分析,中国社会未来代际流动性面临严峻挑战。从家庭背景因素来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由一个全世界最公平的社会变为最不公平的社会,家庭之间差异巨大。从教育体系不平等来看,虽然教育覆盖率越来越高,但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并不公平。当教育供给提升时,普通教育资源的投入回报率将因教育供给提升而降低;优质教育资源因其稀缺性而能保持较高回报率(李春玲,2010)。这意味着,简单的教育扩张可能降低普通教育资源的回报率,降低普通家庭子女通过投资教育向更高阶层流动的可能性。从劳动力市场来看,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劳动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普通家庭子女面临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虽然80后代际流动性较70后有所上升,但上述原因给中国社会代际流动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 针对教育不平等效应的三个决定因素,改善社会流动性的政策应当把握三个着力点。第一,降低家庭背景对子女教育的影响,构建“竞争式”教育选拔模式,放弃有利于精英阶层子女的“赞助式”教育选拔模式。为此,可从降低贫富差距、扩大公共教育覆盖率、将入学年龄提前等方面考虑。第二,降低教育体系的不平等程度。这要求政府弱化精英主义办学理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动态平衡,以公平透明的竞争机制取代行政手段作为政府资助各类学校的依据。第三,改善劳动力市场。这要求教育回报率准确反映能力而非学历,从而构建教育回报率与能力素质的紧密联系,避免低能力的优势家庭子女利用学历信号干扰劳动力市场。由于民营企业以绩效为基本原则,具有构建教育回报与能力素质之间联系的天然动机,应当扩大民营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影响,依托市场竞争构建以绩效为原则的社会选择体系。标签:流动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