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产业工会对构建民企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企论文,新形势下论文,劳动关系论文,工会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新形势亟待产业工会发挥作用
近几年来,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制度在国际经济领域广泛兴起。SA8000即社会责任道德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ty),是社会责任国际咨询委员会(SAI)的前身——经济优先权委员会CEPAA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世界人权宣言及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制定的,它是全球第一个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标准,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动、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但是由于获得该认证的成本甚高,目前中国企业获得SA8000的企业总数仅有100家左右,仅有小部分为民营企业。一方面国内外的客户对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仍较为缺乏。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紧张,劳资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侵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况严重。相当多的企业不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逃避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金,致使大批职工就业无保障,失业无保险;劳资利益对立且差别悬殊,尤其是在出口加工型企业,压制职工工资是企业发展和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柱;加班加点现象相当普遍。由于上述侵权问题的严重存在,民营企业劳动纠纷不断,怠工、停工和罢工事件也屡有发生。凡此种种,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妨碍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企业中没有工会,绝大多数劳动者处于一种无组织的状态。新的形势对企业的工会提出了要求,各类企业的工会组织需发挥斡旋作用,来缓解目前紧张的劳资关系,成功应对各类认证体系的要求。但是大部分民营企业尚未建立工会,并且很多建立工会的民营企业中,其工会完全是由雇主控制,企业工会的维权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截至2001年底,全国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实有工会17.5万家,有工会组织的职工1445.8万人,发展会员1227.5万人。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会组建率为35.5%,职工覆盖率为31.1%;私营企业的组建率仅有4%,职工覆盖率仅为7.3%。上述企业工会的平均组建率只有7.3%,职工覆盖率只有11.5%。基于中国民营企业的企业工会力量薄弱,地区工会难以覆盖民营企业的现状,建立各个行业的强有力的产业工会已势在必行。
二、产业工会对构建民企和谐劳动关系的促进作用
产业工会是根据职工队伍的分布情况,按照同一行业或性质相近的几个行业组织起来的一级工会组织,是社会经济和工人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工会组织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在协调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方面,产业工会具有重要作用。
1.组建工会发展会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产业的整体效益、企业构成、所有制结构、管理体制、职工队伍、劳动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各不相同,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也有很大差异,而且这一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凸显,客观上要求工会工作体现出产业特殊性。产业工会具有广泛联系的产业工人的基础。产业工会由于对该行业的企业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可以渗透到区域工会难以覆盖的小型民营企业,发展工会会员。由于行业性工会组织相对紧密,发展的工会组织和会员不容易流失,因此产业工会指导民营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制定民营企业工会组织建设规划和制度,指导和推进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负责指导民营基层工会队伍建设。处在基层工会前沿的产业工会,是职工上访必经的窗口,这样可以解决地方工会难以直接面对数以万千的分布于各行业的企业基层工会,面对众多的协会、商会雇主协会建立对等关系的难题。
2.实施劳动条件谈判和监督企业的劳动关系。产业工会在指导企业工会时可以利用同一行业内企业经营项目或经营内容相似的特点,更顺利地开展集体协商工作和行业内的工会活动。产业工会负责解决行业性的劳动条件问题,比如与资方(企业或代表企业的行业协会)协商,签订协议,并且根据协议来处理本地区的劳资争议事务。一旦签订,协议将适用于全行业范围内凡是有工会组织的基层工厂。这至少意味着三点,一是该行业的所有厂商在劳动用工方面拥有完全平等的条件,杜绝了恶性竞争;二是团体协议已对劳动报酬有硬性规定,因此厂商对劳动力成本是可预知的,这有利于厂商的生产、投资运作;三是工会同样负有遵守团体协议的责任,在协议生效期间不得放任会员自发罢工或者要求额外的福利待遇,这就为厂商顺利进行生产提供了保障。工厂开工、工人满意,其结果是社会稳定,生产力得到发展。
3.宏观参与,保护会员利益。从源头上参与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从宏观上代表和维护产业工人的切身利益,也是产业工会工作的优势所在。协助政府制订全行业的加薪幅度、退休待遇、失业补偿等。如我国的工会参与政府部门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制订过程。2005年初,应国家商务部的邀请,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参加了由商务部主办的纺织品出口企业应对SA8000专家论证会,并开展了对纺织企业应对SA8000社会责任的调查,通过对上海、福建等地纺织企业的调查,撰写了《关于纺织行业推行SA8000的调查与思考》的调查报告,提出了建立中国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国际采购商与国内生产企业应共同分担社会责任成本等8条建议,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有力地推进中国纺织行业社会责任体系建立的进程。产业工会可以与行业联合会相对接,通过代表劳方的产业工会与代表资方的行业协会进行协调,实现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的双赢。
产业工会还可以走出国门,以交流和对抗两种手段来应对西方的工会。我国产业工会利用对某一产业熟悉的特性,更好地与国外的优秀产业工会进行相互的交流,学习其较强的集体谈判能力等,同时产业工会也能以强硬的姿态应对国外的某些工会的反华言论。对西方工会的反华言论,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斗争,理直气壮地宣传中国工会的方针和主张。讲究策略,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维护好发展中国家工会的权利和利益。
4.宣传推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认证。产业工会是针对具体行业而建立的工会,对该行业的劳工标准和国际上的各项认证比企业更了解。因此,产业工会可以根据各项企业社会责任认证的要求,对企业进行及时的宣传与推广,并且开展各类企业社会责任培训,与企业进行紧密合作;产业工会可以利用其广大的该行业的工人基础,帮助企业通过各项责任认证制度,促使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使工人、企业和产业工会达到共赢局面。
三、推进产业工会的建设,充分发挥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
尽管产业工会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协调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传统的产业工会作用发挥不充分,产业工会的上下联系的渠道不畅通。一是产业工会的组织体制对政府行政机构有着很大的依附性。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中一些部委、厅局被撤销,直接导致一些产业工会失去宏观参与的渠道。二是产业工会深入企业的渠道不畅通。产业工会如果仅仅借此谋求源头参与,其作用发挥并不充分。近年来,各产业工会尽管加大了与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但由于行业协会目前现状的特殊性,产业工会如果仅仅谋求与行业协会合作,其作用发挥并不充分,因为行业协会是为企业主谋求利益的。所以当一些大集团公司和其行业协会在制定出台真正事关行业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产业工会又参与不进去。三是部分省市产业工会在设置上与全国产业工会不对应,导致产业工会组织体系断层,导致产业工会组织难以覆盖新兴行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工作领域逐步缩小。
针对产业工会组织发展的现状,要理顺产业工会的机制,完善产业工会的组织体系,真正发挥产业工会的作用。
1.健全产业工会组织体系,加强地方产业工会的建设。众所周知,我国产业和地方相结合的组织领导原则,在制度设计上对产业工会做出不独立于地方工会但在本产业内部开展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定位。因此,协调地方工会与产业工会之间的关系,成为整合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特殊性的关键所在。在当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应该成为协调这二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基于产业结构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发展走向和实际需求,对领导体制进行调整,适合以产业工会领导为主的,以产业工会领导为主;适合以地方工会领导为主的,以地方工会领导为主,以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实现优势互补。如行业划分较为明显的地区,可以在市县级以下建立各行业的产业工会,形成以产业(行业)属性维系纵向的组织链。处在基层工会前沿的产业工会,是职工上访必经的窗口。这样可以解决地方工会难以直接面对数以万千的基层工会,面对众多的协会、商会雇主协会建立对等关系的难题。特别要与行业发展、职工维权的现实需要相适应,建设完善的城市产业工会组织体系,使产业工会能够在此基础上,打破企业所有制界限,尽可能覆盖全行业企业,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2.切实发挥产业工会的作用,健全工会劳动关系协调职能。产业工会首先要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地方工会与同级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制度是有组织有纪律有领导的民主渠道之一。产业工会应根据本行业的劳动特点,积极参与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和调整工作,加强对《最低工资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产业工会还需督促用人单位包括劳务公司与职工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指导和帮助职工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职工、进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推动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推进劳动合同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以改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规范协商程序,突出协商重点,加强履约监督,并把加强集体合同制度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管理体制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机制、职工法律维权中心。学习义乌的工会工作经验,利用工人的老乡会组织,建立跨地区联合维权工作站,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争议预警和处理机制。在处理企业的劳动关系时要实行“五到场”,即职工和老板发生矛盾必须到场,发现拖欠工资现象必须到场,职工生病必须到场,职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到场,企业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必须到场。
3.实行人员任用制度的改革,健全工会维权工作的评估考核体系。工会维权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工会主席。首先要进行工会主席的专职化试点,在大中型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直接选派工会主席,进行工会主席职业化的试点。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推广。选派工会主席主要有以下方式:采取轮岗方式,即抽调1/3的机关干部到基层工作,任期至少一年;采取选用二线干部方式,即各县区从退居二线的工会干部中选择一批,下派到重点乡镇或非公企业任专职工会主席;注入“新鲜血液”方式,即选拔有培养前途的大中专毕业生,派驻到非公企业中专职从事工会工作,面向社会招聘非公企业工会主席人选,把基层工会主席的任免、考评、薪酬等事项从企业中脱离出来,使他们不再担心被企业炒鱿鱼,可以大胆维护职工权益。在对员工的工作考核上,要健全考核体系。把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维权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保护工会干部合法权益的机制,建立维权工作责任制。
4.参与国际劳工活动,参与国际劳工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联系。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各国工会的合并势头正在发展,传统的按产业原则组织的方式,正在融入新的混合产业工会形式。而且,国际范围内工会间的合作主要围绕着跨国公司的问题进行。国际自由工联下属的一些国际产业工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成立了康采恩委员会,组织跨国公司在各国子公司的工会工作者交流信息和讨论工会的共同战略。因此我国产业工会应谋求与国际产业工会联合会合作,使自身有机会同一些跨国公司总部直接谈判,签订全球性的跨国集体协议。这样,就使集体谈判从一国范围向跨国公司全球范围发展。
注释:
① 本文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下属浙江省商业经济学会基金项目“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与浙江民企和谐共赢劳动关系的构建”课题(SJH050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