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农业学校 236000
摘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最基本的必需品,是其它部门发展进步的基础。目前,坚决贯彻农业方针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基本任务,特别是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应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方法,实现其现代化、科学化、工业化。而作物栽培科学正适应这一需求,那么如何将其应用到在农业生产中呢,因此,本文首先要充分理解我国作物学当前面临的形势及其与作物生产的关系。然后探讨了作物栽培科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作物栽培科学;农业生产;应用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是—个农业产粮大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而随着我国人口的再一次突破,我国内部的环境恶化以及资源短缺等等大量的矛盾也在不断的突出,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便是需要对于我国十多亿人口的农产品安全供给问题进行解决,而随着我国农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我国农业战线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便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的成产水平,促进我国当前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进行转变。
一、我国作物学当前面临的形势
1.所谓作物栽培,指的是主要对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等形成的规律以及环境条件关系进行研究,其主要对于优化决策生长调控以及栽培管理等途径进行探索,最终达到实现作物优质高产高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我国的作物栽培在经过大音盼工作者八。十年的努力探究之后,最终以作物胜利、技术原理以及环境生态三点为理论基础,通过调控技术环境以及产量品质等之间的动态关系,以高产优质高效的作物生产作为最主要目标,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怍物栽培理论体系。
2.近年来,我国的作物栽培学理论体系创造出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人力资源条件水平的限制,导致了近几年重大的科研成果较少,技术储备少,栽培研究的规模以及研究深度较低,发展速度明显缓慢。而当前作物栽培学存在作物生产增收增效困难以及栽培出的成果产出无法适应农业生产的需求两个大的难题,目的在于为了推进生产的发展需要提供更多的先进技术。在最近几年,我国不少新的作物品种都被培育出来,许多作物的性状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存在的问题便是作物本身的产量潜力没有得到突破,无法维持高产的状态,因此可以说我国的作物栽培学仍然存在极大的潜力,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作物栽培科学与作物生产的关系
在新世纪的发展下,对作物生产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作物生产的目标需在优质、环境、效益方面兼顾。
1.满足粮食需求。现阶段,我国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但人均资源紧张、耕地少等因素制约了作物生产。同时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建设占用大量土地的影响下,耕地资源也会逐渐减少。其次,耕地质量退化严重,如土地污染、水土流失等。此外,气候的反复无常,尤其是全球变暖导致的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小的危机,因此必须加强作物栽培科学在农业上的应用。
2.增加供给的多样性。过去阶段,我国农业结构较为单一化。在新时代中,大农业除了种植农业外,可发展水产养殖业与畜牧业,从“粮食作物一经济作物”生产模式转变为“粮食作物一经济作物一饲料作物”,这极大的调整了种植业的结构,改善人民生活的食物构成。因此,作为现代农业应通过作物栽培科学研究出更加丰富多样的作物种类。
3.保障食物安全。食物安全要求为人们提供充足数量及质量合格的各类食物。此外,对食物生产环境质量也提出要求,创建无公害的生产基地,生产出优质、无害的农产品,同时加强环境保护,保证食品的持续供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农业工作者应加大作物栽培科学的应用,为人们提供充足的,优质的粮食储备。
三、作物栽培科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模式化栽培技术。总所周知,作物就是大豆、玉米、地瓜等,在这里所举的例子就是关于玉米的。在作物栽培科学中有一种模式化栽培技术是“春玉米套种大蒜技术”,它的运用已经普及了。“春玉米套种大蒜技术”的首先条件就是必须选取适当的时间来播种。一般情况下,大蒜会选用紫皮大蒜,然后用5瓣或者6瓣的品种来作为蒜种,而玉米品种通常是选用中单2号或者掖单13号等,每株玉米间的距离为30cm。大蒜的播种日期比较早,当日均气温达到3℃ 以上时,就可以进行播种工作了。其播种的深度必须控制在3cm以内,每株大蒜间的距离约12cm,其播种的日常是在5月初。作物生产工作人员对田地进行管理工作时,大蒜必须要做好三水一肥管理,玉米则必须在5叶前后进行定苗。
2.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技术的明显作用就是提高土壤的温度,经过有关调查显示,地膜覆盖技术也已经在作物栽培种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地膜覆盖技术会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比如说覆盖的时间、覆盖的方式以及天气条件等等。在我国河北省的一些经常遭受干旱的地区,使用了地膜覆盖技术,就使花生以及棉花等的产量迅速增加。由此可见,地膜覆盖技术在作物科学栽培过程中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地膜覆盖技术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比如说因为地膜的残膜清除的不够干净,就容易造成土壤污染,对其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就先要掌握一定的条件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
3.智能控制系统在作物栽培上的应用。智能控制系统是用于驱动自主智能机器,无需操作人员干预即可实现作业目标的系统。目前已研制出在诸如间苗、水果收获等用工量很大的作业中使用的农业机器人。某农业机械制造学院研制出了一种以光谱吸收器件的传感器的问苗机器人和一种用于马铃薯分级的机器人。在田间作业自动化方面进展也很大。譬如,在播种机上安装一个智能控制的微调系统,就可以根据优化栽培模型和专家经验,按照田块的实际肥力分布变化情况作出播种决策,在播种中自动调节排种机构,达到最优播量。有的国家在采用计算机监控喷灌、微灌的基础上,使灌水、施肥、防治病虫更精确,更自动化。
4.生物高新技术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作物栽培的发展。作物产量和品质潜力是由作物自身的遗传特性和生理生化过程等内在因素所决定的,而产量和品质潜力的实现,则取决于环境因子和栽培条件与作物的协调统一。作物栽培的任务,说到底是千方百计地改善环境、创造条件,使作物的遗传潜力得以表达。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产量和品质潜力不但涉及到作物形态、解剖、生理,而且与作物的基因、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理学水平上,改变光合色素的组成和数量,改造叶片的吸光特性,改良C02固定酶,提高酶活性及对C02的亲和力,具有助于提高光合效率。现已发现。在c3作物小麦、水稻、烟草等的气孔保卫细胞内,PEPC的活性并不亚于c4作物玉米、甘蔗、高粱。如能在c3作物中检出PEPc活性较高的种质,其C02同化力将大为提高。生物技术在改善作物产品品质方面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因此,发展农作物生产不仅要考虑各种农作物丰富的遗传性、外界环境和自然环境,还要考虑技术条件和经济效果。一切措施既要增加总产量,又要增加总收入,有的还要考虑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既要当年增产,又要持续增产。
参考文献:
[1]郝建平.对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的想法[J].高等农业教育,2010(4):67.
[2]潘晓华;庆华.新形势下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的构建[J].江西农业大学报,2010(3).
[3]王加勤.浅谈作物栽培科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1,(O6).
论文作者:汤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5
标签:作物论文; 农业论文; 技术论文; 我国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 科学论文; 大蒜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