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柏
四川省通江县瓦室中心卫生院 636753
摘要:目的:分析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临床普外手术治疗结果。方法:抽选2008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接收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93.3%)和对照组(73.3%)相比,差异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行早期手术,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关键词: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临床结果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为临床常见病,由各种因素共同引发,腹痛、腹胀为疾病主要特征[1]。目前,临床治疗此类疾病常用方法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临床结果并不明显。对此,本文将我院所接收患者作为研究成员,旨在探讨手术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抽选2008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接收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30例,包括: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位于25-68岁时段内,平均(30.2±1.2)岁;病程位于3-100小时时段内,平均(8.1±0.1)小时;该组30例患者中,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8例,并发胆囊结石患者17例,其余5例患者为单纯性胆总管炎;对照组患者30例,包括: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位于26-70岁时段内,平均(30.5±1.5)岁;病程位于4-110小时时段内,平均(8.3±0.3)小时;该组30例患者中,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7例,并发胆囊结石患者19例,其余4例患者为单纯性胆总管炎。两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可进行针对性临床比对(P>0.05)。
1.2临床诊断(1)患者均符合胰腺炎疾病诊断,均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临床特征;(2)患者均经B超检查显示不同程度胰腺增大、腹腔积液等现象;(3)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组研究实验,且签署临床意向书。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即给予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禁食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补充相应液体,避免休克;同时,还应控制患者胰液分泌量,减少胃酸分泌量,实施胃肠减压处理。密切观察患者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变化情况,且严格监控心电、血压、电解质等指标;实验组患者行临床早期手术治疗,针对胰腺病变患者来说,手术期间主要切开胰腺包膜,减轻胰腺压力,并松动胰腺,将坏死组织清除干净,在胰腺床周围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针对胆道病变患者来说,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胆囊切除术或取石术,且期间观察是否完全止血,设置引流管,彻底冲洗腹腔。术后借助引流管灌洗腹腔,这样可实现减少腹腔毒素、加快消化的临床目的。
1.4观察项目(1)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结果,标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肠胃功能恢复正常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肠胃功能逐渐恢复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肠胃功能均未转变为无效;(2)比对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
1.5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8.0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本文中对计数资料进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比对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由不同程度疗法治疗后症状均改善,实验组患者好转率(93.3%)和对照组(73.3%)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详细见表1数据。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比对(n,%)
3讨论
急性胰腺炎大多由酒精摄入、胆系统性疾病诱发,为普外科常见性病症。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疾病起病急、发展快,风险相对较高,病死率高达25.0%,再加上预后并发症多等因素的存在,给患者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2]。唐秋林[3]研究报告显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保守治疗过程中,将近25.0%左右患者治疗无效,20.0%左右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本次研究接受保守治疗组患者好转率为73.3%,并发症总率为23.3%,和该报告基本一致。此外,该报告还表明,病发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后胆总管下段将遭受到结石堵塞,只有将该段切开才可在保持通道畅通的同时预防疾病恶化,和本文手术手法大致相同。
就目前而言,我国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疾病病发率占总胰腺炎患者的70.0%,胆囊结石的不断移动摩擦是诱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将结石取出 堵塞结石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4]。近年来,临床治疗胰腺炎患者常用手术疗法为包膜切开、清除坏死组织,所谓的包膜切开即手术过程中切开患者胃结肠韧带,将胰腺充分暴露在外,随后切开胰腺包膜,按照先后顺序将坏死组织清除,操作人员可借助手指、刀背进行清除,过程需确保动作轻柔,禁止出现强行切除现象,以免损伤其他脏器,加大手术出血量;腹腔冲洗:待坏死组织被清除干净后,应立即借助生理盐水冲洗,直到腹腔未浑浊液体出现为止,然后设置引流管,便于引流。此外,手术后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拔除引流管。且术后给予吸氧、抗感染等针对性处理,便于提高临床治愈率。刘习庚[5]研究资料显示:失去原有活性的胰腺组织会释放大量有毒物质,影响血液正常功能,早期切断该组织可减少毒素进入机体,预防器官损伤。由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疾病发展快速,伴随着病情的发展,炎性因子对器官损伤度也相应增加,若这种情况下给予保守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应给予患者临床早期手术,通过手术去除病因,控制疾病发展,提高好转和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从本组研究结果得知:早期手术治疗组患者好转率(93.3%)高于保守治疗组(73.3%),说明:手术疗法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效果突出,好转率高达93.3%,符合刘海宁[6]研究成就。
综上,临床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行早期手术,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廖晓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采用手术方案治疗临床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6(23):107.
[2]赖济平.浅谈应用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时机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34(21):242-243.
[3]唐秋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早期非手术治疗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18(17):32-33.
[4]王建良,孔雷,韩峰,等.104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探讨[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8,22(03):190-192.
[5]刘习庚.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6(01):30-31.
[6]刘海宁.7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18(22):46-48.
论文作者:张劲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患者论文; 胰腺炎论文; 性急论文; 实验组论文; 胰腺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手术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