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柔性线切核技术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论文_刘伟

刘伟

(江苏无锡市锡山区视力康复中心 214192)

【摘要】目的:本研究对半柔性线环切核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4级硬核老年白内障手术病例39例(43眼),年龄76~94岁,平均81岁;男22例(26眼),女17例(17眼),其中3例(5眼)为青光眼术后病例,3例(3眼)有前段葡萄膜炎病史,1例(1眼)角膜变性及6例(6眼)糖尿病;对术中的角膜内皮变化以及角膜水肿、后囊膜破裂的发生阶段以及发生率进行组间的差异性对比分析。结果:半柔性线环使圈核、切核的可控型提高,线环占用的前房空间远低少于传统的劈核器械,手术操作对眼内组织的损伤较小,全部病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9.2%;角膜水肿(+)3眼、(++)1眼,占 9.3%;未发生后囊膜破裂。结论:半柔性线环切核技术具有操作的可控性好、占用手术空间小、圈核以及切核操作均处于与角膜内皮以及晶状体后囊膜平行的冠状轴面、对眼内组织损伤小的技术特征,可作为过熟硬核白内障摘除的选择术式。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 小切口

【中图分类号】R77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099-02

白内障手术切口的日趋缩小可视为上个世纪手术技术发展最为直观的标志,特别是超声乳化技术的问世无疑大幅度地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但是,任何技术都存在其相对的适用范围,研究已证实,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亦并非适用所有情况的白内障,对于高龄过熟硬核白内障病例以及角膜内皮功能存在潜在失代偿危险的情况下,或者在一些尚不具备超声乳化手术的基层医院。传统的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仍然是一种高效、安全的补充手段。

本研究再对传统的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更为便捷、高效、安全的小切口,就该手术模式的可控性及相关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4级硬核老年白内障手术病例39例(43眼),年龄76~94岁,平均84岁;男22例(26眼),女17例(17眼),其中3例(5眼)为青光眼术后病例,3例(3眼)有前段葡萄膜炎病史,1例(1眼)角膜变性及6例(6眼)糖尿病。

2.分组:全部病例均为半柔线切核术式完成的手术病例,

3.半柔线切核手术操作过程:采用2%利多卡因球后麻醉或者爱尔卡因表面麻醉,上方角膜缘后1mm做角膜板层3.2mm隧道切口,与角膜缘前1mm穿透进入前房,适量粘弹剂填充前房,连续环形撕囊(R≥5.5mm),充分水分离,转核到前房。再按下图所示完成出核手术。

4.观察指标:

(1)术中指标:后囊膜破裂发生率

(2)术后指标:a.角膜水肿的程度与发生率;b.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5.统计分析:分析半柔线切核模式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与回顾性文献作对照,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差异的显著性标准为:P﹤0.05。

结果

半柔性线环使圈核、切核的可控型提高,线环占用的前房空间远低少于传统的劈核器械,手术操作对眼内组织的损伤较小,全部病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9.2%;角膜水肿(+)3眼、(++)1眼,占 9.3%;未发生后囊膜破裂。

半柔性线环与传统“垫板-劈核刀”手术模式模式比较,手术操作具有差别的技术操作特征(表1):

表1 半柔性线环与垫板-劈核刀的分核操作对比

讨论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是对超声乳化手术技术的重要补充,特别在我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患者手术时间片后的情况下,过熟晚期硬核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是超声乳化技术面临的难题。因此,非超声乳化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间是一种有效的补充的术式。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发展至今,形成了两种存在明显差异的手术模式:

(一)小切口娩核术:采用内口大、外口小的梯形切口,利用外口挤切硬性核质,可适用于硬性核质较小的病例,对于硬性核质较大的病例,通常需要扩大外口达6mm以上,否则将对切口以及虹膜组织造成损伤,因此严格意义上,该术式应属于亚大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

(二)小切口器械碎核术:使用特制的手术器械在眼内对晶状体硬性核质进行分割,通常是一分为二,在分别娩出分割后的核块。目前使用的特质器械通常是劈和垫板以及劈核刀,首先将辟和垫板伸至晶状体硬性核质与后囊膜之间托固核质,劈核刀伸入前房,向垫板切割,使核质分解成两部分,在分别娩出两核块。两种手术器械最大的缺陷是需要占用较多的手术空间,同时劈核操作处于与角膜内皮以及后囊膜垂直的眼球矢状轴上,较易发生对两者的损伤。

本研究中的半柔性线环切核技术属于分核技术类型,但其明显不同于使用垫板以及劈核刀的传统分核术式,具有以下优势及特征:

(1)操作占用前房空间小:半柔性线环是由纤细的5-0线以及钢丝构成,结构简单,体积小,线环的硬性杆部直径等同于普通注水针头,发生触碰眼内角膜内皮组织的几率较低,同时线环的柔性部分处于晶状体硬性核质以及后囊膜之间,可最大限度保护后囊膜。

(2)操作的控制性较强:半柔性线环的硬质杆部分为钢丝,相比全柔性线环而言,硬质的杆部使圈核操作具有良好的可控性。

(3)操作处于眼球冠状轴:是不同于传统劈核器械操作的最为显著之处,冠状轴向的操作降低了器械触碰角膜内皮以及对后囊膜施加的压力。

(4)半柔性线环制备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制备,材料来源便捷简单。

总之,与传统的“垫板—劈核刀”器械分核技术比较,半柔性线环分核技术是一种更为简单、安全、损伤小的分核技术,可以作为不能适用或者耐受超声乳化手术病例的有效补充术式。

参考文献

[1]谢立信,王旭.白内障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临床研究.中华眼科杂,2003.10:177~1782.

[2]沈丽萍,童剑萍,楼定华,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患者的并发症和

远期效果.中华眼科杂志,2002,11:674~676

[3]林振德,李绍珍.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3~234.

[4]Michael LN, Daniela MVM, Frederico FM,et al.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cataract surgery.Current Opinion in Ophthalmology,2003,14:7~19.

论文作者:刘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2月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5

标签:;  ;  ;  ;  ;  ;  ;  ;  

半柔性线切核技术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论文_刘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