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 方芬

常德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邮编:415000

【摘要】目的 探究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中大剂量甲波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的66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两组,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使用大剂量甲波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中使用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大剂量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地塞米松磷酸钠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对重病毒导致大脑实质受损诱发的验证,其发展速度比较快,如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患儿出现残疾甚至死亡等严重情况,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治疗的方式选择类型也越来越多[1]。将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的66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中大剂量甲波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的66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两组,对照组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5.1±0.6)岁;患病时间1-6天,平均患病时间(3.2±1.1)天;研究组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5.2±0.7)岁;患病时间1-7天,平均患病时间(3.3±1.0)天;患儿均符合重症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患儿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等林楚鞥症状,部分患儿存在嗜睡、精神差以及意识障碍甚至抽搐等严重情况,患儿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自愿参加。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性对比分析。

1.2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时均实施降温、抗病毒、止惊、降颅压以及平衡水电解质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将0.3-0.5mg/(kg·d)地塞米松磷酸钠进行静脉滴注,每天用药1次,研究组使用大剂量甲波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将15-20mg/(kg·d)甲波尼龙琥珀酸钠加入到5%的葡糖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分2次用药,每次用药之间需间隔12小时,连续用药3天之后将药量减少至2mg/(kg·d),继续用药3天后方可停药,同时使用0.4g/(kg·d)丙种球蛋白进行顶买地主,每天用药1次,连续治疗3-5天。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而治疗后发热、抽搐、肢体偏瘫以及昏迷的消失时间,分组计算均值进行组间对比。统计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儿用药2周后发热、抽搐、肢体偏瘫以及昏迷情况完全消失,精神状态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用药2周后发热、抽搐、肢体偏瘫以及昏迷情况基本消失,精神状态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儿用药2周后发热、抽搐、肢体偏瘫以及昏迷情况未见消失,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情况[2]。

1.4统计学意义

此次研究数据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s),以t、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发热、抽搐、肢体偏瘫以及昏迷的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各项组间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统计对比两组患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效果

两组患儿就治疗有效率对比来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是儿科科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情发展速度较快,病情较为严重,如治疗效果不佳会导致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常见的致病毒素主要有肠道病毒、疱疹病毒以及腺病毒等,主要病情发展为病毒感染后对脑组织造成破坏,在神经细胞内出现繁殖等情况,严重损害患儿的脑细胞,出现水肿、炎症以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甚至导致患儿神经细胞出现坏死、软化以及胶质细胞增生等情况[3]。甲波尼龙琥珀酸钠属于糖皮质激素,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起到显著的抗过敏以及抗炎效果,缓解患者免疫力下降等情况,降低患儿的颅内压,缓解患儿脑水肿情况,提升治疗速度,缩短病程时间,提高治疗安全性。丙种球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中的一种,包含的天然保护性抗体较多,主要治疗作用为抗细菌及抗病毒,二者的联合应用能够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基础上降低患儿所受的刺激,提升治疗安全性[4]。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发热、抽搐、肢体偏瘫以及昏迷的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大剂量甲波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加快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速度,缓解患者痛苦,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可知,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治疗中使用大剂量甲波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应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22(12):1751-1753.

[2] 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14):75-76.

[3] 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3):89-90.

[4] 张海霞, 黎伟. 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26):183-184.

论文作者: 方芬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  ;  ;  ;  ;  ;  ;  ;  

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 方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