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度的作秀 虚伪的美丽(论文文献综述)
顾盼[1](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曹海平[2](2020)在《话语的建构与解构:基于一档电视节目受众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说明话语系统是电视节目的主要结构,一方面电视节目制作方通过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各种话语手段来传递理念价值,影响大众。另一方面,受众也会对电视节目的意义进行积极解读。因此电视节目容易导致受众不同的文化认知和话语博弈。本文以一档老牌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和话语分析以探求受众对该节目的理解偏向、表现及原因。本文认为性别分工、城乡分化及社会分层是导致受众对节目认知差异的主要因素,并期待电视节目应当努力发挥社会公器职能,引导社会增进文化包容和理解,缩小文化隔阂。
郑帅[3](2020)在《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代西方思想界,伊格尔顿是继雷蒙德·威廉斯之后英国重要的文学理论家、文化批评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文学、美学等多个领域有着世界影响。新千年后他在文化批判领域不断开拓,其哲学思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认为新千年后伊格尔顿的研究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意识形态批判转为文化批判,出现神学和“形而上学”转向,《理论之后》(2003)和《文化的理念》(2000)为开始变化的主要标志,文化批判和神学、“形而上学”转向是这一过程的不同侧面。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呈现于10余部着作中,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总体性分析和评价。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产生的大背景是资本主义社会无信仰本质愈加凸显,资本主义国家不公正政治导致恐怖邪恶现象,而西方世界社会主义和左派运动长期处于低谷。其理论来源主要为经典马克思主义、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基督教神学、尼采哲学和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伊格尔顿详细考察了文化的多重涵义,分析了五种文化形式的联系冲突和当代普遍文化与文化之争,阐述了文化与文明、自然、权力三组文化的基本关系。针对文化理论对政治的忽略和左派研究的缺失点,伊格尔顿提出“伦理—政治”宣言。以此为总纲,他在近20年里以近10部着作的辛勤探索,系统阐述了“异端四部曲”即恐怖、悲剧、邪恶、基督教四种重要的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现象,以及“异端四部曲”与资本主义制度严重缺陷的密切关系。伊格尔顿倡导以“身体唯物主义”和重塑人生的意义来培育社会主义新主体。他揭示出资本主义大众文化是一种虚假的共同文化,在艾略特和威廉斯关于共同文化思想的对比中阐明社会主义共同文化的构建路径,即在平等团结的原则下,大众合作共造社会主义共同文化。其培育社会主义新主体和共同文化思想构建起“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价值主要在于开辟了一种具有鲜明辩证性、政治性、实践性特征的文化批判形式,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成果,“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成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创新路径。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对中国文化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理论限度主要体现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不够坚定,对信仰的范围和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本研究是对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进行的较为系统的哲学研究,有助于凸显新千年后伊格尔顿思想的主题和整体脉络,形成总体性把握,有助于改变伊格尔顿文化批判研究主题相对分散和哲学研究偏少的问题,丰富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研究能够揭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凸显的文化矛盾,事实和价值的割裂,对破解邪恶、恐怖和虚无主义等现实热点难点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李倩[4](2020)在《苏珊·桑塔格的艺术情色学研究》文中认为艺术情色学顺应了后现代潮流,强调对于艺术的美学感知,提倡一种对于身体感性的回归,目标在于培养一种新感受力,让我们能够以更包容的眼光去欣赏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同样这种包容也让我们破除了性别偏见和各种二元对立的壁垒,让我们能够更好的体验世界,构建主体。本文选择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切入,考察了艺术情色学所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和具体的文化语境,初步厘清艺术情色学的概念含义。艺术情色学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理论,它与桑塔格理论体系中的其他理论彼此互映,本文通过对桑塔格理论文本的分析,丰富了艺术情色学的审美内涵。然而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不完美之处,随着时间的流逝,艺术情色学的激进态度也存在着值得反思的地方。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艺术情色学的孕育。主要介绍了孕育艺术情色学的创作背景,从整个时代来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现代社会转向后现代的时期,从美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来看,性革命对艺术情色学的产生有着直接影响,从更微观的文化圈来看,艺术情色学是对旧左派的一个否定。第二章,艺术情色学中的“情色”和“艺术”。分析了情色存在的天然性,强调艺术情色学中的情色不是纯粹的性欲,而是充盈生命活力的爱欲。情色文学不同于色情写作,它同其他严肃文学一样拥有可供欣赏的文学性,因此可以进入审美空间。第三章,艺术情色学的审美内涵。其一是强调艺术自主性,要求体验艺术的本来面目,通过反对阐释、风格论、静默等达到这一目的;二是提倡一种新感受力,强调对于多元文化的感受和欣赏。第四章,反思:有质量的情色。面对后现代社会中的新改变,桑塔格进行了反思要求扞卫严肃性。同时我们在新时期面对艺术情色学中的矛盾之处时,也需要对其辩证地分析看待。
曹昙昙[5](2020)在《论乔叶小说的救赎意识》文中指出论文以乔叶为主要研究对象,切入新的研究资料和研究角度,在文本细读基础上借用底层叙事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叙事学理论等,并结合关于“现代性”研究的西方经典论述,探讨乔叶小说中的“救赎意识”。在具体分析时不仅将乔叶小说放在文学史的纵向发展中审视,而且将乔叶小说与“70后”相关作家作横向的比较,来探究乔叶小说的特性与不足。论文挖掘出乔叶小说书写的深层价值指向,即“救赎意识”的表达,并借此介入对“70后”作家新世纪以来创作新质的研究,从而发现“70后”作家的创作与“救赎主题”的选择之间的关系。其中,救赎意识的生成不仅在于作家对文化传统的继承,更在于受新的社会现实的影响,尤其是“现代性”问题所诱发的文化心理变化对“70后”作家的创作心境产生的影响。具体来说,论文分为以下部分。一、在底层叙事中,底层人民不仅以强韧的民族性格与生存信念战胜苦难,而且以人性中的善与美理解同情弱者,给予他人精神上的抚慰与心灵救赎。更为重要的是乔叶的底层叙事从泛滥的苦难主题中突围,书写底层生命的厚重感。底层古典的生活形态与传统的道德伦理促成了生存意义的建立,底层叙事中所呈现的诗意理想与精神价值,是对精神信仰凋敝的社会现实的精神救赎;二、在女性婚恋叙事中,乔叶通过物化时代的道德危机和伦理危机来展示女性的生存现状与精神状态,乔叶笔下的爱情,不是作为信仰的爱情而是作为人际关系与人性物化的爱情。无论是女性的精神救赎还是爱情救赎,在工具理性与世俗算计的城市现代性规则中均走向崩溃;三、在历史叙事中,乔叶以认罪与救赎指向历史本质意义的思考,揭示出“文革罪恶”的历史延续性,以体现“救赎”的现代性意义。论文以道德自省的传统文化基因为依据,分析赎罪者在道德焦虑下展开的赎罪行为,尤其强调集体罪恶中个体道德的意识觉醒。此外也揭示出蔽罪者以遗忘、歪曲记忆、非严肃化对待的方式对历史罪恶的遮蔽行为;四、在救赎空间上,乔叶的新乡土书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现代性”精神危机的文化伦理救赎。乔叶寻求自然乡村对现代世俗理性的反拨,肯定乡村自然的生命形态,以民间传统道德信仰和传统文化心态“救赎”现代市场意识形态下道德溃败、信仰贬值的精神危机,试图为现代文化困境、精神困境寻找救赎之路;五、在救赎形式上,“回顾性”儿童视角的运用强化了“救赎意识”的表达,以“回顾性”视角展示儿童对人性恶的感知与效仿,在视角转换中完成对内心罪恶感的审察,并进行忏悔与自我救赎。此外,乔叶经常采用人物的视角去描绘空间,这种“故事空间”同样是具有精神特征的心理空间,精神困境的隐喻与空间本身的象征色彩,对救赎意识的彰显形成潜在的暗示。在结语中总结了乔叶“救赎意识”书写的价值与反思。但是论文仍有不足之处,如部分章节在分析时不够深入全面,在视野上也有待拓展,对“救赎”问题的探讨有创新性的思考,但对作家群整体的把握仍有待提高。
陈晨[6](2020)在《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文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对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理论研究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研究围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要求,针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新变化,结合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灌输和教化工作实际,将新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大卫·哈维的意识形态思想作为研究内容,以期在理论梳理归纳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意义。研究考察了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及阶段特征,深入到哈维资本积累理论、解放政治思想、政治哲学思辨等理论,找到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主义政治哲学批判等理论视角,提炼了其中蕴含的以空间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主要观点,特别是厘清了空间与传统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明晰了空间具有的意识形态性,作出了空间性通用矩阵的意识形态分析。基于对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总体把握,研究尝试将其意识形态思想与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展开比较分析,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出发,肯定了哈维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创新、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拓新、马克思主义解放政治思想内涵丰富等方面的学术贡献,也指认其存在对唯物史观历史本质解读偏差、对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体判断缺失、对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祛魅构设简化等方面的理论局限。总体来看,哈维从空间出发对新时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展开批判,为我们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更加隐蔽和复杂的斗争提供了启示,而其对空间意识形态属性的界定、对时空体验与意识形态转变关系的判断、对争取空间正义的构思等观点,对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具有借鉴价值。因此,本研究特别选取贯穿哈维理论思想始终的“空间”作为视角,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作出新的思考,提出:其一,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空间转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空间生产中国化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空间正义观,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基础;其二,发挥空间作为社会力量的能动性,强化对空间的政治文化形塑宣教和意识形态释义赋义,促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空间生产的引领作用,在“三生空间”规划和发展的广泛领域贯彻党的正确主张和国家意志,有助于提高全体人民的认同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其三,在空间演变趋势中须始终保持斗争精神,积极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借助景观社会、时空压缩、流动空间发起的更加隐蔽、更为复杂的意识形态挑战,开展更具艺术性、更为策略性的意识形态安全防御工作,维护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三权”,把握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时度效,布局好党引领舆论导向的点线面,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
杜可风[7](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王若凡[8](2019)在《萨德小说中的道德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八世纪法国的萨德是有争议的作家,他的争议性不仅在其笔下的情色描写,也在他对于基督教道德的质疑。萨德作为启蒙的科学与理性的信徒,将基督教道德观的律法视为束缚与压迫。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萨德对于基督教道德观的反对切入分析,第二部分分析萨德小说中的自然道德观,第三部分深入阐述萨德自然道德观的自爱自由思想,第四部分对于他的相对主义实质与虚无主义倾向展开分析。萨德否定基督教道德观的合理性。他认为上帝作为构建基督教道德观的支点,其本身是人为制造的概念。萨德从科学与理性两个角度论证上帝不存在。他认为基督教的虔信、顺从与性纯洁的三种核心道德观是人为制造的,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利益的手段。基督教道德观构建支点是上帝,自然的剧烈变化是神迹彰显的证明。萨德在小说中以自然为支点构筑自己的自然道德观。萨德认为自然的变化表现为物质的变化与原子的重新组合。萨德据此提出符合自然的就是道德的,将合乎自然作为的标准。自然是萨德道德观的核心,他的伦理讨论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坚信人最基本的生活规则就是依循自然。萨德依循自然提出了以自爱、独立和自由为原则的道德观。萨德的自爱道德观认为个人的保存是人最为关心的事情,人爱自己具有正义性。萨德认为自爱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他反对死刑并推崇个体生存,反对用道德观强迫个体去关爱他人。萨德的反抗道德观反对权力与法律,认为权力塑造的美德是其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萨德针对基督教一元制标准提出了多元的道德判断。萨德的多元道德观不可自洽的地方在于无法得出道德共识。萨德的自由道德观表现为对身体的自由掌控。他笔下的性并不仅仅是性本身,性是权力的隐喻也是自由的象征。他所追求的自由是运用自然赋予人类的权力。但萨德将自由推向无束缚的境地,认为社会契约是束缚了人的枷锁。本文将萨德以自然为核心的道德观实质归纳为道德判断标准的相对性、文化相对主义的相对性、道德判断能力的相对性与道德悖论的相对性四个方面。这四点从主观到客观,共同构成了萨德道德观相对主义的实质。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层面上看,萨德认为人为制定的道德观有其狭隘性。萨德信奉道德相对主义,道德在不同时代与不同文化中应有截然不同的判断标准,他的道德理论是基于文化相对现象的道德相对主义,以自然取代上帝,其道德观也必然会进入理论与现实的困境。本文提出萨德的道德困境有三种,第一是自然性与规范及秩序的矛盾困境,第二是人性与动物性的矛盾困境,第三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困境。其道德相对主义必将导向道德标准的虚无。造成萨德道德理论困境的原因在于企图以自然构建道德体系的尝试不可自洽。
霍旭[9](2019)在《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经典再生现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当代先锋戏剧中的“经典再生”现象,通过对中国当代先锋戏剧创作中存在的大量经典改编的现象考察,借用文学领域的“经典再生”、“本事迁移”、改编学等理论,将先锋戏剧代表人物及其创作纳入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不同阶段、不同语境的先锋戏剧“经典再生”的创作特点、美学风格和艺术价值等。围绕着“去文学化”与“再剧场化”,本文将先锋戏剧中的“经典再生”划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为“理性的探索”,指的是1980年代末开始,高行健、林兆华等用现代性的视角重构经典文本,在“经典再生”中有意识地探索新的剧场可能性。阶段二为“游戏的解构”,指的是1990年代中期开始,孟京辉、张广天在经典再生呈现出的游戏化与狂欢化倾向;阶段三为“严肃的回归”,指的是新世纪之初,田沁鑫、王翀等人的“经典再生”逐渐走出了戏仿文体与游戏态度,从追求颠覆经典的快感回归到共情经典所蕴含的生命感。先锋戏剧中的“经典再生”不乏成功之作:有的在对峙经典中对经典本身所代表的美学准则与意识形态进行反思;有的在对话经典中探索出经典文本新的剧场可能性;但也存在在世俗化、市场化趋势影响下只制造噱头,不制造精品的降格之作。这些再生成功的经验与再生后“失活”的教训为此类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面对经典,“过度自卑”与“自视甚高”均不可取。一方面,过度强调经典的权威,容易束缚在“影响的焦虑”之中,无法与经典进行具有当下意义的对话;另一方面,在对经典认识不深刻的情况下贸然对其颠覆改造、生成自我,容易带来价值建构和美学建构的失语。“经典再生”,是追求颠覆经典的快感,还是共情经典所蕴含的生命感;是追求噱头式的昙花一现还是创造剧场实践的新经典,是改编者尤其是所谓的先锋人士首先要面对的自我叩问。
肖新平[10](2019)在《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与考核实效之间的偏差问题或曰考核制度为何难以全面落实和取得预期或理想的效果。针对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进行实地研究与组织文化的分析,结合政府组织发展趋势及基层公务员自身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有关资料,以X市政务中心及该市N部门的考核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叙事分析、文本分析、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以及比较、归纳等。缘起于美国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主要借用与学习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经验做法,主张用企业家精神改革公共部门与重塑政府。诚然,这种做法有其现实的效用与价值,然而这一理论源于企业管理、产生自美国而本身无法摆脱固有的企业文化与美国文化特质。由于公私部门性质与中美国家文化的差异,以重塑政府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应用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重的“组织文化不适应”,即与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及国家宏观组织文化的不匹配、不契合,并产生经验借鉴、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与误读等认知偏差,从而导致考核制度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的实效。本研究从公私部门的组织文化差异与中西国家宏观组织文化即国家文化差异两种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对于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系统、深入的组织文化解读与阐释。研究价值: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整合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并将其变通作为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问题存在从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同时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工具与理论来源即新公共管理及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以个案分析为视角考察2007-2017年十年间X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发展、演变及其问题的根源,提出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的对策建议,如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总体设计、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的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价值导向、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的知情参与及自我管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等,这些建议有助于深化各方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认知,并为今后各地基层公务员的考核管理提供启示、经验借鉴以及具体的改进举措,更好促进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效的提升。研究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鉴于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组织文化理论彼此的相似相容与互补性,将他们加以整合、变通应用,沙因组织文化三个层次基础上,将潜在基本假设层面与国家文化维度对应,并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与熟人社会基础上人际关系对于考核的重要影响,将性别维度替换为特殊主义维度,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2.阐释创新。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特质在于其任务与职责的公共性,这决定了其所追求的信念与价值观;同时,论证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核心是中和思想。3.考核理念的创新。提出人性向善的管理假设与四类人性假设及“去考核”、“考核替代”、“公务员自我管理”等。4.考核举措创新。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三级分类管理;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具体内容的细化;考核中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救济;讨论领导与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的规范管理;X市考核经验与启示。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实践及问题,得出考核制度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实效的原因在于:借鉴企业管理做法的外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公务员考核时遭遇了双重的文化不适应,即公私部门组织文化与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的对于该理论的理念与考核工具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误读与认知偏差。公共部门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所信奉的信念与价值观与新公共管理主张的竞争、效率、成本、收益、顾客导向等价值理念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共享文化假设的不匹配;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中国国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集体主义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集体生活与劳作需要家族成员协作与家长的统领,产生了尊卑与亲疏的差序格局,进而形成高权力距离、特殊主义以及长期导向等国家文化特点。
二、过度的作秀 虚伪的美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过度的作秀 虚伪的美丽(论文提纲范文)
(1)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何谓布克奖 |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
(四)选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
(一)布克奖的设立 |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
三、轮回与重构 |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
一、元叙事的终结 |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
(三)作者之死 |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
(二)自我边缘化 |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
(一)“欲望中的暴力” |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
(一)人性的危机 |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
三、美的哀悼 |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来源 |
第一节 社会背景 |
一、资本主义社会无信仰本质愈加凸显 |
二、资本主义国家不公平政治导致恐怖邪恶现象 |
第二节 理论来源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 |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 |
三、基督教神学 |
四、尼采哲学 |
五、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化的多种涵义、张力冲突与基本关系 |
第一节 文化的多重涵义与张力冲突 |
一、文化的多重涵义与历史变迁 |
二、五种文化形式的联系冲突与两类文化之争 |
第二节 文化与外界的三组基本关系 |
一、文化与文明 |
二、文化与自然 |
三、文化与权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伦理—政治”宣言与“异端四部曲” |
第一节 文化理论的兴衰与“伦理—政治”宣言 |
一、文化理论的兴衰 |
二、文化理论对政治的遗忘 |
三、“伦理—政治”宣言 |
第二节 恐怖:毁灭与创造的结合体 |
一、理性与欲望 |
二、律法与爱 |
三、恐怖与崇高 |
四、恐怖与绝对自由 |
五、自杀炸弹客致命的意志与两种虚无 |
第三节 悲剧的哲学复兴 |
一、悲剧与现代性 |
二、替罪羊的解体与新生 |
第四节 “邪恶”的类型、面向及根源 |
一、有无目的功用的两种邪恶 |
二、邪恶的“双重面向” |
三、“平庸的恶”与“体制性的恶” |
第五节 “上帝已死”与上帝代理者的失败 |
一、信仰与理性 |
二、启蒙理性情感想象的缺失 |
三、唯心主义“主体”企图成为“基础”的失败 |
四、浪漫主义想象的创造性与虚幻性 |
五、文化:马修·阿诺德的诗意化“基督教” |
六、“上帝已死”与上帝的隐匿存在 |
七、上帝在后现代主义时代的最终消亡和原教旨主义的勃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 |
第一节 新主体的身体建构:身体唯物主义 |
一、身体与灵魂的和谐统一 |
二、解放感官 |
三、两种蜕变方式——彼此的自我实现和超人的诞生 |
第二节 新主体的意义探寻:重塑人生的意义 |
一、王尔德的“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 |
二、在不同时代的色调对比中寻找人生的意义 |
三、幸福与爱——人生意义的归宿 |
第三节 共造社会主义共同文化 |
一、资本主义大众文化:虚假的共同文化 |
二、社会主义共同文化:民主团结与合作共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评价 |
第一节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价值 |
一、开辟了具有鲜明辩证性、政治性、实践性特征的文化批判形式 |
二、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成果 |
三、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创新路径 |
第二节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理论限度 |
一、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不够坚定 |
二、对信仰的范围和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 |
第三节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对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
一、积极汲取多种理论资源,以微观视域和宏观视域的紧密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 |
二、积极投身生活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
三、着力破解邪恶、恐怖、虚无主义等重要现实文化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苏珊·桑塔格的艺术情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艺术情色学的孕育 |
第一节 时代风云 |
一、后现代转向 |
二、性革命 |
第二节 新旧知识分子之争 |
一、新左派与旧左派 |
二、苏珊·桑塔格的反击 |
第二章 艺术情色学中的“情色”和“艺术” |
第一节 何为情色 |
一、性欲与爱欲 |
二、充盈生命意识的情色 |
第二节 艺术情色学的研究对象 |
一、区分于“黄色物品”的情色艺术 |
二、情色艺术的典型:情色文学 |
第三章 艺术情色学的美学内涵 |
第一节 反对阐释的深化 |
一、透明原则 |
二、回归身体 |
第二节 追求艺术的自治 |
一、风格论 |
二、静默的否定力量 |
第三节 打破边界的新感受力 |
一、多元感受力 |
二、雌雄同体 |
三、摄影式观看 |
第四章 反思:有质量的情色 |
第一节 桑塔格的反思 |
一、反思后现代 |
二、扞卫严肃性 |
第二节 反思艺术情色学 |
一、艺术情色学中的思想矛盾 |
二、艺术情色学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论乔叶小说的救赎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苦难的化解:底层者的自我救赎 |
第一节 理解是救赎的前提 |
第二节 在苦难中浸泡的底层生命 |
第三节 抵御苦难的自我救赎 |
第二章 精神困境的突围:知识女性的精神救赎 |
第一节 创伤体验在家庭叙事中的呈现 |
第二节 伦理关系异化下的行为选择 |
第三节 知识女性生命困境的突围 |
第三章 道德焦虑:历史罪恶者的自省与赎罪 |
第一节 道德焦虑引发的自我救赎 |
第二节 蔽罪者的沉沦 |
第三节 救赎的“极限境遇”设置 |
第四章 理想中的救赎之地:乡土或故土 |
第一节 自然乡村赋予的文化伦理救赎 |
第二节 城乡对比中乡村生态的温厚 |
第三节 失落的理想:救赎之地的文化蒙昧 |
第五章 “救赎”的审美形式分析 |
第一节 “救赎”主题下叙述视角的选择 |
第二节 叙事空间与“救赎意识”的表达 |
结语:乔叶小说救赎书写的价值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第2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形成 |
2.1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后现代主义转向中的经济与文化转变 |
2.1.2 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政治美学化过程 |
2.1.3 新帝国主义权力领土与资本逻辑矛盾 |
2.2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思想 |
2.2.2 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理论 |
2.3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形成阶段及特点 |
2.3.1 地理学逻辑实证研究阶段(1961-1973) |
2.3.2 转向马克思主义研究阶段(1973至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视角 |
3.1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 |
3.1.1 资本积累中分工、竞争与垄断悖论 |
3.1.2 新帝国主义中私有化与霸权的矛盾 |
3.1.3 资本主义环境生态与政治经济合谋 |
3.2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3.2.1 时空修复理论作用限度 |
3.2.2 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危机 |
3.2.3 城市企业主义转型谬误 |
3.3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解放政治思想 |
3.3.1 作为替代方案构思的“辩证乌托邦理想” |
3.3.2 作为社会变革力量的“类存在物的潜力” |
3.3.3 作为集体意识前提的“生命之网的隐喻” |
3.3.4 作为革命联合基础的“反叛建筑师行动” |
3.4 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思辨 |
3.4.1 地理决定论与地缘政治解析 |
3.4.2 忠诚、身份与政治信仰辨析 |
3.4.3 社会过程的话语辩证法论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时空与意识形态的关联 |
4.1.1 构成社会力量的时间与空间 |
4.1.2 时空体验中的身体和政治人 |
4.1.3 意识形态对时空压缩的回应 |
4.2 空间的意识形态性论证 |
4.2.1 空间的意识形态属性 |
4.2.2 空间意识形态的特性 |
4.2.3 空间与传统意识形态 |
4.3 空间矩阵意识形态分析 |
4.3.1 空间性通用矩阵模型的意识形态属性 |
4.3.2 马克思理论空间矩阵的意识形态功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评析 |
5.1 大卫·哈维与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比较分析 |
5.1.1 意识形态概念性质的使用方面 |
5.1.2 意识形态与自然科学关系方面 |
5.1.3 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体方面 |
5.2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贡献 |
5.2.1 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武器 |
5.2.2 扩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视域 |
5.2.3 丰富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的理论内涵 |
5.3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局限 |
5.3.1 对于唯物史观的历史本质存在解读偏差 |
5.3.2 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斗争主体判断缺失 |
5.3.3 对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祛魅构设过于简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 |
6.1 以空间理论与空间实践发展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性建设 |
6.1.1 延深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 |
6.1.2 深入空间生产中国化实践,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 |
6.1.3 培育践行空间正义价值观,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基础 |
6.2 以思想政治的空间形塑宣教促进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引领力 |
6.2.1 强化政治文化空间赋义释义,增进全体人民社会主义情感认同 |
6.2.2 延展宣传思想工作空间视域,增加全体人民社会主义价值认同 |
6.2.3 倡导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理念,增强全体人民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
6.3 以把握新时期空间演变趋势特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
6.3.1 干预景观社会价值隐蔽渗透,维护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三权” |
6.3.2 回应时空压缩思想活跃变化,把握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时度效 |
6.3.3 介入流动空间信息交互扩散,布局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点线面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大卫·哈维简介 |
(7)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对象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现状 |
0.2.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
0.4.1 语料来源 |
0.4.2 文章体例 |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
1.1.1 “P”居中 |
1.1.2 结构特点 |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
1.3.1 谓词音节 |
1.3.2 性质与功用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
2.1.1 内部层次 |
2.1.2 附缀结构 |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
2.2.1 结构模式 |
2.2.2 成分选择 |
2.2.3 语法特征 |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
2.3.1 情态化 |
2.3.2 关联化 |
2.3.3 演化成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
3.1.1 单音节词 |
3.1.2 双音节词 |
3.1.3 语义特征 |
3.1.4 句法功能 |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
3.2.1 词汇化过程 |
3.2.2 词汇化成因 |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
3.3.1 “V自+于” |
3.3.2 “V于+自” |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
5.1.1 结构方式 |
5.1.2 类别性质 |
5.1.3 体标记后附 |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
5.2.2 及物化历程 |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
5.3.1 介词虚化 |
5.3.2 音步制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
6.2.1 连动而述补 |
6.2.2 述补而述宾 |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
7.2.1 跨层结构重组 |
7.2.2 韵律音步 |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
7.2.4 语用需求强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
8.1.1 跨层短语“难于” |
8.1.2 粘宾动词“难于” |
8.1.3 副词性“难于” |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
8.2.1 行域到知域 |
8.2.2 委婉否定 |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
8.3.1 成词过程 |
8.3.2 演化机制 |
8.3.3 鉴别标准 |
8.4 从述宾到状中 |
8.4.1 副词化趋势 |
8.4.2 副词化梯度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
9.2.1 词性判定 |
9.2.2 动介共存 |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
9.3.1 跨层结构 |
9.3.2 成词诱因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
10.1.1 语法特征 |
10.1.2 虚化程度 |
10.1.3 语义特征 |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
10.2.1 宾语种类 |
10.2.2 指称化宾语 |
10.2.3 宾语特性 |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
10.4.1 使用语体 |
10.4.2 表达功效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
11.1.1 句法位置 |
11.1.2 组合倾向 |
11.1.3 后续宾语 |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
11.3.1 词汇化过程 |
11.3.2 功能虚化 |
11.3.3 演化机制 |
11.4 叠加用法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
12.1.1 固化成词 |
12.1.2 成词动因 |
12.1.3 动词虚化 |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
12.2.1 前加限定 |
12.2.2 凸显强调 |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
12.3.1 语用功能 |
12.3.2 “于”的零形化 |
12.3.3 配合使用 |
12.4 本章小结 |
结语和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萨德小说中的道德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萨德的生平、作品与道德观简析 |
二、萨德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萨德道德观的研究意义与研究途径 |
第一章 宗教道德:萨德小说中的否定对象 |
第一节 萨德对于基督教道德基础的否定 |
一、理性的论述:对上帝存在的理论反驳 |
二、现实的揭露:小说中对上帝失语的现实描述 |
第二节 萨德对基督教道德人间代言者的否定 |
一、教会的腐败:经济上与道德相悖——以人物科勒芒神父等形象分析 |
二、教会的滥权:政治上与道德相悖——以人物圣玛利司铎群像等形象分析 |
第三节 萨德对基督教美德观本身的否定 |
一、愚昧的信徒:萨德对虔信的道德观的否定——以《相对的惩罚》与《司铎丈夫》为例 |
二、顺从的羔羊:萨德对顺从的道德观的否定——以《院长受骗记》与《幸运的骗局》等为例 |
三、身心的枷锁:萨德对性纯洁的道德观的否定——以《伪贞洁的女人》与《手足相残》等为例 |
第四节 、萨德的基督教道德观的目的观 |
第二章 自然道德:萨德小说中提出的道德观 |
第一节 自然代替上帝的道德支点之争 |
一、基督教对自然的阐释:上帝与道德律令存在的证据 |
二、萨德对自然的阐析:无关道德的客观变化 |
第二节 萨德的自然与道德关系理论 |
一、自然的特质:客观与变化 |
二、自然的范围:增扩至欲望 |
三、自然的判断:符合自然即道德 |
第三章 自爱自由:萨德的道德观的准则 |
第一节 、信仰自己:自爱的道德观——以《卧房里的哲学》为例 |
一、个体存在的正当性 |
二、自爱的合理性与博弈平衡 |
三、优点:尊重生命和死刑废除 |
四、不足:爱他人的正当性的 |
第二节 、拒绝顺从:独立的道德观——以《贞洁的厄运》为例 |
一、反抗的对象:权力与法律 |
二、萨德小说中的反抗者 |
三、优点:反对一元化的多元判断 |
四、不足:对道德共识的缺乏 |
第三节 、掌握身体:自由的道德观——以《受惩罚的先生》与《弗洛维勒与古瓦尔》为例 |
一、萨德的身体自由的道德概念 |
二、萨德小说中的身体自由描述 |
三、优点:平等的追求 |
四、不足:过犹不及的自由 |
第四章 虚无倾向:对萨德小说中道德观的辨析 |
第一节 萨德道德观的相对主义实质 |
一、道德判断标准的相对性 |
二、文化相对主义的相对性 |
三、道德判断能力的相对性 |
四、道德悖论体现的相对性 |
五、对萨德道德相对主义的评价 |
第二节 对萨德道德虚无倾向的评析 |
一、萨德自然道德观的困境 |
二、萨德的道德观必然导向虚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经典再生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空间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去文学化与再剧场化:先锋戏剧经典再生概况 |
第一节 文化语境与剧场探索:探索、实验和先锋的异同 |
第二节 先锋戏剧经典再生的三个阶段及划分依据 |
第二章 理性的探索 |
第一节 高行健的理性化重构 |
第二节 林兆华的理性化解构 |
第三章 游戏的解构 |
第一节 孟京辉的游戏式解构 |
第二节 张广天的通俗化改编 |
第四章 严肃的回归 |
第一节 田沁鑫的经典转译 |
第二节 王翀的影像剧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经典再生作品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10)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价值及方法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已有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作用与成效 |
三、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原因的研究 |
五、改进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建议及其问题 |
六、古今中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节 理论基础:组织文化相关理论 |
一、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概念 |
二、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 |
三、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 |
四、应用理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
五、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个案 |
第一节 X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一、X市政务中心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政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三、X市政务中心考核过程诸要素 |
四、X市政务中心考核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X市N局的考核管理 |
一、X市N局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N局的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 |
三、X市N局的晋升考核 |
四、X市的其他考核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中的问责 |
一、四类问责的案例 |
二、对不负责任现象的态度的调查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中的矛盾性 |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现实效果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三、基层公务员考核规定与考核实践的差距 |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 |
一、考核制度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
二、考核奖惩与问责的得当公正至关重要 |
三、行政审批局的模式需辩证全面看待 |
四、人事绩效考核管理需审慎引入第三方评估 |
五、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其他启示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整体设计的思考 |
第四章 公私比较:信念与价值观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新公共管理考核管理理念的认知与接受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观念与理论的来源 |
二、如何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工具 |
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差异与联系 |
四、中国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考核工具的接受与认知偏差 |
第二节 公私部门考核管理价值理念追求的差异 |
一、强调竞争与协作协同的差异 |
二、顾客导向与公共治理导向的差异 |
三、效率、成本、收益与多重价值目标的差异 |
四、绩效结果导向与公共事务的被动性、延续性的差异 |
五、领导者及奖惩激励的权限、结果差异 |
小结:绩效考核问题存在有其必然性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操作间的偏差 |
一、考核要素的客观公正与有效合理问题 |
二、考核实施中的公平与合理问题 |
三、业绩评比的可测量性与可比性问题 |
四、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
五、小结:应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的“表现主义” |
第四节 公私部门组织文化的本质差异:公共性及其体现 |
一、公务员任务职责的多样性与公共责任问责之难 |
二、公务员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的公共性 |
三、公共部门内部人际关系的公共性 |
四、公务员管理经验与领导艺术的必要性 |
五、公私部门组织文化差异的根源 |
本章小结: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公共部门价值追寻的貌合神离 |
第五章 中西比较:共享文化假设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的国家文化阐释 |
一、集体主义倾向与考核的竞争评比 |
二、特殊主义的中和与考核的客观公正 |
三、长期导向与人际关系的克制隐忍 |
四、高权力距离倾向与领导的重要作用 |
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与考核结果的测评 |
六、小结 |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传播与接受的变异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的“美国情境” |
二、管理者与理论家自带的文化特性 |
三、理论在中国接受的文化土壤 |
四、变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 |
第三节 问题根源:考核指导理念与国家文化的不匹配 |
一、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比较 |
二、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的根源 |
三、中国国家文化的特质:集体主义文化 |
本章小结:共享潜在基本假设对于民族认知模式的塑造 |
第六章 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 |
第一节 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总体设计 |
一、客观辩证认识考核的作用与功能 |
二、整体全面认识考核的宗旨与价值 |
三、科学规范考核分类 |
四、系统设计考核指标各要素 |
第二节 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与理念的认知 |
一、人性的复杂与变化 |
二、人性层次与比例的差异和人性假设 |
三、应有的管理潜在假设:人性可变与人性向善 |
四、人性假设与灰度管理 |
第三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的价值与观念 |
一、现代管理要求以人为本的赋能型组织 |
二、组织成员期待以人为本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三、基层公务员权益维护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的强力支持 |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
第四节 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管理的知情、参与和自我管理 |
一、职工主动建言及其实效 |
二、适度适时授权职工参与 |
三、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感 |
四、基层公务员的需求特性与考核激励效果的有限性 |
第五节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政府组织文化建设 |
一、客观认识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务员考核的关系 |
二、行政组织文化的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三、传统优秀文化的契合传承与转化应用 |
本章小结:提升考核管理有效性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实效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 |
第二节 组织文化对公务员考核实效的双重影响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问题存在的原因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的组织文化阐释 |
三、理论的传播——接受与阐释——变异 |
四、结论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
一、未来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
二、未来公务员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 |
三、中国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发展的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四、过度的作秀 虚伪的美丽(论文参考文献)
- [1]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话语的建构与解构:基于一档电视节目受众的田野调查[J]. 曹海平.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20(02)
- [3]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D]. 郑帅.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4]苏珊·桑塔格的艺术情色学研究[D]. 李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8)
- [5]论乔叶小说的救赎意识[D]. 曹昙昙.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大卫·哈维意识形态思想及启示研究[D]. 陈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7]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萨德小说中的道德观研究[D]. 王若凡.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9]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经典再生现象研究[D]. 霍旭. 厦门大学, 2019(08)
- [10]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D]. 肖新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