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对共同富裕有一个完整和准确的认识_共同富裕论文

我们必须对共同富裕有一个完整和准确的认识_共同富裕论文

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共同富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同富裕论文,准确论文,完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共同富裕实现的程度已成了一个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共同富裕是一个包括多层次含义的动态范畴,其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基础,“部分先富”与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是这条道路上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的分水岭,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共同富裕的经济保障,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富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繁荣富强是共同富裕的归宿,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共同富裕的最后落脚点。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问题是现阶段人们讨论比较热烈的一个问题,共同富裕相联系的个人收入悬殊和平均主义也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个人收入、地区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出现不断拉大的趋势,使得个人收入悬殊问题不仅成了一个必须正确处理的经济问题,而且成了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政治社会问题。为此,我们结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谈一些自己在共同富裕问题上的认识,不妥之处,请专家、学者及同行批评指正。

一 共同富裕思想的演化表明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综合范畴

在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用新的宇宙观和方法分析了中国的现实,得出了走俄国人道路的结论后,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以后,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为了解放生产力、扫清走向国家独立富强、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障碍,中国共产党统帅中国各进步阶级,经历了28年的苦苦奋斗,终于在1949年10月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任务,推翻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国后,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1 代领导集体,根据革命时期所进行的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建设经验,在社会主义苏联的帮助下,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合作中,结合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开始了不断探索走向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正确道路的新时期。

早在1928年建立起以宁冈为中心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在战争许可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就探索经济建设问题,总结经济建设的经验。1933年8月, 毛泽东指出:经济建设的目的在于为争取物质上的条件去保障红军的给养和供给,在于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并由此更激发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这就把经济建设的目的与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结合起来了。1934年1月, 毛泽东强调:只有帮助群众解决了生活、生产方面的问题,即:解决了从群众的生产(包括土地和劳动)到柴米油盐的问题,解决了婚姻问题,满足了群众的需要,群众才能围绕在我们的周围,拥护我们,才能使我们达到革命胜利的最后目的。[1]1942年12月,毛泽东在批判“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的错误观点时指出:必须给予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根本政策,每个同志(包括军队的同志在内)都要好好去研究。1947年和1948年,毛泽东针对创建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统一战线内部团结同盟者等问题,再次强调了物质利益和政治文化利益的重要性,但总的来讲,在1949年前,中国共产党人是以阶级力量的配置,推翻“三座大山”、解放生产力的角度出发强调在给予人民群众和同盟者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基础上,逐步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政治文化生活。在1949年以后,围绕过渡时期总路线,毛泽东提出:经过改造,“对地主来说,事实上是他们解放,全国总共3000万人,以后要共同富裕起来,不叫地主,叫农民。将来大家共同富裕,农民的生活要超过现在的富农。资本家如果将来饿肚子,这个制度就不好。”[2]到1955年10月,毛泽东更加明确地指出:“如果我们没有新的东西给农民,不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来,那些穷的就不相信我们,他们会觉得跟共产党走没有意思,分了土地还是穷,他们为什么要跟你走呀?那些富裕的,变成富裕的或很富裕的,他们也不相信我们,觉得共产党的政策总是不合自己的胃口,结果两下都不相信,穷的不相信,富的也不相信,那末,工农联盟就很不巩固了。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的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3]只有这样, “中国的穷国地位和在国际上无权的地位才会起变化,穷国将变成富国,无权将变成有权——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在这里,决定的条件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团结一致的奋斗。”[4]这样,毛泽东就第1次明确地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并将共同富裕与“走社会主义道路”结合起来,认为要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必须以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的团结为决定性的条件。初步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同富裕的基本框架。后来,由于我们不恰当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已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走向共同富裕的决定性条件也只能依靠人民的团结一致了。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来体现人民的团结一致,实现共同富裕呢?我们错误地选择了群众运动的形式,采取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运动,结果,全国人民不仅没有逐步地走向共同富裕,而且导致了平均主义的盛行,国民经济濒临于崩溃的边缘。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根据毛泽东的“三项指示为纲”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整顿。同年8月, 邓小平从调动人们劳动积极性的角度提出“人的贡献不同,在待遇上是否应当有差别?同样是工人,但有的技术水平比别人高,要不要提高他们的级别、待遇呢?技术人员的待遇是否也要提高?如果不管贡献大小、技术高低、能力强弱、劳动轻重,工资都是四五十块钱,表面上看来似乎大家是平等的,但实际上是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的,这怎么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5]1978年3月,邓小平建议国务院研究室研究罗马尼亚的做法,即“干得好的工厂、干部、工人就可以多得一点报酬;干得不好的工厂,干部、工人就要少得一点报酬。 ”[ 6] 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第1 次明确完整地提出了走向共同富裕的构想,即“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高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须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7]这表明:在建国后探索走向国家富裕强和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中,几经挫折,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比较快的捷径。由于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所以邓小平多次反复强调部分地区、部分企业、部分人先富起来,打破平均主义,针对1980年1 月前后所出现的不正确“先富”方式,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方由于多劳多得,先富起来。这是坚定不移的。但是也要看到一种倾向,就是有的人,有的单位只顾自己多得,不但不照顾左邻右舍,甚至不顾及整个国家的利益和纪律。”[8] 1980 年8月又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个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要是那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还有什么区别?”[9]也就是说,邓小平在开始提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也强调了要兼顾国家、集体和别人的利益,不能见钱眼开,只管自己。后来,在邓选三卷中,邓小平大约有30多处论及共同富裕,比较集中的论述不下8处,但无论是从社会主义的原则、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社会主义的目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的特点,还是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的大原则、社会主义的定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等角度讲,都是围绕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道路、共同富裕与国家富强、部分先富与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等问题论述的。尽管在共同富裕提出时,目的是为了解决贫穷和分配中的“大锅钣”问题,正如邓小平在1987年4月所讲的:“现在的方针政策,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的结果。”[10]即在建国后,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使“中国停滞了,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是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11]后来,随着部分先富的个人和地区与落后的个人和地区的差距出现,并有拉大的趋势时,邓小平则强调: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坚持按劳分配,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通过正确的政策避免两极分化,要对先富起来的个人进行一些限制,因为沿海较快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12] 要用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民主和法制的加强来克服消极的现象,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毛病和弊端,保持和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保证共同富裕的实现,当然,从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1984年以前,主要强调打破“大锅饭”,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1984年以后,主要强调避免两极分化和个人收入悬殊,鼓励先富带动、帮助后富。我们不论是从共同富裕的形成过程,还是从共同富裕思想的完善,都可以看出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综合范畴,共同富裕是一个随着实践发展的、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范畴。

二 共同富裕的成熟表明共同富裕是一个多层次的科学理论

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总是从这样几层意思上阐述的,即: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同国家的富强相结合的;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结合的富裕,是同共同贫穷相对的一个范畴;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的个人和地区,以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同两极分化相对的一个范畴,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必须避免两极分化;“部分先富”是与平均主义相对的一个范畴,实现共同富裕决不是同等速度、同等程度的富裕。这样,共同富裕就成了一个多层次的范畴。

从共同富裕的含义上看,共同富裕是一个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富裕,是人民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统一,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毛泽东在强调给予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时,并没有忘记人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邓小平在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目的时,也没有忘掉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我们在实施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时,并没有忽视教育、科学、文化的提高和民主、法制的加强,再三强调“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13] “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14]强调对全民的政治思想教育,批评和克服一切向‘钱’看。斤斤计较的市侩做法,打击和克服共同富裕中的违法乱纪行为。一句话,共同富裕是以物质的共同富裕为基础的,但决不仅仅是物质的共同富裕。

从共同富裕的主体来看。共同富裕中的先富地区是有条件迅速发展的地区,先富的企业是经营有方、善于开拓的公有制企业,先富的个人是辛勤努力、诚实劳动的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富裕的主体本身有地区——企业——个人这样3个层次,这3个层次主体先富的前提是合法勤劳致富,而不是别的方式致富。富裕主体的范围是绝大多数人的富裕,而不是极少数人的富裕,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是“全民共同致富”,是富裕,“而且是共同富裕的。”[15]

从共同富裕的过程来看,也是多层次的,因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家庭负担、体力强弱、智力高低、所处工作岗位、所处地理位置等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共同富裕只能是通过部分地区、部分企业、部分个人较快地富裕起来,通过先富地区、企业和个人的示范、影响、辐射、带动和帮助等作用,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所以,共同富裕只能是多层次的共同富裕,邓小平的理论论述和共同富裕的实践已证实了这一点。

从富裕的标准上看,共同富裕起码要经过“温饱——小康——富裕——中等富裕——高等富裕——高度富裕”这样几个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存需要资料在质和量上都会不断地拓展,不少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都会不断地充实生存资料,又产生出新的发展和享受需求,不少前一时期的发展和享受需求成了后一时期人们的生存需求,这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动力之一。所以。富裕的标准只能是一个相对静止而又绝对变化的范畴,决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总之,无论是从共同富裕的哪个角度来看,都可以看出共同富裕是一个多层次的科学理论。

三 共同富裕理论本身表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之一,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关键之一

经过1978年到1992年邓小平的反复总结和不断思考,在“南方谈话”中,共同富裕有了完整的表述。邓小平分别阐述了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道路是一致的:“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先富地区帮助贫困地区的时间、方式、程度和内容;共同富裕在全国范围内一定能顺利实现等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被表述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落脚点,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核心标志。但是,从1984年6月、10月, 1985年3月、9月、10月,1986年9月,1987年10 月等几处的集中论述来看,共同富裕是同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同彻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相结合的理论,是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的一个外在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特征、优越性的一个综合体现。

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来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之间是手段和目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关系,共同富裕则是两者内容和逻辑的自然延伸。因为,共同富裕中的“共同”反映了社会成员对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共同占有方式,是生产关系的集中表现;共同富裕中的“富裕”则反映社会对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拥有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共同富裕是手段与目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体,是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发展、壮大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条件,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实基础。

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虽然都讲“致富”,但“社会主义的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16],如果出现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到邪路上去了。[17]因为,如果出现两极分化,“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就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18]就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就违背了社会主义的目的。我们能够运用按劳分配的原则,使得地区、企业、个人之间有差别,但不能差别过大,我们能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使非公有制经济有所发展,但那只能是有益的补充,不然,就可能危及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身安全。也就是说,共同富裕成了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和实行按劳分配的更深层次的体现,这既与我们以前所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衔接起来,又与资本主义社会区别开来。

通过以上的简要回顾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共同富裕是一个包括多层次含义的动态范畴,其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基础,“部分先富”与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是这条道路上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的分界线,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共同富裕的经济保障,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富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繁荣富强是共同富裕的归宿,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共同富裕的最后落脚点。当然,共同富裕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理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的外在表现,但无论如何,这些质的分析都是适用的。

在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切忌片面、教条、庸俗地理解共同富裕,要尽量避免一切以片概全的不良影响。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明确: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贫富悬殊与两极分化、“部分先富”与因政策不配套和不到位而产生的分配不公、市场经济对分配冲击的正效应与负效应,都是有本质区别的,必须分清这些问题,否则,就会重蹈历史的复辙。这就要求我们的理论工作者,要勇敢地回答对共同富裕的各种非难和不正确理解,分析和研究实践中所出现的、走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使共同富裕理论更丰富、更完善。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136—139页。

[2]顾龙生《毛泽东经济思想引论》。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7月,第265—266页。

[3][4]《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 月,第197、398页。

[5][6][7][8][9]《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30—31、99、142、222、297页。

[10][11][12][13][14][16][17][1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223、223—224、277—278、111、112、172、111、364页。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11、161—162、172、195页。

标签:;  ;  ;  ;  ;  ;  

我们必须对共同富裕有一个完整和准确的认识_共同富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