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林成伟

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林成伟

林成伟

鹤山市富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529700

摘要: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建筑工程领城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建筑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关系密切。给水排水工程中非常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地面漏水、管道渗漏等质量问题,这些不好的因素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进展速度。严格控制给排水施工技术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而且有利于节约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给排水;施工技术;预留洞;排水管

一、前期准备

建筑工程给排水专业性较强,工序较多,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必须结合具体建筑工程给排水的施工技术要求和设计指标,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保证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的顺利进行。测量放样工作对建筑工程给排水的施工质量产生戴麦的影响,在施工前,测量人员必项认真研读施工图纸,并对控制点坐标进而认真核对,发现错误及时提出来,以减少施工中返工造成的经济损失。测量人员首先对建设方提供的控制点及水准点进行校核,发现偏差较大,应联合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进行四方联合测量,确保所提供的控制点及水准点准确无误。

根据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总进度计划,合理安排相关机械、人员、材料的进场工作,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形成实体的重要阶段,在施工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必须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并加强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隐患进行认真排查,确保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的顺利开展。

1.给水管道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给水管道施工是比较常见的施工方式,为了确保管道的安装质量,安装前首先需要对管道地沟进行复测,经复测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下步施工,其次对支架的标高、坡度及坡向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与管道的标高、坡度坡向想适应,最后检查支架间距是否满足施工图纸和有关规范规定。

法兰是给水管道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构件,需要加强对法兰焊缝及其他连接件的设置的检测,确保两者之间不能紧贴墙壁或管道架子等。施工人员应做好管道安装施工过程记录,对施工中的签证及时进行签证,对埋设的管道,按设计要求做好相应的试压试验,按相应的程序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保资料内容完整、真实、有效。

1.1预留洞与阻火圈。建筑工程给水管道在施工中,应认真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仔细查看预留洞的位置,决不能粗心大意,不留预留洞,特别是管道需要穿越剪力墙、梁时最好预留钢套管,但对于穿越楼板、砖墙时,可用塑料套管或预留洞即可满足要求,例如卫生间的排水管留预留洞即可满足要求。

排水塑料管在穿越密闭的空间时,可通过加设阻火圈,保护排水管的安全,对于非密闭的空间,可以不考虑加设阻火圈,例如,建筑工程的外墙及阳台位置等,阻火圈在此所起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因此,对非密闭的空间可不加阻火圈。

1.2管道安装及连接。在进行管道安装时,如出现间断现象,施工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将敞开的管口进行封闭处理。在进行管道连接时,禁止用强力进行对口施工,也不能采取对管子进行加热或加偏垫的方法来消除接口断面的空隙偏差或错口等存在的连接缺陷。

对于给水管道对采用PP一R管材,此种管材可进行热融和螺纹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热融连接是比较安全的连接方式在实际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连接前,施工人员应将管道及附件上的灰尘及异物清理干净,在进行管道连接时,应确保管道在无旋转的情况下将期亩入到加热的套管内,以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把无旋转的管件进行加热处理,当达到加热时间后,应及时把管子和管件从加热的套管与加热头上2同时取下来,并迅速的将期亩人到所要插人的深度,使接头处对称均匀的凸缘。为了保证接头的质量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熔接好的接头进行检查,当管材和管件加热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加热过度,影响厚度。连接完成后应紧握管子与管件并确保其冷却到一定的程度。

1.3 管道试压。管道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对管道及阀门等部件进行认真检查,检查安装质量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需要试压时将不宜进行一起试压的配件去掉,换上满足试压用的短管,并将所有的开口处封闭,从最低处进行灌水,然后将气排出。系统试压时应确保安全,当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试压合格后对管道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2.排水管道施工。排水管根据设计指标要求选择相应类型、材料的管材,伸缩节是管道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材料,在施工中根据需要调节伸缩节的间距。排水主干管道及水平管道可通过做通球试验来检验安装质量,对于生活污水所料管的坡度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为了确保管道的施工质量,应在每个立管上每隔一层需设置一个检查口,并严格控制好其中心高度与操作地面的距离。

三、室内管道施工

根据不同的建筑工程结构的特点,编制科学合理的室内管道施工方案,特别是在管路安装中应加强对管道的施工过程控制。在室内管道安装时由于各管道排列间距需要进行控制,必须按管路隋况进行排列,液体管路应排列在下热介质管路上,冷介质管路排列在下保温管路上,不保温的管路排列在下金属管路排列上,非金属管路一般在下。

管道的间距对管子及阀门、保温层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室内管道安装由于受室内空间的影响,其间距不宜太大,对管子的外壁法兰的边缘等管理最突出的部位距墙壁的净距应大于10Omm。对于双排管道上的并列阀门的手轮,应确保两者之间的净距在10mm。根据管路相遇的避让原则分支管需要给主干管路小口径管路让空间。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设计人员考虑不周,对管道施工方案和成本并没有充分考虑,导致施工中麻烦较多,给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据调查,目前很多暗埋管主要在卧室、书房等房间的地板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为了减少因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最好避开这些位置,这样不但有利于节能管材,而且有利于减少接头过多,减少漏水的问题。为了便于维修和保护,在安装过程中需先在混凝土表面进行压沟槽处理,然后在进行管道安装。

四、支吊托架施工

支吊托架是保证管道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施工时应确保位置准确,埋设平整牢固,满足设计要求,并保持支架的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3至5mm 的空隙,纵向移动量满足设计要求无热伸长管到的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在有热伸长管道的吊架上,吊杆不能影响建筑结构的质量安全,钢管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当超出允许范围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当使用金属支架时,施工人员应在管道与支架之间加衬非金属垫或其他物品进行支架的安装。由于卡箍连接为柔性连接,且用于连接的不锈钢卡箍没有承重作用,所以在每条水平管道上需加设支架,以防止管道或配件坠落,造成安全事故发生。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民用建筑从设计理念到施工方法都在逐步改善和提高,为了满足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提高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才能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以及稳定、灵活性,满足民用建筑给排水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巍浅谈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技术房地产导刊,2 0 13 年第0 7 期

[2]胡成胜浅谈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技术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 0 1 3 年第2 0 期

[3]陈正东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探讨科技传播,2 01 1年第18 期

[4]罗永海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科技创新与应用,2 01 4 年第13 期

[5]葛海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黑龙江科技信息,2 01 3年第36 期

论文作者:林成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林成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