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湖南长沙 410600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临床细菌检验的正确率,对提高正确率的措施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2015年作临床细菌分析的案例各3000例。结果:2014年的细菌检验阳性例数为350例,阳性检出率为11.6%。2015年的细菌检验阳性例数为670例,阳性检出率为22.3%,2015年的细菌阳性检出率高于2014年的检出率大约10%。结论:本院在临床细菌检验上的技术有所提高,为了更大的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提高我院检验人员的整体水平,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流程有质量的提高细菌检验率。
关键词:临床;细菌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率
临床上对采取的细菌标本严格的检测对临床医生在用药上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细菌检验是临床实验室检验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它能较为准确的确定患者所感染的致病菌以及致病菌的种类,其结果在临床医生在临床用药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1]。所以为了提高临床细菌检验阳性率,加强细菌检测的可靠性。本院抽取2014年、2015年作临床细菌分析的案例各3000例。对两年的细菌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资料与分析
1.1资料
随机选取作临床细菌检验的案例共6000例,其中2014年3000例,包括血液标本900例(30%),尿液标本600例(20%),痰液标本1400例(46.6%),脑脊液100例(3.3%)。2015年3000例,包括血液标本750例(25%),尿液标本850例(28.3%),痰液标本1300例(43.3%),脑脊液100例(3.3%)。所取得的案例的年龄、性别、数量、检测方法等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2014年和2015年的细菌检验的细菌培养,我院采取的培养皿直径为90-100mm[2],其中培养基是为了保证菌种的正常生长,采用的培养基包括肉汤、奶酪、血脂、营养琼脂等[3]。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与检验中心提供的标准菌株进行对比。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4]。
结果
2014年的细菌检验阳性例数为350例,阳性检出率为11.6%。2015年的细菌检验阳性例数为670例,阳性检出率为22.3%,2015年的细菌阳性检出率高于2014年的检出率大约10%。两年的在临床检验中细菌阳性例数有明显差异,且经统计软件计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表。
讨论
此研究表明,2015年的细菌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2014年的细菌检验阳性率,但是同样存在着问题,仍然在质量上达不到标准。这种情况的产生,有可能是因为医护人员在提取标本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或者在标本的运送过程中出现了差错,或者在细菌培养的过程中出现了纰漏。标本的污染对导致检验的结果不具有准确性,所以要想保证细菌检验的准确率就一定需要检测人员和医护人员之间亲密的沟通,同时彼此之间可以互相监督,为实验室检验人员提供无污染的标本确保正确性。同时对采集的时机,部位以及采集的次数,采取量有充分的了解以及要对患者交代清楚。
临床细菌检验对感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的确定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和正确用药有着重要的意义[5]。首先,为了能在宝贵的时间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定,需要专业的人士,所以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相关人员在对整个临床细菌检验从采集-送检-接种-分离-鉴定的各个方面知识和技术要求及常见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度,应该熟练的掌握细菌检验技术,并能够在检测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记录问题,这样可以对实验结果准确的分析,也为今后的改进工作提供了好的依据。检测人员在持有高度责任感的同时努力在最短时间内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结果,临床医生对患者对症治疗,让患者早期康复,免除病患的痛苦。其次,应该保证细菌能够有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实验室的各种设备能够稳定的运行,各种操作试剂的使用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细菌检测的相关规定[6]。
综合本次实验的结果,可以得知细菌检测的阳性率在提高,这是医院重视的结果,同时也是实验室检查人员和临床医生之间良好沟通的结果。这样的好现象我们应该一直保持,并且要逐步的提升。我们要有着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让患者在医生的深切关怀中得到好的治疗。营造好的医疗环境一直都是我们所期望的。
总之,临床细菌检测的各个环节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些许的失误而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所以要从检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入手[7]。要做到认真,负责,细心。争取给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临床医生依据结果对患者更好的治疗,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朱建奎.临床细菌检验的正确分析[J].药物与临床.2009,3(12):62-66.
[2]宁耀群.临床细菌检验的正确分析[J].中外医疗.2011,11(35):10-11.
[3]李健,谢苇,卢春柳等.广西壮族自治区采供血机构2005-2007年学业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9,19(3):38-39.
[4]王燕,景翠源,万红临床细菌检验的准确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192-193.
[5]曾志鸿.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分析及质量控制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10):511-512.
[6]肖涛.临床细菌检验的正确性分析.亚太传统医药.2012,8(2):206-208.
[7]刘雁芳.浅谈基层医院细菌检验失误的常见因素[J].检验学与临床.2005,4(2):190-191.
论文作者:贺立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细菌论文; 阳性论文; 标本论文; 检出论文; 例数论文; 患者论文; 医生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