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金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51
摘要:现代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重视到了绿色空间概念,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对绿色空间概念和功能分类进行了探索,文章以绿色空间概念作为切入点进一步通过大量的资料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了更好的深入探究绿色空间规划在现阶段城市规划当中的运用,本文以云南某市新区中央生态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中央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了实证分析,希望通过在不断的分析探索上进一步实现绿色空间的运用范围,通过绿色空间规划的实证研究归纳城市建设当中绿色空间规划所应遵循的相关原则。
关键词:城市,绿色空间,生态,公园
1. 前言
城市化建设的推进虽然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现代化工作生活场所,但是居住环境问题仍然是目前需要集中探索的对象,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绿地对于优化居民生存空间、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故此,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对城市规划当中的绿色空间设计进行了探究。我国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九大建设的重要内容,希望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绿色空间规划对于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作用。
2 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的研究成果
2.1 国外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研究
任何城市规划设计都是从不成熟到慢慢成熟的,绿色空间规划也是如此。在城市规划的早期为了追求快速的经济发展,时常会忽略绿色空间规划这一问题,当然也有一些具有先进发展理念的设计者充分认识到了绿色空间规划,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1898年霍华德首次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希望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突出绿色理念,让城市被森林和农田的绿色环绕。《城市发展:公园、花园和文化机构的研究》(1904)中Patrick Geddes也发扬了绿色规划的概念,希望在城市布局中充分的考量绿地的布局划分[6]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西方国家对绿色概念的实践进行范围也在不断拓展,GIS技术的运用更是进一步扩大了绿色空间在城市布局当中的运用,虽然目前有关城市规划当中的绿色空间管制已经初有成效,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套城市发展中型之有效的绿色管制系统,尤其是在城市绿化规划和人文环境互动方面,所以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仍然需要以此作为突破点。
2.2 国内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研究
城市规划当中的绿色空间一般情况下都集中在园林建设当中,希望通过整体规划进一步丰富绿化植物的种类,但是从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处在初级探索阶段。
目前有关城市绿地功能和效益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所以对绿色空间的网络构建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7-10]。吴良镛等人在城市规划中选取了人类聚居环境空间形态的维度作为切入点,希望将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作为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探究,由此来丰富绿色空间规划的理论与内容。随着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重视,如何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突显其生态功能已经成为了目前城市规划需要探索的重要方面,故此,在今后仍然有较大的研究潜力。
3 中央生态公园规划
中央生态公园修建之前,该市新区中部区域多为鱼塘、农田和居住用地,周边地下水位较高。所以中央生态公园的修建充分的利用了周边的水资源,并且以环境为依托将其打造成为大型水域景观的综合性生态公园,不仅仅在生态公园的选址上充分利用了各项环境资源,还在规划设计之时体现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对于该市而言中央生态公园不仅仅是一项地标性的建筑,更是该市的生态绿肺。
3.1 绿色规划设计理念
中央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图纸以周边环境为依托,进而体现出该市的人文景观,从而更好的为民众提供休闲娱乐功能。所以在城市规划中体现出了“生态、健康、休闲、文化”的概念(见图 1)。同时希望通过现代景观旅游休憩区的呈现进一步构建新的生态体系,让绿色的概念融入城市发展之中。
3.2 绿色空间网络构成
绿色规划对于居住、休闲来说是取之不尽的财富,所以在中央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之上呈现出了最优的绿色空间网络。绿色空间网络与城市设计为基础、按照保护和恢复绿色空间的原则进行了总体设计,通过绿色空间网络将各个因素作为建设的基点,为该市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空间载体。绿地的数量和质量是绿色空间的直接体现,并且希望通过中央公园的建设进一步修复受损的绿色地区,从而更好的提高农田、鱼塘等绿色环境的利用率,提高整体环境的生态功能。
图 1 中央公园绿色空间规划框架图
4 绿色空间发展方向
遥感技术(RS)、GIS技术上个世纪90年代,并且能够通过数据监测精确的分析出绿地的覆盖范围以及分布现状,此外,可以通过该近年来的遥感数据分析,进一步进行ENVI预处理,通过景观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得出该市土地运用的现状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该市具有很大的绿色空间发挥潜力,共有六处国家级名胜风景区、54处省级名胜风景区,这些绿色资源都可以成为绿地空间规划的资源:第一,以青山绿水为依托进一步构建大城小镇嵌田园的新型城乡发展形态,将该市打造成为青山绿树抱林盘的现代田园城市。第二,以绿地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导向,进一步拓展景区和绿地空间为主的旅游区。第三,在该市现存绿色资源的基础上修复受损的绿地空间,通过绿色空间的合理布局进一步强化生态旅游化的发展,将文明示范城市作为该市今后的发展目标。第四,平衡绿色资源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民众的居住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态氛围。
5 结语
论文虽然针对绿色空间发展规划有了详细的文献梳理,但是在具体的中央生态公园的绿地规划上面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城市绿化规划设计的时候仍然需要坚持原则进行认真考量:第一,强化生态功能建设凸显城市规划的生态学原理;第二,坚持整体大于局部的规划理念,形成以城市为主强化与周边城市关系的设计原则;第三,利用绿色网络系统进行可持续观念;第四,保护绿色空间结构平衡城市发展体系。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居住的人民,所以在规划设计之时在注重城市发展与生态功能,协调统一的基础上还需要尽可能的满足民众的休憩、居住功能,让民众能够在绿色规划设计中尽可能的享受到最大的便利与最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平衡城市发展与生态功能的两者关系,践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参考文献
[1]城市绿色景观格局及异质性特征研究进展[J]. 王蕾,王兰霞,裴婉辰.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6)
[2]沈阳市城市森林结构与效益分析[J]. 胡志斌,何兴元,陈玮,李月辉,李海梅. 应用生态学报. 2003(12)
[3]哈尔滨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分析[J]. 祝宁,李敏,柴一新. 应用生态学报. 2002(09)
[4]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J]. 李延明. 城市管理与科技. 1999(01)
论文作者:方寿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生态论文; 空间规划论文; 城市论文; 空间论文; 绿地论文; 该市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