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正在日益完善,但由于各类因素造成的安全管理问题也在逐步突出,并影响了整体的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虽然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已达到了较高水平,但仍不能保证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各自动输电设备都是安全、可靠的,而且现实生活中仍存在因输电设备出现故障而引起的大面积停电事件,对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研究具有十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
1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一个规模相对较大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大体上可对该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进行如下描述:在某一个区域范围内,选取相对中心地带,安装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以此作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网络,在其周围的发电厂、变电站则可设置信息服务与反馈远程监控装置,从而构建一个立体式的网络结构,在这个网络中,相关信息和指令的传输可变得更加畅通。位于调控中心内的计算机系统可对全局进行总体调控,各种监控装置则可对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操作、事故情况等进行记录,并编制成相关报表,从而实现常规操作的自动化。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存在着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在很多电力企业中,员工的年龄趋向于老龄化,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且专业技能素质较差。
2.2方式复杂,效率低下
对于一个成功的电力工程而言,快捷高效的电力工程自动机系统在其中占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建设,首先要将其质量保证,从而再将其效率提升,并且需要和现在社会快节奏的发展步伐相适应。所以在建设电力工程自动化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将简单的操作方法设定,从而依照实际其设计应该依照不一样的对象进行。在对于企业的建设和运营中,电力工程自动化的建设自然是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其实际的需求建设,从而将资金以及资源节省,否则就会造成浪费的现象存在。建设高效的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时候,网络结构在其中应该是必须要具备的,所以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应该将多样化的网络结构得以考虑。
2.3电力系统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来说我国在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和运用时间尚短,所以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方面沿用的是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管理条例,但是还没有到根据我国实际的国情来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制度的中国化发展,这就需要一些规章制度,虽然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来说有一定程度上的约束作用,但是不适合于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转流程。所以就导致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明显缺少制度化的管理手段。
2.4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计不够合理
对比我国现阶段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来看,我国还是存在非常明显的差距,虽然由于近年来我国不断有相关学者、实践人员投身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并基本上实现了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
3.1增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合理性设计
由于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较晚,因此同西方国家之间的技术设计有较大差距,为对这一差距进行弥补,应在借鉴发达国家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经验基础上,与当前的国家发展情况相结合,最终进行电力系统的合理科学设计。此外,在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应对其应用故障深入分析,并对造成故障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策略,从而强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设计水平。
3.2增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管理水平
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水平的强化包含对管理制度的建设以及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必须要有专业的工作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对技术人员工作水平的提升,要与电网的实际运行状况相结合,进一步确定企业发展的责任与义务,进而拥有更加合适的学习发展空间。依照不同岗位职责,进行专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培养,使其对先进的技术知识有更好掌握,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加强专业人员素质培养,在工作中更加认真处理各项工作,进行安全管理的各类培训;最终具备基本的安全操作要领,并能够保障自身在工作运行中的人身安全与技术安全。
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有效提升自动化的管理水平。通过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因素,能够了解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管理与维修。可通过增进实际应用状况的了解,对各级管理工作及时落实到个人,促进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更好发挥自身工作职责,建立规范性的电力系统工作。在实际的设备维护中,可增强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投资,使设备研发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能够进行自动化的电力系统调节和检测,进而保障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3.3增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维护水平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将其在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能够使电网工作运行更加安全、有效。同时,要想充分发挥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就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的维护管理,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数据优化和采集,促使其能够对通信信息和综合信息进行高效管理,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3.4构建完善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规范
电力是维持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不可或缺的基础能源之一,为保障人们的生活、生产稳步顺利进行,必须要加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把电力运行系统中可能会出现的故障和安全问题降到最低。因此,电力企业应构建完善的电力系统自动技术安全管理规范,具体来说可以从两方面入手:①制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责任制度,对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技术进行明确分工,保证每项工作都有相应的负责人,若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某个环节出现了安全或故障问题,相关负责人要立即解决,而且事后要追究负责人的责任。明确的分工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而且奖罚分明的考核制度也能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增强了电力系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水平。②加大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由于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对电力设备和技术水平的要求都很高,设备的维护和更新都需相应的资金支持。因此,在资金投入方面也要有详细的、科学的制度做保障,以便电力设备和技术得到及时的完善和更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管控措施,保证风电场保护机制的有效性,依托配电网保护机制,提高孤立保护项目的实效性,升级保护措施实效性的同时,为风电场管理体系的整合以及配电网保护项目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书强,范伟.由风力发电引起的电力系统强迫功率振荡[J].华东电力,2009,37(1):98-102.
[2]石佳莹,沈沉,刘锋.双馈风电机组动力学特性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18):7-13.
[3]梅生伟,王莹莹,刘锋.风—光—储混合电力系统的博弈论规划模型与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20):13-19.
论文作者:周盼盼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我国论文; 高效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