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赵龙斌

管窥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赵龙斌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 030032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科技的进步发展,使得高层建筑项目不断增加,深基坑支护工程作为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其对于整体建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建筑;施工;施工技术

1 建筑深基坑工程的基本概述

所谓的深基坑指的是在地面以下下挖5m以上的空间,并且通过合理的利用以及开发最终使得其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结构本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由于其适用的范围相对较广,能有效地拓展地下空间满足大众需求,因此在目前建筑工程中获得了广泛的采用。随着深基坑工程在基坑开挖的深度、基坑的变形要求、周边环境的保护程度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所面临的深基坑工程的施工也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困难。深基坑支护的选型和支护方式也越来越多,深基坑的设计、施工、管理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课题。

2 深基坑支护工程实施的基本要点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深基坑施工本身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必须要对于深基坑工程的支护提出相关的要求,基坑开挖前必须进行专业的基坑支护设计,在进行土方开挖的相关基础之上再进行动态设计,不断修正,从而更好的保证后续工作的进行;在进行基坑支护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掌握以下基本要点。

2.1 基坑支护方式选择的基本要点

当前,相对较为常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悬臂式支护、重力式挡土墙以及两者结合使用方式、咬合桩支护方式,内撑式支护方式、地下连续墙,悬臂型式支护主要通过坡面喷射混凝土以及锚杆拉力来保证或者桩+锚杆(索)方式;而重力式挡土墙的结构则是主要通过自身重量来进行基坑受力的平衡保持,这两种方式适合在基坑开挖较浅、周边没有重要建筑物、对变形要求不高的场地。对于止水要求高,周边环境复杂,对变形要求高的基坑一般采取咬合桩支护方式、内撑式支护方式;对于一些地质情况复杂,对变形要求高的基坑,则采用地下连续墙方式。不同的基坑支护方式本身具有不同的优势,而且在具体情况不同的背景下,其综合性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支护工艺选择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对施工的场所、地质情况、开挖深度、周边环境的复杂情况、管线情况等客观的环境,并且充分的结合坑基的土体试验参数来进行支护结构体系的选择,另外还要充分的考虑支护型式在确保基坑安全的前提下要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在最大限度的保证质量的同时,节省建设成本。

2.2 支护结构施工的基本要点

支护结构施工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结构变形的状况以及提升工作本身的支护能力,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基坑支护的范围要准确,放样要精准,避免范围不够造成地下室施工时工作面不够导致施工不了地下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对于不同的支护结构,施工的基本要点有所不同:对于锚杆土钉墙,最主要的是施工顺序要对,挖一层支护一层,不能一次挖到底再支护,对于锚杆的长度、注浆饱满度和水泥用量、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作为主要控制要求,对钢筋网以及加强筋的布置和锚杆的焊接要做好隐蔽验收;对于悬臂支护或锚杆支护方式、咬合桩支护方式,主要控制成桩的质量和锚杆(索)的质量对成桩的深度、锚杆(索)的长度、注浆饱满度和水泥用量作为主要控制要求,对钢筋笼的验收、锚杆(索)的张拉要进行隐蔽验收。咬合桩重点控制素桩的缓凝时间、放样的间距、以及垂直度,确保咬合到位,咬合桩最好使用全套管施工,咬合质量更有保证;对于内撑式支护结构,主要是控制樁和内撑结构的质量,对于桩是采用三轴搅拌插型钢的方式,应保证搅拌到位,保证搅拌桩的水泥用量,另外,型钢要刷涂到位,避免拔不出来。对于桩是采用灌注桩的,应保证灌注桩的桩长、灌注混凝土质量,内撑结构如采用现浇混凝土的主要要求分段施工,不能一次性浇筑完成。采用钢支撑的,除控制接头和焊接质量外,也要注意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对于地下连续墙施工要点:主要做好导墙施工、泥浆管理、接缝质量、筋笼制作、吊装、混凝土浇筑等方面的控制。

2.3 基坑开挖施工的基本要点

在进行坑基土方开挖的过程当中,要结合基坑支护的型式分层分阶段进行开挖,土方开挖如果没有合理组织,对基坑的安全以及基坑内已经施工好的工程桩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土方开挖的整体进度以及效率,当前我们主要采取的开挖方式为分层分段式开挖,此种方式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与土方的运输同步,从而更好的减小基坑周边的受力影响。另外,施工单位必须要对于围护结构以及基坑周边进行实时监测,并且根据基坑监测的情况来灵活的掌握开挖的速度、深度,从而更好的降低土方开挖对围护结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相关影响。对于复杂的基坑,必须要进行第三方监测,并且及时上传监测结果,当监测预警时,必须马上停止施工,上报相关单位,采取覆土等临时应急措施,防止变形进一步加大。

2.4 基坑降排水施工的基本要点

地下水以及雨水会对于整个深坑基支护工作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在整个防水的措施上面可以通过进行集水井、排水沟的设置来进行排水,必须要防止地表水往基坑里灌,同时要保证排水沟畅通,对基坑里抽出来的水第一时间排走,防止回流。基底有地下水,除了集水井外还需设置降水井来降水,降水井的设置根据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情况设置,必要时还要设置回灌井,避免基坑抽水造成周边地面沉降,建筑物开裂,从而避免对整个工程造成不利的影响。

3 深基坑工程施工管理策略

3.1 深基坑施工的管理

基坑支护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且邀请5位专家对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评审,在专家论证通过并且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方可实施。在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严格按设计图纸和审批过的施工方案施工,决不允许私自优化设计或施工方案,杜绝偷工减料。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完后,必须要对施工质量进行第三方检测,锚杆(索)要进行拉拔试验,灌注桩和水泥搅拌桩要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只有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最后在施工工期安排上尽量避开雨季开挖,减少基坑的裸露期,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3.2 信息化管理

深基坑支护需要加强支护结构信息化管理工作,实时监测施工现场与周边建筑,明确了解岩土变位、支护结构的特征、变形情况,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超过设计监测预警值及时上报,以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具体操作上,首先,按照设计要求布置监测点、测斜孔、钢筋应力计等,并确保布设的质量及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监测的频率满足要求等。其次,当地质情况、地面荷载、管线布置等与设计情况不符时,必须要及时上报设计单位要求设计人员到现场解决。

4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深基坑工程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支护施工技术,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在各个环节的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管理,严格按照设计标准与相关要求施工,加强基坑监测,通过全方位的控制管理,确保施工的安全与质量,为建筑工程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剑茹,杨得志..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7):268.

[2]郑旭红.谈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施工与管理措施[J].中国建材科技,2015(2):245~246.

[3]周航.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0):47~48.

[4]肖婵.探究建筑工程深基坑的施工技术管理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3):112~113.

论文作者:赵龙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管窥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论文_赵龙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