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1岁以内体格发育追赶生长纵向研究论文_匡晓妮1,张梅2

匡晓妮1 张梅2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 分析早产儿1岁以内体重、身长、头围追赶生长特征,为早产儿体格生长合理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以本院管理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生后12个月内定期随访。采用Z评分法对体重、身长和头围进行评估与分析,统计各月龄组三项指标Z值中位数、不同年龄Z值构成比与追赶生长率、△Z值中位数。结果 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z值<-2构成比均随月龄递增而下降;生后12月追赶率分别为97.6%、87.5%、96.4%;早期早产组体重、身长Z值中位数生后6月大于晚期组,头围Z值中位数生后12月小于早期组;△Z值随月龄递增呈下降趋势。结论 早产儿1岁以内为追赶生长最佳时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追赶生长呈先快后慢的特征,体重追赶生长优于身长、头围,小胎龄早产儿具有更大的生长潜力。Z评分法是评价早产儿体格生长的适宜方法之一。

关键词:追赶生长;早产儿;Z评分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hysical catch-up growth features of preterm infants during infancy in terms of weight,length and head circumferenc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atch-up growth evaluation and clinical intervention.Method:With preterm infants under the management of our hospital as study subjects,a regular follow up is made in the first 12 months after their birth.Z-scoring method is adopted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weights,lengths and head circumferences.Statistics is made by Z score medians of three indicators for each age group,Z score composition ratios and catch-up growth rates of different age group,and △Z mean.Results: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the Z score <-2(weight,length and head circumference)decreases as the increase of age.The catch-up growth rates of weight,length and head circumferences reach 97.6%,87.5% and 96.4% respectively in the first 12 months after birth.Z score medians of weight and length of the early preterm group is greater than late preterm group in the first 6 months after birth,while Z score medians of head circumference is smaller than late preterm group in the first 12 months after birth.△Z decreases as the age increases in preterm infants.Conclusion:The best time of catch-up growth for preterm infants is the first year after birth.The catch-up growth in weight,length and head circumference is featured by growing fast at first and slowing down later.The rate of the catch-up growth in weight is higher than in length and head circumference.Small-for-gestational-age preterm infant has greater growth potential.Z scoring method is one of the suitable methods of evaluation preterm infants physical growth.

Key words:catch-up growth preterm infant Z-scoring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及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发展,早产儿成活率逐步上升,2004年中国城市早产儿检出率达到7.8%,每年新出生早产儿约180万[1]。如何促进早产儿的追赶生长,什么是最适宜的生长方式,目前没有定论,也是国际研究的前沿。为了探讨早产儿追赶生长特征,本文采用Z评分法,对本院系统管理的早产儿婴儿期体格发育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早产儿婴儿期体重、身长和头围Z值随月龄变化的趋势,研究其体格指标追赶生长特征以及与胎龄的关系,为早产儿体格生长合理评价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2年8月-2013年7月在本院出生,在本院早产儿专科门诊建档,定期随访至1岁,资料完整的早产儿作为对象共85例,胎龄30-33+6周为21例,胎龄34-36+6周为64例;出生体重≥2500g为40例,出生体重<2500g为45例。

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窒息、消化道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先天畸形,母亲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家长知情同意本研究,并能坚持定期随访。

1.2 方法

1.2.1健康管理 从产科收集早产儿出生体重、身长及头围与胎龄等信息,由专人预约于出生后1、2、3、4、5、6、9、12月在早产儿专科门诊健康检查,测量体重、身长及头围,方法参照《儿童保健学》第2版[2],体重精确至100g,身长、头围精确至0.1 cm。并根据《早产儿保健服务指南》对早产儿进行营养喂养指导、神经运动发育指导、评价、疾病预防等保健措施。

1.2.2 分组 按照胎龄分两组,早期早产儿组(胎龄30-33+6周)为21例,晚期早产儿组(胎龄34-36+6周)为64例。

1.2.3追赶生长速率:以出生时体重或身长、头围Z值<-2的例数为分母,以其他月龄Z值<-2的减少例数为分子,相除再乘以100%,即得追赶生长率。

1.2.4统计学分析

应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2006版)为参考,计算各月龄组体重、身长、头围Z值及△Z值中位数。z值计算公式为Z=(X—Md)/S,式中X为统计指标的个体观察值,Md、S为参考标准的中位数与标准差。追赶生长率:以出生时体重或身长、头围Z值<-2的例数为分母,其他月龄Z值<-2的减少例数为分子,相除再乘以100%即得。△Z表示每个个体前一阶段体格生长Z值的变化,间接反映不同月龄间体格发育指标变化情况。将Z值分为<-2、≥-2和≥0统计构成比,各月龄组Z值<-2、≥-2的构成比假设检验应用R×C表χ2线性趋势检验。

2 结果

2.1不同月龄Z值水平构成比的分布

体重z值<-2的构成比随月龄递增而下降,≥-2的构成比随月龄递增而上升(χ2总=177.48,χ2回归=95.02,χ2偏=82.46,P值均 <0.01)。身长z值<-2的构成比随月龄递增而下降,≥-2的构成比随月龄递增呈上升趋势(χ2总=106.74,χ2回归=71.87,χ2偏=34.87,P值均 <0.01)。头围z值<-2的构成比随月龄递增而下降,≥-2的构成比随月龄递增而上升(χ2总=109.84,χ2回归=77.87,χ2偏=31.97,P值均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身长、头围Z值≥0的构成比至生后12月分别达63.5%、55.3%、57.6%。出生体重、身长、头围Z值<-2的早产儿,生后12月分别有97.6%、87.5%、96.4%出现追赶现象。见表1

2.2 两组早产儿Z值中位数的月龄分布

两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和头围Z值中位数均随月龄递增呈上升趋势。早期早产儿组体重、身长和头围Z值中位数于生后6月、6月、12月起>0,体重、身长和头围Z值<-2构成比于生后3月、9月、6月为0,生后12月体重、身长、头围Z值≥0的构成比分别是61.9%、71.4%、52.4%。晚期早产儿组体重、身长和头围Z值中位数于生后6月、6月、9月起>0,生后12月体重、身长和头围Z值中位数<-2构成比分别是1.6%、3.1%、1.6%,体重、身长、头围Z值中位数≥0的构成比分别是64.1%、50.0%、59.4%。出生时早期早产儿组体重、身长和头围Z值中位数均低于晚期组,随着月龄递增两组间差距逐渐缩小,早期组体重、身长Z值中位数于生后6月大于晚期组,而头围Z值中位数生后12月小于晚期组。见表2、3。

3 讨论

3.1 早产儿追赶生长的特征

追赶生长是人类从生长迟缓回归到原来的遗传性生长轨迹的特性,常见于严重的宫内生长迟缓、早产者。体格生长指标Z值达到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标准-2SD即视为追赶生长[3],提示△Z 值>0早产儿出现追赶生长,Z≥-2即达到追赶生长。本组资料显示,生后12月内体重、身长、头围z值<-2的构成比随月龄递增而下降,≥-2的构成比随月龄递增而上升;三项指标的△Z值均>0,说明早产儿生后体格呈现追赶性生长趋势。

出生时体重、身长、头围Z值<-2的早产儿,生后1个月起出现追赶生长,追赶生长率分别为65.8%、25.0%、21.4%,4月龄追赶生长率分别达到95.1%、90.6%、89.3%;三项指标△Z值生后3月最大,随月龄递增呈下降趋势,6月后下降趋势明显。综上所述早产儿追赶生长速度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三项指标的追赶生长呈现不均衡,体重追赶生长优于身长、头围,具有开始早、速度快、平均水平赶上足月儿月龄提前等特征,与文献报道相似[4]。12月龄体重、身长、头围追赶率分别为97.6%、87.5%、96.4%,Z值≥-2的构成比分别达到98.8%、95.3%、98.8%,提示早产儿生长潜力大,体格追赶生长最佳时期在1岁以内[5]。

出生时早期早产儿组体重、身长和头围Z值中位数均低于晚期组,随着月龄递增两组间差距逐渐缩小,体重、身长Z值平均数于生后6月大于晚期组;生后6月内三项指标△Z值均大于晚期组。本研究虽然采取相同的早期综合干预,但两组早产儿体格生长指标出现不一致的生长速度,说明小胎龄早产儿相对大胎龄早产儿具有更大的生长潜力。

3.2早产儿追赶生长的利与弊

早产儿追赶生长可改善其营养状态、提高抵抗力和存活率,但也可增加其成年期罹患代谢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一般认为,1岁以内适度追赶生长可降低营养不良、脑发育不良及身材矮小的发生。如果在1岁以内发生过度快速生长尤其是体重,或者是1岁内缺乏追赶生长,而在儿童期发生过度快速生长,日后罹患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将大大增加[6],故体重是判断早产儿营养和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视为早产儿健康结局的重要预测因子[7]。本组资料早期早产儿组生后6月内△Z值大于晚期组,6月龄后体重Z值大于晚期组。小胎龄早产儿是本领域关注的重点,本文早期组体重的追赶性生长速度是否适宜,因资料随访时间尚短,样本量偏少,有待进一步研究观察。

3.3早产儿体格发育的评价方法

早产儿与正常足月儿在婴幼儿期的生长模式不同,他们需要追赶生长以弥补身体和大脑的先天不足。生长评价体系中目前缺乏具有国家或地区代表性的早产儿参考数据及生长曲线[8],仍沿用正常足月儿生长数据制定的参考曲线进行生长评价。Z评分法[9]又称标准差积分法,用偏离标准差的程度反映生长情况的方法,Z值没有单位,结果有负数、0、正数3种,分别表示个体测量值低于、等于、高于该性别年龄组参照人群的均值水平,其差距为若干倍标准差。适用于个体观察指标的评价,又适用于不同质人群间的比较,在国际比较通用。本文采用年龄别体重、身长、头围Z评分法,对早产儿进行生长评价、跨年龄组分析,具有直观、显示动态趋势的特点,针对早产儿这一特殊群体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值得在临床保健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亚钦 李辉.早产儿生长评价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8):820-822.

[2]黎海芪 毛萌.儿童保健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18.

[3]刘湘云,陈荣华,赵正言.儿童保健学[M].第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1-20.

[4]金岚,傅苏林,邵子瑜,等.早产儿体格生长特征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9):1056-1058.

[5]Cooke RJ.Catch-up growth:implications for the preterm and term infant[J].Eur J Clin Nutr,2010,64(Suppl 1):8-10

[6]邵肖梅.成人疾病胎儿起源相关问题——追赶生长的利与弊[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2,15(3):129-131.

[7]李辉.儿童生长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8):788.

[8]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

作者简介:匡晓妮(1969-),女,湖南人,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高危儿保健。

论文作者:匡晓妮1,张梅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早产儿1岁以内体格发育追赶生长纵向研究论文_匡晓妮1,张梅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