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应用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技术论文,学理论论文,档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技术应用对档案的形成、保存和开发利用的影响,必然引起档案学理论的某些变革。正视新技术应用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使档案学理论研究自觉地响应新的档案管理与开发实践对档案学理论的呼唤,是关系到档案理论研究与档案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
1 新技术应用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
档案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性工作,任何时代的档案管理都要应用那一个时代的有关科学技术,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在当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缩微摄影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必然要在档案管理中应用。作为为档案管理提供理论指导的档案学研究,不能不反映档案管理的这一变化。因此,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对档案学理论产生很大的影响。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将对档案编目、 档案检索理论产生影响
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知识的生产将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知识信息在人类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将日益显著。档案馆(室)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源,收藏着从古至今的档案材料,数量浩瀚,内容包罗万象,在工作查考、经济建设、学术研究、编史修志、个人取证等诸项活动中有着其他信息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手工编目、检索对档案信息的加工能力低,检索速度慢,检索的系统性和准确性也不高,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对信息的要求。因此,编目、检索速度快、准确性高、能够扩大检索途径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能极大地缩短档案的加工、编目以及档案信息的处理、报道、传递时间,通过电子计算机检索系统可以按照利用者的要求,以每秒几十万次、几百万次、几千万次、上亿次的速度将计算机中所存贮的档案信息检索出来,保证利用者对档案信息查全率、查准率的要求,满足利用者对档案信息广、快、精、准的要求。因此,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和检索,必然成为档案管理中不可逆转的一种趋势。目前,我国的一些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档案机构中已经开始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编目、检索中的应用,对档案的编目、检索理论产生极大的影响,它将导致档案检索工具著录理论、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理论、档案计算机数据库建设理论的产生。《档案著录规则》、《中国档案分类法》、浙江省档案馆的“档案馆信息管理系统”、中央档案馆技术部完成“中型机档案资料智能软件系统及革命历史档案目录数据库”、辽宁省沈阳市档案馆完成“计算机光盘档案管理系统”及其有关理论的产生,就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结果。随着现代检索技术手段的应用,建立在手工检索基础上的、曾经起过重大作用的检索理论必然进行变革,档案现代检索理论必然应运而生。
1.2 现代通讯技术应用将引起档案信息传递理论的变革
传统的档案信息传递技术和方法,同一档案信息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供给单个人使用,无法使许多利用者同时使用。同时,在信息社会里,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达、规模多么宏大的档案馆,都很难做到档案信息能充分满足社会需要,客观上要求档案馆之间组成网络,以弥补各档案馆信息量的相对不足。在档案电子计算机检索系统中采用数字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技术,可以将档案检索由成批检索、联机检索发展为联网检索,实现档案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联网检索用通信线路通过数据传递把广泛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档案馆(室)的电子计算机及其终端设备、数据库、各种输入输出装置等互相连接,使之成为一个网络系统,利用者在网络内的任何一台计算机及其终端都可以检索到其他任何计算机存贮的档案信息。网络检索主要有三大优越性,一是有利于开发计算机数据库资源,实现计算机数据库资源共享;二是有利于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利用者在家或办公室利用微型电子计算机或者联机检索的终端,通过电讯线路与计算机连接,就可以找到所需的档案材料,网络服务可以利用复制技术或终端打印,把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档案材料打印成复制本。
联网检索的实现,将使不断增长的档案信息资源畅通无阻,从时间上和空间上给档案利用者提供极大的方便,从而大大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效果。联网检索技术的应用,不仅将开辟档案学研究的新领域,而且由于档案信息资源中有许多具有机密性、内部性内容,对这类内容的处理,必然引起档案价值鉴定理论和保管理论的某些变革。
1.3 新技术应用将引起传统的档案分类及管理理论的变革
新技术的应用,使档案的载体、记录方式出现多样化趋势,越来越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再采用传统的纸张和字迹材料记录,而是以微缩型(胶卷、胶片等)、声像型(影片、照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机读型(如磁性材料、光盘)等新型载体和记录方式而存在。新型载体档案文件需要新的分类整理方法和特定的保管条件、保管技术和利用手段。这些是传统的档案分类、管理理论和方法所不能适应的。因此,因新技术应用而产生新型的档案载体材料和记录方式,必然促使档案分类理论和管理理论研究与之相适应,在纸质档案文件依然大量存在,传统的分类理论和管理理论依然会长期起作用的情况下,新的档案分类理论和管理理论将使档案分类理论和管理理论更加丰富多彩。
1.4 新技术应用将引起档案专业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变化
档案专业教育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发展档案专业教育,培养档案专业人才。从国外档案专业教育一百多年和我国档案专业教育六十多年的历史来看,档案人才培养的目标、教育结构和课程设置,都是以一定时期的档案状况和档案事业发展的水平而确定的。长期以来档案工作主要是手工劳动,档案载体材料比较单一,保护条件相对来说要求不高,档案社会化利用率很低。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档案专业教育理论,特别是关于档案专业人员素质与相关的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理论,在因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载体、记录方法的趋向多样化,档案管理工作趋于更加繁杂化的情况下,是不能相适应的。由于新技术的应用,要求档案专业人员有与此相应的知识结构,成为知识渊博、造诣高深的“通才”,这就必将引起档案专业教育理论的变革。
2 迎接新技术应用的挑战,发展档案学理论
办公现代化和新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档案学理论只有迎接新技术应用所提出的挑战,不断向前发展,才能给档案工作实践以有效的指导。因此,迎接新技术应用的挑战,发展档案学理论,是当前档案界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怎样迎接新技术应用对档案学理论的挑战,发展档案学理论呢?
2.1 要增强发展档案学理论的紧迫感
新技术在文秘工作和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由于新技术的应用使档案的载体形态和记录方法、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档案学理论不能完全适应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档案学理论如不变革,就将与档案和档案工作发生尖锐的矛盾,将会影响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有发展档案学理论的紧迫感,把开展如何建立适应新技术应用的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任务摆到议事日程上来。要作出规划,组织力量,开展攻关,务求成功。
2.2 培养和造就档案学理论研究队伍
开展适应新技术应用的档案学理论研究,人才是关键因素。邓小平同志曾说过:“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1]搞四个现代化是如此, 搞档案学理论研究同样如此。没有一支政治思想素质较高的、熟悉新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的档案专业人才队伍,是不可能把适应新技术应用需要的档案学理论研究推向前进并取得成功的。
培养和造就掌握新技术的、知识广博的档案专业人才,需要有一批懂新技术的人才充实到档案部门中来,但更为重要的是采取选送到学校深造、举办新技术应用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在职档案人员进行培训,只要抓好培训教育,造就一支能够开展适应新技术应用的档案学理论研究队伍,是完全可能的。
2.3 加强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
斯大林说过:“科学和实际活动的联系、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它们的统一,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指路明星。”[2]
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档案学理论与档案工作实践之间的矛盾。要解决档案学理论与档案工作实践之间的各种矛盾,就必须加强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寻找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新起点。我国是一个经济、科技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新技术在办公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还刚刚起步,有关适应新技术应用的档案学理论的研究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发达国家在新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曾走过许多弯路,曾有理论的误导。我们要避免重蹈发达国家的复辙,也需要加强调查研究,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理论体系,才能适应我国新技术应用后档案工作的实际,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
3 要辩证地看待新技术应用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
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对档案学理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看不到这一点是不对的。但是,片面夸大新技术应用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以为传统的档案学理论在新技术应用面前一文不值,也是不对的。档案产生于社会实践,反映着社会实践,又作用于社会实践。作为管理档案并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档案工作,有它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组织原则和政治标准。档案工作不是一项纯技术性的工作,新技术的应用不可能影响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理论的一切方面。同时,一些重大新技术的应用,是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对档案进行收集、征集、编目等等,新技术就不可能在档案管理中应用。因此,新技术的应用只会使档案学理论宝库更加丰富,只会扬弃那些不适应新技术需要的理论,而不会把传统的档案学理论彻底推翻。
(此篇为山西省档案学会推荐出席中国档案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之一)
注释:
[1]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一版,第40页。
[2]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列宁主义问题》,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