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外贸形势展望_国内宏观论文

2001年外贸形势展望_国内宏观论文

2001年外贸形势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形势论文,外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环境的好转,外需旺盛,以及我国外贸政策的有力实施,我国外贸进出口一直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2001年是我国全面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同时,也将是我国即将加入WTO后过渡期的第一年。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外贸的稳定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外贸发展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好的形势,但与2000年相比,会有所下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0年《世界经济展望》的秋季报告认为,世界经济的总体形势趋向强劲,但这一势头将在2001年有所减弱。预计2000年世界GDP增长率为4.7%,2001年将降低到4.2%;世界贸易增长率在2000年和2001年也将分别达到10%和7.8%。而WTO预测2001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长率将由2000年的10%以上下滑到7%。尽管如此,国际市场总体看好,贸易环境在日趋改善。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均衡,90年代美增长强劲、欧缓慢、日低迷及转轨国家衰退的不平衡状况初步扭转。欧美经济仍将维持增长,这意味着欧美两大市场的进口需求仍然较旺,我国进一步深度开拓欧美市场仍然存在一定的机遇和潜力。

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十分迅速,升级换代步伐加快,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快速、健康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技术进步步伐明显加快,部分产业对外转移的速度也随之加快,这就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中等技术的外商直接投资并扩大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创造了前提条件。由于国际高新技术贸易较为活跃,我国鼓励利用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外商直接投资政策逐步发生作用,相关配套支持政策正在加快建立,2001年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可能继续保持一定增长。

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0年秋季报告》认为,我国2000年GDP增长率将达8%。国内商品市场供应相对充足,物价处于较低水平。外贸经营主体的竞争实力在逐步提升,生产企业和民营企业正在逐步成为外贸增长的生力军。同时我国正在实施外贸结构优化战略,为外贸增长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这些因素将是2001年外贸进出口增长的坚实基础。

影响我国2001年外贸增长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首先是石油价格的上涨。2000年以来,石油价格持续攀升,从中期看,石油价格的冲击不会长期持续下去,但不排除2001年的国际石油价格仍将保持较高水平,这将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世界银行的一个报告认为,由于石油价格的冲击,2001年世界总产出将会下降约0.5个百分点。其次,加入WTO后,我国一些外贸政策的调整,影响外贸增长正负两方面的因素将都存在。再次,我国2000年的外贸高速增长使得基数越来越大,进一步增长的难度加大。

在外贸政策中,加工贸易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是近年来影响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样影响着2001年外经贸发展的全局。在加入WTO的形势下,既要以积极的姿态适时调整这两项政策;又要抓紧寻求一个渐进、稳妥的调整方案,争取有2~3年的过渡期,使政策调整的力度、时机、方式和步骤适应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影响。争取在过渡期内对这两项政策不作重大调整,同时争取“配套改革、稳步推进”的时间和条件,为两项政策的改革方案全面、顺利执行打好基础。2000年的出口退税将有大量欠退税款结转2001年,这将进一步增加出口退税的困难。退税机制与国际惯例接轨,是解决退税问题的根本出路。但退税机制改革的成功,又必须以实现出口商品零税率和增值税制度的规范、完善为基本前提。

一些外经贸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少数政策甚至阻碍了外经贸发展。从地方和企业的反映情况看,以下方面仍值得改进:可以允许国有外贸企业改制后所设立的子公司继续保留原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可以采购非自产产品出口;下放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审批权,实行分级管理;为推动投资小、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应修改“中方投资额超过100万美元方可申请中央外贸发展基金”的规定;对进出口商品管理改革的推进,可按先商品目录、后经营权、再整个体制的次序来考虑调整方案。

此外,贸易保护主义一直是我国外贸发展的制约因素。全球贸易平衡的变化,将使市场竞争加剧,许多国家更多地采用非关税壁垒措施限制进口。西方国家为限制亚洲廉价商品涌入而采取的反倾销行动将继续增加;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遇到南欧国家竞争将失去竞争优势,出口竞争力减弱;拉美国家面对国际收支承受的压力,一方面会利用汇率机制和财政措施鼓励出口,另一方面通过反倾销、提高关税,甚至包括一些行政措施限制进口。随着我国贸易的不断扩大,我国外贸出口将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更大挑战。

基于上述因素,只要国际经济贸易环境不出现大的变化,同时能够妥善处理好外贸运行中的上述政策问题,200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仍有可能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增幅会有所回落。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实现外贸的稳定增长

面对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为了保持外贸出口持续、稳定增长,应从中长期考虑我国外贸发展的应对之策,紧紧围绕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外经贸结构调整力度。在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关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外经贸体制改革的力度,抓紧清理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外经贸政策体系,健全外经贸促进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外经贸、海关、税收、商检、金融保险部门协作机制,加强相关政策配套,促使鼓励外经贸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能及时出台实施细则,真正落到实处。

1.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发展能力与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大宗商品出口,继续推动加工贸易出口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推动出口商品管理与行业发展相结合,共同制订出台一些具体、有效的政策措施,以推动重点商品出口,促进出口商品结构改善,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加快对外贸易方式的创新,推动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

2.建立“出口信贷担保基金”和“中小企业出口促进基金”。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扩大出口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贷款难”,难就难在中小企业无法提供合适的抵押或担保。这与中小企业自身经营状况是分不开的。可考虑由国家划拨一点、地方自筹一点、银行投资一点、企业负担一点的办法,在全国主要省市尽快建立“出口信贷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出口融资创造便利条件。此外,还可考虑从外贸发展基金中拿出一部分成立“中小企业出口促进基金”,为中小企业参加各种出口展览会、国际博览会提供支持。

3.进一步完善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目前,我国出口信贷的政策支持力度与大多数国家相比是远远不够的,主要原因是贷款利率过高,贷款条件不够优惠,如进出口银行要求提供抵押和担保,进一步降低授信额度等。应进一步降低出口信贷利率水平,真正体现政策性信贷的支持作用,同时要采取措施放宽出口信贷条件。要尽快建立统一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强化其担保功能。

4.保持加工贸易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当前我国利用外资产业政策需要进一步加以调整和完善,主要是要适当增加和进一步细化鼓励类项目。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标准也要与此相适应,尽快予以修改,应考虑按照出口增值标准和加工工序标准综合制订。通过调整利用外资产业政策和修改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标准,达到大量吸引国外高技术投资的目的,为进一步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影响面极大,一定要在完善配套政策上下功夫,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

5.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区。实施“境内关外”的管理办法,创造一个适应高新技术产品更新速度快、生命周期短,高新技术产业高度专业化分工、全球化生产的小环境;鼓励区内企业利用加工区对外交往便利、信息灵通、人才汇聚以及货物、人员和资金流通便利的条件,开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和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并通过“发散效应”带动区外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抓住国际产业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加快提升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规范我国的加工贸易管理,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尽快改变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总体竞争力。

6.继续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目前对国有生产企业放开自营进出口权条件已经成熟,同时可考虑赋予所有上市公司自营进出口权;私营生产企业进出口权审批标准订得太高,限制了很多有出口潜力的中小企业,要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标准,允许少量有条件的私营企业进行设立外贸公司的试点,推动开拓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发挥其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的优势,为扩大出口服务;进一步扩大三资企业和自营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范围,允许收购其他企业的同类或相关产品出口;加快中外合资外贸公司试点工作步伐,将试点地域扩大到中西部主要省会城市。

标签:;  ;  ;  ;  ;  

2001年外贸形势展望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