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决定因素及基本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因素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所说的中长期,是指21世纪最初的10年到21世纪中叶的10~50年期间。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着持续的快速增长,1978年~1998年的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与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增长依然较快,1998年、1999年、2000年和2001年的增长率分别为7.8%、7.1%、8.0%和7.3%,2002年可望达到8%。在今后10到50年时间,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有哪些?制约因素有哪些?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基本趋势如何?本文拟进行一些分析。
一、决定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积极因素
对于今后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从经济的角度,一些因素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因素是:
第一,中国经济发展将继续处于向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迈进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中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总体水平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到2002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城市化水平大致为30.9%。 (注:城市化水平数字见齐向东:《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访国务院体改办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2002年1月13 日《经济日报》。)市场化程度虽然大大提高,但市场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仍然处于向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迈进的阶段。世界经济史表明,在进入工业化经济起飞阶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保持十年乃至几十年的快速增长(见表1)。此外,中国经济总量基数低,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强的基础,增长速度快一些将是不可避免的。
表1 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资料来源:日本经济企划厅调查局编:《亚洲经济1996》, 第294~295页,日本大藏省印刷局出版,1996年6月,东京。
第二,社会供求潜力巨大。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消费需求来看,中国拥有13亿人口,即使按照2000年人均消费支出3397元来测算,中国的市场容量也将达到44161亿元, 按当年汇率折合美元约5353亿。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需求将大幅提高是确定无疑的。同时,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使中国的消费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多层次性,各种档次产品在中国都存在相当规模的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生命周期存在大大延长的可能性。拥有如此庞大和多层次的市场空间,中国即使在出口遇到较大障碍时,也依然可以通过扩大内需保持旺盛的最终消费需求,这有利于拉动国民经济较快增长。从投资需求来看,随着中国鼓励多种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实和金融体系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多渠道融投资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中小银行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和成熟,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将会形成,原来制约民间投资增长的融资机制问题将会得到缓解,国有投资效率低下问题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这一切,再加上长期保持的较高储蓄率,都将有利于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投资需求会稳定在较高水平上,从而有利于中国经济中长期内的较快增长。从出口需求看,中国经济中出口占GDP的比率长期保持在20%左右,按照WTO的规定,到2005年,各国的非关税壁垒将基本拆除,发达国家的关税将基本降为零,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将大幅度下降,中国必将进一步利用加入WTO的机遇,分享WTO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惠利。所以,中长期内,中国的出口水平将会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上。
从供给角度看,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生产要素供给的潜力将充分发挥。中国本已充裕的劳动力供给,会进一步提高质量和素质,劳动力要素供给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应该没有问题。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较高,2002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了84000多亿元。 与高居民储蓄相并存的,是我国极高的利用外资水平。在利用外资大幅增长的同时,我国外汇储备继续增加,截至2002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2700亿美元。这些因素,再加上科技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决定了要素供给对支持经济快速持续增长有基本的保证。
第三,科技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升级。中国目前正致力于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今后会大见成效。高科技的发展和在经济中的应用将极大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新工业化道路的选定,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与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紧密结合,将大大推动产业结构提升。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我国产业结构第一产业产出水平低下,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育不充分的问题会逐步改善,不仅第二产业将得到较快发展,而且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必将推动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快速转移,并借此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必将有利于我国经济中长期内的持续快速增长。
第四,改革的能量将继续释放,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后的长时期内,中国的改革,无论是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都将持续深化。改革将继续解放生产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促进公有制经济改革发展的同时,将极大地调动多种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在今后若干年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将发挥出极大的潜力,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如果说,以上诸项都是中国经济的内部要素,那么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将为中国经济今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五,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及第五轮世界经济长波将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之上的第五轮世界经济长波开始进入上升期。世界经济发展史显示,在每一轮经济长波的起始阶段,由于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世界经济发展都会进入一段黄金时期。第五轮长波周期开始以来,世界经济虽然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挫折,但是多数国家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00年第四季度后,虽然由于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而引起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但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能量并未释放完毕,所以美国经济的复苏指日可待,2002年世界经济也已经出现复苏的苗头(见表2)。
表2 全球和主要国家及地区经济增长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3年全球经济展望》,吴震收集,和平绘制。原载2002年12月24日《光明日报》。
表3 1997~2002年部分宏观经济指标(%)
数字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第301页, 《中国统计摘要1999》第16页、42页,2001年数字见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有关统计资料。2002年数字为预期数。
本轮世界新技术革命表现出了以亚太地区为核心的“多极化”特征,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了世界信息产业重要的技术中心、制造中心和应用中心,在第五轮世界经济长波中处于领导地位。如今,亚太地区各国已经在原有的“雁阵模式”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良性发展模式。产业间和产业内的分工使亚太国家形成了通过资金、技术、市场互相联系而实现的互动增长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了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更有利于中国与其他成员国增强经贸往来, 充分利用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及时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动向,趋利弊害,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200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突破500亿美元大关,成为世界上引进外资第一大国; 进出口总额可望达到6200亿美元,未来几年内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外贸第二大国。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
上述因素在发挥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另一些因素的制约,主要的是:
1.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下降。自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以来,中国经济一改长期需求旺盛的常态而出现市场需求不足,尽管政府已连续几年实行刺激需求增长的政策,但到2002年这种状况尚未根本改观,表现是经济增长率徘徊,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物价水平持续走低(见图1)。此外,据统计的600种主要商品中,86.3%供大于求,只有13.7%的商品供求基本平衡,没有供不应求的。
图1 1993~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动状况
2.就业矛盾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显著下降。1978年~1989年的就业弹性为0.311,1990年~1996年的就业弹性为0.107 , 而2000年的就业弹性为0.100(注:蔡昉:《2002 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附表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2000 年、2001年和2002年上半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1%、3.6%和3.8%。综合考虑新增劳动力就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因素,我国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已达到2200至2300万人。
城镇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这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消除。
3.农业问题、农民问题。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的人口的将近70%,金融资产占全国金融资产的不到30%,社会购买力占全社会购买力的不到40%,长期存在的农村落后于城市的二元结构状态没有根本改变,将成为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巨大障碍。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和农村经济曾有巨大发展,但近些年,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粮食产量有所下降,同时受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的影响,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造成农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进一步降低,2001年仅增长2.8%。同时,1996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下降,1996年为9%,1997~2000年分别为4.6%、4.3%、3.8%、2.1%。2001年农民收入虽增长4.2%,2002年上半年增长5.9%,但基础并不牢固。中国的主要粮食价格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市场粮食的价格水平,靠提高农产品价格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将越来越不太可能,加入WTO 更使农业问题、农民问题遇到严峻挑战。而如果农业不能实现现代化、农村不能实现城镇化,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将受到战略性的影响。
4.金融问题。金融问题,当前突出的是呆坏账问题、银行服务问题、更带根本性的是体制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呆坏帐,根据中央银行行长提供的数字,2001年年底银行不良资产的比例是25.37%,这是平均数,有的国有银行略高一些, 有的则低一些。由于近几年采取了措施,如银行进行体制改革,加强对贷款质量的监控,对部分企业的贷款实行“债转股”等,银行不良资产的比重正在下降,2002年年中的数字是:中国工商银行为23.9%,比年初下降1.78%,中国建设银行为13.21%,比年初下降1.71%,中国银行为21.84%,比年初下降2.28%,中国农业银行这一比例比年初下降2.32%,但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除呆坏账外,中国的银行与发达国家银行比,最大的差距,是服务质量。由于从业人员的素质方面,如对现代金融知识和运作规则掌握不够,服务态度不善等的差距,以及金融工具、技术、硬件等方面的差距,可能使中国的银行系统的服务比不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银行。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正式向世界打开金融业大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已有400多家,其中200家已经开始营业,30多家开始了人民币的业务试点。虽然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目前的市场份额仅占2%,但外资银行进入首先争夺的是高端客户,这些客户信用好、盈利有保障、经营管理水平高、如果国有银行的高端客户流失,不良资产比率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据预测,5 年后外资银行的业务在中国的业务将获得巨大发展,形成对中国金融的严峻挑战。
更重要的是,银行的体制尚需改革。国有专业银行企业化程度不够,多种金融形式并存的格局尚未形成,这些都可能从长远上制约中国经济未来的持续快速增长。
5.教育问题。与以上因素相比,更具根本性质的制约因素是教育。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源的状况归根结蒂取决于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教育发展滞后的状况还十分突出。据中国教育部提供的数字,到2000年,国民平均受教育的水平仍然较低,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偏小,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毛入学率仅为42%左右,从业人员中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不到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11%左右,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仅占4%左右,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一直处于不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些教育改革还有待不断推进和深化。即使到2005年,按照规划,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才能达到60%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能达到15%左右,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达到20%左右。这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注: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载2001年10月15日《中国教育报》。)
三、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要措施
中国经济今后中长期发展的基本趋势,取决于以上积极因素和制约因素的共同作用。
由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总供求的潜力、科技发展和结构调整、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等因素所决定,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逆转。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虽然可能部分地抵消积极因素作用的效果,但有些消极因素不是不可以克服,甚至可以将其转化为积极因素的。例如就业问题,待业或失业大军的产生,在中国是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它虽然增加了部分待业和失业人员生活的困难和社会稳定的压力,但它同时也为提升劳动力素质和产业升级、转变就业观念、扩大就业途径增加了动力和压力,从而可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机遇和动力。再如农业和农民问题,农业相对落后增加了工业化的困难,但广大农村的存在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潜力。
权衡上述积极因素和制约因素两类因素的对比,虽然不能完全排除在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会发生某种程度的经济波动或不可预见的不良事件,但我们有理由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会保持快速持续增长的基本趋势做出的乐观估计。而要将这种趋势变为现实,关键是要审时度势,采取得力措施,充分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化解不利因素使其向有力的方向转化。
宜采取的措施包括:
第一,近期内继续实行宽松的宏观政策,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扩大,同时在中长期要密切注意国民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的方向和力度。首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投资的增加。财政政策,在连续5年增发国债的基础上,还可以适度增发国债,以扩大投资,但考虑到到2001年国债余额已达18706亿, 已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1%,赤字3098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所以今后增发新债,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数量不可太大,以预防债务危机的发生。二是要注意按照结构调整的要求,选准投资方向,并努力提高投资效益;三是在增发国债的同时,要注意尽快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完善资本市场,采取有效政策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同时,货币政策应当再积极一点。目前银行资金比较充裕,居民存款余额已经高达8 万亿元以上,利率水平较低,不存在通货膨胀压力,这些都有利于增加贷款来支持经济发展,如果对中小企业、县域经济、农村和农民给予信贷支持,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努力扩大消费需求。鉴于2002年的形势,特别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政策力度:一是要切实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二是要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三是要切实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使社会低收入水平的居民有基本消费的保证;四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多种经济,扩大就业,增加职工收入。
第二,加快结构调整。结构调整不仅仅是解决当前需求不足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长远措施。所以在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时,要将总量调控政策与结构调整政策相结合,在刺激需求增长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培植新的经济增长优势,以促进经济发展。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近几年来,国债资金重点用于水利、交通、通信、能源、环保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在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已有较大改变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要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紧密结合,要加快改变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的状况。要加大国债投资资金中用于企业设备和技术改造的比例,在加强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要加大对新兴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在信贷政策上,要特别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并增加对企业技术改造和对科技企业的支持。
第三,切实地解决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包括: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农业劳动力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转移;对农民减税免费;改善农业结构,改良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和效率等。
第四,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就业。加快城镇化步伐,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加快所有制改革,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以增加就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充分就业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
第五,深化体制改革。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国企改革要深化。国有企业的状况如何,无论对供给还是需求都具有重要影响,所以要继续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大事抓紧抓好。国有企业改革要集中力量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继续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三是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四是造就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走出国门参与世界范围的竞争。与此同时,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按照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及证券业、保险业改革,加强银行监管体系改革,形成金融风险防范控制机制,创造条件发展多种金融形式,深化金融创新,大力发展金融市场。
第六,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建设。努力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教育体系,积极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第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全面开放的步伐,利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加快经济发展。2002年的情况表明,在近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中国的积极效应大于消极效应。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世界贸易市场,扩大利用外资,并在扩大贸易和利用外资过程中,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技术水平,为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快速增长提供有利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