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523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建筑机械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在国民经济的建设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建筑起重机械,因其具有垂直和水平运输的特点,在建筑工地中被大量使用,已成为降低建筑施工劳动强度,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不可缺少的物流设备。但由于国内建筑起重机械管理水平发展相对滞后,在拆装、使用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给国家和人身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建筑起重机安全问题一直是老生常谈,做好建筑起重机的安全监督管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
一、 建筑起重机械管理的现状
2008年6月1日,建设部166号令《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发布实施,对建筑起重机械的租赁、安装、拆卸、使用及监督管理等各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对建筑机械市场起到了更好的规范作用。但由于建筑机械管理涉及到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1.1 企业管理方面
1.1.1施工企业 目前,仍有许多施工单位在设备管理方面意识比较淡薄,设备管理机构不健全,部分施工单位甚至没有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仅指定少数工人负责设备运作,没有建立、健全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责任制。有些企业没有建立设备台帐,缺乏设备运行的原始记录、维修保养记录以及现场设备巡检记录,设备管理文字方面资料较少。
1.1.2租赁企业 随着建筑业市场的高速发展,租赁业也随之发展壮大并形成了初步的规模。为了争夺市场,租赁企业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价格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这就直接导致了投入到设备日常维修保养的经费不足,设备存在安全隐患,致使潜在的安全事故发生。另外,由于租赁市场利润较大,部分没有拆装资质或拆装资质不够的个体往往挂靠在具有拆装资质的租赁企业里面,由于这部分人缺少专业培训,在拆装作业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1.2 设备使用方面
目前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起重机械大多都存在疲劳作业现象。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赶进度,致使设备超时和超载作业,设备的维修保养没有及时跟上,从而导致潜在的危险因素较多。租赁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设备从一个建筑工地拆除后立即转往下一个工地,无法获得充足的保养时间,从而导致设备陈旧过快。另外,许多建筑工地上使用的设备年限较久,更新速度较慢,有的超龄设备还在继续使用,甚至没有经过应力试验,如果安装质量较差或疲劳负荷下结构出现裂纹,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3 人员素质方面
1.3.1监督管理人员 建筑起重机械监督管理多数体现在突击性检查和特定时间检查方面,缺少日常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某些地方监督管理人员设置不够,甚至由非相关专业的人员来监督管理建筑起重机械。
1.3.2检测人员 设备检测是其使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部分检测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掌握的检测知识不够专业,没有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检测,检测过程马马虎虎,甚至走马观花,对设备的安装质量没有起到很好的验收作用。
1.3.3施工现场设备管理人员 某些施工企业现场设备管理人员由非相关专业的人员担任,或者直接由操作工人管理,设备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处理,使得问题越积越多,甚至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的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素质不高,受传统观念影响,重使用轻管理,为了赶工期而不惜超时使用设备,导致设备经常超负荷作业,甚至带病作业。
1.3.4拆装操作人员 部分拆装作业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不够,在拆装作业过程中极易出现安全事故。特别是没有拆装资质的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拆装知识掌握不够,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安装的设备质量往往不达标,很容易导致设备在正常运行中出现故障和安全隐患,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影响建筑生产的正常进度。
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管理措施应对措施
2.1 加强行业引导和政府监管
行业引导能够发挥行业协会或其他组织的优势,将区域内所有企业统一调度起来,制定相应的行业准则和市场规范,共同监督,共同提高管理水平。行业引导还可以发挥技术和资源上的优势,指导设备的更新改造。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到一定年限后,故障增加,效率下降,能耗增多,安全系数大大降低,因此,需对其进行必要的更新改造,保证设备既节能又安全。政府监管应加强力度,如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从出厂到报废实行全程监管,对设备的维修保养情况也应进行定期抽查,同时要严抓资质挂靠等危及市场秩序和设备安全的行为,并对检测后的设备进行抽查,从侧面监督检测机构的检测水平。并抓紧对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检测,建筑起重机械尤其是特种设备必须经技术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之后方可投入使用,对未取得检测合格证的特种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需继续使用的应立即进行检测,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投入使用,对不合格的应清退出场。对那些已经超过使用期限,又无法检测合格的施工设备应强制报废。同时建筑起重机械管理部门应定期安排建筑起重机械执法检查,对本地区的大型工程进行执法检查。目前广州大部分地区已开始实施(如图一)。
2.2 扭转观念,加强专业管理和企业自律
合理地调配和使用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可以较好地延长设备使用年限,节约维修保养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建筑起重机械的拆装、使用专业性较强,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安全事故,因此,要由相关专业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才能进行作业。施工、租赁企业要扭转原有的传统观念,将安全放在第一位,设置设备管理部门,进行专业管理,如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备拆装专业化程序、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建立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制度、建立以机组为基本单位的日常使用和保养检查制度等。企业应定期组织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逐渐实现管理专业化,同时学习相关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严于律己,起到行业内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并建立健全建筑起重机械管理体制制度管理是一切工作的切入点。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体制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方面,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体制,培育、完善机械设备租赁市场。有关行政单位应尽快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规范机械设备租赁市场,要求设备租赁公司应有持有上岗证的专业安装、拆卸、维修队伍,同时规定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应由具有相应安装资质的安装单位负责,无资质的安装单位应予以取缔。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制度,做到管理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主要要做到: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如图二)。坚持专人专机,人机固定的原则,把目标、任务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个人。坚持机械设备安全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机械设备安全调度会。班组和当班工作人员实行岗位、岗中、岗后预测预报制度,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保证每个当班日机械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坚持登记备案制度。实行一机一号终身编号制度,并建立两份台账。一份是机械设备检验检测有效期限台账,另一份是安全防护装置的检验有效期限的台账。台账一旦失效,应由安全监督部门督促整改。坚持岗位考核制度,主要建立岗位人员技术档案,将每年培训、考核成绩记入档案,作为他们技术考核晋级的依据之一。对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机械设备事故,工作态度不好,失修失保,机械设备严重损坏的等应记入技术档案,作为月度考核、年度考核、奖金发放的依据之一。
图二
2.3 严抓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素质
建筑起重机械发生的安全事故相当一部分都是由于拆装、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从现阶段来看,建筑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学历较低,整体素质不强,自我学习能力较差,这都给正常的生产作业带来危险因素。这就需要行业中相关机构进行培训,对上岗证的培训更要严格考核,并加深考核内容,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并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培训主要包括作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一要严格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施工企业应针对操作机械设备的特点、技术含量、作业环境选择合适的操作人员。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的机械设备应选择文化水平高的专业人才,以便掌握设备结构性能、实施安全操作。二是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发给现场作业人员。三是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树立“全员安全培训教育培训”的理念。对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建筑起重机械的相关活动,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建筑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培训后应经劳动部门或有关部门考核颁发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坚决杜绝无证作业和持超过复审期的作业证件操作机械。
三、结束语
建筑起重机械管理涉及设备从出厂到报废全过程,管理得当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管理不好则会产生一系列危险因素,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起重机械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经验的总结。在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共同努力下,建筑起重机械管理水平定会得到有效的提高,也必然会推动整个建筑市场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政平.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检测与解决方法.建筑安全.2010.7
[2]郑玲争.浅谈建筑起重机机械的安全予管理.中国科技博览.2011.3
[3]周健.浅论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监督管理.江苏建筑.2011.4
论文作者:梁依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
标签:起重机械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论文; 作业论文; 拆装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