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农民的生产补贴力度进行提升
同耕地有直接接触的就是农民,所以,发动农民的力量是保护耕地的重要方式,提升对农民的农业补贴力度就能够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发动农民力量的目的。耕地保护也是一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使用,从长远价值来看,政府应该对做到保护耕地的农民进行补偿,采用农业补贴的政策,促使农民进行耕地的保护。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农民仅仅耕地已经不足以支撑生活了,所以很多农民放弃了耕种,选择了废弃田地、进城打工,这种做法会导致大量的耕地面积被荒废,农产品产量也不足以支撑居民生活,对农民进行农业补贴可以促使农民继续耕种,保证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达到城市的需求。美国对于农民的补贴政策就值得我国学习,可以对农民进行直接的补贴,让农民体会到耕种的利益,农民对于耕种的土地重视了,土地的保护就更加容易实现。
二、对保护耕地的经济补偿制定制度
用利益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是最快捷的手段,创建经济补偿制度就是为了激发出农民共同保护耕地的想法。通过补偿机制,按照进行耕地保护的成本和利益对进行耕地保护工作的农民个人或者政府单位进行合理的利益上的补偿。经济补偿制度不仅仅可以提高政府和农民个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提高工业用地成本,进而有效地降低了将耕种土地转变为工业用地的数量,耕地成本与工业成本相互竞争,农民会意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当成本高了,利益大了,农民会更加认识到对土地进行保护是必须要进行的。
当农民发现土地资源真的关系到自己的利益时,就会注重对耕地的保护,所以,制定了经济补偿制度就是实现耕地保护的第一个步骤,可以将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我国对于耕地保护已经存在的制度基本上是对单位或个人进行约束的,但是约束是不会使农民认可的,农民不认可就不会执行,所以政府应该将约束转化为鼓励,让农民心甘情愿的保护耕地,通过经济上的补偿和鼓励来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耕地保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是多层次的,建立合理的补偿制度是减轻政府负担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农民从被动的保护耕地转变为主动的保护耕地。
三、政府应向非农业用户征用耕地保护税
社会想要稳定就离不开相应的税收,所以,想要将耕地保护的进程加快,设立与耕地保护有关的税法很有必要,直接的让从事农业的工作者得到利益,但是同时,享受到国家利益的企业或个人也要承担相应的保护耕地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将保护耕地当成自己的一份工作,必须执行。因为进行耕种的农户的机会成本远低于其他产业,所以征用“耕地保护税”的主体企业或个人应该是非农业的商户,征收来的费用也不可以有其他用途,而应该全部作为给农业用户进行的耕地保护补助,所有资金流向全部公正透明,以此来达到促进耕地保护的目的。
四、针对耕地保护建立“全要素”形式的保护制度
目前对于耕地的保护只局限在保护数量上,我们应该转变这种局面,将耕地保护作用在更多要素上,例如质量、空间以及时间等等,逐步形成一种“全要素”类型的耕地保护的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全要素”制度就是要保证可耕地的数量、质量;保证生产出的农产品安全;保证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以及能源的合理使用;合理安排时间,在时序上保持最优。在满足这五个要素的前提下,实现向融合机制迈进的目标,形成一种集对用途进行管理、对耕地质量进行提升、对耕地产量进行提升、保证耕地符合空间要求、保证耕地转用其他用地的成本增加和保证农民权益于一体的机制,将我国的保护耕地、粮食安全等目标实现。
五、严格管理地方政府、建立考核制度
地方政府是直接对耕地进行管理和保护的部门,也直接影响着城镇居民的思想,所以,将政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更有利于国家实施耕地保护。我国对于政府的工作进行考核的标准就是GDP的增长速度以及其他与经济发展有关的数据上,导致政府为了做出自己的业绩,过度关注经济方面的业绩,也就是没有考虑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很多建设出来的工程都是形象工程,是政府做出来给国家看的成绩,对人民并没有实际的意义,由于工程建设的必要条件就是土地,这些土地都是从耕地转变的,建设大量的工程就会耗费大量的耕地。可持续发展被忽略,所以,决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引起重视,想要实现耕地保护就要将这种局面进行改变,将国家对政府的工作考核制度进行更改,将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考核制度上,将政府为了创造业绩建设的形象工程进行抵制,杜绝非法占地,将占地造成的成本也记入到对政府的评价指标中。
六、政府应该实行人地挂钩的政策
一个城市健康发展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土地,也要有基本的耕地保障城市的粮食储备,对于耕地的面积要求,就是要保证人均耕地面积,所以,要将这个指标作为对城市发展的考核内容之一。保护耕地是每个城市的任务,所以,要将这个任务真正落实到每个城市,我国对于土地的规划已经提出来了多种挂钩政策,例如将城乡的土地用量的增减挂钩、将城乡之间的人地进行挂钩等等。我国的人口方向应该逐步实现将农村人口转化成城镇或者社区聚集的目标。对土地的规划要建立一种人口和土地挂钩的政策机制,新增的用于建设的土地要和城市内的增长人口进行挂钩,按照比例进行划分,防止过度使用耕地面积,达到居民安居乐业的目的。把建设用地的指标合理分配,防止人均占地面积过高,实现耕地的最大化利用,尽可能的避免城扩人不增的现象出现。将耕地面积进行有偿使用,所收的款项必须要用在城镇的发展上,收益也必须要返回给农村,让农民可以感受到耕地的重要性。不要将眼光局限在当前,要放长远于实现未来的耕地量增长,建立有效的组织制度,确立明确的耕地边界,对耕地面积大但是人口少的区域进行管理和土地控制,将城乡共同优化,将农村的耕地面积高效率利用。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飞速,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推进,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可用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为了满足人口需求,将耕地进行保护极其重要,城镇化建设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但是,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对耕地带来了影响和挑战,将耕地保护的政策进行优化是符合社会需求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彦随,乔陆印.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创新[J].经济地理,2014,34(4).
[2]郭小倩.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耕地保护制度与机制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3).
[3]卓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J].企业导报,2016,(19).
[4]秦中春.城镇化过程中耕地资源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建议[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3).
论文作者:李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2
标签:耕地论文; 农民论文; 土地论文; 制度论文; 政府论文; 自己的论文; 政策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