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二十一中学 524000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优秀精神品质的关键时期,因此,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之后详细分析了目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低效现状及其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在结语部分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对策研究 家校互动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概述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是一个微型社会。班主任德育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选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状况、生活状况、课外活动等行为,进行教育和管理,确保学生得到公平的学习资源,实现健康全面的发展。而高中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关键阶段,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尤为重要。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低效原因
1.学校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缺乏重视。
学校对班主任水平的考核,大多集中在考试成绩、教室及包干区的卫生状况、纪律情况等方面,重结果而轻过程,重工作量而轻工作效果。对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工作效率、工作态度方面,关注不足。据统计,各所学校对班主任工作量的评价占25%到40%,对工作结果的评价占25%到30%,对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的评价占10%到23%,对工作态度的评价只占不到10%。究其原因,就是学校对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对工作结果的考核方便快捷,而对工作过程、工作效率的考核,需要深入到具体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去,学校为了省事,自然会选择前者。学校对班主任的管理培训,同样缺乏重视。有时候,班主任甚至不能发挥榜样作用,据调查,55%的学生认为班主任教师并没有以身作则。
2.班主任缺乏工作积极性。
学生的各类评比、鼓励考核、大小事务,班主任都要亲力亲为。学校和家长,经常对班主任提出过高的要求,一旦学生成绩下滑,或是违反纪律、发生意外等情况,班主任都必须负责任。班主任工作,工作量大、工作责任重大,在背负着巨大压力的同时,而相应的收入,却并不高,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不愿意接手班主任工作。调查显示,超过99%的班主任都认为自己有压力,超过60%认为压力很大。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评价一位教师优秀与否,往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准,教师自然把精力都重点放在教学上,至于班级管理,则要往后排。
3.缺乏科学的德育教育方法艺术性的教育手段。
(1)班级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很多班级,管理细则都只是摆设,纯粹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并没有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有的甚至从其他班级照搬过来,或者已经使用了好几年。据统计,93%的班主任老师承认并没有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2)班干部的任免过于随意,大部分都由班主任直接任命,缺乏一套系统的选拔和考核机制,通常情况下都是有成绩优异的学生担任。据统计,通过学生选举产生班干部的比率不足25%,班主任直接任命的比率则超过4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缺乏艺术性的教育手段。教师的德育教育手段简单粗暴,对于学生的问题行为,只进行简单的批评和惩罚,缺乏教育与沟通。接近25%的学生认为班主任不了解学生、不能公正地处理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忽略个体的差异性,对所有人都使用同一套标准,扼杀了独立的个性。据调查,73%的学生认为进行个性化教育能够对自己产生影响。
4.家长无法积极配合班主任德育工作。
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或是忙于工作,没有意识或没有时间照顾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得到的家长支持相当有限。通过与家长的访谈,笔者发现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德育教育就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家长只需要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还有一部分家长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当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没有进行及时的教育,甚至包庇孩子。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没有家长的支持配合,学生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发展便无从谈起。
三、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完善方法
1.改变教学理念,重视德育教育。
(1)建立科学的班主任评价体系。从基于结果的评价体系,过渡到基于过程的评价体系,除了对工作量和工作结果的评估考核外,还要对管理方法、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至于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学生评价、任课教师评价、领导评价等多种方式结合,引入竞争机制和奖励机制,充分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
(2)重视班主任的培训工作,鼓励班主任进行自我学习、主动钻研,注重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班主任,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榜样作用,确保自己的管理能够服众。另外,班主任需要夯实理论基础,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不断吸收先进的德育管理理念,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3)加强对班主任的人文关怀。班主任承担着来自学校和家长的巨大压力,其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因此,学校必须时刻关注班主任的心理,安抚他们的负面情绪,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建立反馈制度,让班主任能够定期反映自己遇到的问题,寻求帮助。再比如,举办班主任谈心会,加强班主任之间的交流,宣泄负面情绪,借鉴管理经验。
2.完善相关制度,提升班主任德育实效。
(1)建立恰当的班级管理制度。每个班级,按照自身特点,针对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制定长期有效的管理细则,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执行力。
(2)重视班风培养。在进行班干部选拔时,应该综合考量,选取品学兼优的学生,做好榜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
(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改善德育方法。班主任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平等地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态度。以引导取代说教,以建议取代命令,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3.校内校外结合,构建一体化平台。
前文也提到过,班主任德育工作,如果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其效果往往达不到最佳状态。因此,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生在学校里与在家里往往有着不同的表现,与家长沟通,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个学生。另一方面,通过与家长沟通,能够传达学校的德育理念与管理理念,同时,又能获得家长的有效建议,从而极大地提升德育效果。在沟通方式上,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机会,进行集中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定期了解情况,时间和条件允许时,可以进行家访,深入沟通。另外,我们还需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培养责任感,增强集体凝聚力。如此一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作用,让班主任德育工作获得更多的支持。
结束语:现阶段,我们在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诸如学校对德育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班主任缺乏工作积极性、缺乏科学的德育方法与艺术化的教育手段、德育工作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较少,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症下药,比如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考核机制、全面提升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水平、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加强校内外互动,等等。这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在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瓦.苏霍姆林斯基 杜殿坤 编译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山版社,1984。
[2]王学军走向班级生命共同体:从传统班级管理向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转变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3]王军 高中班主任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论文作者:陈娃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班主任论文; 学生论文; 德育工作论文; 家长论文; 班级论文; 德育论文; 高中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