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工作论文,讲话论文,全国论文,会议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1月14日)
同志们:
现在,我就1996年全国教育工作的情况、1997年的工作安排和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1996年工作的回顾
刚刚过去的1996年,是全党全国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第一年,形势发展很好,开了一个好头。教育战线的形势也很好。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教育战线广大干部、师生的共同努力,全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从而为整个“九五”期间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制定并实施《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教育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以党的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为主要依据,国家教委研究制定了《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15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大政方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各部门也分别制定了本地区、本部门相应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以党的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分南、北两片,与中组部、中宣部联合召开了全国高校党建工作座谈会,进一步研究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领导班子建设以及认真学习和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措施。表彰了一批教育战线的先进典型与优秀教育工作者。
——国家教委会同中央综治委、公安部联合召开了全国主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校园治安和校区文明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学校局势继续保持平稳。
(二)“两基”工作进展顺利,“第一阶段”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在1994年、1995年分别召开三个“片会”的基础上,国家教委于去年5月会同财政部与“二片”地区12省的省政府签订了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责任书,全面启动“二片”“工程”项目。10月召开了全国“普九”工作汇报会,检查并交流各地“普九”工作进展情况,研讨义务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今后的“普九”工作做出了部署。1996年全国又有457个县(市、区)和行政区划单位通过了“两基”验收,使通过“两基”验收的县(市、区)和行政区划单位总数达到1482个,人口覆盖率达到50%,比较顺利地实现了“两基”第一阶段规划目标。与此同时,继京、津、沪三大市率先实现“两基”之后,去年又有江苏、广东两省跨入了实现“两基”的行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以西藏自治区5个区县实现“普六”为标志,全国特困地区“普九”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去年2月召开了全国扫盲工作现场会议,并与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扫盲工作先进地区奖励办法〉的通知》和《关于表彰全国扫除文盲先进地区的决定》,对苏、粤、鲁、皖四省人民政府和全国100个县(市、区)进行了表彰。此外,国家教委还设立了“中华扫盲奖”并首批表彰奖励了扫盲先进单位98个、先进个人200名。去年全国又有406万人脱盲。继京、津、沪、辽、吉、黑、粤、苏等8省市基本实现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去年12月山东省通过了检查验收,全国扫盲工作第一阶段已有9省市规划目标如期实现。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全国人口1%抽查数据看,现在全国15岁以上文盲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2.01%;成人文盲率为16.5%,比1990年下降5.7个百分点;15-47岁青壮年文盲率为6%,5年下降4个百分点。
——在抓好“两基”工作的同时,国家教委加强了全面实施“两全”的工作。摆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成为各地普遍重视研究的问题。湖南汨罗市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为其它地区的素质教育工作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一年来,各级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在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使一大批薄弱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三)成功地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
——去年6月,国家教委与经贸委、劳动部联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我国跨世纪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之后,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和全国职教会议精神,目前全国已有一半左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了职教工作会议,出台了一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中等职业教育继续发展,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试点改革工作的方案已经拟定。分别召开了城市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全国性现场研讨会。各地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工作取得成绩,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较大作用。
——成人教育健康发展。国家教委与14个省市、20多个部委,进一步研究了推动建立有行业特色的岗位培训制度的工作思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了广播电视大学“注册视听生”的改革试点;下发了进一步做好8个省市民办高校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工作的文件。按照国家教委下发的《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各地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进行了办学方向和条件等七个方面的检查、督导,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高等教育改革继续深化,坚持了对宏观目标的调控
——基本实现了1996年高等学校预定招生数的宏观调控目标。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96.6万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约95.3万人(包括电大普通专科班),均比上年增长4.3%。
——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一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去年8月,召开了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迄今为止,全国已有60多所高校实行了中央部门和省(市)共建,8所高校转由地方管理,118所高校合并为50所,约200所高校实现了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高教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了高校布局,拓宽了高校的服务面向,促进了办学条件的改善。
——高校招生“并轨”、缴费上学制度改革步伐明显加快,配套措施不断完善。去年,全国共有661所高校实行了“并轨”改革,占高校总数的64%,为今年全部完成高校“并轨”改革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已全面展开,立项工作已经完成,理科文科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研究生培养类型的多样化和培养质量的宏观控制以及管理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国家成立了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生选拔制度以及来华留学生录取和奖学金管理办法均进行了全面改革。1996年国家公费出国留学人员近2300人,比上一年增加约300人。新的选派和录取办法,增加了透明度,拓宽了选拔与录取范围,质量也有所提高,受到各方面的广泛欢迎。
——“211工程”正在积极稳步地推进。去年全国已按预定目标基本完成审批近百所高校的预审任务。国家教委会同国家计委、财政部共同部署了首批高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及立项工作。
——召开了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了“九五”期间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和加强高校科技工作的意见。去年高校承担国家级科技任务继续增加,纵横向课题达10万余项,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科技经费达到54亿元,比1995年增长13.2%。1996年在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中,高校科研成果得奖数分别占37%和25%(国家自然科学奖,1996年末评选)。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加快发展,继与INTERNET互联网升至2兆后,又开通了与德国、香港的互联,全国联网高校已近200所。
(五)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待遇继续改善
——去年9月,国家教委召开了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适应21世纪改革和发展师范教育的基本思路。一年来,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稳步提高。到去年底,全国的百万中小学校长已普遍轮训一遍,有近70万所中小学的校长做到持证上岗。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了教师资格过渡工作。
——教师住房状况继续得到改善。1996年全国用于教师住房建设的投入仍超过百亿元,当年竣工面积预计2000万平方米。全国教职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平均达到8平方米。全国涌现了一批重视教职工住房建设的先进地区和单位。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取得较大进展。截至去年9月,在各级人事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全国民办教师已从1994年的230万人减至180万人。除三大直辖市以外,浙江省率先成为全国第一个基本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的省份。
(六)教育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教育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教的观念正在逐步形成
——《职业教育法》经八届全国人大第19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于去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国务院即将颁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我委还在1996年完成了《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督导条例》、《教师职务条例》等一批重要法规条例的送审工作。此外,经国务院批准,我委会同国家计委、财政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等四个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有关部委,加大了教育执法检查工作的力度。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把《教育法》执法检查列为全年执法检查的重点,由5位副委员长亲自带队,先后对包括国家计委、国家教委、财政部在内的国务院5个部委、黑龙江、四川、广东、青海、内蒙古、上海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依法保证教育投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执法检查。此次检查从规格、范围、内容和效果看,都是近年来执法力度最大的一次。与此同时,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国家教委还会同中央有关5部委,对江苏、吉林、河南、山西、广西共5个省区《教育法》执法情况进行了抽查。另外,依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国家教委会同国家统计局,连续第三年对全国教育投入情况进行监测。
——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全国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是认真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开展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的。国家计委、国家教委于去年下半年联合对1996年秋季开学收费情况进行了检查。总的看,治理力度比往年加大,多数地方制定了严格的收费规定。目前全国约有1/3省(区、市)的大中城市公办小学和初中基本解决了“择校生”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认真研究解决。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仍是教育投入不足。在经过多年努力后,虽然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以及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逐年都是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教育规模的扩大及物价上涨等因素,教育经费始终紧张。而且对照法律条文和国家文件规定的精神看,教育投入的若干重要指标一直呈下滑趋势,主要表现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连续几年呈下滑趋势,1991年为2.85%,1992年为2.73%,1993年、1994年均为2.52%;而1995年为2.46%,比上年下滑0.06个百分点;1996年预计为2.44%左右,又将下滑0.02个百分点。此外,1995年全国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比上年有所下降;全国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比例也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预计1996年这一状况还不会有所好转。另外,教育经费尚未实现预算单列;依法足额征收并管好用好教育费附加尚有不小差距;挪用、挤占教育经费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仍然十分严重。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的高度重视。各地教育部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主动配合各级财政部门,认真研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制止和扭转当前财政性教育投入所占比例渐渐下滑的局面。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近几年在对待和处理教育热点问题上,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理论研究不够,缺乏广泛有效的宣传引导,不仅社会各界与教育界的共识不够,教育内部的共识也不够,这对于某些热点问题的解决十分不利。此外,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监督、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的力度应相应加大,对教育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和咨询研究力度也应加大,但目前这方面的工作都还十分薄弱。
二、关于做好1997年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1997年全国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教育系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以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的指示精神为中心,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依法治教,抓紧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继续推动实施《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
——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不断丰富工作思路,重视研究并切实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迎接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召开。
1997年要着重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1)组织教育系统的全体党员、广大干部和师生,认真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把各级各类学校切实办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
(2)认真筹备并开好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全国教育法制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会同国务院法制局,年内完成《高等教育法》审议和颁布工作。
(3)坚持教育工作中“两基”为“重中之重”的方针,按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巩固和提高“一片”地区“两基”工作的成果,大力推动“二片”地区“普九”、扫盲工作的实施,积极推动“三片”地区的相关工作,努力落实各项有关政策和措施,使年内全国“两基”验收的人口地区达到55%以上。
(4)以共建、联合办学为主要形式,继续积极推进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结合高校结构、布局的调整,制定全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规划框架;推动“并校”改革健康发展;年内基本完成全国所有高校招生“并轨”、缴费制度改革,规范并完善相应改革配套措施。
(5)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推广汨罗等地大面积开展素质教育的经验,大力加强薄弱中小学的建设;继续治理乱收费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高收费、“择校生”问题;加快研究升学考试制度的改革,推进农村和城市的综合教育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下面,我想强调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研究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当前,教育方面的社会热点问题不少,若长期理不顺,措施不力,或不能取得共识,对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深化改革非常不利。比较集中的“热点”问题有:如何建立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的有效机制问题;如何解决部分农村地区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久拖不决问题;如何推进基础教育整体改革,标本兼治,解决部分地区和学校“择校生”、民办教育高收费问题;如何推进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制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如何通过改革、改制、改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如何推进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处理好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好自主办学与宏观调控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高校队伍建设尤其是教师队伍、管理干部队伍新老交替问题等等。今年国家教委将组织力量,从教育理论研究、科研课题攻关、政策调研和决策咨询以及新闻宣传等方面入手,对大家关注的一系列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进行综合研讨。希望各地教育部门的主要领导、新闻媒介以及专家学者和第一线的教师开展讨论,群策群力,形成有利于问题平稳、逐步解决,有利于改革深化的正确舆论导向。
要继续抓好中小学收费专项治理工作。这是教育系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要进一步治理,巩固已取得较大成果的三分之一省、区、市的治理成绩,再抓三分之一,务求抓出成效。因此,必须重申: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不变,“五不准”目标不变,工作重点不变。国家教委已就规范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提出了若干原则意见。对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要严格禁止,严肃处理。对解决公办学校“择校生”问题,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重点仍放在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和各省会城市。对一些公办学校以民办名义办“校中校”、“校内班”且高收费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严禁搞“一校两制”。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从经费投入、办学条件、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薄弱学校建设,这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彻底纠正“择校生”等不正常现象的一项根本性工作,必须要有分期目标,狠抓三年,力争在本世纪末使这一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二)进一步加大立法力度,努力形成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今年国家教委的主要任务是:(1)协助国务院、全国人大法制工作机构做好审议颁布《高等教育法》的有关工作;(2)修改上报《学位条例》,配合国务院做好《教育督导条例(草案)》、《教师职务条例(草案)》、《教育行政处罚条例(草案)》的修改颁布工作;(3)完成《师范教育条例》、《广播电视教育条例》等法规起草、报送工作;(4)进一步论证成人教育法律法规体系;(5)继续推进地方教育立法的进程;(6)继续加强教育执法及监督制度建设。在此基础上,今年国家教委拟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国务院法制局等部门联合召开全国教育法制工作会议。总结交流近几年教育法制工作的经验,推动地方教育立法工作,表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先进单位;研究依法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有效机制,提出全面提高依法治教水平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力争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形成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关于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问题。今年国家教委将从以下三方面配合财政部门认真研究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问题:(1)如何扭转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比例连年下滑的局面。(2)如何确保“三个增长”,尤其是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全国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3)如何推进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我委希望各地教育部门也要在政府统筹和人大的支持下,积极配合同级财政部门,依法落实中央和地方已出台的各项教育投入的政策。
关于贯彻落实《教师法》。在继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和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方面,各级政府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今年要继续抓紧三件事:(1)配合地方政府,依法敦促个别地区解决好拖欠教师工资问题。(2)教师住房建设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还要召开全国第四次教职工住房建设经验交流会议。根据岚清同志的指示,此项工作拟连续推动五年,争取使教师的住房问题有一个较大的改善。(3)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中央根据我国国情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不同于一般录用干部。因此,在实行这一特殊政策时,应多向社会作宣传。对那种利用“民转公”高收费的现象要坚决纠正。国务院有关部委正在进一步协调并制定“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统筹规划”,各地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计划,以保证在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三)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两基”为“重中之重”的方针,打好“二片”地区“普九”攻坚战。
当前,我国“普九”工作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形势喜人,但任务仍异常艰巨。各级教育部门一定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坚决把认识统一到中央既定的方针政策上来,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两基”目标的实施,坚定不移地贯彻“两基”为“重中之重”的方针。这两点不能有丝毫动摇。
今年“普九”工作要把握好以下五点:(1)“普九”规划要落实到位,必须坚持分类指导。今年将重点指导好“二片”地区的“普九”工作,这是保证第二阶段“两基”目标如期实现的关键。这场攻坚战的重心要放在农村乡镇初中的布局调整和建设上。要进一步做好已通过“两基”验收地区的巩固和提高工作,防止辍学率回升。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今年仍然要以普及初等教育为重点,要最大限度地堵住新文盲的产生,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要不失时机地逐步展开并加强对“普九”工作的领导。今年仍然要努力完成全年扫除400万青壮年文盲的任务。(2)按规划,今年全国“两基”验收的人口地区要达到55%以上。这是指全国而言,不同地区应有不同要求;我们的方针仍然是“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当前特别要强调防止脱离实际、盲目追求高标准和弄虚作假的现象。(3)中央“义务教育工程”专款配套资金的落实工作,一定要按签订的“工程”项目责任书规定比例数额按时足额落实到位。希望各地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人大的支持,依法制定并落实优先保证“普九”投入的具体实施办法。(4)在政府统筹领导下,把农村教育集资纳入依法有序的管理轨道。据测算,1996年—2000年,全国初中生和小学生将分别新增800万人和300万人。实践证明,农村的基础教育,特别是校舍建设,仅仅依靠政府拨款是不行的,还是要调动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当前关键是要坚决制止少数地方和学校存在的乱集资、乱收费甚至打着教育集资旗号非法集资的现象。为了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发(1996)13号”文《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精神,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农业部、财政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农村教育集资管理办法》,下发之后,希望各地认真贯彻,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5)“两基”应同“两全”相结合。特别是全国已实现“两基”的近半数县、区、市,更要不失时机地适当提高普及教育和扫盲教育的标准与要求,提高师资队伍全面素质和学历合格率,加快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今年要力争从以下三方面有进一步进展:一是开展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讨论,统一学校、家庭、社会各界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宽松的环境。二是进一步总结推广以汨罗为代表的成功经验,引导学校和教研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遵循教育规律、贯彻“两全”上来,研究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校课程教材体系及评估指标体系。校长和教师要认真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学生从升学竞争中解放出来。三是采取措施,加快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的升学考试制度改革。凡是普及初中的地方,要坚决取消小学升初中统考,落实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今年为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工作,还要开个现场会。希望各地能拿出过硬措施,狠抓落实,使实施素质教育有较大起色。
(四)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以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进一步加快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并完善相应配套措施,是今年深化高教体制改革的重点。一是加大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力度。推动中央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本部门、本地区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与布局调整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教委将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全国条块结合的统筹改革规划,引导“并校”改革健康发展,并推动相应的高校拨款体制改革,修改高校设置条例,制定高教机构命名规定。二是今年全国将完成所有高校招生“并轨”、缴费制度改革。这一改革的目的是理顺改革初期高校不合理的“双轨”做法。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个别地区和高校在“并轨”之后,又出现了以“走读”、同区县联合办学为名,变相异地办学、办分校以及降分招收自费生和委培生的做法,这不符合改革方向,必须坚决纠正。各地各高校应认真执行《普通高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收费工作。国家教委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加大有关配套改革的措施,进一步推动地方和部委进行高校贷学金制度的试点工作。同时,将研究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完善以高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三是根据江泽民同志在交大百年校庆座谈会上关于高等教育也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讲话精神,稳步开展教学改革。继续抓好高等学校“两课”改革和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支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试点工作;加大文科的教育改革力度,加强教学评估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评选优秀教学成果;进一步修订研究生、本科生专业目录,扩大专业面向。切实加强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四是“211工程”要继续强调“从实际出发,重在建设,稳步推进”的方针。要坚决贯彻最近中办、国办下发的“通知”精神,令行禁止,服从全局。要在学校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整体水平,突出重点学科建设,视不同情况,分别在地区、部门和全国起到示范作用。今年要力争再完成一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办事机构,包括教学、科研、外事、计划、财务等部门要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加强对这些学校的建设。
三、关于认真学习与贯彻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
十四届六中全会是我党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对教育系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根据六中全会《决议》的精神,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的基本任务,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坚决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提高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和高尚的情操武装、引导、塑造青少年,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教育系统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全面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我就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强调以下几点: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持的正确办学方向,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应当肯定,我国绝大多数学校这一办学指导思想是明确的。但是在对外开放、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我们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一些同志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这一根本特点认识不深,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把市场经济规律和原则泛化到教育领域中来;淡化国情不同和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简单化地盲目宣扬西方的教育模式;在对外教育交流和涉外办学活动中,发生了丧失政治警惕性的现象。对此,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提醒和批评。我认为,这些都尖锐地反映出少数同志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还存在着偏差,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键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核心是选好党政一把手。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校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家、教育家”,在办学方向问题上,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教育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又一次面临大幅度新老交替的历史时期里,一定要把好关,把一批忠诚于党的共产主义理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既开拓进取、又有献身精神与敏锐政治眼光,具有驾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能力的优秀同志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确保学校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人手里。要进一步加强各级党组织对教育事业和学校工作的领导。1997年要结合贯彻《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平稳完成高校领导体制的“转制”工作,正确处理好党政关系,全面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要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当前务必抓住有利时机,认真克服“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问题,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位置。要以《决议》为指针,以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为主要内容,针对《决议》中提出的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全社会普遍关心、应予着力解决的五个方面重要问题,抓紧制定本地区、本单位长远目标与近期任务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规划”。
当前,还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上,要根据九十年代大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研究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在近年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思路和有效途径。结合1997年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召开这两件大事,普遍加强对师生的国际国内形势教育。
我想特别强调一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当前知识教育的薄弱环节,同样也是德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这个问题,我们党的几代领导核心都高度重视并积极倡导,视为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工作基础,是增强德育实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要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积极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与工农群众、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路子,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要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大力培养壮大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在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责任,而且还担负着培养社会意识形态部门和各个领域专门人才的任务,党和国家对此非常重视并寄予厚望。
按照党的六中全会《决议》的要求,结合当前高校的实际,应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高校理论战线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两课”改革,课堂教学一定要坚持用成熟的、正确的理论和观点教育学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涉及许多重大政治理论问题,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领域。因此,研究工作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关于“讲政治”的精神,对事关政治方向、重大原则的问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把握好研究工作的正确方向。对思想认识问题则要积极引导,不能简单用处理政治问题的原则代替学术问题的研究,要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高校党委要经常关心和了解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两课”改革和教学情况,会同行政领导总结和推广好教材、好课程、好经验,防止和坚决纠正明显错误的思想、理论和观点的传播和泛滥。
二是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问题。国家教委要认真办好教育系统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和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要大力加强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和研究人员,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选拔、培养和教育,努力提高这支理论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之真正担当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任。各高校特别是有文科教育的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文艺学、新闻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的建设。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认真组织落实。
(四)树立全局观念,积极主动地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制约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因此,教育战线的全体党员、干部和教师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首先要体现在立足本职、着眼未来、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扎扎实实地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既定的目标,稳步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四有”新人。
目前我国在校师生无论从数量还是从影响力上讲,都是社会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庞大群体,学校的这种独特地位和功能构成了学校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大优势。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清并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当前特别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教育,注意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社会的各种负面影响,努力提高学生鉴别美丑、区别善恶、分辨真伪的能力,并通过创造文明校园、文明学校等活动,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农村学校要发挥文化知识和智力密集的优势,广泛宣传科技知识和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与娱乐方式,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改变落后的封建陋习与遗俗。城市学校要配合当地政府或居委会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争当文明市民活动。
第二,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把开辟和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基地、组织师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等作为重点,开创一个学校与社会相互支持、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共同育人的新局面。
第三,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统一认识,采取坚决措施,下决心纠正教育系统内部少数人和单位乱收费、乱办学、乱发文凭等行业不正之风。继续巩固全社会理解和支持教育的大好局面。
同志们,今年教育系统的任务仍十分繁重,但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对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成“九五”计划和实施《纲要》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振奋精神,求是务实,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香港回归和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