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对字词教学重视不够,但字词和句子理解是文本阅读的基础。本文根据高考对词语和句子的考查,探索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以对词语和句子做多角度理解和赏析。
关键词:字词教学;字斟句酌;咀嚼品味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基础。一个个字词组成句子,多个意义相关的句子构成段落,内容联系紧密的段落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排列,就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赏析文本,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高中语文教学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即通过探究、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文本,学生产生一定的认识和人生启示,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目标都要靠品味语言、理解文本来实现。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字词教学的重要性,抓牢字词教学这个基础。
高中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受急功近利思想影响,过多注重了教材的整体解读,注重篇章结构、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写作技法的分析和把握,在具体字词句审美教学上关注得不够,语文教学变得越来越宏观化、空泛化。其实,语言的审美教学依然应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还原语文教学的本真面目,才能真正回到咀嚼品味语言这个基础上来。高中学生经过小学到初中的识字识词,掌握了一定量的文字、词汇知识。相比小学初中生,高中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的发展已日趋成熟,社会经验也更为丰富,对字词的学习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有了一定积淀,所以高中字词教学应该采取更科学更高效的方法。
字斟句酌,咬文嚼字,是现代文字词教学的不二法宝。
现代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文本包括文学类、传记类、论述类、科普类等。语文课堂要通过各类文本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的。
理解是语文教学第一层级的能力要求。《考试大纲》中,不管是论述类文本,还是实用类、文学类文本,对理解有一致要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高考中,现代文阅读理解考查占三十五分。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重视现代文字词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赏析语言,对重要词语和句子字斟句酌,咬文嚼字,反复地品味琢磨。那么,什么样的词语和句子是重要的呢?可能是含义深刻的,可能是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可能是优美的使用了修辞的,也可能是结构上有独特作用的。要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首先要观察其特点,判断理解的方向,然后联系上下文做出正确的理解。
一、瞻前顾后,确定多义词的确切义
2017年北京卷大阅读《根河之恋》第一题: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恬然:自然放松,沉静从容;B.袒露:毫不遮掩、毫无保留地展开;C.盘算:精打细算;D.曼妙:舞姿轻盈而美丽。这个题难度不大,“盘算”是多义词,学生只要联系词语前后语境,很快就可以做出判断。“盘算着未来”,“盘算”是“筹谋、规划”的意思,解释为“精打细算”是错误的。
二、抓住本义,理解词语临时义
2015年广东卷大阅读第一题:结合上下文赏析划线的词语。
“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然地转身跑了,徒让邻人的手凝固在半空之中。”“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最终还是迟迟疑疑地走近了他。”这两个词都有本义,但在文段中有了临时义、特定义,在解答时既要答本义,又要答语境义,还要答该词的表达效果。凝固:本指由液体变成固体,文中指邻人的手停在半空不动的状态,生动表现出邻人在多次愚弄小狗之后被小狗闪避愚弄的诧异和尴尬。迟迟疑疑:原指人犹豫不决的样子,文中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狗屡遭欺骗之后对人的不信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抓住关键字词,剖析深层隐含义
2017年浙江卷大阅读《一种美味》第一题:理解词语“陌生的光”“陌生的气息”的含义。这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深层含义的把握。关键词语是“陌生”,是说有了变化,和以往熟悉的不同了,今昔对比,探究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就能找到深层隐含义。“光”指“眼光”,“我”以前总是调皮,没少挨父母的打,可今天拿回来一条鱼,母亲此时眼光是惊奇、欣喜、赞赏与满意,相比以往的“责备、失望与伤心”,自然是“陌生的”。家里以往因为贫穷时常笼罩着“苦涩、沉闷、压抑”的氛围,因为一条鱼的出现,饭桌上的气氛截然不同,一家人默不作声的习惯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两个哥哥说起今年的收成,母亲满嘴含笑,这些都是“陌生”的。据此可分析出这种“陌生”是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中深层隐藏着对只知道调皮任性的“我”也能做出一点有益于家的事情的欣慰和对未来的殷切希望。
四、理解词语的修辞意义
现代人写文章,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常常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双关等。要想准确理解句子含义,就要仔细分析这些词句的修辞描绘了什么,有什么效果。
2017年全国二卷大阅读《窗子之外》第二题,要求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义。本题考查学生对双关修辞的理解。学生只要认真阅读了文章,就能感知文中既写了实实在在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窗子之外”;又写了虚化了的窗子,从“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等信息可知。作者笔下有形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等,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无形的窗子,指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2015年天津卷阅读题《云和梯田》,要求赏析“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的表达效果。很明显,这是一个使用了多种修辞和叠音词的描写性句子。将“梯田”比作“梯子”,是比喻。说太阳“攀”上梯子,是拟人。“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连用,又构成排比。比喻、拟人使被描绘事物更加形象生动,排比、叠音词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读起来音韵和谐,也使梯田的形象更加真实可感如在眼前。
使用了修辞的词语和句子,先要判断运用了何种修辞,描绘了事物什么特点,再从修辞角度分析表达效果,这样就能准确理解含义。
五、联系人物身份和心理,理解耐人寻味的语句
《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出场后,有一段精彩的语言描写。她赞美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言外之意,以前怀疑是不是有这样标致的人物,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不是一般的赞美而是惊叹,似乎还是由衷的惊叹,因为她用了两个很有分量的词“真”和“才”,将这惊叹表达得自然得体,谁也不会觉得空洞肉麻。又说“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读者可能纳闷,明明是外孙女,为什么硬要扯成嫡亲的孙女呢?我们留意特定场景,就会发现这句话巧妙之处。她讲话时在场的还有迎春、探春、惜春众姐妹,还有长辈邢、王二夫人。如果她只竭力赞美林黛玉,就会冷落了贾府众人。她这样表达,既赞美了黛玉,又赞美了三春,不至于扬此失彼。她维持了人际关系的平衡,用心良苦八面玲珑,看来她真是个语言学家,是个人际关系专家!
现代汉语词语众多,句子表达灵活多样,含义丰富隽永。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品味、咀嚼赏析那些或饱含诗意、或富于哲理、或意蕴丰富的语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妙,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同时在斟酌品味中感受事物的特点和作者的美好情怀,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不断提升人生境界。
论文作者:靳红铃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词语论文; 字词论文; 句子论文; 修辞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窗子论文; 含义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