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艺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批评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施素质教育,讲究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批评学生,而是要讲究批评艺术。
一、把责备隐藏在玩笑背后
有这么一件事,我班有一名同学叫欧阳满祥,为了省事,常把名字写成欧满祥,这多少有点不严肃。一天,语文课上张老师讲评作文时说:“这篇文章写得不错,请作者欧满祥同学站起来。”欧阳满祥同学就喜滋滋地站了起来,没想到张老师又问:“欧阳满祥你怎么站起来了?”“欧满祥就是我呀,老师。”张老师满面笑容地说:“欧阳满祥就是欧阳满祥,欧满祥就是欧满祥,你,可不要冒名顶替呀,希望你好好学习欧阳满祥的作文写法。”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每当学生讲起这件事的时候,好像欧阳满祥受到的不是责备,而是一种表扬。可是,从此以后,再没有发生过此类错误,看来,张老师达到了教育目的。细细想来,张老师的这个玩笑不仅诱发学生通过自省认识自己的过错,完成了自我教育,而且不丢学生面子,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这种批评方法幽默、风趣,把批评藏在玩笑的背后,使学生在甜甜蜜蜜中接受了批评,解决了问题。
二、把规范教育与审美相结合
同学们曾经给我讲了这么一件事,说有一次他们上美术课,随手扔掉了一些纸屑,美术课李老师看见后就问他们,你们知道什么颜色最美?学生迟疑片刻时,李老师自问自答:“羞色!”这引起了同学们由衷的赞同和会心的大笑。李老师接着说:“羞色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羞色阻止人们走向卑鄙,羞色使人自爱、自重、自尊、自律,羞色使人止于乱,合于情,趋于善,臻于美,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同样的道德引导、老生常谈的说教与别致的启迪,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没有批评,没有指责,使这几位同学羞愧满面地捡起了地上的杂物。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把规范教育与审美相融会产生心灵的感召,心灵的感召和引导应与审美同行。
三、把“史实”融入教育
每天清晨,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记得有一次,个别同学漫不经心,政教主任就召集学生们说:“同学们,随着国旗的升起,我们在心中展现祖国百年的苦难与奋斗。在这面红旗上,有谭嗣同临行前的诗句,李大钊刑前的沉思,刘胡兰铡刀下的口号,董存瑞爆炸声中的呐喊,这是庄严的召唤,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终生的奔赴,因为这是我们祖国的象征……”话音未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的同学竟当场落了泪。
同学们觉得主任的讲话,是对学生最纯朴、最真实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对漫不经心同学的恰当批评。
批评是一门艺术,简单粗暴地批评不但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富有哲理地批评,不但学生易于接受,而且教育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