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济效益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市公司论文,我国论文,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健全,产业基础更加坚实。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旅游上市公司数量跟旅游业发展很不匹配,地域分布不均衡,行业结构不合理,公司经营规模小,经营能力普遍比较差,缺少在行业和国际旅游市场上有影响力的旅游企业品牌等,使得我国旅游企业绩效并没有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严重影响到旅游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国际金融危机也影响到我国旅游经济的平稳运行。由于旅游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直接决定着上市公司能否健康稳定地发展,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也集中反映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因此,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旅游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技术和对比分析法,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的整体情况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一、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现状描述
根据旅游业的特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可分为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资源类旅游上市公司、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三大类。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指主要依托酒店收入为主的旅游上市公司,酒店的具体收入主要来自于酒店的住宿、餐饮、娱乐及其它附带业务。如锦江投资、华天酒店、新都酒店、西安饮食、东方宾馆等。资源类旅游上市公司主要以所在地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和人造旅游资源)为依托,形成主要收入的旅游上市公司,其收入来源主要靠门票、索道、住宿、餐饮、客运等服务构成。如张家界、桂林旅游、黄山旅游、丽江旅游、北京旅游等。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与其它类型的旅游上市公司相比,主营业务不突出,主营业务利润也不是十分明显,公司通常实施相关多元化投资战略,抵抗风险的整体能力较强,与其它类型公司比较资产规模一般较大。公司的主营业务涵盖酒店、餐饮、娱乐、航空代理、旅游运输、旅游资源开发等,还有不少企业则延伸至不相关业务领域,如高科技、证券期货、房地产、商贸等,出现了无关多元化投资的趋势。如中青旅、西藏旅游、大连圣亚、国旅联合、天伦置业等。
从旅游企业上市的时间来看,1993年6月7日上海锦江投资作为我国第一家旅游上市企业在上海交易所挂牌成立。此后,1996年和1997年是我国旅游企业上市的高峰期,总共有12家企业上市,囊括各种类型的企业。这一阶段选择上市的主要是创立较早的大型酒店企业,凭借其地理位置与环境以及独到的服务特色和相对垄断的地位而获得最早上市的机会;另一个比较集中的时期是2000年初到2005年底,总共有5家旅游企业上市。从旅游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来看,区域分布很不均衡,基本分布在中心省会城市和旅游名胜地,而一些有特色旅游资源的省区如河南、内蒙古等限于资金等原因,没有一家旅游公司上市。从旅游上市公司规模来看,目前较大型的公司的只有华侨城、中青旅、首旅股份、锦江投资4家,其它均属于中小型。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规模普遍偏小,筹集资金能力较弱,因而制约了旅游上市公司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经营基础的稳定性。在选取的15个样本中,西藏旅游与锦江投资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95和1.37,与一般企业正常水平相对接近;速动比率分别为1.92和1.29,高于一般企业正常水平,表明这两家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为优秀。其他13家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低于一般企业正常水平,短期偿债能力较差。从整个行业来看,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值与一般企业水平有较大差距,表明整个旅游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差,标准差分别为0.418和0.347,说明旅游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波动差异不大。从资产负债率来看,华天酒店、西安饮食、张家界、北京旅游、西藏旅游、大连圣亚的资产负债率均高于行业均值,说明其长期偿债能力较强;桂林旅游、丽江旅游、中青旅、天伦置业的资产负债率接近行业均值,长期偿债能力一般;锦江投资、新都酒店、东方宾馆、黄山旅游、国旅联合与行业均值有一定差距,长期偿债能力相对较弱。从旅游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平均水平47.6%来看,旅游上市公司整体上看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标准差为0.133,说明旅游上市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波动差异不大。
(二)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整个行业内,锦江投资、华天酒店、桂林旅游、丽江旅游、黄山旅游、国旅联合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均在11%以上,有良好的盈利水平,具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新都酒店、西安饮食、东方宾馆、中青旅、大连圣亚、天伦置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位于1%-7%之间,盈利水平一般;张家界、北京旅游、西藏旅游3家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为负值,盈利水平对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得整个行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均值处于负值水平。标准差为18.4%,说明各个旅游公司之间的盈利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从总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来看,行业均值分别为2.14%和3.89%,说明2008年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的获利能力偏弱,标准差分别为4.7%和6.46%,表明2008年我国旅游上市公司整体资产盈利能力不高。在整个行业内,锦江投资、丽江旅游、黄山旅游的总资产利润率在8%以上,盈利水平较好;张家界、北京旅游、西藏旅游总资产利润率为负值;剩下的9家总资产利润率在0.5%-5.1%之间,盈利水平偏差。锦江投资、华天酒店、丽江旅游、黄山旅游净资产收益率均在11%以上,净资产盈利水平高;北京旅游、西藏旅游净资产收益率为负值;剩下的9家净资产收益率均不高,盈利水平较差。
(三)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资产营运能力是企业资源配置和管理水平的反映,资产经营效率越高,企业的资本增值越快,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2008年锦江投资、西安饮食、黄山旅游、中青旅的总资产周转率在60%以上,高于行业均值35.08%,企业资产运营情况较好;华天酒店、东方宾馆、张家界、桂林旅游、丽江旅游、北京旅游、大连圣亚、国旅联合总资产周转率在14%-34%,资产周转率低;而西藏旅游、天伦置业资产周转率在10%以下,周转天数很长,运营效率非常低。从整个行业均值35.08%来看,2008年旅游上市公司资产周转率偏低,周转天数长,不利于企业资产的运营。标准差20.37%,说明各上市公司资产周转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选取的15个样本中,新都酒店、东方宾馆、张家界、丽江旅游、大连圣亚的存货周转率都明显高于行业均值水平,华天酒店、黄山旅游、中青旅、国旅联合、天伦置业的存货周转率在5以下,存货周转率较差,剩下的5家存货周转率在15-30之间,经营效率良好;西安饮食、张家界、丽江旅游、天伦置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在80%以上,而大连圣亚的应收账款余额为0,除了新都酒店、西藏旅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5、3.0以外,其余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在11以上。从整个旅游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均值分别为34.37和38.76,说明旅游企业有着较好的经营效率,标准差分别为28.34和32.56,说明各旅游上市公司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
(四)成长能力分析
成长能力是指企业在能够生存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和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是公司未来价值的源泉。2008年华天酒店、国旅联合的总资产增长率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都很高,表明这两家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企业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桂林旅游、丽江旅游均是在保持较高总资产增长率的情况下,主营收入增长率却出现了负值,因此,对这两家公司而言,如提高主营收入增长率进而提高其发展潜力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从选取的样本情况来看,总资产增长率和主营收入增长率的行业均值分别为6.578%和-9.33%,标准差分别为11.05%和25.52%,表明2008年旅游上市公司整体成长性不足且各上市公司波动较大,尤其体现在主营收入增长率方面。从选取的15家旅游上市公司来看,其每股公积金和每股净资产均值分别为2.02与2.4,标准差为1.47和0.95,每股公积金与每股净资产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整个旅游行业具有较好的股本扩张能力。如新都酒店、西安饮食、张家界、黄山旅游、国旅联合每股公积金水平都高于行业均值,黄山旅游的每股公积金和每股净资产均高于行业均值,表明其具有很好的股本扩张能力。
三、结论
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分析,旨在引导投资者做出理性投资,协助市场管理者加强监督,督促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不同公司间存在较大差异;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旅游上市公司整体上表现为成长性不足,但酒店类的华天酒店、综合类的国旅联合表现出了较好的成长能力;资源类旅游上市公司由于其资源的稀缺性、垄断性,盈利能力仍排在前列,其次为酒店类,最后为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的资产周转率均偏低,周转天数长,影响了其对资金的利用效率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旅游上市公司整体具有很好的股本扩张能力,对投资者而言,旅游上市公司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投资价值。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我国旅游业及旅游上市公司将迎来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必将迎来发展拐点实现新的飞跃。而作为旅游行业领跑者的旅游上市公司,也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