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戏剧的新发展——中国第五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戏剧论文,民间论文,映山红论文,述评论文,第五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1999年10月29日中国第五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开幕。新近落成的田汉大剧院灯火辉煌,彩旗飘荡,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文化部、中国剧协、中国戏曲学会、湖南省长沙市领导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在开幕式上,长沙市花鼓戏剧团演出了现代戏《秋天的花鼓》,以示祝贺。
这届戏剧节经文化部批准,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曲学会、湖南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组委会联合主办,长沙市天心区区委、区政府承办。戏剧节期间,来自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重庆、山西、河南、湖南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14个民营专业剧团11个剧种,向长沙的观众献演了27台好戏,平均上座率接近80%。其中沪剧《宋庆龄在上海》、越剧《唐伯虎点秋香》两剧,出现了场内爆满和场外等票的盛况。
11月25日晚,中国第五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在湖南大剧院隆重举行闭幕暨会旗交接仪式。在欢快的音乐声中,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彭宗佑、天心区区委书记、区长黄中瑞将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的会旗庄重地交到下届举办地山西省太原市接旗代表团团长、太原市体改委副主任王霭林,副团长、太原市梨园文艺发展中心总经理冯福虎的手上。随着压轴戏《宋庆龄在上海》演出的掌声和频频谢幕,本届戏剧节圆满地划上了句号。
二
本届戏剧节演出的43个大小剧目,内容积极健康,形式生动活泼,富有深厚的民族艺术传统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些剧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反映人们的心声。
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是什么呢?根据以往四届的实践,概括来说,就是喜欢戏中歌颂爱国主义精神,宣扬人民传统美德,揭露、鞭挞官场腐败,但这些戏必须故事性强,矛盾提出早,推进快,复杂尖锐,大悲大喜,大起大落,人情味足,一般有团圆结局;唱腔艺术则偏重较多地保留传统风貌,也有所革新,尤其要有感情丰富、韵味很足的长段唱腔。本届戏剧节的演出剧目,继承了历届的优点,而且在题材选择与艺术水平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官场腐败是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南街村文工团演出的现代戏《人生路口》,塑造了一个党的纪委书记形象。剧作者把女书记田雪华摆在一个尖锐的人际关系中。她从省里下来办的第一件腐败案子,对手竟是她旧日的恋人副市长方南,现在她仍然爱着他并想与他重温旧梦;她的亲生儿子又是方南的部下,还在执迷不悟地袒护方南的罪行。田雪华面对恋人情、母子情,经历了一场痛苦的“感情上的撞击,灵魂上的搏斗,情与法的较量”。女主人公在人生路日的紧要关头,终于战胜了自我,没有被私情所俘虏。“她毅然选择了一条自己应该走的正义之路”。杨淑琴扮演田雪华,庄重大气,韵味醇厚,抑扬有致,完成了剧本所赋予的角色创造。
老百姓痛恨腐败,呼唤着清廉的干部。现代戏《旋转的钞票》(常德市丝弦戏剧团)、《黄泥坳》(长沙市望城县花鼓戏剧团),前者用喜剧形式,后者是正剧风格,塑造出两个不同性格的村干部形象。《旋》剧的主人公“抓村人”,是个既抓村里的脱贫致富,又抓村民们生老病死的好村长,却是个怕老婆的角色。他去广州引进外资,花了老婆给他的3000元,回去不好交待,便在地摊上花9元钱买了副“金”项链,回家敷衍老婆,谁知老婆转手就卖了。假项链的事抖落出来,搞得他十分狼狈,他只好以调侃的方式向村民们“交待”了问题。观众在不断爆发出来的笑声中,感到这个人物的可亲可爱。这里没有半句豪言壮语或英雄式的亮相,却生动感人。《黄泥拗》里的村民组长春发是个老实巴交的人物,为了黄泥坳脱贫,他在城里通过人才竞争,请来了烧彩瓦的技师保成,没想到他竟是妻子秀兰往日的恋人。理智与感情,怨与恨困扰着这个朴实的农民。当村民们愤怒地捧保成这个第三者的时候,春发毫不犹豫地保护着他,自己却挨了一顿揍。主人公的这一崇高的行动,不仅更坚定了妻子对他的爱,也感化了旧情难忘的保成,他留下了自己烧彩瓦全部的技术,悄悄地从黄泥拗走了出来,也从灰色的人生中走了出来。尽管这种三角关系的设置有些老套,演来却是真实自然,深深感染着观众。此外如小戏《宣判之前》、《回笼宴》(四川大竹县川剧团)、《百鸟宴》(广西贺州市山歌戏剧团),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农村的干群关系;《苦海无边》(重庆市忠华川剧团)、《粉祸》(四川大竹县川剧团)则是反映因吸毒而导致家破人亡的严重危害。上述现代戏的内容,都是贴近生活、直面人生的.道出了今天老百姓的心声。
沪剧《宋庆龄在上海》(上海马莉莉文化工作室)作为本届戏剧节的压轴戏,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剧作撷取了30年代的一段历史,用散文的笔调,以小见大,从平凡的细节中描写出一位伟大女性的形象,揭示了宋庆龄丰富、细腻的感情世界,无论是对民族和国家,还是对一羽小小的白鸽,她都倾注了无私、真诚的爱。她与妹妹宋美龄会面一场,写得十分精彩。七君子因爱国而被捕之后,宋庆龄决定以入狱的方式进行抗议,这时来美龄从南京来了,姐妹们沉浸在往日生活的美好回忆中,流露出手足之情。铺垫之后,来美龄道出了来意,妹妹们展开了正面冲突。它不是简单的剑拔管张,而是始终蕴含着姊妹的情谊。“当妹妹怏怏去后,宋庆龄呼唤了一声小妹,似有一种怅然若失之感。这里的人物关系、人物心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感人。总之,《来》剧在编、导、演、美诸方面达到了一种整体的综合美。
民营剧团开拓市场的上演剧目,目前大多以传统戏为主,因此他们很注意开掘传统戏剧资源,进行积极的整理改编工作。小鸣琴晋剧团参演的《芦花》、南街村文工团参演的《清风亭》、贺州市山歌戏剧团参演的《五子图》,都是从不同侧面描写家庭伦理道德问题的。《芦》剧的主人公问德仁,发现他的继室虐待前妻之子闵子骞,怒欲休妻。闵子骞却从内心深处说出了“宁叫娘在一子苦,莫叫娘走三子寒”这样感人肺俯的话来。全场观众莫不为这个少年推已及人的宽厚品德所感动,不少人流下了眼泪。正是这种高尚的品德,使继母幡然悔悟,家庭关系得以和谐。扮演间德仁的著名演员小鸣琴,以唱见长,她的唱腔高亢洪亮,韵味醇厚,具有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清风亭》是很多剧种都有的一出传统名剧,这次他们从编、导、演、育、美各方面作了重新处理,有了全方位的提高。张元秀两老夫妇的扮演者金同庆和赵改民,在清风亭上,痛斥不认养父母的义子张继保的这段重头戏,演得声情并茂,感人至深。这些剧目反映的虽是古代生活,但总是牵动着今天人们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杭州黄龙越剧团参演的《唐伯虎点秋香》,名导演杨小青根据现代文化审美意识对该剧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跳出因笑生情的窠臼,翻作因艺生情:唐伯虎为追求艺术,画出心目中的南海观音而苦寻模特,见到秋香惊为心目中的观音下凡,由是渐生情愫。扮相英俊满酒的孟科娟,着意刻画唐伯虎的狂狷性格与对艺术的执着精神,演得风流飘逸,尤其在唱腔上,溶范(瑞娟)派和尹(桂芳)派唱腔于一炉,既婉约典雅,又热情内涵。浙江温岭市青年越剧团和广东台山币粤剧团各推出一台《孟丽君》,同是喜剧风格,却各有千秋。粤剧比较忠实于原著,越剧则有较大的删节。两台戏都演得妙趣横生,观众笑声不断。
“绝活”纷呈,是本届戏剧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山西太原市梨园晋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武凌云,在,《徐策跑城》中展现的帽翅功,不仅技艺娴熟,而且与徐策这一人物此时此地的思想感情紧密结合起来,确实难能可贵。此外如小鸣琴晋剧团演员黄翠梅在《小宴》中的翎子功,重庆忠华川剧团演员董金凤在《燕燕之死》中的变脸,浙江宁海县平调剧团演员王春鸯在《金莲斩蛟》中的耍牙等等绝活儿,大大增强了戏的观赏性,赢得了观众和同行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般说来,民营剧团排演的新编古代戏较少,这次参演的仅有《灞陵伤别》(福建福清市闽剧团)和《真假县令》(广东台山市粤剧团)两台。《灞》剧作者的初衷,是想通过两千年前焚书坑儒这一毁灭人类文明的事件,描写一个有别于其它文艺作品的李斯的悲剧命运。戏写得凝重,颇具历史的厚度。扮演李斯的黄愿亭,系国家文华奖获得者,唱腔激越,古朴苍劲,比较好地塑造了李斯复杂多面的性格。处于李斯对立面的淳于越,是一位女老生,演得从容潇洒,有一股阳刚之气。出乎观众意料的是,《真》剧中的真假县今竟是一对夫妻。真县冷害民,妻子装扮的假县今却爱民,用老百姓的是非观看,真假在这里易位了,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社会的腐败。
从总体上看,本届戏剧节的艺术水平比历届大为提高,主要原因是编、导特别是演员档次提高了。主演这些剧目的演员,二级以上的就有13名,获得梅花奖、文华奖殊荣的有3名,这是前4届所没有的可喜现象。另一方面应该看到,参演剧团之间的艺术水平很不平衡,这是因为城市民营剧团的兴起,拉大了他们之间的差距。各个民营剧团主客观条件的差异,艺术上的不平衡是难以避免的。问题在于,市场经济的规律是优胜劣汰,民营剧团之间也、然有竞争,因此,目前艺术水平较低的民营剧团,不能满足于演出、挣钱,应该具有战略眼光,着力于剧目质量、综合水平的提高,以迎接新的挑战。
三
城市民营专业剧团的涌现,是映山红民间戏剧新发展的又一重要标志。从本届参赛剧团情况看,反映出民间戏剧正在向城市发展。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就是河南举办首届、二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的时候,民间剧团都是农村的,它们偶尔闯到城市演一演又回到农村去了。城市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民间专业剧团,还是国营剧团的一统天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情况发生了变化,1996年第四届戏剧节就有4个城市的民间专业剧团参赛,它们是山西华杏晋剧社、浙江黄龙越剧团、昆明人民曲剧团、夏门金莲升高甲戏剧团。而本届戏剧节就更多了,参赛的民间剧团约占50%以上。
城市民营专业剧团的组合、经营方式多种多样,生气盎然。本届参赛剧团大体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由有文化意识的企业家技资兴办。如太原市著名民营企业家冯福虎先生投资4000万元,在兴建太原市梨园艺术中心的同时,组建以著名演员为主体、中青年演员为骨干的梨园艺术团。重庆市忠华川剧团也是这种模式,只是规模大小的区别。再者是国营剧团的一些著名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艺术价值,丢掉铁饭碗,走向社会,自筹资金,扯旗招兵买马,组建自己经营的剧团。上海沪剧的马莉莉,山西晋剧的小鸣琴(杨红丽)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还有一种是行政上由政府部门管理,经济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模式。如杭州市黄龙越剧团,就是由市园林文物局领导,创造了把园林文化、旅游文化、戏剧文化三结合的新经验,剧团办得红火,自给有余。河南南街村文工团则是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的模式。总之,这些不同形式的民营剧团,都生气勃勃,欣欣向荣。这种机制甚至使一些消亡了的剧种、名存实亡的剧团复苏起来,重新恢复了活力。例如浙江省宁波地区的平调剧,是一个与来元南戏有直接渊源的古老剧种,已经消亡十多年了,宁海县的一些平调剧艺人,受改革开放大潮的影响,在政府的支持和海外侨胞的帮助下,重新站立起来,采取“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谋福利,自我发展”的“四自”方针,使这个沉寂多年的古老剧种得以复活,而且形势很好,被誉为“宁海县的一大文化特产”。长沙市望城县花鼓戏剧团原是1958年成立的国营剧团,到80年代后期,戏剧受到严峻挑战,就中止了演出,继而名存实亡了,文化市场也被民营剧团所占领。于是县文化局领导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民营剧团能够生存而我们不能呢?”他们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决定采用民营剧团的经营管理机制,实行“全员招聘,自负盈亏”的方针,于1998年重新挂牌,恢复演出,一年多来运行良好,蒸蒸日上。
从现代化的观点来看,文化艺术的发展,正和经济建设一样,必然是城市领导农村。因此,城市民营专业剧团的发展,对提高整个民间戏剧的思想、艺术水平,必将发挥重大的作用。这一点在本届戏剧节的演出中已经得到有力的证实。
四
在戏剧节期间,笔者与北京、湖南的一些领导、专家就如何坚持“民间民办”的原则,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办得更好的问题,做了一些探讨。主要方面有:
一、如何进一步减轻参赛剧团的经济负担。民营剧团靠演出收入维持生计和艺术生产,为了参赛,有的停下来排戏,加上演出设备的添置和往返旅费,一般需要10——20万元不等,这是数十场的演出收人啊。当然参赛获奖,将会提高剧团和演员的知名度,也可能刺激票房价值。如果举办、承办单位能多筹集一些经贸,在参赛期间多承担剧团一点负担,岂不更好!同时我们要提倡浙江温岭市青年越剧团这次的做法,就是坚持演出和排练参赛剧目两不误。
二、今后应进一步强调参赛剧目与进入市场相结合。凡经预测没有市场效益的“短命戏”坚决不投排。
三、数十台剧目在一个剧场轮演,不但旷日持久,且起不到相互观摩的作用。如果安排三四个剧场同时演出,则既可缩短会演时间,又能达到艺术上相互观摩、剧团经营管理上相互学习的目的。
四、民间剧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他们的剧目生产、剧团管理、分配制度、市场营运、发展趋势等诸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因此在演出的同时,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便对映山红民间戏剧现象作出理论上的回答。
五、根据历届戏剧节评奖的实践经验,不宜以剧团为单位进行综合评奖,以剧目为单位评奖比较准确,也便于操作。
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是湖南首创的,从1989年创办至今已经10年了,从湖南一个省的规模,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它即将走向全国,成为全国性的唯一的民间戏剧节,这是映山红民间戏剧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梨园他日修青史”,人们是不会忘记湖南人民、湖南戏剧工作者这种首创精神的。
祝愿映山红开遍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