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建华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建华

李建华

重庆市珊瑚初级中学校,400060

摘要: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育人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提出了几点思考,旨在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初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教育;培养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初中数学教学亦是如此。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有了新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即其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初中生更好的学习数学,促进自身的全面成长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初中生对这些比较抽象同时又具有一定逻辑性的数学知识兴趣不高,但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好胜心,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这一成长特点,结合实际教学,为学生创设出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比如说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知识,使其初步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概念,然后向学生发问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长方体面、棱以及顶点有什么特点?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等等,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开展学习。其实初中生对长方体并不陌生,其在小学阶段也接触过,但初中数学中的这部分内容则更为系统。心理学表明学生一般对自己熟知的事物比较有信心,也有学习的动力。由此,班级学生认为该部分内容并不难,又想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该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在主动接受的过程中,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思维得以发散,其也发现了一些比较新颖的知识,由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发展。通过问题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有效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新课改中重点强调的内容,为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以及生活实际,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展问题,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比如说在学习“折线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自己家附近的几家超市,通过记录数据以及绘制折线统计图,了解超市近几个月来的产值以及行盈利情况,然后借助统计图,还可以向店主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或者帮助其进一步的解决相关的问题,由此来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生将相关的数据记录、统计图以及实际问题解决方案等都记录在册,带回学校教师检查,进而帮助其不断的完善。由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经典例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题多解,变式训练等都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数学课本中的经典例题,通过变式训练以及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多样化解题能力。为什么要用经典例题?经典例题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其是专家结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需求,在遵循其思维认知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静心编制的,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借助经典例题进行变式,学生在自身数学基础之上,通过多重思考,发现以及掌握其中的变化规律,进而完成对相关题目的学习。学生在一题多解过程中,脑海中快速搜索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在掌握其中的相互联系时,逐渐构建一个较为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这样的数学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化相关的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多样化解题能力,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其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数学课堂大多是一些“填鸭式教育”,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方式,促使学生只能被动的、僵化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习效率低下不说,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开放式课堂教学。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加强开放式教学并不是放任学生不管,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引导与管理的。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以及探究学习的实时间与空间,由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说在学习《反比例函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效结合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内容布置比较综合性的题目,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ax+b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k/x的图像相交于点A(-4,-2),B(m,4)与y轴相交于点C。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求点C的坐标以及△AOB的面积。学生结合一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以及自主探究,各小组成员通过合作交流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结合多个知识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可以强化这两部分内容的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探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相关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多样化解题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结:

总而言之,数学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三大基础科目之一,其对初中生的数学学习乃至以后的学习生涯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师要正确审视自身的课堂教学,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有效渗透创新教育,以此来促进初中生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周春. 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创新之基石——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新课程(中学),2017(01):141.

[2]聂素群. 数学课堂,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沃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刍议[J]. 新课程(小学),2017(07):198.

[3]李福林. 造氛围、搭平台、蓄动力——刍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 新课程(中学),2017(07):203.

[4]郭涛.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 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07):96.

论文作者:李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9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