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中心医院
【摘 要】目的 探讨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患者70例,均采用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胸椎Cobb角及胸椎JOA评分。结果 患者治疗前疼痛VAS评分、胸椎Cobb角及胸椎JOA评分依次为(6.87±1.08)、(39.15±4.08)°和(4.38±0.58)。手术后6个月依次为(2.68±0.51)、(19.71±2.47)°、(8.07±1.02),各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较好,有利于疼痛的缓解和神经损伤症状的恢复,并且有一定的后凸矫形功能。
【关键词】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胸椎管狭窄症
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症状、体征往往呈进行性加重,保守治疗多数不能缓解患者的症状,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1-3]。但是胸椎椎管腔较细,手术时容易加重脊髓损伤,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容易引起严重后果,所以采取治疗时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我院采用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并且取得较好的治疗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采用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患者70例,男34例,女36例;年龄40-73岁,平均(52.16 ±3.49)岁;病程为8-58个月,平均(31.45±3.23个月;病变位于上胸椎者23例,位于中胸椎者18例,位于下胸椎者29例。
1.2 治疗方法
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全麻生效后,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以病变部位为中心取后正中手术切口,沿棘突、椎板行骨膜下剥离,分开椎旁肌肉暴露双侧椎板、关节突以及横突。在病变节段以及上、下节段植入椎弓根螺钉。用磨钻、椎板咬骨钳等沿双侧关节突关节中点处纵行开槽,并切断病变部位的黄韧带。小心去除残余的薄层椎板内侧骨皮质,使减压区域整块椎板和两侧的半关节突漂浮,用神经剥离子分离硬膜与椎板间粘连部位,合并硬膜骨化者用尖刀将骨化硬膜一并切除。彻底行椎板及黄韧带切除减压,以使脊髓获得完全减压。安装连接棒,适当撑开矫正后凸畸形,透视下内固定位置良好。冲洗切口,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
术后予以抗感染、消肿、改善微循环以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密切观察患者躯干及双下肢感觉及运动情况,以观察有无硬膜外血肿及神经症状 加重情况发生。术后3天给予甲基强的松龙80mg强化治疗,同时应用胃粘膜保护剂,术后24-48h去除引流管。
1.3 评价标准
疼痛VAS评分:(1)无痛记为0分;(2)有轻微疼痛但能忍受为1-3分;(3)疼痛并影响睡眠但勉强能忍受为4-6分;(4)有强烈的疼痛且难忍为7-10分。局部胸椎Cobb角,即从拟减压区头端椎上缘延 长线的垂线与尾端椎下缘延长线的垂线相交所成的角。胸椎JOA评分:采用JOA脊髓损害评分表(11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估。
观察患者治疗前以及术后6个月后疼痛VAS评分、局部胸椎Cobb角及胸椎JOA评分,以评价手术疗效。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疼痛VAS评分、胸椎Cobb角及胸椎JOA评分依次为(6.87±1.08)、(39.15±4.08)°和(4.38±0.58)。手术后6个月依次为(2.68±0.51)、(19.71±2.47)°、(8.07±1.02),各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胸椎管狭窄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常见的有胸椎黄韧带骨化、胸椎后纵韧带骨化、胸椎间盘突出等[4-6]。对于胸椎管狭窄症保守常常治疗无效,神经损伤症状常进行性加重。所以患者早期明确诊断,应当尽早选择手术治疗,可防止脊髓发生不可逆损害。
本次研究中采用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术的手术方式,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患者术后6个月时疼痛VAS评分、胸椎Cobb角及胸椎JOA评分均获得明显改善。分析考虑认为,手术中进行彻底减压,因此术后疼痛症状以及神经损伤症状明显减轻。术中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为脊柱的稳定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患者术后局部后凸Cobb较有一定的改善。手术中应当注意,在进行减压时,应在硬膜外侧方,从而可很大程度上避免损伤脊髓,增加了手术安全性。术中使用高速磨钻对椎板进行开槽,可减小震动,减小术中对脊髓的影响。切除后方的椎板及内1/2关节突,可以使减压彻底,症状缓解明显。
总之,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较好,有利于疼痛的缓解和神经损伤症状的恢复,并且有一定的后凸矫形功能。
参考文献:
[1]马迅,乔军杰,关晓明等.胸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7):605-608.
[2]王博,吕振山,李乔等.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9):2613-2615.
[3]王根林,张福占,陈康武等.胸椎管狭窄症的特点及后路减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9):769-773.
[4]陈仲强.胸椎管狭窄症临床诊疗中面临的争议与挑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7):577-579.
[5]孙景城,王沛,马信龙等.胸椎管狭窄症硬膜骨化的手术策略[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1):39-43.
[6]魏琛,刘宏建,寇红伟等.两种方法治疗黄韧带骨化所致的胸椎管狭窄症的对比[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3):653-655.
论文作者:周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胸椎论文; 椎管论文; 后路论文; 患者论文; 管狭窄论文; 脊髓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