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地理会考成绩的几点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地理论文,成绩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1988年实行高中地理会考制度以来,我已从事了10年会考教学,积累了一些会考经验。近几年会考合格率基本在98%以上,优秀率保持在70%左右,名列绍兴市前茅。其中98年地理会考成绩:合格率100%,优秀率80%。回顾多年的会考教学,要提高地理会考的成绩,需要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班主任的密切配合;教师自身的努力;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前提
地理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得到领导的支持。如:每学年新生入学时,领导宣讲高中毕业的前提是会考合格,而第一门会考科目就是地理,且最新规定:地理不合格的学生不得参加高考。通过舆论宣传,提高了地理课的地位,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为消灭"E"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班主任的密切配合是保证
班主任是一班之“主”,对学生有极大的导向作用,有时班主任的一句话,胜过任课教师十句话。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班主任的密切配合,就为地理会考取得丰收打下了一半基础。地理教师要找合适机会与班主任,其他教师谈学生学习地理的必要性,它与其它科目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因为高中各科知识是有机联系的。如:有一年高考外语试题中,出现了高中地理地热的相关知识,高考作文曾出现“森林与气候”题目,倘若地理知识欠缺,解答完成这些题目就有一定困难。另外,学习高中地理,对学好物理、化学等课也非常有帮助。总之,班主任的配合,任课教师的协调,创造一个“人和”环境,就能扫除前进道路上的人为障碍。
(三)教师自身的努力是核心
1、认真备课、上课,提高45分钟效率
由于地理课时少,学生课外花费时间不多,因此,课内45分钟显得非常重要。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影响考试成绩。要提高45分钟效率,关键在于备课。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一方面,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重点、难点,上课时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还要备学生,要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有的人认为老教师,教材非常熟悉,无需认真备课。事实上,钻研教材是无止境的,每一次备课,都会有新的收获,而且学生在不断变换,如果多年仍用一成不变的教案,那么,课堂效率会越来越低。上课内容要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讲课要精;每节课要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答疑、做作业,一般为5到10分钟,努力做到每节内容当堂掌握。
2、实行分层次教学,分步到位
首先针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进行分层次教学。如根据学生成绩好、中、差三类,平时的作业也分为A、B、C、三档、不同水平学生的作业数量、质量可有差异;考试成绩也因人而异,成绩优秀的,要求考试成绩在85分以上,而基础较差的,成绩合格就给予肯定、鼓励,从而做到学习人人有信心,每次考试人人有进步。
其次,根据会考手册要求分为A、B、C、D四个层次,教学中分步到位。新课时,重点分析教材结构,理解教材内容,达到A、B的要求;复习阶段,通过练习、考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使学生知识更上一层楼,达到C、D要求。
3、抓好最后一个月
根据地理知识记忆和理解并重的特点,最后一个月十分关键。考前一个月的强化记忆、训练,对差生有“亡羊补牢”的作用,是消灭"E"级的最好时机,对其他学生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成绩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大大提高优秀率。此时教师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精力,每天督促学生复习,批改大量的作业,详细分析每一位学生的试卷,做到集体讲课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同时,做几份前几年的会考试题,熟悉试题类型、难易程度、答题方法等,增加考试信心。
(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关键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教学的主体。如果说,前面三个条件是外因,那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是内因。通过什么途径增强学习地理的动力?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是培养兴趣的主要途径,首先我特别重视第一堂地理课的起始教育,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展望未来地理发展的前景,从而认识到学习高中地理的必要性。同时,尽量联系本地实际,使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容,从而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上课努力做到趣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一般每节课安排几个“兴奋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助于学生记忆。
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感情投资”,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推动力。学生普遍有这样的学习现象:“亲其师而爱其学,疏其师而厌其学”,这就是爱屋及乌的道理。融洽的师生感情,是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尤其对成绩中下的学生,作用特别明显,因为学生往往对老师的好感迁移到对该学科的爱好和兴趣上来,用自己的成绩回报老师。感情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师的工作热情及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上课多用鼓励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教态,不能用挖苦、责骂等手段,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平时尽可能多与学生接触、交谈,对一些特殊学生可用交朋友方式,唤起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你要相信: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的。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会考内外环境,是获得大面积丰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