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101
摘要: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系统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轨道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安全管理对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因素包括人员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而在各类轨道交通事故中,绝大多数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据相关部门统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中,由于人员因素造成的事件占90%左右。可见,人员因素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营;人员因素;安全管理;影响
1当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现状
1.1轨道交通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
轨道交通事业在国内尚处于发展阶段中,各个方面设备和技术均不成熟,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处于落后地位,整体面临较大上升空间。具体表现在进行交通规划和设计中,核心技术、设备以及运营管理理念有一定不足和缺陷,可以说国内轨道交通技术和先进水平之间相距较远。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全管理工作依旧不到位。
1.2应急预案不够细化、未落到实处
据相关调查显示,有些交通事故的发生与运营单位事故应急预案不够细化并缺乏演练有直接的关系。工作人员因为缺乏对交通轨道在试运营期间的救援、抢修、抢险、消防等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致使在安全事故将要发生时不能沉着应对、合理调度,导致不必要的事故发生,给轨道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1.3轨道交通运营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低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速,导致运营关键岗位上新员工数量较多。普遍存在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低、工作经验不足等现象。另外,一些工作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这是很多事故发生的根源,人的侥幸心理、疏忽行事、麻痹大意都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很多事故都是由于人的疏忽造成的。
1.4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是轨道交通得以安全运营的基础,为轨道的正常工作和运作提供制度保障。当前,部分轨道运营单位缺乏法律和安全意识,漠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轨道交通运营前,未制定合理安全管理制度,由此导致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缺乏制度上的约束和指导,操作流程不规范,最终引发突发性安全意外事件,造成严重后果。
2人员因素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影响
轨道交通运营设备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但是依旧未能实现完全智能化,离不开人工参与介入,在具体运行中,依旧需要人力监管和控制。但是,人工操作无法完全避免不出现失误,而这就给轨道交通的运营埋下了安全隐患。操作技术成熟以及心理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随时保持高度警惕和注意力,同时一旦发生意外事件,能迅速做出反应,并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解决对策,减少安全事件造成的不良后果。据统计,当前大多数安全事件的发生,究其根源,均与人员不安全因素有关,可以说轨道交通安全运营高度依赖于人员因素。一般情况下,将人员因素对安全管理的影响总结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导性和创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降低人员因素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影响的策略
3.1积极宣传,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近几年来,由于广大市民缺乏安全意识,导致很多交通事故发生,例如,某市民进入轨行区域导致列车中断运输;某市民因提前找座不顾其他乘客的安全,发生踩踏事件等,乘客只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不考虑后果,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运营安全。为了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该借助不同载体,积极推进建设运营安全文化,广泛开展乘客安全宣传活动,督促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交规,将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中的“全员”概念延伸为“全民、全社会”,提高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识,达到“全民讲安全,全民懂安全”,从而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3.2提高工作人员的应变处理能力
由于轨道交通运营作业经常可能面临各种意外情况,所以,运营工作人员的紧急应变能力非常重要。运营中一旦发生问题或者事故,工作人员的应变处理能力高低将成为造成影响大小的主要因素。轨道交通安全运营企业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练,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确保在意外情况发生的时候能有正确、有效的进行处理,降低事故影响,保证行车安全。强化演练的规划性、目的性,将演练制度化、规范化,对演练的程序及步骤做科学化设计,确保演练的持续性和有效性,通过演练来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预防事故、处理事故的能力。
3.3提供轨道交通设备保障
轨道交通的顺利运营,离不开稳定可靠的设备保障,只有将人员因素和设备因素相结合,才能杜绝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对此,相关部门要在科学管理制度指导下,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减少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工作人员必须以谨慎态度对待轨道设备,加强日常培训,加强对轨道交通设备处理的能力,完成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如果发现安全隐患,要第一时间解决,以免影响列车正常运行。
3.4加强运营安全隐患的预防控制
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要针对轨道交通运营中常见安全隐患展开防控措施,并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演习,在实践中细化应急方案。首先应当借助社交网络,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可以组织乘客参与演习,促使工作人员和乘客之间达成共识,双方配合下共同完成训练任务。其次要提升救援机制的科学性。由于新开通轨道交通城市在技术和管理层面存在不足,因此应当学习国内轨道交通发达城市的先进经验,并根据各个单位不同情况,设计出科学、可行性高的救援机制,将应急预案不断细化、合理化,经由实践演练,不断纠正弥补不足之处。最后要建立轨道交通安全事故应对处理体系。一旦发生由安全事故或不规法操作事件,需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在责任人明确后,进行安全教育工作,并给予适当处罚,不断提高安全管理工作质量。
3.5加强对乘客的安全管理
首先,应引入全新的服务理念。乘客是来接收服务的,但乘客一旦选择了轨道交通这种特殊的交通方式,其行为就必须规范。这是管理的需要,也是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其次,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与乘客相关的轨道交通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条款过粗,不利于操作;不过完善,部分内容尚属空白;处罚力度过轻,效果不佳。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对幼儿、老人以及限制行为能力等特殊类型的乘客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和要求,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对乘客利益的损害。最后,还可以依靠设施设备进行监督。对于实施破坏行为的乘客,必要做好事前的安全防范,依靠设施设备的监督、保障,加强对乘客特别是乘客随身携带物品的监控,严防违禁物品进展,确保运营安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轨道交通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而且可以带动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所以工作人员应积极探讨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相关策略,探讨促使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有效方法,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促进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管理综述[J].王希萌,孙玉杰.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01)
[2]中国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实践与思考[J].林建华.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08)
[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测预警技术体系研究[J].刘书浩,杨远舟,贾文等.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16)
论文作者:唐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轨道交通论文; 乘客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发生论文; 因素论文; 事故论文; 轨道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