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浇筑工艺选择、浇筑施工技术,希望能够对混凝土施工实际作业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工艺选择;浇筑技术
前言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必须要在建筑施工全过程进行混凝土的控制,特别是原料和浇筑两个环节更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要高度重视。
一、建筑浇筑工艺的选择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首先需要根据不同结构物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浇筑工艺。下面,我们就对建筑中的一些主要浇筑工艺进行介绍。第一,多高层建筑物的浇筑工艺。从施工顺序上来说,多高层建筑物要采用竖向的方式进行浇筑,比如,要先浇筑柱子,然后才浇筑板和梁。在施工时间上来说,要尽量保持浇筑时间的统一,比如,分层浇筑和分层振捣的时间间隔不宜过长。第二,大体积建筑物的浇筑工艺。大体积建筑物的施工工艺要求相对较高,对浇筑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体积建筑浇筑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每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也各不相同,就会在结构物的内部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导致混凝土出现开裂现象等。所以,对大体积建筑物进行浇筑的时候,一般都运用对建筑物整体进行分层浇筑和二次振捣的方法来实施,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强度。第三,桩基浇筑的工艺。对于台阶式的基础,在浇筑顺序上,要采取从四角向中间浇筑的方式,从而确保结构基础的牢固性;在浇筑时间上,要实行一次浇筑,避免出现缝隙。而在浇筑墙角部分的时候,要确保上部结构能够坐在底部基础上面,确保整体结构具有更大的承载力。第四,剪力墙的浇筑工艺。在建筑构造中,剪力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墙体形式,在对这类墙体进行浇筑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长条流水进行作业的施工方法。首先,需要对整个墙体进行分段,然后各段分开浇筑,都均匀上升。其次,在分层浇筑过程中,浇筑层最好控制在500mm-800mm范围之内,并且注意设置好施工缝。最后,还要依据剪力墙的具体设计情况,做好振捣工作,充分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确保钢筋和混凝土的接触和融合。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原材料的选择
常见的混凝土材料主要有水泥、骨料、外加剂等,这些材料在使用时,按照一定的配合比进行混合,就形成了混凝土。这些建筑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具体来说在选择材料时要注意遵循如下事项:
严格控制水泥的质量。水泥是混凝土中主要的材料,在实际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确保水泥的质量达到施工技术标准。具体来说,要求水泥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均要符合工程项目的用料质量要求。根据实际施工经验,水泥材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水化热现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从而就会影响实际施工的质量。因此,在水泥的材料的选取方面,要根据建筑物的质量标准要求,使用低热型的水泥。在混凝土施工前,要求施工队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不使用质量不达标的水泥。
确保骨料的性能符合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骨料也是混凝土的重要配合料,一般常见的骨料主要由砂子、石子等构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求骨料的质量、强度、物化性能要达到相关的要求标准。使用粗骨料时,对于连续级配的碎石,要严格控制其粒径的规格,根据相关的技术标准,一般其粒径的大小应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使用细骨料时,比较不错的方法就是直接使用粗砂。外加剂的主要功能在于防止混凝土的裂缝,根据混凝土裂缝的不同原因,在选择外加剂时,要注意选择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干缩和温缩的。因为混凝土在凝固时,主要是因为干缩和温缩的不均衡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因此,在选择外加剂时要着重考虑这点。根据实际施工经验,粉煤灰作为外加剂的效果非常好,在建筑物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以对混凝土表面的裂缝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泥出现水化热现象的频率。配合比是一种施工技术参数,在混凝土的材料配合过程中,不同的混合比会配置出性能不同的混凝土,其实际力学性能也会产生较大差异。因此,在不同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物对混凝土各方面性能的不同要求,合理调整混合比。一般来说,在施工中,实际的混合比需要进行多次的试验确定,如果受到水泥水化热影响,则在混凝土的实际配合过程中,要减少水泥的配比,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
2、振捣和底部预定施工技术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为了有效的使得内部的气泡全部排出,那么就必须要对其进行振捣,使得混凝土可以充分的结合,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有效的避免造成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出现,从而有效的对混凝土浇筑的效果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在进行振捣时,必须要把握好振捣的时间,如果因为频率或者强度太大就会造成砂浆离析的现象,这样就无法达到振捣的效果。
3、养护施工要点
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如果自然空气较为干燥,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养护,那么就会加速混凝土的水分蒸发的速度,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缺水,使得混凝土的粘度降低。可以看出,在对混凝土浇筑进行养护也很关键。在对其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其一必须要严格的按照要求的养护时间进行,要想保证施工的质量,那么养护的时间应该在28天左右;其二,养护人员在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把握好温度和天气的影响,例如在一些相对于较为寒冷的地区,在冬季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相关的保温措施,例如添加保温层等方法来加强混凝土周围的环境,从而有效的对混凝土起到保养的作用。
4、施工缝和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首先,在施工缝方面。施工缝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是因施工需要而在每个施工单位分区之间留设的一道缝,其实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一道缝,而只是由于后来浇筑混凝土的时间超过了以前先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便在先浇筑混凝土和后浇筑混凝土之间造成了一个结合面。在浇筑过程中,由于受到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无法一次性完成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任务,这时就施工人员就需要预留施工缝来确保工程质量。在预留施工缝的时候,一方面要保证预留了足够的宽度,另一方面要确保接缝处没有杂物,干净整洁。其次,在后浇带方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后浇带是为了防止现浇混凝土由于收缩不均或者受到温度影响而产生一些有害的裂缝,所以,便依据施工的相关要求,在建筑物的墙、基础底板或者梁等位置设定临时施工缝,暂时把结构分为若干个部分,在构建内部收缩后,再对临时施工缝进行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这样使构件更好地连接为一个整体。在对后浇带进行浇筑处理的时候,时间最好选择在气温较低的时候,而后浇带的宽度一般室内为30mm,室外为80mm-100mm,同样要在下次施工开始的时候要保证后浇带接缝处的干净整洁无异物。
结束语
总之,我们要重视混凝土原料的选择和浇筑工艺,只有规范操作才能有效提高混凝土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进才,王利,陈倩.浅谈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J].科学之友,2010(94)
[2]王庆.不同强度混凝土梁柱节点浇筑的监理[J].科技资讯,2008(1):69-70.
[3]钟焕标.论析建筑工程项目中高层建筑混凝土的施工[J].广东科技,2010(8):97-98.
论文作者:王礼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骨料论文; 建筑物论文; 质量论文; 水泥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