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狂人巴甫洛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巴甫洛夫论文,狂人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谈起条件反射,我们都不陌生。只要我在这里说一声“葡萄很酸”,尽管你没有葡萄可吃,我敢肯定你的嘴里已经产生了口水。哈哈,别不好意思,这在生理学上就是条件反射。本期我们开讲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巴甫洛夫。
天生就是学习的料
1849年9月26日,在俄国中部小城梁赞,一个名叫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的小男孩呱呱出生了。小男孩的爸爸是位乡村牧师,妈妈是一位牧师的女儿,这个宗教家庭共育有5个子女。作为长子,巴甫洛夫从小就养成了敢负责任的个性。
小巴甫洛夫兴趣广泛,爱好学习。虽然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却有机会上学,这是因为当时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法令,允许家庭贫困但有天赋的孩子免费上学。看来,沙皇的头脑还是相当清醒的,一个半世纪前就在俄罗斯搞起了“希望工程”,可见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巴甫洛夫的老爸喜欢看书,家中有赫尔岑、车尼尔雪夫斯基等许多进步人士的著作。受此影响,巴甫洛夫一有空就爬到阁楼上,翻阅老爸的藏书。在此期间,他知道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受当时著名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脑的反射》一书的影响,对自然科学发生了兴趣。所以老编在此也罗嗦一下,各位读者在课余时间不要只想着玩电脑和上网种菜,应该多读一些有用的书籍,这对自己的成长很有好处。
1870年,21岁的巴甫洛夫考入了著名的圣彼得堡大学,先学法律,后改学物理和数学。也许是这些课程不对自己的口味,巴甫洛夫在大学的前两年表现平平,直到大三时上了齐昂教授的生理学,他才发现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兴趣。巴甫洛夫把生物生理课作为主修课,学得很认真很刻苦,不懂就问,每次手术都做得又快又好,渐渐有了名气。齐昂老师很欣赏他的才华,常常叫他做自己的助手。在齐昂的指导下,1874年,巴甫洛夫和同学合作完成了第一篇科学论文《论支配胰腺的神经》,获得了学校的金质奖章。
人一旦对某件事产生了巨大的兴趣,那么效率会成倍提高。1875年,巴甫洛夫获得了生理学学士学位,随后立即攻读医学博士。3年后,他又应著名临床医师波特金教授的邀请,到教授的医院主持生理实验工作。实验室听起来好听,其实就是一间破屋子,它既像看门人的住房,又像一间澡堂。工作条件是如此恶劣,可巴甫洛夫却满不在乎。不久,他发现了温血动物的心脏有一种特殊的营养性神经,这种神经只能控制心跳的强弱,而不影响心跳的快慢,医学界后来把这种神经称为“巴甫洛夫神经”。从此,巴甫洛夫开辟了生理学的一个新分支——神经营养学,接着写成博士论文《心脏的传出神经支配》,声望直线上升。
创立条件反射学说
要说巴甫洛夫最主要的贡献,还是他创立的条件反射学说。巴甫洛夫是如何发现条件反射现象的呢?这与一只狗有关。他在给狗喂食时发现,只要食物落到狗的口中,就会流出口水(科学的说法叫分泌唾液)。如果食物是湿的,口水就少一些;食物是干的,口水就多些。这种反射活动是狗和其他一切动物天生就有的,巴甫洛夫称它为非条件反射。但在后来的实验中,他又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除了食物刺激口腔会引起狗分泌唾液以外,其他刺激如光、声音等,也能让狗的口水直流。
于是,巴甫洛夫在每次给狗喂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一开始是摇铃,后来还包括吹口哨、使用节拍器、敲击音叉、开灯等等。连续了几次之后,他试了一次摇铃但不喂食,发现狗虽然没有东西可以吃,却照样流口水。巴甫洛夫最终下了结论,狗经过连续几次的体验后,将响铃视作进食的信号,因此引发了流口水现象。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证明动物的行为是受到了环境的刺激,将刺激的讯号传到神经和大脑,神经和大脑作出反应而来的。
1903年在马德里召开的国际医学年会上,巴甫洛夫宣读了他的实验和研究报告,认为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和人类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生理机制。巴甫洛夫的发现,震动了国际生理学界。1904年,诺贝尔奖基金会将该年度的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了巴甫洛夫,他因此成为生理学界中第一个享有这种荣誉的专家。
兄弟恩怨
巴甫洛夫有个堪称活宝的弟弟,名字叫尼古拉。尼古拉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帽子设计师,后来一直失业在家。某日,巴甫洛夫和父母、弟弟参加一次午宴。巴甫洛夫说起他正在进行的研究,说要在狗身上进行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实验。当时,尼古拉喝汤的声音十分巨大,这让老妈突发灵感,她给了巴甫洛夫一个“雷人”的建议:“还不如找你的弟弟来做实验吧!他最馋嘴了,谁的口水也没有他多。”而老爸居然也在一边应和说:“我觉得这想法有创意,你们兄弟俩正好可以多花点时间在一起,在工作中还可以互相帮助。”看着老俩口一脸诚恳,巴甫洛夫差点崩溃!他明白父母想给尼古拉找份工作,只好答应下来。
在实验室里,为了选一个能让尼古拉有食欲、流口水的盘子,兄弟俩发生了争执。接着,在讨论选什么食物作为实验材料时,他们再次争吵起来。尼古拉坚持说除了上好的鱼子酱,别的东西不能让他立即流口水。巴甫洛夫气歪了脸,他生气地说,科学家的研究是为了崇高的理想,不是为了赚钱,他自己都吃不起鱼子酱,怎么能拿这么贵重的东西来做实验呢?争吵了几天,巴甫洛夫坚持用烤面包片当实验材料。
实验开始的头两天,巴甫洛夫一次又一次地先摇响铃铛,然后给弟弟一盘面包片。他在实验日志中写道:“我弟弟就像屁股上的脓包一样让人讨厌,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分泌唾液的反射非常好,是个合适的实验品。”但在第三天,意外发生了。巴甫洛夫像往常一样摇动铃铛,却没有拿出面包片。于是尼古拉大怒,他没有流下口水,而是咆哮着挥起拳头,把哥哥打得眼冒金星、鼻血狂流,兄弟俩的合作就此结束。
老妈到医院看望了巴甫洛夫,但丝毫没有同情的意思:“你在搞什么狗屁实验,摇了铃铛却不给尼古拉吃的!你知道你弟弟肚子饿的时候就像个疯子一样。”
巴甫洛夫在医院养伤期间,尼古拉却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他流连于圣彼得堡的各个酒吧和咖啡屋,向人们吹嘘自己进行的实验多么神奇:“我才是整个实验的指导者,我在仔细地流口水的时候,他就知道在一边傻呵呵地摇铃铛。”巴甫洛夫听说此事后差点笑晕,从此懒得理睬尼古拉。
巴甫洛夫很忙
巴甫洛夫是个典型的工作狂,他只专注于科学实验,对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毫不在意。1879年,31岁的他和教育系的女生谢拉菲玛结婚时,双方就来个了“约法三章”:妻子不能干涉他的研究,他也不负责家庭事务;向妻子承诺不饮酒、不打牌、不应酬;每年9月至次年5月,每周工作7天,只有暑假陪妻子到乡下度假。
这位工作狂人在70岁时每天仍乘电车上下班。有次电车尚未停稳,他就从车上跳了下来,结果跌倒在地。路旁一位老妇人惊叫道:“天啊!看这位天才科学家连电车都不会搭!”
巴甫洛夫病重期间,居然把自己当成了实验对象,仔细观察越来越糟糕的身体状况。他向身边的助手口授生命衰变的感觉,想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科学数据。当他的粉丝敲门想进来看望他时候,他立即大声拒绝:“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巴甫洛夫表现出来的超然与豁达,让我等实在佩服。在他的眼里,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升华。
1936年2月27日,巴甫洛夫在病中挣扎起床时,因体力不支倒了下去,这位工作狂人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后来,前苏联政府在他的故乡梁赞建造了巴甫洛夫纪念馆,并树碑纪念这位在国际生理学界做出杰出贡献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