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作用分析论文_李玲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综合内科二区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作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显著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临床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护理干预

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作时可能会伴有严重的不适症状,常见如胸部疼痛、胸闷等,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加剧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出现悲观、厌世心理,因此需要加强对入院治疗患者的护理干预,来帮助患者最大限度的疏导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耐受力,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质量[1-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部分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质量,现对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研究组中30例,男17例,女13例;患者的年龄在60~81岁,平均年龄为(64.23±3.57)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03±0.55)年。对照组中30例,男16例,女14例;患者的年龄在60~81岁,平均年龄为(65.01±3.60)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14±0.59)年。两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对症护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用药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环境护理:冠心病患者的情绪不能波动过大,同时需要注意休息,因此患者住院期间务必需要保持环境整洁、安静,使患者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需要积极预防院内交叉感染。(2)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就开始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发放冠心病的防治手册,引导患者填写冠心病健康需求调查问卷,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实施积极的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提升自身疾病管理能力及预防相关并发症[3]。(3)饮食护理:冠心病患者的饮食需要保持低盐、低脂,盐分过高会加剧血压波动,脂肪摄入过量可能会引起高血脂,因此饮食必须以清淡、高纤维素、易消化为主,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可使用导泻药物。(4)心理护理:不良的情绪会加剧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使血压波动范围较大,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讲解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引导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治疗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5)用药指导: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积极的用药干预,向患者讲解所用药物的作用机理及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心理耐受度,用药后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进行对症处理。(6)运动护理:冠心病患者运动应选择平缓的有氧运动为主,运动过程中需要逐渐加量,避免剧烈运动。对于年龄大的患者可鼓励其打太极拳、散步,运动过程中务必需要由家属或护士陪同。(7)出院指导:出院前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工作,告知患者复查的时间,可设立咨询热线,若患者存在相关问题可进行免费咨询。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采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评价患者的情绪。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情绪改善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情绪改善情况比较

3讨论

冠心病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病,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高趋势[5]。冠心病属于心源性疾病,不良的心理因素会使病情加重,并且可能会诱发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疗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生活和饮食,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提升患者疾病的管理能力,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引导患者正确认知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心理耐受度[6]。

本研究通过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的情绪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发现,研究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提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法。

综上所述,冠心病心律失常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出现悲观、失望的情绪,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桂香.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护理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0):193+205.

[2]任中原,李红梅.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233-234.

[3]辛亚,魏小敏,付爱霞. 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6):7024-7024.

[4]李晓伟.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6):104-105.

[5]张敏娟.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6):3333-3334.

[6]刘侠.冠心病心律失常施行护理干预的价值评估及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01):130-131.

论文作者:李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作用分析论文_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