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幼儿进入大班后,他们的探索能力和操作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班教师在开展幼儿数学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区域材料,调动幼儿手动脑思,让他们学起数学来就像他们玩积木一样有劲、有趣。因此,对大班数学活动区域材料投放的目的、材料选择、材料投放时机以及材料玩法制定等,我们进行了深入的选择和思考。
一、教学活动区材料投放的目的
数学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应以促进幼儿数学能力发展为目的。我们在投放材料前对大班幼儿数学学习目标深刻解读,以便在投放材料时更有针对性。除了参考大班幼儿的基本学习目标外,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以重点发展幼儿某些方面的能力为目的来提供材料。
二、数学活动区材料的选择
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因此大班数学活动区的材料可以以高结构的游戏材料为主。教师可以通过投放一些有具体规则或玩法的材料,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此外,大班幼儿还具有一定的自主游戏的意识,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游戏材料。因此,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低结构的游戏材料作为补充,鼓励幼儿在操作材料时充分发挥想象。例如,我们在数学活动区的一角投放了一些形状积木、纸、笔、剪刀、胶水等,之前并没有告诉幼儿应该怎样操作这些材料。一段时间后,我们惊奇地发现幼儿自己创造了多种操作方法,如组合形状积木,将形状积木放在纸上画出形状,或参照形状积木在纸上画出形状并剪下来粘贴成图案等。
除了材料的结构性,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还要考虑操作材料的人数和所需时间。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较强,他们能够通过与同伴交流和协商,共同完成一项活动。因此,教师除了提供让幼儿独立操作的材料外,还可适当提供一些合作性材料,如棋类材料、扑克类材料等,以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由于各种材料所需的操作时间不同,因此教师还要根据区角活动的总体时间来选择和调整材料。
三、数学活动区材料投放的时机
材料何时投放,投放之后何时调整,是我们常常感到困惑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经验,将数学活动区材料与主题活动内容相结合,以主题活动内容作为数学活动区材料投放的主要依据之一,可以较好地抓住材料投放的时机,更好地体现材料的教育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在集体教育活动之前投入相应的材料,为幼儿作经验的准备,也为教师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提供帮助;二是在集体教育活动之后投入材料,使数学活动区活动成为集体教育活动的延伸,以帮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进一步互动,更好地建构数学概念。当然,教师也可以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更充分地发挥数学活动区活动的教育价值。
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是教师判断材料投放与调整时机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材料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是否便于幼儿操作?是否能达成预设的教育目标?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作出判断,并适时地调整材料。例如,为了让幼儿熟悉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我们在数学活动区投放了操作材料“分豆豆”。每次两人组合玩分豆豆游戏并做下记录。例如:共有9颗豆子,你拿3个,我就只能拿6个;如果你拿8个,我就只能拿1个……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幼儿最初只是热衷于抢豆子,看谁抢的多与少,对豆子分成“几和几”并不关注,没过多久,幼儿对分豆子渐渐失去了兴趣。这时候,我们在材料中增加了记录用的纸和彩色笔,并提示幼儿可以将自己分豆子的情况记录下来。9=3+6,9=8+1……事实证明,这次我们对材料的调整是成功的。记录操作结果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观察不同数量的豆子分成两份后的不同结果,更好地理解数的分解和组成,还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数字的书写能力和用记录的形式进行表征的能力。
四、数学活动区材料玩法的制做
教师可以让幼儿参与材料玩法的制定和完善。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能够通过合作、协商来解决问题。他们可以对材料的玩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反思自己和同伴的操作过程,分析玩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例如,我们在数学活动区投放了“买菜”的材料,包括一些蔬菜卡片、一只菜篮、一张价目表、一块记录板。最初,教师提出的玩法是“将你买的蔬菜放到菜篮中,并参照价目表在记录板上记下你所买的菜的价钱”。至于具体的记录方式,教师并没有作明确规定。数学活动区活动结束后,我们让一名参加“买菜”活动的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表。由于该幼儿买了很多蔬菜,且记录时并没有将同一种蔬菜归类,统计起来十分不便。于是,其他幼儿提出记录时应该将同一种蔬菜记在一起,这一新玩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之后,部分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还发现,如果在记录纸的每一行按照“买的某一种蔬菜是什么、买了几个、用了多少钱”的格式记录,记录表就变得一目了然,而且便于统计出最后一共花了多少钱。通过讨论,“买菜”的玩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教师的预设目标得到了更好的实现,而且幼儿游戏和操作材料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及主题活动开展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材料,有意识地观察,有针对性地调整,避免一成不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区域活动材料的作用,提高幼儿玩数学、爱数学的兴趣。
论文作者:宁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第3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材料论文; 幼儿论文; 数学论文; 大班论文; 教师论文; 玩法论文; 操作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第3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