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检验与质量监督论文_徐松

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检验与质量监督论文_徐松

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 福建 福州 350008

摘要: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受外界因素、使用环境、工作载荷等多种因素影响其性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比如部分介质会影响压力锅炉金属外壳的强度与刚度,导致外壳承载强度下降,增加安全隐患,或者使用环境侵蚀锅炉内外组件影响使用性能与效果等,因此压力锅炉使用中要加强安全检验与质量监督,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并予以消除,以保障锅炉压力器使用的性能与效果,做到安全运行。下面简要分析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验和质量监督措施。

关键词: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验;质量监督

前言

就我国的锅炉这种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来说,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体现在锅炉的危险度数很高,一旦发生爆炸,会危及到锅炉房里的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严重时也会危害到周边的人或建筑。锅炉使用中常见的问题有:锅炉的质量问题、锅炉的带电设备漏电的问题、锅炉设备中的高温介质对锅炉的保护不够的问题、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问题等。针对这些常见的锅炉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我国依据现有的技术水平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在安装前对锅炉的安全检查、安装后对锅炉的重点部位进行重新检测,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锅炉的安全使用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1 锅炉压力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危险事故类型

1.1人为因素导致的危险事故

我国对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身体素质具有明确的规定,如果相关工作人员的体力、听力、视力不足或者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晕高病等健康疾病,又或这些工作人员由于个人原因而存有冒险心理、情绪激动等异常心理活动,就很容易导致人为因素危险事故的发生。因指挥不当、水压检测失误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经常发生,这些都是因为锅炉压力容器检测人员的个人因素所导致的。人为因素危险事故主要分为人体伤害、坠落、爆炸等三类。

1.2 环境因素导致的危险事故

环境因素的危险事故主要是由于工作环境差、通风不顺畅、工作空间狭小所导致的相关工作人员缺氧窒息、身体受损的危险现象。

1.3 电、电磁辐射导致的危险事故

由电磁辐射导致的危险事故主要有触电、爆照、身体损伤等三类。设备漏电、静电、电火花、非安全用电、α、γ射线辐射、放射源辐射等均是导致电、电磁辐射导致的危险事故的因素。

1.4 设备、设施的设置缺陷导致的危险事故

锅炉压力容器的强度不足、防护材料不恰当、防护距离不足、设备自身的密封性不良、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密封性不好、阀门泄漏高温蒸汽等这些现象都属于设备、设施的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腐蚀性物质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导致的危险事故

由腐蚀性物质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导致的危险事故类型主要有爆燃、爆炸、皮肤伤害、呼吸道受损等。发生该类危险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烟灰、烟尘、煤渣、煤粉、煤尘、高温蒸汽、炉膛燃油燃气、锅炉烟道、热水运行设备等。

2 进行锅炉压力容器质量监督控制内容

为了从根源上确保锅炉压力容器的质量,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2.1 材料质量控制。对原材料(包括焊接材料)的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制造单位应明确材料和采购控制的范围。控制材料环节一般应包括:选用、代用、采购、验收、复验、入库、存放、保管、发放、标记移植等。

2.2 工艺质量控制。锅炉压力容器的制造是一系列生产工序,按照一定的生产工艺流程加工完成的。投产前,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制定出各生成工序和部件的加工工艺,并根据生产及材料代用等情况进行相应的工艺变更。生产过程中,车间和生产工人要严格按照工艺规程和守则工作,克服随意性。制造单位应明确工艺质量控制的范围,制订和执行工艺质量的管理制度或程序文件,以保证工艺流程合理。工艺文件正确、完整,工艺实施过程受控,产品标识唯一。控制环节一般应包括:图样的工艺审查,工艺流程,通用工艺、专用工艺的编制、审批、使用、工装、模具的设计、使用和维护,产品标识,标一记移值可追溯性,工艺实施过程控制的一记录,表面处理和防护等。

2.3 焊接质量控制。焊接是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中的一种主要加工方法。如平板拼接、筒节与筒节、筒节与封头等等,大多用焊接的方法完成,对于锅炉压力容器的制造是十分重要的。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焊接质量的优劣。制造单位应制订和执行焊接质量的管理制度或程序文件,以保证所有受压元件(包括受压元件与非受压元件连接)的焊接接头的质量都能满足法规、规章、标准和图样的要求。控制环节一般应包括:焊接材料的控制和管理,焊接工艺评定及其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批、使用、焊工资格和管理,焊工标记,产品焊接试板,焊接设备,焊接接头组对或组装质量,施焊过程控制和记录,焊缝返修质量控制和记录等。

2.4 检验质量控制。锅炉压力容器在制造过程中难免地要产生一些缺陷,有些缺陷没有超出标准允许的范围,是允许的;有些缺陷超出了标准要求,需要返修或判废。不合格的产品不能出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制造厂要实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制度,设立专职检验员,对主要生产工序实行严格检验,通过一些停止点和控制点的设立,有效的保证了锅炉压力容器产品的质量。

2.5 理化试验质量控制。制造单位应制订和执行理化试验控制的管理制度或程序文件,以保证受压元件材料和焊接接头的理化试验满足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控制环节一般应包括:试验规程的编制、审批和使用,试验人中的管理,试验设备和器材,试样的取样、加工和检测,试验的操作,试样的保管,试验的记录、报告及保管,外协的理化试验的质量控制等。

2.6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无损探伤技术被应用于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它主要用来检查焊缝内部和表面的缺陷。在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控制过程中,探伤评定是质量评定的重要手段,无损探伤的工作质量及其检验可靠性的控制主要包括对探伤人员操作技能的鉴定和探伤工艺的控制。控制环节一般应该包括:通用和专用工艺的编制、审批和使用,检测人员的资格和管理,无损检测设备、设施和器材的控制,焊缝无损检验部位的可追溯性,无损检测实施过程的控制,无损检测记录、报告和射线底片的质量控制及保管等。

2.7 不符合项控制。由于种种因素,在制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制造的工件或其他的事务不符合规定、标准或者文件要求的现象,这种情况称为不符合项,也有叫做不合格项,不合格品等等。制造单位应制订和执行严格的不符合项控制的管理制度、程序文件和流程控制,使所有的不符合项未经处置合合格不得用于下一步生产,以保证不合格的锅炉压力容器产品不准出厂。控制环节一般应包括:不符合项的判定、标识、处置、记录等。

结论

本文主要探讨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易产生的危害类型,并进一步对如何更好地进行质量监督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锅炉压力容器质量安全工作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及人民群众的安定生活,我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必须要狠抓质量,把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及质量监督工作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王吉吉.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工作中的事故预防[J].特种设备,2003.

[2]吴国强,韩春九.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质保体系相关问题分析[Z].2009.

[3]吕焕起.锅炉安全运行与操作保养[J].品牌与标准化,2009.

论文作者:徐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检验与质量监督论文_徐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