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指标的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探析论文_李琛,程飞

基于关键指标的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探析论文_李琛,程飞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哈密供电公司 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以及战略制定实施方案的一个管理模式,涉及到企业生产、销售的各个方面。综合计划管理通过一项一项的考核指标,然后对各个指标进行追踪,然后再进行考核,再来进行企业发展目标考核的重要的指标,这样的配置优化,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健全和发展综合计划指标体系不光是企业战略管理上的进一步细化,也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优化管理资源配置的保障和途径。

关键词:关键指标;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探析

引言

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公司都会对企业管理的模式进行深化的改革。所以越来越多企业的战略目标都会有准确地判断,但是在这个管理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都会有着很大的困难,比如在执行力有待改善、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也是也要加强各指标在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上的落实以及强化工作,同时,我们需要打破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一个壁垒,健全管理流程,让各个分支机构、各个单位形成一个综合的管理界面,让各个关键指标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突出而它管理模式的全局性和系统性。

1 指标体系的构成

如何构建指标体系,也就是我们研究的关键指标,首先我们要以战略思维的导向,综合考虑企业的发展以及未来的战略计划,才能够综合的提炼出关键指标。同时,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指标进行详细的划分,分为能力指标、功能指标、分类指标这几个方面来对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进行一个精准的考核。

其中,分类指标应该按照企业不同的发展目标以及销售情况来进行分类,能力指标应按照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驱动因素进行分类,功能因素应该按照企业管理功能过程中的目标指标,评价指标等几个指标进行分类,其中目标指标具有很强的强制性,是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具有指令性的作用。控制指标具有很强的阶段性,是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更改的指标,具有管理艺术的指标,最后评价性的指标就是对计划实施的每一个步骤进行考核,具有重复性,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指标。

2 基于关键指标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以电网企业为例

目前我们国家的电网基本上都按照功能进行一个划分,然后采用分布式的一个综合组织计划来进行管理。但是这种方法与其他的专业方法都不能够统一的协调,同时管理职责的划分也不够明确,而且在管理过程中的流程也不够规范。所以说,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方法,在电厂的管理模式中效果不佳,这就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创新系统过程中的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方法,应该以关键指标为导向,优化各个作业流程,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做到 “全口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2.1 全口径管理

全员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按照规章办事,按照综合计划管理的模式进行分工合作、分层细化。然后在不断的丰富拓展综合管理指标的体系。它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的计划系统管理,覆盖电网发展战略部署以及供电服务,安全管理等各个关键因素的指标。

全员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根据下属单位的特点,从而来增加个人业务的指标。例如,对于没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直接供电单位,根据其特点,增加基本存款账户,库存余额和资金回收率的日均余额;对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供电单位,增加直接在电厂下的库存平衡,资金收集率和发电等个性化指标。

2.2 全覆盖管理

全覆盖管理的核心就是根据电网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管理体制的改革作为首要的目标,逐步实现覆盖总部-省-地市三级的一个组织管理模式,实现电力企业集团内综合计划管理的纵向一体化。

然后我们再根据维度的划分,我们可以将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分解为以下三个维度,分别是流程维度,空间维度以及时间维度。其中,流程维度分为计划,执行管理,计划调整,评估和评估,构成闭环管理和控制系统;空间维度分为一般部门,省级公司和地区公司;时间维度,包括月度、季度、年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全过程管理

全过程管理的核心是形成 “水库秩序,科学准备,严格审批,强有力的实施,以及循证评估” 的管理目标。项目存储库是集成计划,执行和控制的基础。作为综合计划管理链的起点,项目存储库管理是否合理有序,与综合计划的后续链接和内容直接相关的合规性项目存储库管理应基于统一的集成项目项目库管理平台。实现项目调整和滚动更新,排序,审核,仓储,出库等,并在总部和各级实施动态管理。

在综合规划阶段,我们可以将专项计划分成各个单独的计划。简单总结和整体计划,然后加强各个计划指标之间的综合平衡,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计划目标。在综合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这样才可以实现企业综合计划平衡优化功能,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司整体效益的,在最后的一个综合计划中,我们应该提交两个报告,一个是综合计划初稿,另外一个就是年度发展计划。

在综合规划过程的不同阶段,需要将分阶段结果报告给综合计划的决策机构。“严格审批”是加强综合计划管理和控制体系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我们需要将这个报告给相应的审批部门进行审批,审批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公司明年的综合发展计划的原则以及相关的组织管理流程,也会涉及到资金的安排、项目的安排、综合的调整计划、各个单位以及各个机构的规划和调整方向等。

一旦综合计划获得批准,各单位必须及时认真组织和落实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计划分解实施,跟踪分析,过程控制和评估评估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确保综合计划是“执行”。在此阶段,将建立一个全面的计划执行分析系统,并将每月,每季度和每年分析综合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形成分析报告,并将报告给总部/部门发展规划

评估是提高综合计划的严肃性,落实管理职责,不断提高综合计划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计划管理评估和评估指标体系,实现“评估证据”,有效地将综合计划管理的压力传递给各级机构。建立全面的计划动态管理系统,按 “月分析、季通报、年考核”如何加强对计划实施的控制。

3 结论与建议

一是扩大综合方案管理指标体系的应用。为了满足不同发展时期以及不同目标的管理要求,。同时也为了加强集约化管理,为了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我们应该从分类指标、能力指标和功能指标三个维度构建出三种不同的计划指标体系,扩大指标的应用范围以及运用的是效果,更全面、更系统的去反映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然后再根据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对企业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有效的策略。

二是加强各单位项目库存的统一管理。项目调整和滚动更新,评分分类,审查,仓储和出站是有充分根据和有充分记录的,确保了存储库的构建和管理的协调和一致性。

三是注重加强综合方案管理评估的评估,进一步完善PDCA闭环管理模式的综合方案。结合电网企业综合规划实施和管理的特点,建立了评估计划管理效率和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估过程中涉及的检查,评估,评估等系统,并按照自检,自我评估,评估,评估三个阶段进行深入的综合方案管理评估和评估。重点是利用评估模型定量衡量各单位综合计划的实施情况,提高评估和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也要加强相关成功经验的总结以及模式的推广,分析原因,然后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李欢.广西电业.2007(09)

[2]浅谈综合计划管理模式[J].龙海玮.商情(财经研究).2008(04)

[3]基于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优化论述[J].贾太平.现代经济信息.2016(11)

[4]生产计划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实践[J].臧俭.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04)

[5]关于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探索——兼谈欧洲中小企业服务体系[J].骆德芸.中国集体经济.1999(11)

[6]论新的计划管理模式[J].梁惠民.管理世界.1989(02).

论文作者:李琛,程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基于关键指标的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模式探析论文_李琛,程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