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电力调度安全管理论文_张国威

新形势下的电力调度安全管理论文_张国威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齐齐哈尔供电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电力调度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目的就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它是保障电力有序供应的核心工作。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电力调度的技术支持也日趋强大,但是,在实际运行中隐藏的安全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些潜在的隐患,预估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防范工作。本文对这些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又进一步阐述了电力调度运行中防范风险的具体对策。

1导言

电力调度工作是为了有效地确保我国电网安全、稳定地运行、对外安全供电、及时处理电网运行中的故障,不同电力生产工作均可以有序进行而运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新形势下,我国电力调度的工作是确保实现电力系统供电的正常运输,同时也是确保电力安全与供电效率的根本前提。近些年来,伴随我国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电网运行也迅速地膨胀发展,因此高端科技手段也需要不断地为我国电力工作服务,从而可以不断地完善现代化电力系统监测设备,不断地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断地改善控制电力调度的安全措施。

2电力调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人员的问题

从事电力调度的人员自身的整体素质存在差异化,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开展的效率,与此同时,在调动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专业术语,一旦从事相应工作的人员对这些掌握度不够,就会出现命令得不到准确执行甚至是错误执行的问题,这很容易造成事故的产生。

2.2调度设备的问题

近些年来伴随我国经济水平与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这些年来电子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国内电网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会,所以电网运行结构与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然而我国目前的电力调度的有关软件欠缺成熟,往往跟不上电网发展的较快脚步。所以在有关软件工作过程中由于承受的比较巨大工作量和过渡方式也比较容易出现错误。有一些比如数据指标不明确、独立性较差、指标体系覆盖面欠缺、统计研究功能欠缺以应对等问题均需完善有关的软件来完善和解决。目前我国电力调度设备自身出现的问题均将会影响到电力调度的正常管理和管理安全,再加上国内电力调度法律、法规等方面缺乏全面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电力调度市场的快速发展。

2.3调度管理的问题

基础管理不到位,安全培训安全活动流于形式,不能起到教育教学的目的。调度员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规章中的执行程序不完善,使调度员在调度运行中没有依据,调度员过分依赖于经验操作,电力调度员同时也可能会影响到管理制度,使得管理出现错误甚至混乱。

3进行电力调度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3.1提高调度员业务

调度员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落实对新技术的掌握,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培训方面,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做到直观、有效、有针对性。

(1)现场培训。组织调度员分期分批对所辖变电站设备、线路走向、电缆分接箱位置、供电线路的断开点、供电区域的划分、线路切改点进行一一勘查,做到现场实际与图纸资料相符,掌握系统实际情况。随时向线路运行维护人员询问学习,了解线路安全运行知识,拓宽知识面。

(2)自身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课、岗位练兵、技术问答、事故预演等活动。组织调度员参加继电保护、运行检修相关知识培训。遇到大型检修工作前,对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投运等相关专业进行技术培训。

(3)安排调度员到相关单位交流学习。如:参观学习太原地调或者晋中地调电网调度安全管理工作经验交流,参加自动化系统主站升级培训等。

(4)开展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提高调度员处理事故的心理素质,锻炼其快速反应能力。确保调度员对突发事故处理时做到沉着、冷静、准确、迅速,力争做到“三熟”、“三能”和“三过硬”。三熟:一是熟悉系统接线,二是熟悉调度规程,三是熟悉各种操作及事故处理;三能:一能准确判断,二能看懂图纸,三能处理各种异常和事故;三过硬:复杂操作过硬,紧急事故处理过硬,继电保护随运行方式变更过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严格按照电网调度流程操作

(1)检修工作票的审核。它是电网调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整个安全管理过程中,在进行该项工作时要严格审查工作票内容是否完善和正确,设备的停电范围安全措施等是否符合要求,避免重复停电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2)调度命令票的编写、审核和执行。在编写命令票时要综合考虑设备运行方式、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装置等因素的影响,要考虑检修现场的实际情况、工作票、系统运行方式、自动化信息传输等方面,保证调度命令票的编写正确,发布调度命令时严格执行“操作五制”,保证调度指令的正确性和严谨性。

3.3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要从源头确保电力设备的运行安全性,也就是需要购买质量合格、高性能的电力设备,与此同时还需要确保电力设备的科学安装。

(2)需要在电力设备投入使用后定时保养,保养过程中还需要确保检测盒的维修手段需要跟上目前科技发展的脚步,检修人员则需要定期地进行检测、维修,从根本上确保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且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还需要时刻注意运行控制,不断提高对于电网运行的安全管理力度。

3.4 强化电网停电计划过程管控。

由于电网网络接线复杂,元件多,设备故障、设备检修、设备接入等造成停电频繁。因此,要统筹安排基建、检修、业扩停电,抓好停电计划的安排、发布、落实,严格控制停电的次数和时间,做到“一停多用”。加强设备运维,保证设备健康水平,减少临时停电和故障停电。计划停电提前做好方式安排,充分考虑安全措施和负荷转移措施,尽可能缩小停电范围,减少调度倒闸操作的次数。均衡调度计划安排,避免停电计划过度集中造成调度员操作任务过重、压力过大,从而降低因误操作、误下令引起的人为失误和因停电负荷转移导致线路设备重过载风险。

3.5 细化运行方式及事故预案的编制管理

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管理可以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网运行方式的编制首先要深入分析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在电网运行方式的计算上要考虑最不利、最严重故障运行方式对电网的影响,细化事故预测,化解电网存在的潜在危险,将可能出现的各种事故都列举出来,并对这些事故的发生制定对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将电网的反事故措施落实到运行方式中,提高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3.6拓展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调度也变的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的遥测、遥控、遥信、遥调、遥视功能,能够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监测、监控管理。可以说,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整个电网调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调度人员密不可分的助手。在实际操作中,调度人员由于对现场设备不够熟悉,一般由运维人员到现场操作,很少使用遥控功能,害怕由于远程倒闸操作造成事故,如今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发展的比较成熟,可靠性很高。调度人员需要加强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学习,充分掌握系统的使用和运行原理。加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力度,不仅能够大幅缩短事故处理和倒闸操作的时间,很大程度上也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目前的防误闭锁装置只考虑单一变电站内的防误操作,不具备电网整体防误操功能,因此,要拓展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开发,从整个电网系统整合各变电站防误闭锁装置,综合考虑在调度端增加防误闭锁功能及程序操作功能,进一步提高调控一体化智能化水平,防止人为原因的电网误操作。

4结束语

新形势下做好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当前电力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对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水平、维护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还应提高调度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确定使用的设备不存在质量问题,并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从源头上减少事故的发生,从而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连旭.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及控制[J].科技播.2016(16).

[2]白松.刘剑.梁玉东.新形势下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16(13):129.

[3]赵兵.新形势下电力调度安全管理研究[J].通讯世界,2017(18):202-203.

论文作者:张国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的电力调度安全管理论文_张国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