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县第二中学校)
摘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应情感投入,重视情趣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主动的参与热情,把课堂还给学生,多给学生创造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起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对数学课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落实对学生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尤为重要,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巧设课堂,设计有价值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实施;主体地位
高中数学课受其内容的难度大、容量大以及高考要求的影响,数学课堂常常是老师讲得口若悬河、津津有味,学生昏昏欲睡,收效甚微。长期以往,老师感觉是在强灌知识,学生觉得是在哽咽数学,这无疑是数学教育的一种悲哀。如何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成为数学知识的探究者,我个人认为想法让学生“动”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实现。
一、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应情感投入,重视情趣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主动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维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维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师的“教",更主要的是要靠学生的“学"。因此,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宽松的、友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的空间,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探索问题,进而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时,介绍历史上关于“数学之王──高斯”解答l +2+ 3+ … +100=?的故事、“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等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之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并给与表扬,使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佯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巧设课堂,设计有价值的教学模式。
过去我们一味地热衷于研究教材、教法,设计各种教学过程,然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表演,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应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有发现式、支架式、抛锚式等等,其目的是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起学生求知的热情,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唤醒学生的求知的意识,使他们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的学习活动其实是一种发现的过程,体现着人的主动求知、探索的精神活动,是人的一种本能的体现,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例如在讲概率时,就可以让学生抛掷硬币、质地均匀的骰子100次,并统计出现各面的次数,从这些数据中发现了什么样的事实;在讲不等式a>b>0,m>0证明不等式 之前,让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全班学生每人写一个正的真分数,在分子、分母上各加上同一个正数,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由这一事实,能否举列说明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经过学生的思考,举出了这个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堂十分活跃,连平时基础较差的同学都能说出一些例子,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原来如此,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了;提问的目的达到了,效果也就显现出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就充分凸现出来了。
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多给学生创造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起来。
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到实验情况并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对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例子和现象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通过数学活动加深数学知识、强化思维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行教材没有给学生提供太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但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将教材中的某些习题、例题改编成具有探索性问题在课堂中加以利用,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在讲椭圆的第一定义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用一根细线和两颗图钉,随着条件的不同(改变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和与这两定点的距离之间的等量关系既改变两颗图钉的位置,线段的长度不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不同的结论(可以画出椭圆或圆或线段或什么图形都不能画),然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定性的去分析;教师适时地把学生引导到探究的道路上去,会使教学过程更富有启发性、创造性。例:现要测量一塔的高度,塔的底部不能到达,应怎样测量?让学生自己解决,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对于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四、要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要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要求,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总能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景中去接受知识。因此,恰当、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参与动机,能使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因此,使自己的课生动有趣是教师最基本的策略。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学生学好数学学科知识,全面、合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二册(选修)
论文作者:李伦均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主体论文; 地位论文; 课堂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