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公司职工医院 甘肃省金昌市 737100
【摘要】目的:评价术前护理干预的实施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挑选我院在2016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2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为探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分组,将7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n=36)。实验组施行术前护理干预,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予以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术后干眼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中,施行术前护理干预有助于严格控制术后干眼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
关键词:术前护理干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干眼;护理效果
白内障,为多种因素所致的晶状体代谢紊乱、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浑浊[1]。疾病的发生和遗传、外伤、辐射、老化等因素有关,一般在年龄>40岁人群中发病。临床方面通过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但需要注意的是术后发生干眼的概率较高。为此,本文将以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作为试验对象,评价术前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
1.资料情况和护理方法
1.1临床资料情况
挑选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2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分组处理,分为实验组36例、参照组36例。实验组男性(n=22)、女性(n=14);最低年龄为60岁、最高年龄为86岁,中位(73.4±2.3)岁;最短病程为2年、最长病程为12年,中位(7.6±1.5)年。参照组男性(n=23)、女性(n=13);最低年龄为63岁、最高年龄为85岁,中位(74.1±2.6)岁;最短病程为2年、最长病程为11年,中位(6.5±1.3)年。实验组和参照组临床相关资料信息相比较没有发现较大差异性(P>0.05)。
纳入标准:符合WHO关于白内障诊断标准[2];存在超声乳化术指征;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与批准;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全身结缔组织疾病;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免疫性疾病。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术前协助患者实行相关检查,然后需告知患者、患者家属术前和术后相关需要注意事宜。
实验组施行术前护理,手术前采取人工泪液润湿患者的眼睛,鼓励患者术前、后补充足够的水分。然后,告知患者正确使用人工泪液的方法,以及白内障疾病、手术治疗方法、需要注意事项等内容,主要的目的:帮助患者正视自身疾病,了解通过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优势。经有效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态变化,以便拉近和患者间的距离,切实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顺利完成手术。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①护理满意度;②术后干眼发生率。
在白内障患者入院后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前收回旨在对护理人员服务状况加以判定。(满意+一般满意)*100%=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分析
本文中72例病例数据状况无误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6.0中,计数资料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干眼发生率比较,分别通过%体现、执行X²检验;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可评判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 两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对比
实验组、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 两组术后干眼发生率的对比
实验组和参照组术后干眼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存在,P<0.05,如表2。
3.讨论
临床上多经超声乳化手术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该术式操作简便、手术操作时间短,而且不需住院术后观察1h左右没有异常,即可叮嘱患者出院。不足:超声乳化术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晶状体构成影响,引发干眼情况。本次研究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中施行了术前护理,可为患者、患者家属普及超声乳化术相关知识,告知其正确使用人工泪液润湿眼部的方法,以此能改善患者的灼热感表现,严格控制术后干眼的发生率[3]。与此同时,术前护理中能予以心理疏导,能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心态变化,对患者实行心理护理指导,如此一来能够促使患者有效调整自身心理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手术治疗。
综上,为控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干眼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建议施行术前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欧春蓓.护理干预对减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3):101-102.
[2]肖晓兰,尹兰根.护理干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4664-4665.
[3]常美芝.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应用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6):125-126.
论文作者:王锦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患者论文; 超声论文; 术后论文; 白内障论文; 实验组论文; 术前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