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出“反导条约”的动机和潜在战略意图_美国军事论文

美国退出“反导条约”的动机和潜在战略意图_美国军事论文

美国退出《反导条约》的动因及潜藏的战略意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因论文,美国论文,条约论文,意图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布什政府不顾国际社会与国内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于2001年12月31日宣布美国 将正式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以下简称《反导条约》),给未来国 际安全与军备控制带来诸多易变因素。本文将分析美国退出《反导条约》的动因,探究 布什政府潜藏的战略意图、展望美国退约与发展反导对未来国际安全与军备控制进程的 影响。

一、美国退出《反导条约》的动因

《反导条约》签署近30年,从里根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老布什总统的有限战略防御 计划,到克林顿总统的有限国家导弹防御计划,都没有越过废除《反导条约》这一步, 为什么布什政府现在一意孤行退出《反导条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布什政府强烈的政治主张

右翼保守派共和党的战略主张是促使布什政府一意孤行退出ABM条约,执意发展反导系 统的内在动因。

美国保守的战略思想库和国会中的右翼保守共和党议员早在克林顿政府第一任期,就 开始为共和党入主白宫出谋划策,为了赢得选民,在国会多次提出“保卫美国”议案, 主张美国应发展海基、天基、空基和陆基的全方位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保卫美国人民的 生命财产;彻底抛弃早已随着苏联解体而“失去了法律约束力的《反导条约》”①(注 :The Heritage Foundation's Commission on Missile Defense,Defending America —APlan to Meet the Urgent Missile Threat,The Heritage Foundation,March 1999 .P16.)。1998年共和党议员专门抛出了一份报告,声称美国本土面临紧迫的弹道导弹威 胁,为发展导弹防御系统造势。②(注:The Report of the Rumsfeld Commission to Assess the Ballistic Missile Threat to the United States,Executive Summary,J uly 15,1998.)布什从竞选时起,就宣称要在战略武器方面奉行“大防御、小武库”政 策,即一方面大力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另一方面进一步削减部署核武器的政策,准备超 越克林顿政府的计划,大力发展全方位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布什上台后,开始顽固推行上述思想,与几位前任总统相比不同之处是,提出了及早 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迫使退约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当年里根总统的战略防 御计划和老布什总统有限的战略防御计划都比今天布什总统提出的导弹防御计划更为庞 大,但他们都没有匆忙作出部署的决定;克林顿政府认为美国本土并没有面临迫切的无 赖国家的弹道导弹威胁,而且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进展有限,最后也没有决定部署 ,都避免了退出《反导条约》的问题。而布什与此不同,尽管目前美国国内的许多科学 家“几乎一致认为国家导弹防御无法奏效”③(注:美国科学家联合会2001年12月13日 发表的该联合会关于美国政府退出《反导条约》的声明内容。)。

但是布什政府出于他的全球战略考虑,对发展国家导弹防御计划的决心早已下定,不 会动摇,这是由其政治主张决定的。布什政府决定退约也是早计划好的,是其既定政策 。2001年5月1日,美国布什总统在华盛顿国防大学发表演讲时,声称美国必须突破1972 年美苏签署的《反导条约》,建立对付弹道导弹袭击的全球防御系统,并宣称要以新的 框架代替《反导条约》,给人造成“木已成舟”的印象,但当时还没有宣布退出《反导 条约》,这可能是因为布什政府尚没有抛出一项正式的导弹防御的具体计划,没有为突 破ABM条约,建立全球导弹防御系统作好准备,布什政府对此还没有信心。因为不论是 对俄罗斯等有关国家的说服、解释,还是对导弹防御计划本身的具体评估,布什政府均 有许多工作要做④(注:朱强国,“布什在华盛顿国防大学发表讲演说—系统论述建立 导弹防御系统”,《军控信息简报》,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军控与裁军研究部,2001 年5月8日。)。但是,到了2001年8月23日布什总统再次直截了当地宣布美国“将按自己 的时间表”退出《反导条约》⑤(注:The Carnegie Non—Proliferation Project—Bu sh Administration:Statements on Missile Defense,“President George W.Bush,Re marks to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23 August 2001.),在《反导条约》上明 确表现出去意已决时,我们就不该再怀疑布什政府退出《反导条约》的决心了。因为此 前的7月12日,美国导弹防御局公布了布什政府计划于2004年建立初步的导弹防御系统 ⑥(注:Testimony of Lieutenant General Ronald T.Kadish,USAF,“Bush Administr ationMissile Defense Plans”,July 12,2001.),这就“必然”在技术上为布什设定 了退出《反导条约》的时间表,剩下的只是根据其所谓的“技术进展计划”确定具体的 退约日期了。

(二)导弹防御系统技术取得有限进展

布什政府的导弹防御计划是在克林顿政府发展的陆基中段拦截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与战 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更为广大的包括助推段、中段和末段拦截在内的全程拦 截系统,以保护美国本土、海外驻军及其盟国。布什政府的计划不再区分国家导弹防御 系统与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统称导弹防御系统。2001年6月,美国透露将于2002年上半 年在阿拉斯加东部的格瑞利堡建立5个基地拦截导弹发射井及其他辅助和支援设施,在 距离格瑞利堡约800千米的科迪亚克岛建立2座发射井,作为新的导弹防御试验基地并力 图使该试验基地在2004年左右形成拥有初始的防御战略导弹的应急能力⑦(注:Testimo ny of Lieutenant General Ronald T.Kadish,USAF,“Bush AdministrationMissile D efense Plans”,July 12,2001.)。同时,美国国防部提交的2002财年导弹防御预算申 请要求为弹道导弹防御计划拨款83亿美元。布什政府上任后,美国于2001年7月14日和1 2月3日连续2次成功地进行了大气层外导弹拦截试验,这些都为美国加速发展导弹防御 系统创造了条件。

布什政府提出导弹防御计划是与《反导条约》及有关附加协议相冲突的。因为1972年 签署的《反导条约》主要有如下限制:只允许美苏在各自的领土部署两个反导基地,一 个在首都,另一个在相距1300千米外的一个战略导弹发射基地;每一个反导基地只能部 署100枚拦截弹和100个发射架,而且反导系统的部署半径不大于150千米;双方保证不 研制、试验或部署以海洋、空中、空间为基地的以及陆基机动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及其部 件;不能部署多弹头和连发的拦截器。经过1974年美苏协议后,将反导系统部署区改为 各一个,美国选择在北达科他洲的大福克斯洲际导弹发射基地为部署区;只能在已有或 另外商定的试验场进行反导系统及其部件的试验。当时,美国宣布的试验基地是白沙靶 场和夸贾林靶场⑧(注:《反导条约及相关文件选编》,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军控与 裁军研究部,2001年10月。)。

美国在阿拉斯加部署可以形成作战能力的导弹防御基地已经明显违反《反导条约》的 规定。另外条约规定,如果签约双方中任何一方决定放弃条约,必须提前6个月通知对 方。因此,布什在正式启动该计划前大约半年的时间宣布退出《反导条约》,这是从技 术角度看布什退出《反导条约》的动因。

(三)国际多极制约力量有限

当前国际多极力量从各自利益出发进行的有限合作不足以形成足够力量制约美国一超 的单边主义行为,是布什政府退出《反导条约》,执意发展反导系统的外部国际动因。

1.多极制约力量有限。当前反对美国一极独霸以及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促使其他国家为了国际安全的稳定性和自身的国家利益采取联合行动,形成一定的影响 力。11月2日第56届联合国大会以80票赞成、3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连续3年通过《维护 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表明其他国家试图联合起来,力争在军控问题上发挥更大的 作用,但还不足以制约美国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在美国9·11事件以后3个多月,阿 富汗反恐战争进入高潮,美国有求于其他众多国家建立反恐联盟之际,美国仍然单方面 退约,更说明国际社会制约美国单极力量十分有限的一面。

2.目前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使美国可以采取多种手段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而其他 国家由于与美国在力量对比上的差异,更多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避免与美直接对抗和发 生冲突。美国之所以最终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并不是美国根本不考虑退约带来的 后果,而是因为美国十分清楚,《反导条约》的另一个当事国俄罗斯会从自身利益出发 ,最终并不会与美国把关系闹僵,走上与美国军事对抗的道路。特别是回顾布什政府执 政以来,与俄罗斯就《反导条约》之争,更让美国摸准了俄罗斯力图与美国搞好关系的 “命门”。

布什政府上台后,美俄围绕《反导条约》的斗争有3个阶段:第一阶段美国声称要退约 ,俄罗斯态度坚决不退让。普京曾经警告,如果《反导条约》不复存在,第一阶段和第 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就将成为一纸空文,俄罗斯将用多弹头取代一个弹头对抗美国 的导弹防御系统。第二阶段美国发出退约最后期限,俄罗斯态度出现转折。虽然俄罗斯 立场一度仍很坚决,到2001年8月23日布什发表强硬讲话,宣称将“按照自己的时间表 ”决定退约时机后,俄罗斯立场有所后退,试图以有限修约延长《反导条约》的有效性 ,尽量迟滞美单方面退约,达到牵制美发展导弹防御计划的目的。第三阶段美国宣布退 约,俄罗斯无可奈何。2001年12月13日美国宣布退出《反导条约》。俄罗斯总统普京20 01年12月13日在美国正式宣布退出《反导条约》两个小时后发表电视讲话,指出美国的 做法是“错误”的;同时他说“美国总统的决定不会对俄罗斯联邦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还重申俄罗斯核武器数量进一步削减的计划“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俄罗斯最终 选择妥协,而且一直没有放弃外交努力,目的就是为了使反导问题的最终结果最大限度 对自己有利,是为了维护俄罗斯的利益而不得不选择的策略。

(四)美国国内政治制约力量因“9·11”事件下降

美国国内的政治制约力量不足以制约共和党布什政府,特别是在9·11事件后,形成 了对布什政府有利的国内环境,是布什得以退出《反导条约》的国内动因。

美国国会的民主党派与许多科学团体一直是制约布什政府大力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力 量。2001年5月,美国参议员杰福兹正式宣布退出共和党,使民主党可以50比49多一票 的优势取得参议院的控制权。这也是自1994年以来的第一次。民主党因此加强了从党派 利益否决布什政府的能力。国会中的民主党在导弹防御问题上与克林顿政府的观点基本 一致,认为美国本土当前面临的威胁并非来自所谓“无赖国家”的弹道导弹威胁。而是 常规武器或者劫机、爆炸等传统的恐怖袭击;同时,认为当前美国部署防御本土的导弹 防御系统技术还不成熟。这种观点得到绝大多数美国科学家团体的支持⑨(注:Council For a Livable World Education Fund,“National Missile Defense:Ineffective a nd Costly”,February 2001.)。他们认为把国家安全寄托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是危险 的。

“9·11”事件本来为反对者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布什政府却利用这一事件后人们对 于遭受外来袭击的担忧,大肆宣扬弹道导弹对于美国安全造成的威胁,称“9·11”事 件凸显了美国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迫切性。特别是随着美国对阿富汗军事打击的展开, 布什政府的支持率比以前显著提高,按照《华盛顿邮报》和哥伦比亚公司的联合调查, 布什的民意认可度一度高达90%,民主党虽然不同意布什政府的看法,但是,考虑到民 意和政党的利益,也不好在关键时刻坚决与政府唱对台戏。典型的例子是,在“9·11 ”前,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只批准了布什政府为2002年导弹防御提出的83亿 美元预算中的70亿美元,“9·11”事件后,为了避免僵局,民主党与共和党共同商量 了一个折衷方案,将另外13亿美元的决定权交给布什总统,由他决定最后是用于导弹防 御还是反恐战争⑩(注:Council for a Livable World,“Compromise on Missile Def ense Funding”,September 21,2001.)。很明显,民主党让步了。在如此有利的国内形 势下,布什下决心宣布退出《反导条约》,而不必过多忌讳政敌的反对和国内的不同意 见。

二、布什政府退出《反导条约》的战略意图

布什政府执意退出《反导条约》,是美国为了构筑21世纪自身的绝对安全和霸主地位 的重要步骤,同时,也反映了布什政府利用一切机会,谋取政党利益与总统自身利益的 企图。

(一)谋求21世纪的霸权与自身绝对安全

1.美国为在21世纪谋求全球霸权,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与政策新主张。退出《反导条约 》,是制定美国新军事战略的“基础”。2000年布什总统及其国防部、国务院主要官员 多次发表讲话,认为《反导条约》是冷战遗产,美国要针对变化的安全环境制定新战略 ,特别是从2002年1月9日美国《核态势审议》报告(11)(注:《美国核态势审议报告要 点》,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翻译,2002年1月。)中可以看出,布什政府的确是将《反 导条约》看作其制定面向未来战略的障碍的。

首先,布什政府认为美国从冷战结束至今保持的三位一体核力量的战略与《反导条约 》一样已经过时,必须改变。由于三位一体军事战略是根据冷战时期的安全环境制定的 ,是一种根据“威胁”规划核力量的方法,主要针对的是苏联这一特定的威胁,强调双 方用大量进攻性核武器慑止对方,谋求维持恐怖稳定的战略。布什政府认为这种“相互 确保摧毁”战略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而且导弹防御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不现实和破坏稳 定性的。这些都是过时的战略,必须改变。同时,《反导条约》的基础是保持美苏双方 战略的稳定性,因而也是过时的,有必要退约。

其次,布什政府认为今天的安全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美国有必要制定新的军事战略, 而只有彻底摆脱《反导条约》的束缚才能制定新战略。美国认为当前安全环境的主要特 点是:积极性、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即美国同俄罗斯的关系是新型的,其发展方向是非 常积极的;美国要面对多个目前无法确定的潜在的对手;引起冲突的根源和潜在冲突的 根源是多种多样的。针对这种新的安全环境,美国很难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对什么对象 ,或在什么程度上使用军事力量甚至包括战略力量,这使得美国必须规划其需要什么样 的“能力”来对付当今的和今后几年会出现的潜在对手或潜在对手的能力。美军制定新 战略不再考虑“威胁”来自何方,而是要根据未来潜在对手可能具有的所有“能力”, 制定对应的军事战略。要增加多种威慑能力,其中包括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在此战略下 ,彻底摆脱《反导条约》的束缚成为美国制定面向新世纪独霸战略的必然。

2.退出《反导条约》,为在未来确保美国的绝对安全与霸权地位,寻求全方位、多层 次威慑能力。布什政府在2002年1月9日公布的《核态势审议》报告要点中,正式提出了 从过去旧的三位一体核威慑战略到“新三位一体”威慑转变的概念。过去的三位一体核 威慑战略由洲际弹道导弹(ICBM)、潜射弹道导弹(SLBM)和远程核轰炸机组成。而美国“ 新三位一体”威慑战略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进攻性打击系统(核和非核两种);第二 ,防御系统(主动和被动两种);第三,后备反应基础设施,能够提供新的能力以随时应 付正在出现的威胁。同时,“新三位一体”是由指挥、控制、情报和规划成为三者发挥 作用的核心基础(12)(注:《美国核态势审议报告要点》,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翻译 ,2002年1月。)。

布什政府声称,这个新战略与原来战略主要有5点不同:第一,减少对核武器的依赖, 保持最小规模的实战部署核武器,在2012年将核力量削减到1700~2200个实战部署的战 略核弹头。第二,增加防御系统;第三,增加非核打击力量;第四,正式将针对不确定 未来威胁的后备反应基础设施作为美国威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强调指挥、控 制、情报和规划是发挥“新三位一体”各部分能力的保证。不难看出,上述多种威慑能 力的建立有依赖于导弹防御系统取得的进展,这也是布什政府退出《反导条约》,加大 投入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原因。美国的多种威慑能力一旦得以建立,必将成为唯一具有 攻防兼备能力的国家,在首先将自己保护好的前提下,美国就会毫无顾虑地使用武力, 而且使用武器的选择手段也会大大增加(13)(注:《美国核态势审议报告要点》,中国 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翻译,2002年1月。)。

3.退出《反导条约》,意在发展控制外空的能力,为最终谋取绝对军事优势做准备。 美国新三位一体战略的三个组成部分均有赖于指挥、控制、情报和规划的保障与支援能 力,这种能力取决于美国在未来对外层空间的控制。美国退出《反导条约》,通过发展 导弹防御系统,带动天基、空基和地基激光反卫星武器的发展,并积极发展先进的空间 作战飞行器,这些武器系统的发展,必将为美国谋取绝对军事优势。

4.退出《反导条约》,寻求新的核军控政策。布什政府认为冷战时期的《反导条约》 和相互确保摧毁战略都已过时,布什政府退出《反导条约》,并声称要完全放弃相互确 保摧毁战略,表明布什政府正在放弃以往核军控的理论基础,其核军控政策正在发生转 变。特别是在2001年11月布什政府单方面宣布将在10年时间,把部署的战略核武器削减 到1700~2200枚,证实其核军控政策已经明显脱离了过去那种通过与苏联(俄罗斯)谈判 条约为主、并制定核查措施的传统核军控模式。美国2002年1月公布的《核态势审议》 ,提出在实现2012年将核力量削减到1700~2200个实战部署的战略核弹头的目标时,将 还视美国新三位一体能力的增强而进行。另外,美国虽然声称将保持最小规模的实战部 署核武器,但强调将保持相当庞大的后备库存,到2012年库存与实战部署的核武器也许 比现在实战部署的核武器并不减少很多。这也是布什核军控政策的一个骗人之处。同时 也说明布什已经完全接受了保守共和党智囊美国国家公共政策研究所关于核军控政策的 建议,不仅退出了《反导条约》,而且开始执行单边的、不受条约束缚、没有核查的核 军控政策(14)(注:National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Rationale and Requir ements for US Nuclear Forces and Arms Control”,January 2001.)。这是一种针对 未来动态的安全环境,制定的军备控制政策。现在保持不确定性,就是为了准备在将来 为了一己之利随时不受限制地逆转核军控进程。

(二)在国内谋求党派利益和为总统连任作准备

布什政府匆忙退出《反导条约》,做出于2004年部署一个初步的导弹防御系统的决定 ,在美国国内引发激烈辩论。美国国内的一种说法是布什总统在做“政治秀”,认为他 的决定是为了谋求党派利益,并最终获得总统连任。2001年5月1日布什总统发表演说宣 称要退出《反导条约》后,当天《洛杉矶时报》就报道说,国防部建议布什总统在2004 年其任期结束前建成一个初步的导弹防御系统,即使将来这个系统在摧毁来袭的导弹方 面还存在缺陷。因为部署该系统可以有效吓阻敌方不向美及其盟国发射洲际导弹,还可 以全力将这个在20年前由前共和党总统里根首先提出的技术设想付诸实施。这样可以为 布什总统争取保守派的支持,并最终为争取连任捞取政治资本。

三、对国际安全和军备控制的影响

美国退出《反导条约》,谋取绝对军事优势和自身绝对安全,必将对未来国际关系、 国际安全形势、军备控制进程产生深远的消极影响。

1.围绕安全问题,单极与多极之间的斗争形式更加多样、走向将更加复杂。美国退出 《反导条约》,是为了建立全面、多层次的进攻与防御威慑能力,并进一步控制外层空 间,获得绝对的军事优势,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这种只从自身安全出发,根本不考虑 别国安全的做法,是美国追求单极独霸世界战略在安全领域的真实反映。美国的这种做 法造成其他国家的安全感普遍下降,虽然俄罗斯与美国的欧洲盟国没有采取激进的反对 态度,但不少国家不满与反对情绪与日俱增,其他国家为了自身安全必然要做出相应的 反应。这也反映在当前与今后相当长时期美国追求单极与其他国家争取多极化的斗争中 。面对当前走向全球化的国际形势,各个国家从自身的国家利益出发,在安全问题上, 将会采取多种斗争方式;不仅会出现主张多极化国家单独采取行动谋取自身安全的行动 ,也会出现这些国家之间的局部利益一致的联合行动,还会出现主张多极化国家与主张 单极化的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与妥协,使当前影响安全的因素进一步复杂化,也必将导 致国际安全形势和军控形势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

2.美国使用武力的阈值将进一步降低,刺激更多的国家追求对抗措施。美国新的三位 一体威慑战略追求的是一种用战略核武器、先进常规武器、导弹防御系统和随时可以提 供更多库存的战略武器,并配备先进的以外空为基地的指挥、控制和情报系统的“全频 谱”、“多层次”的威慑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用战略核武器对付俄罗斯等其他核国 家,还可以用导弹防御系统对付任何可以对美国构成威胁的少核国家和其他被美国称为 “流氓国家”的国家。更可以用先进的精确制导常规武器随时对付任何威胁。虽然,众 多国际和平人士,包括美国国内众多的科学家认为导弹防御系统在技术上肯定会面临更 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对美国在10年左右时间形成攻防兼备的威慑能力持怀疑态度。但是 ,美国的新战略反映了美国未来战略威慑力量的一种发展趋势,那就是,要减少对部署 的进攻性战略核武器作为打击力量的依赖,代之以更多依赖先进常规与导弹防御的威慑 作用。先进常规武器作为威慑力量,在威慑失效的情况下,就可能使用。因此,先进常 规武器被使用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特别是,一旦美国建立可以起一定作用的保护其 本土的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就会更加有恃无恐,放开手脚,为了其战略利益在世界更多 的地方、更加频繁地肆意使用武力。这种情况必将刺激其他国家为保障自身安全而采取 对抗措施,刺激更多的国家谋求质量建军、追求高新军事技术。

3.推进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的信心遭受打击,国际军控机制正在经历新的严峻考验。 布什政府退出《反导条约》,是冷战后全球总体安全形势保持缓和,各国追求和平与安 全继续成为主旋律的安全环境下进行的,这也是现代国际关系中,一个大国在和平环境 下首次退出一项重要的国际军控条约。对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首先,一个自称为在21世纪注定要“领导”世界、“最负责任”并“崇尚法制”的国 家,竟然置联合国绝大多数国家多年呼吁《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于不顾,单方 面退出条约,是一种逆潮流而动的霸权主义做法,为其他国家根据自己的需要退出相关 条约做了一个恶劣的表率作用。其他国家更有理由以自己最高国家利益不能得到保障, 而拒绝加入或退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其他条约,多年来建立的国际军控机制的稳定 性随时可能受到影响。

其次,一个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是有实力保障自身安全的世界霸权国家,在和 平环境下,叫嚷自己的安全因为一项维持30年之久的条约的存在而得不到保障,使国际 社会对军备控制的信心发生动摇。美国布什政府以实力求和平、以霸权主导国际关系的 安全观,是对国际社会公认的通过军备控制、通过建立相互信任可以谋求共同安全、维 持国际安全与稳定的根本否定,必将刺激更多的国家转而谋求单方面的军事实力保障自 身安全。

第三,推动国际多边军控进程的信心在近期虽然因美国单方面退约而遭受挫折,陷入 新的谷地,但是,国际军控体制并没有因此而崩溃,国际军控挑战正在面临新的严峻挑 战。

所谓国际军备控制体制的现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察,即一方面是冷战以来的国际军 控协议是否得到很好执行;另一方面是目前公认的军控领域的重大问题是否可能取得进 展。

目前的国际军控协议,按照协议的执行情况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过去执行较好、并且 前景依然较好的条约,如《核不扩散条约》(NPT)、《化学武器公约》(CWC)、第一阶段 战略武器削减条约(START—I)等。代表着国际军控机制仍将继续发挥作用的一面。因为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仍然希望通过维护多边军控机制,使自己的安全得到一定程度的 保障,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希望像美国一样通过追求超越其他国家的军事优势,扩军备 战、以至军备竞赛来维持和平和保障自身安全,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国家仍然遵守NP T、CWC等国际军控公约的原因。另一方面,美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仍然特别注重利用 一些国际军控公约的作用达到维护自身安全的作用,如NPT条约。正如,美国总统布什 在2001年5月1日发表讲话时所说,美国“需要一项全新的政策,一项积极的不扩散、反 扩散和防御性的全面战略”来防止并慑止全球核扩散的动机。第二类是过去执行较好, 现在被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的美俄双边《反导条约》,即已经被抛弃的条约。第三类是 已经签约,但没有批约的协议和条约,如《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简称CTBT条约),基 本属于搁置状态。第二阶段战略武器削减条约(START—II),美国没有批准。关于CTBT ,美国的政策是继续反对批准该条约,但继续遵守暂停核试验。不过,最近的《核态势 审议》报告明确提出,美国需要将目前核试验的两至三年的准备时间大大缩短。

从国际军控条约的总体执行和遵守情况看,美国退出《反导条约》虽然为国际军控进 程增添了更多的变数,但不会导致国际军控体制全面崩溃。当前军控领域的三大问题, 即日内瓦裁谈会多年来面临的:禁产谈判、核裁军谈判和外空谈判三大问题。日内瓦裁 谈会从1996年至今没有取得任何实质进展,这三大问题更使日内瓦裁谈会未能就下一步 的谈判议题达成协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国际安全总体环境 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大力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北约出兵等造成多数国家对美国的行为不 满,难以在日内瓦裁谈会就上述问题达成一致。在美国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及正式公 布《核态势审议》后,虽然国际社会对日内瓦裁谈会仍然抱有一线希望,但多数国家对 美国的强权主义做法会更加不满,估计近期仍然难以在上述三大问题上取得进展。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评估,未来整体军控形势在近期难以摆脱困境。

标签:;  ;  ;  ;  ;  ;  ;  ;  

美国退出“反导条约”的动机和潜在战略意图_美国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