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施工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工程施工人员需切实提高自身对土木工程重视程度,不断创新完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确保土木工程建筑得以顺利完成。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土木工程建筑的建设需求加大,作为工程的基础原料———混凝土来说,需要在应用过程中把握好各施工技术的要点,特别是在原料配置、浇筑两个方面的操作,才能保证修筑的工程具有良好的质量、性能。
1混凝土含义
某种程度上说,混凝土是较具适用性和实用性优势的一项复合型材料,主要是指将收集到的材料借助胶凝材料结合起来,并将其使用到土木工程施工中。一般来说,混凝土主要包括水和砂石,需严格按照比例要求将其二者混合起来,随后向其中添加适量胶凝材料实施搅拌,进而可产生一种复合类型材料。往往该种材料具有较强硬度、刚度及防渗透和抗压性能较好,并且造价成本也相对较低,制造过程较简便,因此获得建筑行业的广泛青睐,特别是在土木工程中更是得到广泛应用。
2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存在的问题
2.1水泥水化热原因
水泥在进行搅拌时会散发出一定的热量。在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十分大,随之而然地它的施工面积也会增加。但由于混凝土拥有着比较厚的结构断面,这就会直接影响到水泥的散热,热量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散发,这些聚拢的热量就会使其结构内部的温度升高,与外界环境形成巨大的温差,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
2.2调配混凝土的技术不规范
混凝土的调配工作对于混凝土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也是现代土木工程领域所必备的一项基本技术手段。土木工程单位必须对这一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严格按照有关的标准规范,严格按照比例进行配比,以满足土木工程的需要。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按程序进行,不按规范操作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个别施工人员水平不够,或者是责任心不强,而施工单位过度热衷于施工速度与利益,所采用的原料不符合要求,或者是不按时规定的比例进行配比,导致所生产的混凝土不符合土木工程的质量要求,为后期的使用造成的安全隐患。
2.3混凝土材料质量不合格
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但在各种技术上不断突破,而且形成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土木工程行业标准体系,而运用现代标准体系对我国传统的土木工程行业进行检验,就发现了不少不符合现代标准的地方。比如,对于混凝土来说,经常采用的手工测绘技术就显得落后,比如采购人员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测绘,就难免出现不达标的情况,从而也难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实际需要。因此,必须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与标准体系,对混凝土所采用的标准与测绘技术进行改进,确保其质量符合现代土木工程行业的标准要求。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3.1做好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外加剂合理添加
本质上说,混凝土质量如何对土木工程整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而混凝土配合比作为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之一也发挥着突出作用,要求技术人员能严格按照土木工程标准开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确保混凝土配合比设置充分满足国家规章制度,进一步增强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强度。同时因受混凝土自身特征约束,致使混凝土结构表面存在着较多毛细孔道,往往混凝土完成铺筑工作后表面水分便会立即蒸发,随之出现的便是毛细孔道扩大,易使土木工程建筑出现混凝土变形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据调查了解到,早在六十年代建筑行业人士就认为水灰比对混凝土收缩程度有着制约作用,并且提出了有效减水防裂剂希望能适当降低混凝土用水量。另外,水泥使用量增加也对混凝土收缩有着影响作用,通过减水防裂的增加可在确保混凝土质量基础上降低水泥使用量,在此可通过骨料掺加增加混凝土体积,并利用减水剂达到水泥浆稠度控制效果,避免土木工程混凝土出现裂缝隐患。
3.2混凝土的拌和
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和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切记要严格按照所计算出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取料,严禁自己随意对配比做出调整。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能够达到施工所需,施工人员还需要对原材料的投入顺序以及时间加以注意。投料有一次投料和二次投料两种方式。笔者对这种投料方式进行简要地分析,其中一次投料是指先将粗骨料投入拌和机的构件——上料斗中,然后将水泥和细骨料投入其中,最后全部投入拌和机进行拌和。而两次投料是指将水泥和水进行充分拌和后,再将粗骨料、细骨料一并加入再次拌和。通过验证发现,二次投料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有着更好的效果,并且还能够减少水泥的用量。
3.3混凝土浇筑
在对竖向构件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该确保浇筑的质量,要在竖向构件的底部要用一定量的水泥砂浆进行填充,以此确保其自身的稳定性。在浇筑过程中会出现离析现象,这种现象会严重降低混凝土的效果,应尽可能避免,再有就是当浇筑高度过高时应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防止涨模现象的发生。此外还需要进行反复浇筑的施工过程,按照由外至里的浇筑次序开展工作,防止因推力的存在使柱子出现倾覆。
3.4进行温度的控制
在土木工程建筑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对其各项系数起决定性作用,而温度又对混凝土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若施工过程中温度过高,则会导致混凝土开裂或结构变形,影响土木工程建筑的安全性能;而温度过低又会导致混凝土凝固,无法进行正常施工。所以,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可是土木工程建筑是在室外进行施工,混凝土的温度在极大程度上会受到室外温度的影响,人为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温度控制的难度过高,所以如何进行混凝土结构温度的控制也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之一。
3.5辨别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优劣
任何优秀建筑的产生,都是以高质量的原材料作为基本支撑的,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使用质量较差的原材料,就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承重力,使建筑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对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而且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问题同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关系,所以需要引起重点关注。除此之外,还有施工团队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不仅使用质量较差的混凝土,而且还向混凝土中加入硅粉以增强混凝土的自缩值,但是使用这样的混凝土建造的工程,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早年间出过一个新闻,市中心一栋商业大厦突然出现晃动,并且商业大厦的墙壁上还出现较多裂痕,造成了极大恐慌。幸亏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疏散,所以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后经过专业人员的分析,商业大厦的异常源于大厦的施工团队在建造时使用质量较差的混凝土,导致大厦的承重力降低,所以造成了大厦的异常。所以施工团队在正式开始施工前要进行混凝土原料质量优劣的辨别,拒绝使用质量较差的混凝土原材料,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
结语
随着目前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不仅包括建筑的外观还包括它的质量,这就需要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对一些细节予以更多的重视。混凝土的结构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的质量。笔者在本文中针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且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可行性建议,推动土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松胜.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研究[J].广东建材,2015(3):59-60.
[2]成守涛.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6(4):204-204.
[3]黄亚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106-00106.
论文作者:卫亮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