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论文_荣刚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论文_荣刚

北京中联环建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00044

摘要:运用有效的方法将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合理地结合起来,能够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的提升给予有力的保障。结合现今建筑抗震设计的总体发展状况,能够看出它对建筑设计的依靠程度比较高,充分地体现了有效利用建筑设计理念的关键性。本文将对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关键作用展开详尽地分析,旨在为有关的研究工作的进行给予可靠的参考帮助。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抗震设计;重要作用

现今建筑物在实际的设计进程中,为了优化建筑功能,提升内部结构的稳定性,需要设计合理的建筑抗震规划,最大程度地加长建筑物的运行寿命。现今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进程中全面地运用了建筑设计的有关先进思想,从本质上确保了抗震设计的合理先进性,推进了建筑行业规模的逐步扩大。重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关键作用,拥有重要的实际作用。

一、在建筑设计中运用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地震现象是危害很大的自然灾害,并且也是对建筑项目结构损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怎样提升建筑结构抗震功能已经成为很多建筑设计人员思考已久的课题。当今阶段的科学技术方法并不足以充分准确的预测地震灾害的发生时间,同时也不具备相关有效的预防对策。对于地震这种不确定、破坏力大的自然现象,世界各国的相关部门都展开了深刻的思考,怎样运用已有的抗震理念和技术减少地震给建筑产生的损失。现今,许多国家实行建筑抗震设计使用的原则为“小震不损坏建筑构架、中震之后建筑可加固修护、大震之后建筑不会倒塌”,这种抗震原则的普遍推广和运用,在很大限度上提升了建筑结构的抗震功能。但是,在偏小型地震灾害产生时,会致使出现建筑一些结构功能损失的情况,因为建筑内的技术装置等成本超过建筑结构自身的消费,其产生的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可以看出注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二、建筑抗震设计中应该关注的关键问题

1.建筑的平面设计

建筑的平面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一个很关键的设计环节,建筑平面设计的质量高低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建筑的总体功能,并且建筑的平面设计还和建筑抗震设计彼此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要实现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完全的应用建筑的平面设计,首先要关注建筑的构架质量平均分布的问题,应该确保建筑构架的对称性,只有确保了建筑构架的对称性,才能有效的杜绝建筑出现一些扭转的状况。所以,在实施墙体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构架的均衡性和对称性,对抗震墙加以设计时应该与建筑抗震构架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那些刚度较大的电梯和楼层都应该布局在建筑的中心位置,如此才能够有效的杜绝建筑构架发生扭曲的状况。

2.建筑的纵向构架设计

建筑的纵向构架设计主体是指对建筑的结构质量,建筑的硬度以及建筑体的高度的设计。在对建筑展开纵向设计时,应该尽量保证让建筑的刚度同建筑体的设计发生比较接近的系数,并且剪力墙构架必须要布局均衡,保证剪力墙构架能够沿建筑体纵向贯穿延伸到建筑底部,中间不能够出现中断,或者剪力墙难以延伸至建筑底部。此外,在纵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最大程度的避免在建筑楼层设计中,不同楼层发生刚度不均衡的状况,从而有效的杜绝出现建筑扭转的状况。

3.建筑的总体设计

建筑的总体设计主要是指建筑的三维空间还有建筑的平面设计,在对建筑展开整体设计时,应该保证建筑的空间和平面在总体形状具备简明性和规则性。建筑设计的平面形状通常可以使用矩形还有圆形,因为矩形还有圆形这些形状设计能够很大程度上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此外,在展开建筑的总体设计时,还应该避免产生凹凸形状的状况,因为此类形状会约束建筑的抗震性设计,并且还会使建筑极易陈胜扭曲的状况,所以在对建筑进行整体设计时,应该全面考虑到,将建筑的抗震设计与建筑的形状设计还有建筑所应该拥有的功能全面的考虑和结合,从而设计出圆满的建筑体。

4.屋顶建筑的抗震设计应该注重的问题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总体建筑设计中一个特别关键的部分就是屋顶建筑的抗震设计。就现今建筑抗震设计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建筑设计在屋顶方面上还有着不少的缺陷,比如,屋顶设计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比较重还有设计偏高的情况,无论是屋顶设计过重还是偏高都会导致屋顶建筑很容易产生变形的状况,进而使得建筑的抗震性能较大程度上有所减弱,特别对屋顶之下的建筑产生了很大的损害。所以,在对建筑的屋顶展开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合理严格的把控建筑屋顶的高度,严禁出现设计过高的状况。还应该选取强度较大,刚度均衡并且质地较轻的材质,并且还要确保屋顶之下的建筑和屋顶的重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以此有效的加强建筑的抗震性能。

三、建筑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1.在建筑设计科学理论指导相对匮乏

建筑设计的科学理论指导不但是完善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理论依据,也是提升设计水平,强化抗震设计质量的根本保证。但是由于我国对于地质地震方面的研究时间较短,相对于地震的具体诱发原因以及预测和防治等内容所了解的较少,这些理论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建筑抗震设计中的科学理论的指导效果,降低了抗震设计的水平,也不利于我国实现建筑设计优化,提升建筑抗震性能。为了解决类似问题,除了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之外,还要通过国家调动研究人员加强科研学术研究,尽快完善地震预测与抗震方面的理论,从而为实现建筑抗震设计的科学理论指导提供基础和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没有立足实际工况进行建筑抗震设计

就当前我国现阶段的建筑抗震设计现状来看,由于缺乏实际抗震经验以及勘测不足等原因,绝大多数的设计者只是根据相关技术参数进行设计,却忽视了实际工况的重要性,其结果往往会给抗震设计的效果带来些许误差,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甚至会带来较大的风险,让建筑物不能够很好的抵御地震地质灾害的侵袭。就当前我国现阶段的地震研究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对地震的降级系数进行规定,数据一般为2.81,这样的好处一来是为了更好的评定较小的地震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为建筑更好的防震提供数据依据。

由于地质灾害本身就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国土众多,各地的气候、土壤松软度以及地壳稳定程度、地质变动情况也不尽相同,如果仅仅依靠数据作为设计的唯一依据,往往在针对一些特殊的地质灾害时建筑物的耐震效果会显著降低,这是由于在地震过程中,由于震源深度以及振幅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建筑物横截面承载力以及表面结构变形,变形量的多少以及建筑物本身的刚性等参数直接影响和控制了其耐震水平,也影响着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更是决定了居住者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在建筑物倒塌之前实现自救,而这些内容的完成都必须要建立在满足实际工况的前提条件之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地质结构类型以及地质灾害的特点之外,还应该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深入挖掘建筑结构的层次与顺序之间的关系,强化设计水平,实现理论与实际工况的链接,从而提升建筑的耐震水平,为促进建筑物抗震结构的效果提供一定的设计保障。

四、建筑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1.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建筑抗震设计的作用

倘若没有有效的建筑设计,建筑抗震设计也就难以进行。建筑设计在设计结束后,初步确立设计方案,使之不能对已有的建筑构架设计实施很大程度的改动,诚然建筑工程中的结构设计,都会按照相关的建筑设计而进行的。如果最初确定的设计方案通过检验已经符合了相关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那么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人员就能够对建筑展开合理的、有效的、切合实际的布局,不单单使得建筑的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并且在建筑的抗震功能方面也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如果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不对建筑的抗震性能加以重点考虑,或者存在些许的忽视和遗漏,最终会导致建筑在实施抗震设计时产生很多的问题,很难得到有效的处理和解决,同样结构设计人员也难以对结构展开合理的布局,致使一系列不良状况的发生。认识到建筑设计对于抗震设计的重要作用,将二者加以融合,继而确保建筑的抗震功能符合相关的标准。

2.提升建筑抗震设计的水平

建筑设计经历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依据,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有效地应用建筑设计的科学理念,能够对建筑抗震设计现实作用功效的提升给予重要的参考依据。另外,为了改变因为建筑屋顶和建筑底部的重心难以保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而导致出现了建筑扭转的状况,必须将建筑设计应用于建筑抗震的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刚性强度,设置合理的设计方案,能够从总体的强度有效地把控建筑物的高度和广度。除此之外,建筑设计还能够将电梯设置在建筑物的核心位置,加大了建筑抗震设计的现实作用效果。

在建筑设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屋顶太高还有过重,是现今建筑设计最主要的问题。屋顶太高或者太重,会加大地震的破坏力,致使建筑出现形变,对建筑物本身的抗震功能有着制约的作用。如果建筑屋顶的重心和底部的重心不处于同一直线上,那么就会致使建筑抗侧力难以持续,进而加大建筑的扭转程度,严重限制了建筑的抗震性能。建筑设计通过有效的改善和分析,当今阶段可为建筑抗震设计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建筑设计的关键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可确保建筑的刚度和结构的品质。建筑设计的最主要的优点是,可以从总体的角度出发,选用合的结构方案,能够与抗震设计加以高度的结合,以前者为根基,以后者为延展,加固了刚性程度的标准,根本上提升了结构的质量。②提升了抗震受力墙、抗震构架的结合作用。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注重在较大的空间之中,将高强度的电梯,设置在建筑的核心位置,从而有效的杜绝出现扭转的情形,促进了抗震设计的进一步完善。

3.加强了抗震设计的内部性能

对于建筑抗震设计来说,建筑设计的另一个关键性是,它可以全面提升抗震设计的内部性能,能够对建筑构架的质量安全及有效布局给予合理的理论指导,保障内部的安全和可靠,在出现地质现象时,为内部人员给出充足的逃生时间和空间,促使建筑抗震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在建筑的纵向布局规划之中,大体包含建筑项目中外沿的高度设计,以及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建筑物总体的刚度设置。不管建筑的应用功能是住宅建筑还是商业建筑,也不管建筑是高层还是底层,在纵向布局中都会牵涉到以上问题。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严格依照相关的设计标准,严格把控建筑物沿与建筑刚度之间的合理关系,对于构架中剪力墙的设置,要遵循两个方面:①剪力墙的分布要保证均衡;②对于剪力墙的建造必须要使其贯穿于整个建筑直到延伸至底部,坚决避免中间出现断裂的状况。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与抗震设计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怎样使两种设计合理有效的相融也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重视考虑的问题。应该说二者是互相作用的,优秀的抗震设计是能够将结构和设计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的,也只有如此才可以确保建筑以抗震性能为基础展开相应的建筑设计。总之,抗震设计对于建筑设计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简庆平.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建筑知识. 2016(01) .

[2] 程新波.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21) .

[3] 孙作芹.分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10).

论文作者:荣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论文_荣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