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是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只有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那么,教师的智慧到底从哪里来?
一、享受幸福——产生教育智慧之根本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教师的幸福感则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产生教育智慧的根本所在。每当听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句话时,一种职业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是啊,当学生学业取得进步、道德得以成长、个性得到发展,能够为社会献计献策时,我们的内心便充溢着无比自豪,这难道不是幸福吗?每当夜幕降临,在公园里散步的我们耳边不时响起大家热情的问候声时,原来这么多人认识我,这难道不是幸福吗?每年除夕之夜,家中电话铃声不断,问候声、祝福声从全国各地和大洋彼岸传来的时候,这难道不是幸福吗?每每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愉悦的,真的印证了“教师是天底下最幸福的职业”这句话。
在以后的工作中,正是源于这种职业幸福感,我们更加无怨无悔地付出,在和孩子的亲密接触中教育智慧的火花被一次次点燃。
二、懂得尊重——获得教育智慧之源泉
真正的教育智慧还源自教师心底对学生的尊重感,尊重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
这是我看到的一件真实的事情:那是听张老师的一节公开课,教室后面坐满了听课的老师。上课铃声早已响过,已经进入“整体感知课文”环节,这时,一句不和谐的“报告”声传入,原来是班上的一位同学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外。这一意外情况是我们每个人都没有想到的,我们都把目光锁定在张老师身上,拭目以待。“快点,王杰,刚才还在发愁谁来朗读课文呢?你可是咱班朗读最棒的同学!你来给我们朗读一下《土地的誓言》这篇文章吧!”听了这句话,门外的同学脸上焕发了神采。他非常卖力地朗读,赢得了听课老师和学生的阵阵掌声,为本堂公开课增色不少!
当时的张老师看到门外同学的第一反应该是愤怒的,上这样的大课,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不是“砸场”吗?我们可以想象,老师之所以最后这样处理,他一定想到了孩子可能是有什么特殊原因,也一定想到了孩子能在这样的场合下报告进来一定是鼓足了勇气,而这一切都是源于老师内心对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试想如果当时张老师对学生大加批评,除了影响自身的形象和本堂课“泡汤”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那么多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面前丢了面子,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这样宽容的、机智的处理,课堂更精彩了,教师形象更高大了,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而且激发了孩子的荣誉感和自信心,一举数得,这不得不说是高超的教育智慧!所以说教育的智慧还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只有心底有爱,有了对学生的尊重,才能在教育实践中生发更多的教育智慧,才能引导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高尚的人。
三、自我历练——拥有教育智慧之关键
在教育之路上,成功和挫折往往是结伴而行的。成功可以给人带来荣誉和喜悦,而挫折往往更能挑战人的智慧,孕育出超凡的教育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对“巧妙的预设被学生扰乱”的教学经历经常深感头疼。而在有的教师看来,一个畏惧“活”课堂的人必定体验不到那种师生相融的乐趣,也必定收获不了教育智慧的美丽。
我们身边那些业绩突出的教师,其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绝不仅仅依赖于原始知识的存储,更多的是“教育的智慧”给他们的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让他们的课堂散发出最本真的美丽。
王老师在执教鲁迅的《故乡》一课时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智慧让我大开眼界,佩服之至!当在分析少年闰土形象时,一名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跳鱼儿是怎样一种鱼啊?”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见学生的兴趣已经游离于老师的预设,我相信不少老师这时候都会有些慌张,赶忙应对:“你的问题很特别,让我们课后查一查再来交流,好吗?”这样的回答不是不好,但总是有些不尽人意。而我们的王老师在稍微的停顿、紧张之后,不慌不忙地问其他同学:“哪位同学见过跳鱼儿?”其他同学纷纷摇头。于是老师接着回答道:“同学们都没有见到过跳鱼儿,老师也没见过,可是闰土却见过。可见少年闰土——”学生此时纷纷抢着回答“知道许多稀奇的事儿”。
瞧,在老师充满智慧的引导中,不仅过滤掉了一个无足轻重的课堂生成问题,课堂又因生成而焕发精彩,给听课的教师一种艺术的美丽和朴素的享受。
可以说,每一个成功者都会经历很多的意外,都会经过挫折的历练,他们的脚下也曾经泥泞不堪,然而正是这不堪的“泥泞”,才滑出了他们的智慧灵光、丰盈了他们的智慧之囊。
当然,教育的智慧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俗话说:“心宁智生”“静能生慧”,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摒弃浮躁的心态,真正静下心来思考,潜下心来育人,才能在不断的思考中创生教育的智慧,在育人的实践中绽放智慧的花朵。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舒展心灵、放飞个性的完整而健康的生活,我们才能在教书育人中充分感受愉悦,体会职业尊严,彰显生命的价值
论文作者:李蕾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智慧论文; 教师论文; 老师论文; 学生论文; 他们的论文; 课堂论文; 幸福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