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炎的药物治疗及疗效探析论文_吴薇

(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重症监护室 四川 广安 6385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炎进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患者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高热的患者使用物理降温,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两组患者连续用药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情况,根据患者的治疗症状及临床指标情况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住重症监护室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周的药物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治愈12例,显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30例,总有效率75.0%;观察组40例患者,治愈21例,显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显著(P<0.05)。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用于治疗重症监护室患者获得性肺炎治疗效果确切,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药物治疗;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190-02

重症监护室是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的科室,患者病情本来就比较严重,免疫力较低,患者会应用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导致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最高[1]。根据临床检验结果显示,感染的病原菌多为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情况,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治疗多采用喹诺酮类抗生素[2]。本次研究对我院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采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患者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均进行血常规检测、痰培养、胸部CT检查,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及患者临床表现确诊为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炎患者,并确定感染病原菌及感染程度。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47~79岁,平均年龄(68.3±1.2)岁,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48~76岁,平均年龄(67.5±2.1)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高热的患者使用物理降温[3],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0.4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ml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0.4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于感染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改用莫西沙星0.4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患者连续用药治疗2周。

1.3 临床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情况,如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时间,比对两组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比较[4]。

1.4 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的治疗症状及临床指标情况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5],治愈标准:患者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好转,患者病情稳定,血常规、痰培养、胸部CT检查、PCT、CRP评估感染等结果均会正常。显效标准: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病情基本恢复稳定,血常规、胸部CT检查等结果趋于正常,停机拔管转出ICU。好转标准:患者临床症状略有改善,但是效果不明显,血常规、胸部CT检查等结果均有好转。无效标准: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更加严重,各项检查指标均无变化。

2.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4.5±4.1)d,重症监护室时间(4.3±2.4)d;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为(9.3±4.2)d,重症监护室时间(9.5±3.1)d,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住重症监护室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由于病情较重,机体会出现较多的应激反应,导致身体防御功能降低,从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并且患者多长期处于机械通气的状态下,导致口咽部定植的致病菌往下移动定植到呼吸道,重症监护室内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多为耐药均,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6]。喹诺酮类药物属于抗菌能力较强的一类抗生素,其对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均有较好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喹诺酮类药物通过作用于DNA螺旋酶有效抑制细菌DNA的形成,从而阻碍了细菌的复制,起到杀菌的作用。

本次患者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高热的患者使用退热药,给予镇咳祛痰药物,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两组患者连续用药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情况,根据患者的治疗症状及临床指标情况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住重症监护室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周的药物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治愈12例,显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30例,总有效率75.0%;观察组40例患者,治愈21例,显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显著(P<0.05)。

综上说明,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用于治疗重症监护室患者获得性肺炎治疗效果确切,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德晖,黎玉辉,吴建奇.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42(07):11-12.

[2]蒋彩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7):1353-1354.

[3]柏乐,毕立群,王兆宏,等.新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支原体感染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2,3(78):12-19.

[4]王建云.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12):94-95.

[5]曹婕,陈君君,周华,等.金言行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疗效评价[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10):904-905.

[6]高风焰.呼吸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体会[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9):25-26.

论文作者:吴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6

标签:;  ;  ;  ;  ;  ;  ;  ;  

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肺炎的药物治疗及疗效探析论文_吴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