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情节背后--文化的力量_文化论文

人物情节背后--文化的力量_文化论文

人物、情节的背后——文化的力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节论文,力量论文,人物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人类文明和科学的进步,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小说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所蕴涵和体现的文化意味是文学文体中最浓厚、最显著的。因此,我们的小说教学,不能忽视其中的文化因素。尤其对小说文本的解读,更要关注人物、情节和环境背后的文化力量。

有西方学者认为,文化包含了人类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和行为模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指出:“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西方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和“课标”对文学鉴赏(主要指小说)的要求是相通的,为我们探究小说中的文化因素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小说教学中,重点要放在人物、社会环境呈现怎样的文化特征(是什么),以及这样的文化特征又是怎样驱动人物、情节的发展的(为什么)这些方面。

一、了解:是什么

通过研读小说文本,了解小说文本所体现的人物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发现人物身上呈现的文化特征。

我们研究一下《祝福》中两个主要人物鲁四老爷和祥林嫂的文化特征。我们会发现,以往被严重对立起来的两个人物,其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并没有那么严重的冲突,只是其中某种程度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情感上,而不是思维上),也导致了以往对这两个人物的程式化的解读。

鲁四老爷是一个文化特征非常突出的人物。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的思维模式是什么,自然是明清时代居意识形态正统地位的理学思想,坚决维护封建伦理纲常是他做人的准则。“讲理学”框定了他的人生。他的情感模式自然要切合他的思想,所以他对祖先的崇拜,对维新的仇视、对妇女再嫁的鄙视,都有其合理的思想基础,不足为奇。他的行为模式,对祥林嫂寡妇身份的禁忌,对她再嫁的厌恶,对她亡于祝福时刻不近人情的痛骂,都表现出这个人的大恶大毒,其思维行为模式已经为决定了他的一切。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文化使然,他觉得没有什么不妥,更没有罪恶感,而且,他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迫害祥林嫂,他是以文化的力量来压迫祥林嫂,迫使她认罪赎罪,最后悲惨地死去。如果他有一个守寡的女儿,他也会像要求祥林嫂一样要求女儿,也许还会弄出生殉丈夫的事来也未可知。他有他坚定的文化信念。我们对这个人物的批判和憎恶,应该更多地集中于他背后的文化因素,而不应该集中于他作为个体的存在和行为,否则,我们就偏离了鲁迅描写这个人物的本意。

至于祥林嫂,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的文化特征并没有鲁四老爷那样明显,所以很容易被贴上阶级的标签,赋予她与鲁四老爷以及那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极力抗争的形象。如果我们从思维、情感和行为的模式上来探究这个人物,就会发现,我们不应该过多地把她和鲁四老爷对立起来。她在文化上和鲁四老爷基本上是一致的。她和鲁四老爷虽然阶级地位不同,但是文化背景是相同的,她是认同封建理学那一套的,虽然她没有知识,不会像鲁四老爷那样对理学有多么深入的理解,但是理学的基本原则,还是在她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她再嫁时激烈的反抗,正是坚持鲁四老爷坚决维护的“烈女不事二夫”的准则,对自己再嫁的羞愧感,为了得到鲁家的原谅去捐门槛和鲁四老爷认为她是“谬种”的观念是一致的。鲁四老爷认为她有罪,她也认为自己有罪。在思想上,我们看不出她和鲁四老爷有什么对立。在情感上,虽然她拼死反抗再嫁,但是再婚后安定的生活,她先是无奈后是满足地接受了。这和理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原则有了冲突。祥林嫂追求幸福的本能让她的生活偏离了理学的轨道,因此带来她和鲁四老爷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并不是思想上的对立,而是现实生活中生存的无奈,如果祥林嫂出生于鲁四老爷那样的读书人家,也许她会一辈子守寡,甚至得到一座牌坊的嘉奖,这也许是阶级出身不同引起的唯一的矛盾吧。在以往的解读中,情感模式这一差别往往被忽略,对祥林嫂性格分析的偏颇,影响到我们对祥林嫂和鲁四老爷的文化因素分析。鲁四老爷是不能接受情感偏离思想的,而祥林嫂为了生存放纵自己的情感离开了思想。思想和情感模式的不一致,导致了她和鲁四老爷的矛盾,也导致了她自己思想和情感上的矛盾,她在思想上是不认可自己再嫁的,而在情感上为自己的再嫁生活感到某种快乐。祥林嫂去捐门槛,代表了她的情感向思想的回归,她捐门槛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表示她在思想和情感上的统一。祥林嫂的行为,是受她的思想和情感模式的统一与对立驱使的。鲁四老爷和祥林嫂都是相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祥林嫂最后捐门槛的赎罪行为,并没有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同。她是自认有罪的,一直到死。这一点也常常被主流的解读所忽略,以致曾有电影杜撰了她怒砍门槛的“狗尾”。

通过以上分析,首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鲁四老爷和祥林嫂是怎样的人,他们的矛盾冲突根源在哪里。没有对文化因素的探究,鲁四老爷和祥林嫂这两个远离今天的人物,就会显得怪异而不可理解,对鉴赏来讲,“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就会成为空谈。其次,我们在此基础上才能了解鲁迅写这篇小说的用意。不了解人物在同一文化环境中的境遇,就不可能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当时虽然有维新者和革命者的抗争,但是主流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就是如此,鲁迅的批判矛头也是指向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的,表现出建构新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的希望,这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二、剖析:为什么

“课标”提出“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是对学生阅读和鉴赏能力更高层次的要求,要将对文化的感性认识,提高到“剖析”“文化现象”的理性认识程度上。我们不仅要了解人物事件背后的文化因素,还要透过文化现象,剖析这些文化现象的根源,理清脉络。前面我们谈到,文化决定了人物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形成了矛盾冲突,现在,我们要进一步探究文化因素在小说中给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发展以怎样的驱动力。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讲的是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一般的教学重点讲的是被压迫的人们不得不奋起反抗的主题,探讨林冲在恶势力的逼迫下,由安分守己到上山聚义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参说:“如果说《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林冲就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从林冲个人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那个社会政治黑暗的状况,像林冲这样的中层官吏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的生活不是更痛苦、悲惨吗?为了活下去,民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逼上梁山’的社会含义就是‘官逼民反’。课文使我们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认识到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这就是课文主题的意义所在。”教参是从政治和阶级斗争的角度,界定这个“逼”字的。

“逼”字确实是解读的钥匙,但是仅仅作政治和阶级斗争上的理解,就忽略了其中所蕴涵的丰厚的文化信息。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表现的是反抗暴政的主题,这样的主题在中学课文中屡见不鲜。《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为解救燕国的危难,反抗强秦的欺凌,“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何等的豪迈!“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义士慷慨赴义的壮烈可歌可泣。再如《陈涉世家》中的陈涉,面对秦朝的暴政,暗怀反抗之心,面对同耕者的嘲笑,“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有了这样的“鸿鹄之志”,才会有陈涉的起义。当陈涉等人遇雨失期时,他们的想法是:“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他们的号召是:“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举大计”“死国”“举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何等的豪迈!反映出陈涉们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精神面貌。在这些人身上,你看不出多少“逼”的外部力量起作用,他们是积极反抗、勇于反抗的。

而林冲,他性格勇猛,有血性,可以说是条好汉。当他遇到恶势力的压迫时,他是怎样做的呢?首先,他对于高俅的陷害,并没有反抗,甘愿发配。当他被刺配到沧州,和李小二说起高俅陷害他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听从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林冲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与荆轲、陈涉等人有天壤之别。先民的血性在林冲的身上已经泯灭,委曲求全、忍辱负重、逆来顺受、随遇而安是他此时的精神面貌。

林冲最后是被“逼”上梁山的,仇人已经杀上门来,不反抗只有死路一条,这才无奈地奋起杀敌。既见不到荆轲慷慨赴义的大勇薄天,也见不到陈涉心怀大志的豪气干云,林冲最后的爆发,让人觉得他只不过是无路可走、无可奈何、被动性的逃亡。同为热血男儿,林冲的反抗暴政为什么落到“逼”字上?这里就可以看出文化的力量了。

以文化的角度分析:从纵向看,中国的历史,在封建大一统形成后,日趋专制化。儒家思想强调的是封建等级秩序,在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主流意识形态后,忠君爱国成为专制制度的招牌。战国第一家的墨家流派,因为崇尚平等正义,反抗统治者的暴虐,在汉初已烟消云散了。盛唐以后,民族精神日趋委靡,像荆轲和陈胜那样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日见稀少。后世的文天祥、史可法,都是忠君爱国的典范,而不是反抗暴政的英雄。从横向看,我国的历史,与西方不同,缺乏诸如古希腊民主城邦反对专制霸权,古罗马人维护共和、反抗帝制,殉教者反对宗教迫害等(基督教徒反对异教徒的迫害,异教徒反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这样为信念和信仰的斗争。随着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确定与深化,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和制度日趋完备,民族内在的反抗精神在思想与制度的双重压制下日趋薄弱,而奴性化的程度却越来越深。因此,林冲的反抗要靠“逼”才行,林冲与其说屈服于暴政,还不如说是屈服于维护封建秩序的文化。是文化的力量,使先民们壮怀激烈,主动斗争;使得后人如林冲辈忍辱偷生,被动挣扎。不是人种变了,不是血温降低了,而是文化变了,驱动力变了。

“课标”要求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文化现象的剖析”,才能完成“课标”的要求。

标签:;  ;  ;  ;  ;  

人物情节背后--文化的力量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