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临床特点,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病死率居高不下。因此加强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药物;临床应用
引言
就医学方面而言,由于我国在疾病防治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在多数情况下,主要是借鉴国外经验来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因此只有加大国内医疗学术研究力度,提高医学科研水平,才能够提高我国医疗水平,进而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理想的治疗环境。
1心血管疾病概述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常规治疗往往根据患者的病情,参照相关指南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和治疗剂量,反复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药物和治疗剂量,不仅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和治疗费用,也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在常见心血管药物使用前进行相关彩超和多普勒检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药物和治疗剂量,可以更加高效、安全地治疗疾病。
2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物临床应用
2.1高血压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在临床中合理选用抗高血压药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初始药物个体化:本院联合用药方案较多,主要原因就是考虑个体化用药,应分析患者全身状况选择药物及剂量,观察其反应性。第二,小剂量:药物治疗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以达到降压目标水平和最小的不良作用。第三,联合应用:本院的高血压住院病患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合理配伍,加强降压作用,降低不良反应,特别是对高血压伴有不同疾病的患者,不同的联合用药更有利。第四,使用长效制剂:不仅服用方便,且作用平稳持久,避免由于血压异常波动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第五,经济观点:本院使用的降压药进口药居多,高血压是慢性病,需要长期直至终生服药。新的指南还强调ACEI、ARB是高血压合并肾损害及糖尿病的强适应症,而目前这两类药物价格都还是比较昂贵。ACEI、ARB和长效钙拮抗剂作为高危人群的强适应症以及未来强化血压的控制而联合用药虽然增加了药物费用,但因减少了并发症的处理费用反而节约了总的成本,还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2.2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以头晕目眩、心悸、胸闷憋气等为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莫雷西嗪、普罗帕酮、美西律是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广泛使用的药物,不仅具有很高的治疗有效率,同时严重的心脏副反应较少,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转复心律方面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药物主要为胺碘酮、奎尼丁、普罗帕酮等延长心房动作电位时间和不应期的药物;而对于预防心律失常复发方面,则主要应用胺碘酮;洋地黄类制剂药物则主要应用于控制心室率,但是这种药物无法使患者运动时的心室率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目前临床上多应用β-受体阻滞剂,等维拉帕米钙通道阻断剂进行治疗。心律失常的发生会导致患者的整体机体功能下降,无法做较重的活动,甚至影响其生活自理的能力,由此也就容易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战战兢兢,唯恐病发,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2.3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1979年WHO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将冠心病分为5型:(1)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但在静息、动态或负荷心电图下显示心肌缺血改变,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提示心肌灌注不足,无组织形态改变。(2)心绞痛:发作性胸骨后疼痛,由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3)心肌梗死:缺血症状严重,为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4)缺血性心肌病:长期慢性心肌缺血或坏死导致心肌纤维化,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5)猝死:突发心搏骤停引起的死亡,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的严重心律失常所致。冠心病用药分类:第一,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减轻症状及改善缺血的药物应与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的药物联合使用,其中一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兼具两方面作用。目前减轻症状及改善缺血的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钙拮抗剂(CCB)。第二,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这类药物主要包含: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及ACEI或ARB。其中应用他汀类药物时,应严密监测转氨酶及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及时发现药物可能引起的肝脏损害和肌病。采用强化降脂治疗时,更应注意监测药物的安全性。对于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或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危冠心病患者均应使用ACEI。所有冠心病患者均能从ACEI治疗中获益,但低危患者获益可能较小。对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可改用ARB。
3结束语
总之,虽然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药物的研发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但依旧还有很多大型公司正在积极进行心血管疾病药物的研究,已经有十几项Ⅱ期和Ⅲ期心血管疾病药物方面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进程也会随着加快。另外,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和脑部的表现,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所以应该重点关注心脑血管疾病,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生梅.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与进展[J].现代养生,2016,12:59.
[2]张天毅,闻成艳.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依从性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01:7-8.
[3]侯爱敏.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临床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81:28-29.
[4]刘文华.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临床药物药效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22:198-199.
[5]俞琪芳.益气养阴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05:148-149.
论文作者:董宝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药物论文; 心血管疾病论文; 高血压论文; 心肌论文; 患者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冠心病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