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R-毛细管电泳法对1例5结节肝细胞癌克隆起源的检测分析论文_朱玉瑶,陈佳,丛文铭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病理科 上海 201805)

【摘要】 目的:多结节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本研究通过分析多结节HCC患者肝组织和各结节的克隆起源特点,探讨克隆起源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1例5结节HCC患者,提取周边肝组织和5个结节DNA,利用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10个微卫星位点杂合性缺失情况,判断各结节之间的克隆起源关系。结果:5个结节与周边肝组织在10个位点处均检出杂合性缺失,其中T2与其他4个结节之间检出4个或以上的杂合性缺失位点。结论:多结节HCC各结节间的克隆起源模式可能不同。

【关键词】 肝细胞癌;克隆;多结节;微卫星;杂合性缺失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6-0078-01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本课题组曾较早开展了多结节性HCC克隆特点研究,提出了单克隆(IM型)和多克隆(MO型)两大起源模式[1-2]。IM型是指肝内残留癌细胞的复燃生长,而MO型本质上为一个新生肝脏肿瘤。本研究采用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了周边肝组织及HCC的5个独立结节,分析周边肝组织与肿瘤组织各个结节的克隆起源。

1.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信息

选取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一例原发性肝癌标本,因体检发现甲胎蛋白386.5ng/ml,CT提示肝左叶占位,行“左肝部分切除术”。

1.2 微卫星位点选择:

根据文献与HCC克隆起源相关的基因,以及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抑癌基因,选取了10个微卫星位点进行检测,并采用不同荧光标记对引物进行标记[3]。位点信息为如下:FAM标记的D8S520、D16S514、D8S246、D16S419、D1S507、D17S831、D13S268,HEX标记的D1S243、D17S938、D16S505。

1.3 PCR-CE实验方法

采用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分析克隆起源,PCR反应参照zhao等的报道[4],最后在ABI 3500测序仪上进行毛细管电泳。

1.4 结果判断方法

结果判读方法参照zhao等的报道[4]。

2.结果

2.1 病理结果

肝脏标本14×8×5cm,切面见5个灰白色肿物(T1-T5),直径1~2.5cm,病理诊断:5结节均为肝细胞癌,硬化型,Ⅲ级。

2.2 免疫组化结果

5个结节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基本相同,HePar-1(-),Arginse(-),CK7(+),GPC-3(+),HBsAg(+)。

2.3 克隆起源检测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对HCC的5个结节(T1-T5)进行克隆起源检测,结果为:与正常组织(N)相比,肿瘤组织在10个微卫星位点处存在缺失(图1);5个结节之间进行比较,结节T2和另外4个结节均检出了3个或以上的等位基因缺失,提示结节T2与其他4个结节为不同克隆来源,结节T1,T3-T4之间出现了≤2个等位基因缺失,提示该4个结节为相同克隆来源。

图1 N与T1在D16S505,D17S831和D17S938杂合性缺失示意图

3.讨论

一般认为多结节HCC的发生主要有3种可能,第一种是肝内种植转移(intrahepatic metastasis,IM型),与原发肿瘤为相同克隆来源,即克隆起源;第二种是不同部位的肝细胞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背景下,因持续受到HBV/HCV感染刺激,形成新的肿瘤(multicentric occurrence,MO型),与原发肿瘤为不克隆来源,即多克隆起源[3];第三种为以上两种情况兼有之。

克隆起源模式难以通过临床表现和病理的组织形态学判别,即便是在同一个患者中也可能同时存在IM和MO,通过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肿瘤样本各结节中的10个微卫星位点的长度,能够揭示肿瘤细胞克隆起源的特征[5]。本例中与正常组织相比,5个肿瘤在10个位点中都有缺失,证明在此微卫星区域很有可能存在和肿瘤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因此对于多结节性HCC进行克隆起源检测能够对其生物学特性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丛文铭,步宏,陈杰,等.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版).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31(3).

[2]朱玉瑶,顾怡瑾,陆新元,等.二例术后远期复发性肝细胞癌的克隆特点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6):450-2.

[3] Xie DY, Fan HK, Ren ZG,et al.Identifying Clonal Origin of Multifoc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 Clin Transl Gastroenterol.2019;10(2):e00006.

[4] Zhao Q,Yu WL,Lu XY,et al.Combined hepatocellular and cholangiocarcinoma originating from the same clone:a pathomolecular evidence-based study.Chin J Cancer.2016 Aug 24;35(1):82.

[5] Shimada S,Mogushi K,Akiyama Y,et al.Comprehensive molecular and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EBioMedicine.2019 ;40:457-470.

论文作者:朱玉瑶,陈佳,丛文铭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基于PCR-毛细管电泳法对1例5结节肝细胞癌克隆起源的检测分析论文_朱玉瑶,陈佳,丛文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