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成都地区7.29~8.1暴雨过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许皓琳[1](2020)在《机场雷暴的细微结构分析和监测研究》文中提出雷暴是典型的中尺度强对流天气,其生命史短暂,发生发展具有局地特征,给航空安全、农业经济发展等带来较大威胁。利用微波辐射计获取的温度和水汽实时廓线资料,结合同址风廓线雷达的测风资料,构成有别于气球探空(定时施放)的“实时无球探空”。沿用常规强对流指数算法得到适用于辐射计的对流指数,并针对辐射计特有的液态水等要素,得到了改进对流参数,分析了昆明析昆明、成都双流等地区稳定流场下的温湿分布,以作参考。再选取昆明长水机场、成都双流机场和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的典型雷暴个例,研究雷暴发生时的温湿细微结构变化,以及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的变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微波辐射计与风廓线雷达共同反演的实时探空能获取机场上空热力、动力场的连续变化,对高空槽雷暴、干雷暴和强雷暴等过程的出现有较好的识别效果。通过追踪对流有效位能(CAPE)的连续变化,可捕捉到雷暴前期不稳定能量显着增大过程和雷暴临近时能量释放过程,还能表现水汽饱和度增减、动力场中风切变的发展等现象,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有较强预警能力。根据CAPE值的差异还能进一步推断雷暴强度的大小,并有效区分出雷暴、降水时段。(2)针对辐射计输出实测水汽测量值的特点,设计了K、TT和SI等对流参数及改进指数K1指数、TT1指数,并进一步得到温度水汽梯度(grad T、gradρv)、大气可降水量(PW)、云中水汽液态水(IWVc、LWPc)以及暖云水汽液态水(IWVwc、LWPwc)和冷云水汽液态水(IWVcc、LWPcc)等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在各地区雷暴过程中,K指数、K1指数、TT1指数、PW和IWVc在雷暴前2-3小时存在显着增长或跃升过程,对应了雷暴前不稳定能量和水汽的积累。在昆明高空槽雷暴和成都干雷暴个例中,改进指数显着增大时刻较原指数更提前,且增量更大。IWVwc、LWPwc等值在伴有强降水的雷暴中明显跃增,反映了雷暴期间,若云层发展较高,水汽、液态水含量充分,则更易发生强降水过程。(3)昆明高空槽雷暴出现时,大气温湿分布与稳定流场前期差异不大。温湿变化出现在雷暴前1小时,此时低层降温,水汽密度逐渐增加,IWVcc和LWPcc大于0.1 kg/m2。雷暴前15分钟,低层降温加剧,中高层在系统过境下升温,机场上空形成了深厚的等温层,对流发展于等温层顶,对应相对湿度达95%以上。grad T和gradρv在雷暴当日正值多于负值,对应雷暴前期地表增温和水汽积累过程;雷暴爆发特征为:两值跃变,对应高低层温度的突变和水汽的迅速增长。(4)双流干雷暴当日的温度、水汽均显着高于同期稳定流场日,当日的三次雷暴子过程中,第二、三次过程中的温湿变化更明显:雷暴前存在降温、水汽积聚现象;雷暴发展时,温度回升,水汽密度值减小。相对湿度在整个雷暴期间均低于95%,反应了当日水汽含量、饱和度较低,因此表现为未发生降水的干雷暴。干雷暴过程中,辐射计探空指数、改进指数和PW的变化规律明显,其值高于稳定流场日,并在雷暴前显着上升,在雷暴结束后减小。PW的三次增减过程与雷暴三次子过程的起止有较好对应,较好的反映了雷暴期间云层的发展减弱过程。(5)双流前期雷暴云激烈发展,后期发生强降水的强雷暴过程特征为:雷暴激烈发展时,温度和水汽均发生强烈增减变化:温度最大变化量达9℃,水汽密度值的5分钟增量为6.4 g/m3。进入强降水阶段后,在下沉运动影响下,温度徒减。当日辐射计探空诊断量和强对流诊断量在强雷暴影响下偏大,但各指数的演变仍具一定规律。其中,K指数、TT指数、grad T和gradρv在雷暴期间均有显着跃升过程,对应空中温湿剧烈变化,对流发展到最强的阶段。PW和IWVc的徒减与地面强降水对应,较好的描述了空中水汽凝结为液态水降落的过程。整个暴雨期间,LWPcc显着高于LWPwc,此次地面降水,水汽资源更多的来自于空中过冷水。也反映了在LWPcc含量很大时,更易引起地面的强降水过程。(6)对比分析昆明、成都双流和乌鲁木齐地窝堡三地机场夏季雷暴过程中,环境场温湿分布和辐射计各诊断量演变特征得到:不同地区雷暴发生时,温度和水汽条件有演变特征各不相同,辐射计反演的各参数也存在不同的增减变化。因此,在对不同地区的雷暴过程进行分析预警时,应选用不同的辐射计诊断量。
杨晴雯[2](2020)在《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荒漠化面积占比达国土面积的27%,是全球荒漠化最为严重国家之一,荒漠化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居生态环境安全,地域水源涵养区保护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荒漠化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了国家明确政治部署。固土是荒漠化坡面修复的根本途径,然而现有机械固土法无法实现复绿,无机化学固土法破坏了土壤生态,植物根系固土法高度依赖人工补水,而综合固土法成本高昂,尤其这些方法都极难实现由人工干预到自然修复演替过程;在国家要求“最大限度采用近自然方法和生态化修复技术”背景下,环保可持续固土方法亟待研究。本文以最主要荒漠化坡面类型-沙化坡面为研究对象,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改性有机材料为固土材料,选择新疆干旱中度荒漠区开挖路堑边坡、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半干旱重度荒漠区风沙化坡面、黄河上游若尔盖高寒湿润轻-中-重度荒漠区草地沙化坡面3类典型荒漠坡面,基于系列试块试验、盆栽试验、大型样地试验和物理模拟试验,开展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获得以下成果:(1)基于随改性材料老化相关的加固土性能劣化特性和随植物根系生长的根系土性能强化特性测试,系统获得了改性材料加固土、天然植物根系土以及改性材料-根系加固土的基本性质特征:(i)改性材料和根系均能显着提高土体团聚性、力学强度,降低渗透性;(ii)改性材料-根系土固土特性优于单纯材料加固土或单纯根系土;(iii)改性材料-根系固土效果受根系形状、土体密度、有机质影响,即须根加固效果优于直根、低密度土根系发育密度好于高密度土、有机质促进根系发展。(2)基于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和紫外照射环境下材料加固土团聚性、力学强度和渗透性能的老化测试,获得了材料加固土性能随改性材料老化持续劣化特征,给出了材料加固土性能指标时效劣变定量数学描述;基于材料-根系土物-化-生性能随根系不断生长发育的强化特征,给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能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数学描述。由此,首次提出了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演替固土的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开展了至今已3年的大型样地试验,全面获得了改性材料-植物演替过程土体多学科(物理、化学、力学、水力学、生物、生态)指标现场数据,揭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指标的动态时变特性,划分了改性材料起始固土、材料-根系演替过度联合固土、植物根系稳定固土的材料-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进一步,以加固土体固化度(S)为指标,引入材料老化度(AI)、根系强化度(F)因子,建立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定量评价体系。(3)基于所选典型荒漠化区环境背景,在一个水文年时间跨度内考虑风蚀、雨蚀、冻融3类主侵蚀营力的动态影响,设计了包含对照组的6个大型物理模型试验,模拟对应植物“春发—夏长—冬枯”年生过程的根系“发育—成长—休眠”阶段改性材料-根系坡面侵蚀,揭示了根系初生期以改性材料加固为主、根系生长成熟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根系休眠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的单年坡面抗侵蚀规律。(4)从多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与坡面生态修复机理:(i)从微观结构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固土的“物理团聚”和“化学黏合”机理,从细观力学层面揭示改性材料固土的依赖小孔隙毛细效应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从宏细观力学层面揭示了植物根系固土的力学“加筋”机理和与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i)在此基础上,从微-细-宏观层面系统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的坡面抗侵蚀机理;(iv)进一步从物-化-生层面厘清和论证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坡面土壤熟化内因,探讨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长期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对所选研究区内三类典型荒漠化坡面开展因地制宜工程示范应用,多年监测结果显示出坡面生态修复获得良好效果,验证了本文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在坡面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高宏[3](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吴少峰[4](2019)在《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文中提出节事活动是地方文化活动的集中缩影。近年,随着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实力的提升,传统文化和新兴创意产业都备受重视,节事活动逐渐在公众面前展露视角,成为吸引游客、创造利润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旅游类节事活动近万个,然而真正形成品牌效应,组织生产中的经验技术被共享与传承,有良好口碑的节事活动并不多见。因此,如何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既坚守文化传统又符合时代精神,使节事活动不陷入“快餐化”的困境,思考节事活动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内音乐的日益开放和多元化,年轻人对现代音乐艺术的接受,大型户外音乐节自90年代末20世纪初在国内拉开序幕。近二十年音乐节的探索与壮大,为节事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解空间,也为我们对节事活动文化创新与持续的思考也带来充分观察视角。国内音乐节事的萌芽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转型社会的困惑与反叛情绪,地下与地上空间的市场转变,都让音乐节事活动无法独立于转型社会中困惑、冲突与摸索的宏观语境之外,伯明翰学派在音乐文化研究中的讨论和应用中所呈现出的表征理论正好能对此现象的理解带来新的认知和解释。其次,非持续的音乐节乱象中文化内涵挖掘、创意和传承的忽视也使得我们对节事活动产业的发展需要寻求更多的理论指导。此外,从国内音乐节近年的发展来看,真正有影响力的音乐节仍极少,多数音乐节同样缺乏延续性,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它的发生?是隐藏在节事的市场供求关系下文化的传递产生了脱节,还是技术、管理层面的原因导致的节事活动的文化未能得到更好的传播?进入节事活动的消费者又有怎样的感知和创造?表征理论作为一种“选择、表达、构建和塑造”创造过程的探讨,都将为节事活动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以往旅游研究中对表征,以及表征和身份的讨论,主要关注的是表征过程中的某个方面,较少系统的讨论到表征的过程。与身份相关的旅游研究中,较少研究者尝试从群体的角度去探讨参与者在体验中所构建的身份感知与认同。而涉及表征和身份的研究中,讨论的身份主要是当地居民,较少将游客身份引入表征的研究。此外,以往音乐节相关研究较少以质性研究的方法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节事中与表征相关的研究鲜少出现,音乐节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文化如何被表征和传递,以及参与者的体验情况都还未得到深刻阐述。因此,本研究在对文化表征理论以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引入了身份对表征过程的参与和体验,对音乐节事活动中的文化表征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迷笛音乐节是本研究的案例地,作为国内标杆性的户外摇滚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的历时长度、举办地的跨度、丰富的节日内容以及规模程度,都为我们对节事活动文化的思考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地。研究结合了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和网络民族志的资料收集方法,文章使用的田野资料来源于在迷笛音乐节连续三年共七届的现场观察和该时期中音乐节前后全过程跟踪观察的网络资料搜查,以及2015年3月至6月持续三个月在北京迷笛学校的田野调查。最终获得的资料包括访谈样本共102个,问卷总样本共1600份,以及网络组织中的文本资料;音乐节历年的媒体报道、宣传册及创办人的访谈资料,另有公司项目总结报告,调研报告以及部分与音乐节的举办相关的会议现场记录等。音乐节相关记录片、照片,以及研究者田野观察记录也作为补充数据为研究带来更完整的理解。网络资料的收集则来源于乐迷及乐迷组织的微信群和QQ群在迷笛音乐节期间的状态跟踪、观察记录和每届音乐节前后组织内的所有聊天导出所形成的文本资料。此外,网络资料还包括近年网络、报纸的媒体数据资料以及BBS乐迷帖等。在分析过程中,研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中的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辅助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音乐节事活动通过文化的表征、技术的表征和相关的变化完成了第一表征的过程,最终呈现出相关的概念。正如霍尔认为第一表征是从物到概念的建构,节事的表征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建立在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基础上,是现实文化中的颠覆、补偿或延长,通过节的形式将文化放大、凝聚,集中的再现出来。对音乐节事活动来说,摇滚文化中的批判和反思,是现实生活中年轻人话语权缺失的精神补偿。被摇滚文化打动进京寻梦的年轻人,在底层对抗中成长为以迷笛音乐学校为中心的摇滚群落,在互帮互助中完成了音乐节的诞生和新体系的建立,是现实的延长。迷笛音乐节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也集中再现了青年人对时代现实中存在问题不断反思和批判的真诚态度。然而仅是文化的诞生并不能将音乐节变成可感知,参与和体验的活动,只有通过技术的形式以物化的手段将其构建成一个具体感知的概念,经由准备阶段、入场阶段、现场阶段、结束阶段以及贯穿全部阶段过程中一系列的运作等技术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可感知的概念,才可能把这种文化通过节日进行表征。此外,节事活动文化的表征不同于物的生产,其生产是非固态的,变化的。在迷笛音乐节中,它通过原生文化的生长与传递,以及技术的摸索和发展,在变化中寻求发展。最终,在前期资料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音乐节事活动中第一表征中所对应呈现的概念。由此,音乐节事的第一表征通过文化、技术和变化完成了从物到具体可感知概念的表征过程,使音乐节事的文化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最终被建构,得以呈现、继承和发展。第二,本研究从“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身份的进入、创造和发展”,“参与者在体验过程中对概念的接收情况和所形成的身份认同”和“参与者在体验中所形成的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了音乐节事活动第二表征中从概念到意义生成的过程。音乐节文化的号召力,吸引了拥有相似兴趣的核心参与者欢聚。他们作为同类人的聚集,暂时逃离确定的规范和主流社会准则的束缚,批判世俗社会中的不合理,释放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形成了与日常状态相区别的阈限空间,并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可分享的符号,成为乐迷相聚时默认的规则和遵从的文化。当音乐节开始举行,参与者进入音乐节中,第一表征中准备就绪的概念才变成第二表征中真正的概念呈现出来,研究结合田野和问卷数据的认知,发现乐迷参与者在对音乐节事活动整体的感受中,对所表征出的概念获得了较高的传递和接收。而音乐节的参与者不仅是被动接收了表征过程中呈现的概念,他们也主动创造了音乐节中新的概念且在参与者中具有高接受度。音乐节阈限中的超越体验和概念的高接收度感知,让参与者形成了自生性共睦态、意识形态的共睦态和规范性共睦态三种群体体验感知,在共睦态的共鸣中获得了身份的认同。当节事中所呈现的这些文化的概念被参与者所接收时,意义也在此时产生。通过对访谈中乐迷在音乐节的体验中所获得的感受进行意义的解读,发现对乐迷参与者来说,在音乐节的体验生成了让乐迷参与者感受到沉醉和分享的“乌托邦”,承载了参与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这个乌托邦也许并未实现,却由年轻人在世俗之外的节日片刻的自我实践中所创造和构建,成为在世俗社会中自我融洽与释放的场所,是世俗社会冲突中的缓和剂,是在路上的乌托邦。第三,迷笛音乐节在多年循环演进的举办过程中,形成了表征的循环。由于音乐节事活动的时期性、一次性和周期性,在不断循环互动过程中,每当进入下一轮举行时,均能通过上一轮举办中的反馈,得到及时的调整,让音乐节的生命力变得可持续,走向专业化和规模化。不仅是作为组织方的音乐节在不断的自我精进,身份方的乐迷参与者也在音乐节历时中所发生的种种不确定事件时进行陆续反馈,在理解、接纳和期待的态度中促进音乐节的改进和完善。最后,研究提出了节事活动文化表征过程的概念性模型,进一步解释了节事活动中第一表征,节事活动中的第二表征以及表征的循环过程。这一概念性模型的提出,不仅拓展了表征理论研究在节事学科的实践,也从节事研究的角度对表征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可以看到,本研究通过文化表征理论为音乐节事活动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进行解释,以经验性研究对理论做出进一步探索,将表征研究扩展到节事活动中动态体验和感知的传递视角,提出了节事节事活动文化表征过程的概念性模型,拓展了表征理论研究的边界,深化了表征理论的研究。该实践的尝试,跳出了符号传递中的指涉中意义丢失的可能性,为表征理论的研究在动态的节事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操作和理解方式,表明了该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的可行性。研究从表征的角度来阐释和理解节事活动的呈现过程,让音乐节事活动的实践回归到文化本身,更新了现实中节事活动生产的理解,弥补了以往节事活动研究中文化的缺位,以及商业运营中对文化内涵的不透彻理解。节事参与者在节事活动表征过程中的引入,也实证了参与者不再作为“被动的观众”,而是为节事活动增添了主动创造的过程。此外,本研究所提供的田野数据为后续相关研究的进入提供了一些田野数据,同时在如何数据获取的方法论的思考方面也带来一定的参考。
成鹏伟[5](2018)在《北京和成都城市下垫面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依据北京市和成都市ADTD闪电定位资料对北京市与成都市6-9月闪电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然后基于北京市和成都市下垫面的类型、地形、海拔和地表温度等数据分析了下垫面环境特征对地闪活动的影响;最后利用ERA Interim Daily在分析数据、MICAPS数据、卫星数据、雷达数据等多种资料对北京市和成都市的正、负雷暴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北京市6-9月总地闪平均电流强度35.66kA,正地闪比例为10.4%。成都市6-9月总地闪平均电流强度25.27kA,正地闪比例为5.5%。北京市地闪活动中电流强度和正地闪比例明显高于成都市。北京市6-9月地闪、负地闪频次日变化特征呈明显双峰双谷型,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2-3时、10-11时,正地闪日变化呈单峰值特征,峰值出现在17-19时。成都市6-9月地闪、负地闪、正地闪日变化特征一致,呈明显的单峰单谷型,峰值出现在0-3时,谷值出现在11-12时。(2)北京市地闪密度空间分布特征为:地闪高发区主要分布在顺义区、密云县、平谷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和延庆县等下垫面以山地丘陵下垫面为主的地区。成都市地闪密度空间分布特征为:地闪密度呈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地闪高发区主要集中在成都市区、双流区、龙泉驿区及金堂县等地区。局地热岛效应空间分布与地闪空间分布密切相关,夜间局地热岛效应增强是夜间地闪活动活跃的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市和成都市地闪密度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4、-0.99。(3)北京市正雷暴发生时700hpa至1000hpa相对湿度低于北京市负雷暴和成都市负雷暴发生时相对湿度。正雷暴与负雷暴相比,正雷暴常发生在对流层中低层较干燥的环境中。北京市雷暴发生时0℃至-20℃之间高度差为3002m,成都市雷暴发生时0℃至-20℃之间高度差为2421m,北京市雷暴发生时冷云效应比成都发生雷暴时更强。Cape值和CIN值在控制地闪极性发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地闪比例与对流云团云顶高度密切相关,正地闪主要分布在对流云团中部云顶温度小于-60℃区域。
陈茹[6](2018)在《基于“语境-文本”理论视野的长江中游传统聚落及乡村公共建筑研究》文中指出聚落可以概括地表述为人类聚众而居、落地生存的时空过程与形态。建筑学的聚落研究一直较多关注聚落的规划、设计与建造,随着学术研究的积淀与进展,聚落在人们的认识中被赋予多样性意义,以揭示聚落现象及其运行、发展背后的规律与本质。为了对聚落意义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讨,本论文回归“人”这一聚落存在的核心与根本,对聚落现象进行理论思考。根据唯物史观及其历史哲学,透视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地理学、建筑学五大学科聚落研究的方法与成果,认为聚落既是人实践的过程和形态,也是实践的载体和结果,并提出“聚落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这一新的聚落观。据此,本文的研究路径并非通常的基于建筑认识聚落,而是将聚落视为动态的整体去认识建筑,从而由一个更为宏观、综合的系统视角理解聚落及其建筑。相应地,在研究方法上,观照当今哲学和建筑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借鉴“语言学”方法,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关于聚落现象及其意义的理论思考,提出解读聚落意义的逻辑结构和文本层级,即区域、聚落、建筑三个层次,且前者依次是后者的“语境”,后者依次是前者的“文本”。以此理论框架为基础,本文针对长江中游传统聚落及其乡村公共建筑开展新聚落观下的实证研究。一方面,长江中游是长江流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典型地域,其传统聚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另一方面,乡村公共建筑是聚落系统的核心,也是聚落意义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本文以期藉此“由点及面”,深化关于聚落之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和探讨。对于长江中游“区域”而言,根据基于语境解读文本、从而剖析其意义的语言学原理,考察长江中游及其分语系作为其中传统聚落之“语境”的构成和特征,即流域大环境主导的外圈语境(包括自然、半人工及人文因素),和以方言为外在表征、实为文化差异的内圈语境(四个方言语系)两个层次。对于传统“聚落”而言,因其位于联结“区域”与“建筑”的中间环节,从而具有“文本”与“语境”的双重属性。作为区域“语境”下的聚落“文本”,其特征有基于形态层面的表层结构,也有“有缘有分”之于“聚”、“安居乐业”之于“落”的深层意义;作为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聚落“语境”,则同时表现为影响建筑营造的建造性语境(如:选址的自然影响)和影响建筑内涵的非建造语境(如:社会文化制度)。对于乡村公共“建筑”而言,本文将“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研究纳入“传统聚落—乡村公共建筑”这一“语境—文本”解读的理论框架。通过语言学与现象学的合力,分别从主体——场所精神与深层结构、客体——场所功能与中层结构、载体——场所空间与表层结构,内外关联、互动的三个方面完成对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解读。概言之,本文初步构建了基于语言学方法的聚落体系研究框架,建立了聚落研究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学术观点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并遴选长江中游传统聚落及乡村公共建筑进行了实证研究。本论文试图通过这一完整的逻辑与操作过程,为建构“聚落学”研究科学体系进行初步尝试及基础铺垫。
孙松林[7](2018)在《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连接着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川藏间重要的交通廊道与枢纽。其高山深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气候植被特征、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赋予了其独特而神奇的聚落景观,而偏僻、蔽塞的地理、交通环境又使得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保存,让人得见其神奇雄浑、苍凉悲壮的景观魅力。为了理清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和同一民族中的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以及这些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内在的形成机制与建造逻辑,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数据统计、GIS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先对岷江上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岷江上游的总体聚落景观分布格局、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及11个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五章);接着对同沟谷的藏羌聚落景观及同民族内不同沟谷的聚落景观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区分,并作了总结与评价(第六章);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七章);最后总结归纳了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第八章)。研究结论如下:1.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2.藏族与羌族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3.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4.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5.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6.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7.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本研究首次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与解答,还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和演替逻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初步绘制了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成果有助于拯救与保护岷江上游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风貌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周颖智[8](2017)在《川中丘陵地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是拟定区域土壤侵蚀防治政策的重要依据,以往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土壤侵蚀研究时均是以地形图为参照,通过目视判读耗时耗力地勾绘侵蚀图斑,工作量大且较难实现大区域的土壤侵蚀监测和评估。随着3S(RS、GIS、GPS)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趋成熟,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选择川中丘陵地区作为研究区,以川中丘陵地区2010年度的降雨、土地利用、土壤、地形、遥感影像等资料为数据源,将RS、GIS等现代技术与传统RUSLE模型、基于SMA的RUSLE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从多个方面对川中丘陵地区2010年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对比分析三种模型的评价结果,得出基于SMA的RUSLE模型的土壤侵蚀评价结果最为理想。最后,将该模型的土壤侵蚀评价结果进行土壤侵蚀强度分级,进一步分析了川中丘陵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高程带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影响。最终得到以下四点主要的研究成果:(1)构建了川中丘陵地区土壤侵蚀因子空间数据库。根据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模型的规定,以TM数据、实测数据、气象数据、专题图件和文字资料等作为数据源,利用ArcGIS10.1和ENVI5.1等软件,提取了R-降雨侵蚀力因子、K-土壤可蚀性因子、C-植被覆盖管理因子、LS-坡度坡长因子和P-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等主要的土壤侵蚀因子。此外,针对侵蚀因子特性建立了其空间数据库,并分析了其变化特性。(2)进行了川中丘陵地区2010年土壤侵蚀评价。分别采用传统RUSLE模型、基于SMA的RUSLE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三种方法对川中丘陵地区2010年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对该地区的土壤侵蚀强度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传统RUSLE模型、基于SMA的RUSLE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运算得到的该地区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是38.8t/(hm2.a)、18.3 t/(hm2.a)和12.7 t/(hm2.a)。利用传统RUSLE模型计算的土壤侵蚀强度总体偏高,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计算的结果总体偏低,基于SMA的RUSLE模型计算的结果适中,评价结果较为理想。(3)阐明了川中丘陵地区土壤侵蚀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西南部分的屏山县,以及西北边角的盐亭县,侵蚀强度总体较高,中度侵蚀到剧烈侵蚀所占比例较大。研究区中部地区,主要位于资阳市、自贡市境内,以及内江市、眉山市东部和广安市西部地区,地势较平坦,植被覆盖较好,以轻度侵蚀和微度侵蚀为主。(4)揭示了川中丘陵地区土壤侵蚀状况与四大环境因子的联系。研究区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状况差异非常明显,土壤侵蚀综合指数最大的是低覆盖度草地,其土壤侵蚀综合指数为500.71,土壤侵蚀综合指数最小的是水域,其土壤侵蚀综合指数为仅有0.42;研究区不同植被覆盖度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10%-30%>10%>30%-50%>50%-70%>70%-100%,整体表现出植被覆盖度越高土壤侵蚀抵御作用越强;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不同,研究区各土壤类型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进行排序,由大到小依次是:粗骨土>黄壤>黄棕壤>石灰(岩)土>硬化地表>紫色土>水稻土>黄褐土>新积土>潮土;川中丘陵地区土壤侵蚀受高程影响较大,川中丘陵地区各高程带上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整体较大,平均值为221.9。
高东东[9](2017)在《德阳市地下水资源禀赋特征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下水资源禀赋是进行开发利用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德阳市是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西南地区城市,区内断褶山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区,平原区局部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差,红层地区地下水资源贫乏,不同区域地下水资源禀赋特征差异明显,开发利用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各异,“5.12”地震后,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同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水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综合分析地下水资源的禀赋特征的地区差异性及其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系是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采用室内收集资料、水文地质调查、统计分析、补给量计算法、水动力学法、水文地球化学化方法、地下水质量综合指数评价、动态监测等方法,系统分析德阳市域的水文地质特征,总结了区内地下水资源禀赋的地区差异性与地下水主体功能及开发利用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学理论、地下水属性理论为指导,按照禀赋的差异性构建了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熵值法、量纲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方法进行指标数据的处理和综合评价等级划分与区划,并开展了实例研究。论文的研究在丰富和拓展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的理论、方法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要成果如下:(1)德阳市西部断褶山区和东南部红层区降雨量均多于平原区,降水量多集中在410月,占到全年的90%以上。断褶山区是绵远河、石亭江的发源地,以高中山狭谷地貌为主,地层从震旦系(Z)到侏罗系(J)均有出露,褶皱强烈、断裂发育;平原区河渠纵横,属河流侵蚀堆积地貌,以第四系地层(Q)为主,地质构造简单;红层地区以冲沟渠系为主,属谷丘地貌,地层以侏罗系(J)、白垩系(K)为主,褶皱轻微,断裂较少。(2)断褶山区可分为5类含水层组,其中碳酸岩类裂隙-溶洞水含水岩组(T2t、T2j+l、P2c、P2l、P1m+q、C1d、C1y、D3tn、Zbdn)的富水性最优,储水构造对地下水的富集控制明显,总体上具区域水动力联系,表现出边缘补给、内部承压,向深切河谷地带排泄等特点,受内部隆起的干扰而呈现复杂化。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水量变化受降雨的影响较大,碎屑岩类层间裂隙水受降雨的影响较小。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型为主,在绵远河、石亭江两岸厂矿企业分布的个别地段,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Ca·Mg型转化为HCO3·SO4-Ca型或HCO3·SO4-Ca·Mg型。平原区可分为4类含水层(组),其中Q3fgl+al泥质砂砾卵石层与Q4al、Q4al+pl砂砾卵石层等相互迭置构成的“上部含水层”富水性最优,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的补给,富水性受第四系沉积物成因类型和地貌特征控制明显,形成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动态类型包括降雨入渗型、开采型和农灌型3种,在地下水集中开采区水位下降严重。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HCO3-Ca·Mg、HCO3·SO4-Ca、HCO3·SO4-Ca·Mg为主,占到水样总数的92.41%;HCO3·SO4-Ca和HCO3·SO4-Ca·Mg型水的分布面积较1990s增加了597.83km2,总体上,区内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地下水质量呈下降趋势。红层区可分为3类含水层(组),其中碎屑岩类风化裂隙-孔隙水含水岩组(K1g、K1q、K1b、K1c、J3p)分布最广,地下水主要富集在沟谷两侧的“宜井区”范围内,含水层一般已不具区域水动力联系,以当地补给,就近排泄,小循环为主;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HCO3·SO4-Ca型水的分布面积较1990s增加了316.1km2,HCO3·Cl-Ca型水的分布面积增加了29km2。(3)德阳市水文地质边界与地貌单元边界、地质构造单元边界基本吻合,以水文地质边界为主控因素,并结合地下水资源开发远景,将德阳市地下水资源禀赋区分为:断褶山区裂隙-岩溶地下水资源禀赋区(I)、平原孔隙地下水资源禀赋区(II)和红层裂隙-孔隙地下水资源禀赋区(III)。禀赋区(I)MR为7.3521.6×104m3/km2·a,ME为0.6518.20×104m3/km2·a;以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含水层(组)水量最为丰富,水质较好。禀赋区(II)MR为12.976.9×104m3/km2·a;MS为25.0405.0×104m3/km2,ME为2.050.0×104m3/km2·a,以河道中下游全新统冲积砂砾卵石含水层(Q4al)水量最为丰富;80个地下水样品51.25%为质量良好,42.5%为质量较差,6.25%为质量极差。禀赋区(III)MR为5.121.7×104m3/km2·a,宜井区范围内MS为0.6815.5×104m3/km2,ME为2.167.14×104m3/km2·a,地下水可利用资源贫乏;50个地下水样中,64%良好,34%为较差。(4)禀赋区(I)岩溶水资源丰富,水化学类型单一,水质良好,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差,工农业供水远景不大,地下水的开发以利用泉水为主,主要是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禀赋区(II)地下水资源丰富,具备规模供水的功能,局部地区地下水资源超采,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差,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相协调。禀赋区(III)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贫乏,开发利用以满足基本的人畜饮水为目的。(5)在地下水资源禀赋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将地下水资源禀赋特征的差异性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转化为定量化的指标,将各单项指标按照地下水的属性分类,按照层次分析法构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总目标层、属性约束层和指标类别层3个层次,包括地下水资源调节恢复性指标、地下水资源可利用性指标、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状态指标、地下水资源保障水平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和地质环境指标6类指标。根据地下水禀赋的差异性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裂隙水、岩溶水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红层区浅层风化带孔隙-裂隙水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6)指标数据处理过程中,通过量纲分析,将选取的指标量纲统一为“L”或无量纲,指标可比性更强;采用基于GIS的栅格化剖分和叠加分割两种指标数据提取方法;利用直接赋值数据标准化方法和根据相关标准和研究成果确定的单指标分级标准,将单项指标值限定在[0,1]之间;利用客观权重系数的差异程度对主观权重进行修正,得出兼顾主观和客观的综合权重系数,使得指标的权重更为合理和易于接受;以0.2为划分界限,将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的强弱程度分为“可持续性弱[0,0.2]”、“可持续性较弱(0.2,0.4]”、“可持续性一般(0.4,0.6]”、“可持续性较强(0.6,0.8]”和“可持续性强(0.8,1.0]”五个等级。(7)针对建立的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德阳市平原区,什邡市山区、旌阳区红层地区3个区域进行不同禀赋区地下水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实例研究,指标选择考虑了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和指标获得的难易程度。评价结果显示,德阳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包括可持续性弱(27.7km2)、可持续性较弱(285.9km2)、可持续性中等(656.2km2)、可持续性较强(940.2km2)四个等级,分别占平原区总面积1.5%、15.0%、34.4%、49.2%。什邡市山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包括可持续性弱(93.7km2)、可持续性较弱(143.9km2)、可持续性中等(211.5km2)、可持续性较强(50.0km2)四个等级,分别占什邡市山区总面积的18.8%、28.8%、42.4%、10.0%。旌阳区红层区内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包括可持续性较弱(133.4km2)、可持续性中等(126.4km2)、可持续性较强(5.3km2)三个等级,分别占总面积的50.3%、47.7%、2.0%。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较为吻合。
孙新国,彭勇,张小丽,周惠成[10](2017)在《基于聚合水库蓄放水模拟的洪水预报研究》文中认为大量水利工程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流域的天然水文特性,特别是对洪水产生了更显着的影响,给流域水文预报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本文首先基于聚合水库的思想,将众多水利工程聚合成一个水库,并根据各水利工程的基本调蓄规律制定聚合水库的蓄放水模拟图;然后将聚合水库的蓄放水模拟图与天然期洪水率定得到的TOPMODEL模型相结合,构建考虑水利工程影响的洪水预报模型;最后在丰满水库五道沟以上流域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考虑水利工程影响的洪水预报方案优于原预报方案,显着提高了洪水预报合格率,并能有效克服原方案在初汛和久旱后预报产流偏大及主汛大洪水期间预报产流偏小的问题;预报洪水过程与实测洪水过程也更加吻合。对3种类型洪水过程的分析表明,聚合水库蓄放水模拟图能较好地反映水利工程在洪水过程中的蓄放规律和对洪水的综合作用。
二、2002年成都地区7.29~8.1暴雨过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成都地区7.29~8.1暴雨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机场雷暴的细微结构分析和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及研究方法 |
2.1 仪器简介 |
2.2 资料介绍 |
2.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微波辐射计的强对流诊断量研究 |
3.1 探空诊断量计算方法 |
3.1.1 气球探空常用指数的物理意义 |
3.1.2 辐射计资料计算探空指数方法 |
3.2 探空指数的改进和辐射计特征量定义 |
第四章 稳定层结下微波辐射计诊断量应用分析 |
4.1 昆明机场稳定流场下辐射计诊断量的演变特征 |
4.1.1 温湿结构分析 |
4.1.2 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演变特征 |
4.1.3 大气可降水量和水汽及液态水演变特征 |
4.2 双流机场稳定流场下辐射计诊断量的演变特征 |
4.2.1 温湿结构分析 |
4.2.2 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演变特征 |
4.2.3 大气可降水量和水汽及液态水演变特征 |
4.3 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稳定流场下辐射计诊断量的演变特征 |
4.3.1 温湿结构分析 |
4.3.2 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演变特征 |
4.3.3 大气可降水量演变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场典型雷暴的细微结构分析 |
5.1 昆明机场高空槽雷暴过程细微结构研究 |
5.1.1 天气概况 |
5.1.2 实时探空 |
5.1.3 雷暴温湿结构分析 |
5.1.4 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演变特征 |
5.1.5 水汽液态水演变特征 |
5.2 双流机场干雷暴过程细微结构分析 |
5.2.1 天气概况 |
5.2.2 实时探空 |
5.2.3 雷暴温湿结构分析 |
5.2.4 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演变特征 |
5.2.5 水汽液态水演变特征 |
5.3 双流机场雷暴强降水过程细微结构分析 |
5.3.1 天气概况 |
5.3.2 实时探空 |
5.3.3 雷暴温湿结构分析 |
5.3.4 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演变特征 |
5.3.5 水汽液态水演变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地域雷暴天气细微结构的对比研究 |
6.1 地理概况 |
6.2 温湿结构差异 |
6.2.1 温湿参量水平分布对比 |
6.2.2 温湿参量垂直分布对比 |
6.3 辐射计强对流诊断量对比研究 |
6.3.1 温湿梯度对比 |
6.3.2 辐射计探空诊断量及改进指数 |
6.3.3 可降水量及云中水汽分布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文章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2)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荒漠化类型与成因研究现状 |
1.2.2 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高分子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修复机理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样品区域定性选择与天然土取样 |
2.1.2 改性固土材料研发 |
2.1.3 固土植物遴选 |
2.2 试验方法 |
2.2.1 改性材料加固土试块试验 |
2.2.2 根系加固土盆栽试验 |
2.2.3 演替固土样地试验 |
2.2.4 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物理模拟试验 |
第3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土基本性质及影响规律研究 |
3.1 材料加固土基本性质 |
3.1.1 团聚特性 |
3.1.2 渗透特性 |
3.1.3 强度特性 |
3.2 根系土基本性质 |
3.2.1 团聚特性 |
3.2.2 渗透特性 |
3.2.3 强度特性 |
3.3 改性材料-根系土基本性质 |
3.3.1 团聚特性 |
3.3.2 渗透特性 |
3.3.3 强度特性 |
3.4 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质的影响规律 |
3.4.1 植物种类的影响 |
3.4.2 土壤性质的影响 |
3.4.3 生物肥料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研究 |
4.1 随改性材料老化的固土时效劣化特性 |
4.1.1 干湿循环劣化作用 |
4.1.2 冻融循环劣化作用 |
4.1.3 紫外照射劣化作用 |
4.2 随植物根系发育的固土时效强化特性 |
4.2.1 根系生长发育特征及耐受性 |
4.2.2 基本理化性质强化 |
4.2.3 力学性质强化 |
4.2.4 水力学性质强化 |
4.2.5 土壤“熟化” |
4.2.6 固土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描述 |
4.3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的提出 |
4.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分析 |
4.4.1 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
4.4.2 水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
4.4.3 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分析 |
4.5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的阶段划分 |
4.6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过程定量描述 |
4.6.1 关于时间尺度的换算 |
4.6.2 改性材料时效劣化函数 |
4.6.3 根系时效强化函数 |
4.6.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时效函数 |
第5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性能研究 |
5.1 改性材料固土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
5.1.1 风蚀产沙特性 |
5.1.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
5.2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
5.2.1 风蚀产沙特性 |
5.2.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
5.2.3 冻融产沙特性 |
5.3 坡面抗侵蚀演替规律 |
第6章 基于“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的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 |
6.1 改性材料固土机理 |
6.1.1 微观结构强化机理 |
6.1.2 小孔隙毛细效应 |
6.2 植物根系固土机理 |
6.2.1 力学“加筋” |
6.2.2 以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 |
6.3 演替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 |
6.3.1 微-细-宏观抗侵蚀机理 |
6.3.2 基于土壤化学的生态机理 |
6.3.3 演替过程坡面综合修复机理与长期作用 |
第7章 典型荒漠化地区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
7.1 典型荒漠区坡面基本概况 |
7.2 坡面修复设计 |
7.3 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
7.4 讨论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
小结 |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类型 |
第四节 旅游市场 |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
小结 |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
第一节 资料价值 |
第二节 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小结 |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
小结 |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第二节 篇目设置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第四节 理论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资料汇编 |
四、着述 |
五、期刊论文 |
六、硕博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4)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餐化”节事旅游的乱象 |
1.1.2 音乐节的壮大与新生 |
1.1.3 文化表征在音乐节事研究中的延伸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路线 |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3.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文化表征的理论基础及在旅游中的相关研究 |
2.1.1 表征的界定 |
2.1.2 什么是文化表征 |
2.1.3 旅游中文化表征的研究 |
2.2 消费者的身份研究 |
2.2.1 身份的界定 |
2.2.2 身份的思辨之路 |
2.2.3 旅游中身份的研究 |
2.3 旅游中“表征”与“身份”关系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音乐节的研究综述 |
3.1 音乐节概念的定义 |
3.2 西方音乐节相关的研究 |
3.2.1 医学角度的人文关怀 |
3.2.2 管理和经济相关的研究 |
3.2.3 文化方面及心理学的角度 |
3.3 迷笛音乐节及相关文献 |
3.3.1 迷笛音乐节:媒体报道和参与方记忆 |
3.3.2 迷笛音乐节:学术观点与言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质的研究:方法论的指导 |
4.2 研究方法 |
4.2.1 个案研究 |
4.2.2 资料收集 |
4.2.3 资料分析 |
4.3 研究伦理 |
4.3.1 研究现场的可进入性 |
4.3.2 研究者的主体间性 |
4.3.3 研究者的取舍 |
第五章 迷笛音乐节的概况 |
5.1 迷笛音乐节的介绍 |
5.1.1 迷笛音乐节是什么 |
5.1.2 迷笛音乐节的音乐类型 |
5.2 迷笛音乐节所属的时代回溯 |
5.2.1 英美摇滚音乐发源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
5.2.2 摇滚音乐在国内传播及音乐节发源的时代背景 |
5.3 迷笛音乐节的发展历程简介 |
5.3.1 音乐节的开始,班子的源头 |
5.3.2 初试牛刀,走出校园的迷笛音乐节 |
5.3.3 商业扩张,一路南下的五年 |
5.3.4 无序到有序:团队相对标准化的音乐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迷笛音乐节中第一表征的解构与建构 |
6.1 田野中第一表征的观察建构 |
6.2 音乐节中表征的迷笛文化 |
6.2.1 迷笛音乐节中的音乐文化的源头 |
6.2.2 文化和情结的来源:共同的根 |
6.3 迷笛音乐节管理运营中的技术表征 |
6.3.1 迷笛音乐节运作的技术架构 |
6.3.2 迷笛音乐节中运作过程的技术解构 |
6.4 迷笛音乐节的发展与变化 |
6.4.1 原生文化的生长与传递 |
6.4.2 技术的摸索与发展 |
6.5 迷笛音乐节中第一表征的概念呈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迷笛音乐节中第二表征的传递与延展 |
7.1 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身份的进入、创造与发展 |
7.1.1 核心受众的聚集:参与者的进入 |
7.1.2 音乐节现场集体符号的创造与共享 |
7.1.3 日常之外的阈限空间 |
7.1.4 参与者文化身份的发展变化 |
7.2 第二表征概念的完成,迷笛音乐节中的身份认同 |
7.2.1 音乐节中第二表征概念的接收与延展 |
7.2.2 共睦态,音乐节空间中的身份认同 |
7.3 意义的生成:构建中的“乌托邦”,分享与沉醉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的循环 |
8.1 “不确定”事件发生在循环中的态度呼应 |
8.2 主办方在表征中的自我精进 |
8.3 并未解决的困扰:报批与安全的标准化 |
8.4 循环中的理解、接纳与期待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迷笛音乐节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访谈者基本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北京和成都城市下垫面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闪电时空分布与下垫面特征相关性研究 |
1.2.2 对流参数与雷暴相关性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闪电资料 |
2.2 卫星闪电资料 |
2.3 地表温度资料 |
2.4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 |
2.5 其他资料 |
第3章 北京市与成都市地闪基本特征分析 |
3.1 全国部分地区闪电空间分布 |
3.2 地闪特征 |
3.3 地闪日变化特征 |
3.4 地闪空间分布 |
3.5 小结 |
第4章 地闪活动与下垫面关系分析 |
4.1 地形和地表覆盖类型对地闪空间分布的影响 |
4.2 海拔高度变化对地闪活动影响 |
4.3 昼夜地表温度对昼夜地闪密度空间分布影响 |
4.4 昼夜局地热岛强度对地闪空间分布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北京地区和成都地区正雷暴和负雷暴对比分析 |
5.1 资料和方法 |
5.2 天气层结对比分析 |
5.2.1 相对湿度分析 |
5.2.2 0℃、-20℃层相对高度分析 |
5.2.3 Cape值和CIN值分析 |
5.3 北京正雷暴典型个例分析 |
5.3.1 环流背景分析 |
5.3.2 降水实况 |
5.3.3 地闪活动和卫星云图与雷达回波的演变 |
5.3.4 物理量场分析 |
5.4 北京负雷暴典型个例分析 |
5.4.1 环流背景分析 |
5.4.2 降水实况 |
5.4.3 地闪活动和卫星云图与雷达回波的演变 |
5.4.4 物理量场分析 |
5.5 成都负雷暴典型个例分析 |
5.5.1 环流背景分析 |
5.5.2 降水实况 |
5.5.3 地闪活动和卫星云图与雷达回波的演变 |
5.5.4 物理量场分析 |
5.5.5 动力条件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6)基于“语境-文本”理论视野的长江中游传统聚落及乡村公共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畴及关键词界定 |
1.2.1 长江中游 |
1.2.2 传统聚落 |
1.2.3 乡村公共建筑 |
1.2.4 语境、文本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传统聚落及其建筑研究进展 |
1.3.2 长江中游区域及其传统聚落、建筑研究 |
1.3.3 传统聚落中“人-环境”的互动关系及其意义的研究 |
1.3.4 现有聚落(建筑)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检视 |
1.3.5 相关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研究的起点:聚落观认识与重塑 |
2.1 聚落现象述评 |
2.1.1 聚落现象的文献记载 |
2.1.2 聚落现象的中国史简要 |
2.2 聚落研究视野 |
2.2.1 聚落的人类学研究 |
2.2.2 聚落的社会学研究 |
2.2.3 聚落的考古学研究 |
2.2.4 聚落的地理学研究 |
2.2.5 聚落的建筑学研究 |
2.3 聚落观的反思与更新 |
2.3.1 从世界观透视“聚落观” |
2.3.2 新聚落观:聚落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聚落研究的逻辑体系与方法论框架 |
3.1 聚落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的逻辑结构 |
3.1.1 逻辑起点辨析 |
3.1.2 聚落现象的逻辑起点:聚落 |
3.1.3 聚落现象的基本命题 |
3.2 聚落研究方法论的“语言学转向” |
3.2.1 贯穿哲学与建筑学的语言学转向 |
3.2.2 现代语言学方法论要点 |
3.2.3 聚落研究的语言学途径 |
3.3 基于语境-文本的聚落研究层次 |
3.3.1 上位对象:区域(语境) |
3.3.2 中位对象:聚落(文本兼语境) |
3.3.3 下位对象:建筑(文本) |
3.4 本章小结 |
4 长江中游及其分语系之于传统聚落的语境体系 |
4.1 传统聚落的语境圈层结构与维度 |
4.1.1 传统聚落语境的圈层类型:外圈语境与内圈语境 |
4.1.2 传统聚落语境的维度:语境的强弱与高低 |
4.2 长江中游“流域环境”外圈语境 |
4.2.1 人类与流域关系的历史进程 |
4.2.2 长江中游流域圈 |
4.2.3 中游流域圈及其周边地区的关联互动 |
4.3 长江中游“语缘环境”内圈语境 |
4.3.1 长江中游族群本质:多元文化的汇聚、融合与变迁 |
4.3.2 长江中游方言分布及成因 |
4.3.3 长江中游流域四大方言的地区分布 |
4.3.4 长江中游方言语系下的聚落语境分类 |
4.4 长江中游传统乡土社会的“强语境”与“高语境” |
4.4.1 传统乡土社会体系 |
4.4.2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社会形态的特质 |
4.4.3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缘的类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的文本特征及语境功能 |
5.1 传统聚落的文本-语境两重性 |
5.2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文本的表层结构 |
5.2.1 传统聚落文本表层结构的形态描述 |
5.2.2 传统聚落文本表层结构特征的区域划分 |
5.2.3 传统聚落文本表层结构的类型 |
5.3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文本的深层结构 |
5.3.1 传统聚落文本深层结构的含义 |
5.3.2 血缘“凝聚式”:传统聚落的“聚-缘”深层结构 |
5.3.3 业缘“集散式”:传统聚落的“落-业”深层结构 |
5.4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从文本向语境的属性转换 |
5.4.1 传统聚落文本的语境功能概述 |
5.4.2 传统聚落文本对建筑的建造性语境 |
5.4.3 传统聚落文本对建筑的非建造性语境 |
5.5 传统聚落语境下乡村建筑文本的属性认知 |
5.5.1 建筑文本的历史源流 |
5.5.2 乡村建筑文本分类的意义及标准 |
5.5.3 乡村建筑文本的功能类型 |
5.5.4 两类不同乡村建筑文本的相互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6 长江中游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主体:场所精神与深层结构 |
6.1 传统聚落语境下的乡村公共建筑文本解读策略 |
6.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主体解读的基本概念 |
6.2.1 基本概念界定 |
6.2.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深层结构 |
6.3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主体的语境化 |
6.3.1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主体的精神内涵 |
6.3.2 深层结构构成之一:物质需求的场所精神内涵 |
6.3.3 深层结构构成之二:精神需要的场所精神内涵 |
6.4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场所的主体情感投射 |
6.4.1 场所精神再认识:“场所”与“风水”的观照 |
6.4.2 “风水”格局的本土“场所精神” |
6.4.3 主体精神对聚落语境的情感投射 |
6.4.4 主体精神对乡村公共建筑的情感投射 |
6.5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主体与场所的互动 |
6.5.1 文本主体精神与场所精神互动 |
6.5.2 场所精神互动结构之一:场所的认同感 |
6.5.3 场所精神互动结构之二:场所的归属感 |
6.5.4 主体与场所互动之于乡村公共建筑深层结构外显 |
6.6 本章小结 |
7 长江中游乡村公共建筑文本客体:场所功能与中层结构 |
7.1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客体解读的基本概念 |
7.1.1 基本概念界定 |
7.1.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中层结构 |
7.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中层结构的语境准则 |
7.2.1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宜居要求 |
7.2.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教化意义 |
7.3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中层结构的社会秩序 |
7.3.1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中层结构与礼制的互动 |
7.3.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规格等级 |
7.3.3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空间的秩序递进 |
7.4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中层结构本质:公共行为模式下的信息交互 |
7.4.1 祭祀仪典中的乡村公共建筑功能本质 |
7.4.2 社会生活中的乡村公共建筑功能本质 |
7.5 本章小结 |
8 长江中游乡村公共建筑文本载体:场所空间与表层结构 |
8.1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载体解读的基本概念 |
8.1.1 基本概念界定 |
8.1.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表层结构 |
8.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空间形制 |
8.2.1 不同语境下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形制特征 |
8.2.2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的基本形制 |
8.2.3 乡村公共建筑文本形制的异化 |
8.3 语境下传统居住建筑文本的公共空间特征 |
8.3.1 居住建筑中的祭祀空间 |
8.3.2 居住建筑中的议事空间 |
8.3.3 居住建筑中的娱乐空间 |
8.3.4 居住建筑中公共空间的特征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语:从建筑学的聚落研究走向“聚落学”建构 |
9.1 研究成果 |
9.1.1 聚落:从研究对象到逻辑体系 |
9.1.2 长江中游区域语境-传统聚落文本研究 |
9.1.3 长江中游传统聚落语境-乡村公共建筑文本研究 |
9.2 创新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7)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聚落 |
1.3.2 传统聚落 |
1.3.3. 村庄、村寨与村落 |
1.3.4. 聚落景观 |
1.3.5. 景观特征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内外在乡土聚落景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2. 岷江上游大地景观与宏观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3.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4. 岷江上游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5. 其他与藏族、羌族聚落景观相关的研究进展 |
1.4.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数据 |
1.5.4. 研究框架 |
2. 岷江上游地区聚落生长的背景环境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质土壤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水系 |
2.1.5. 动物植被 |
2.1.6. 自然灾害 |
2.2. 历史人文环境 |
2.2.1. 民族迁徙与历史演替 |
2.2.2. 民族组成与区域分布 |
2.2.3. 语言文字 |
2.2.4. 风俗习惯 |
2.2.5. 宗教信仰 |
2.3. 社会经济环境 |
2.3.1. 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 |
2.3.2. 经济组成及产业支撑 |
2.3.3. 经济沟通与对外交往 |
2.4. 小结——特殊、复杂、落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3. 宏观视野下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特征 |
3.1. 西南边陲的过渡地带 |
3.1.1. 大地阶梯的过渡地带 |
3.1.2. 胡焕庸线上的分界带 |
3.1.3.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走廊 |
3.2.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观风貌 |
3.2.1. 高山深谷的地理风貌 |
3.2.2. 线性的对外通道 |
3.2.3. 垂直划分与水平分异的景观格局 |
3.2.4. 资源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 |
3.3. 岷江上游的聚落分布特征 |
3.3.1. 沿水系道路呈线性分布 |
3.3.2. 沿深谷两侧的垂直分布 |
3.3.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
3.3.4.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分布特征 |
3.3.5. 与生产资料密切耦合 |
3.4. 小结——沿水系、道路、海拔分异的区域景观 |
4. 中观视域下的各沟谷聚落景观特征 |
4.1. 杂谷脑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1. 杂谷脑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 黑水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2. 赤不苏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 岷江干流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1. 黑虎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2. 小姓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4. 小结——按区域分异的自然景观特征与藏羌族群势力分化 |
5. 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 杂谷脑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1. 样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
5.1.2. 样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
5.2. 孟屯河谷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2.1. 样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
5.2.2. 样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
5.3. 赤不苏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3.1. 样本05:以水源为中心——大寨子 |
5.3.2. 样本06:河谷防御型堡寨——大瓜子 |
5.4. 黑水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4.1. 样本07:藏羌交汇处——色尔古 |
5.4.2. 样本08:高山上的藏寨——大别窝 |
5.5. 黑虎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5.1. 样本09:高碉林立的羌寨——鹰嘴河寨 |
5.6. 小姓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6.1. 样本10:林区中的藏寨——姑纳村 |
5.6.2. 样本11:林区中的羌寨——大尔边 |
5.7. 小结——按民族和区域双向划分的聚落景观 |
6.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评价 |
6.1. 同沟谷内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1. 杂谷脑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2. 黑水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3. 岷江干流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 同民族内不同沟谷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1. 不同沟谷中藏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2. 不同沟谷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3. 藏羌民族间聚落景观的总体对比与评价 |
6.3.1.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相似性 |
6.3.2.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异质性 |
6.3.3. 藏羌聚落景观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
6.4. 小结——藏羌聚落景观的总体差异性与地区同质化 |
7.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
7.1. 因“地”制宜——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1.1. 地形地貌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
7.1.2. 气候水文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 |
7.1.3. 地域环境决定聚落景观的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 |
7.1.4. 自然灾害引起聚落景观突变 |
7.2. 生存之“道”——资源竞争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2.1. 资源承载决定聚落的选址与规模 |
7.2.2. 资源竞争与合作构成聚落的势力范围与典型模式 |
7.2.3. 资源争夺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联盟与区域交通体系 |
7.2.4. 资源影响下的自然生态观与聚落景观生态格局 |
7.3. 安全保卫——族群战争与防御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3.1. 族群认同、区分与敌对关系 |
7.3.2. 族群势力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景观意象 |
7.3.3. 战争、掠夺与聚落的防御性景观 |
7.3.4. 心理安全与实用性、舒适性之间的权衡 |
7.4. 神明庇佑——宗教与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4.1.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 |
7.4.2.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关系 |
7.4.3. 宗教文化影响聚落景观的形态、色彩和符号 |
7.4.4.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 交流融合——社会交往与民族融合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1. 道路沟通与经济交往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2. 文化交流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
7.5.3. 民族融合形成聚落景观的渐变与过渡 |
7.6. 改革变迁——社会经济与行政干预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1. 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聚落景观演变 |
7.6.2. 产业变化与经济发展导致聚落景观的跳跃式革新 |
7.6.3. 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4.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聚落景观的变化 |
7.7. 小结——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共同决定聚落景观的表达 |
8.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 |
8.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
8.1.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分类 |
8.1.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 |
8.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与演替逻辑 |
8.2.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逻辑 |
8.2.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演替逻辑 |
8.3.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 |
8.3.1. 景观基因组(基因胞) |
8.3.2. 景观联接通道(基因链) |
8.3.3. 景观文化与能量(基因信息) |
8.3.4. 景观整体形态(基因形) |
8.3.5. 景观基因图谱 |
8.4. 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 |
9.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
9.1.3. 同—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 |
9.1.4. 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
9.1.5. 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 |
9.1.6. 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 |
9.1.7. 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 |
9.2. 主要创新点 |
9.2.1. 首次将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
9.2.2. 首次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
9.2.3. 首次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的特征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解构其形成逻辑 |
9.2.4. 利用GIS、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定量研究 |
9.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川中丘陵地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侵蚀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土壤侵蚀经验模型研究现状 |
1.2.3 土壤侵蚀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2 经济概况 |
2.3 人文概况 |
2.4 自然资源概况 |
第3章 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处理 |
3.1 传统RUSLE模型因子提取 |
3.1.1 降雨侵蚀力因子 |
3.1.2 土壤可蚀性因子 |
3.1.3 地形因子 |
3.1.4 传统植被覆盖管理因子 |
3.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
3.2 基于SMA的RUSLE模型因子提取 |
3.2.1 混合像元 |
3.2.2 混合像元分解模型 |
3.2.3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的确定 |
3.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评价指标提取 |
第4章 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模型构建 |
4.1 传统RUSLE模型 |
4.1.1 传统RUSLE模型的概述 |
4.1.2 传统RUSLE模型的应用 |
4.2 基于SMA的RUSLE模型 |
4.2.1 基于SMA的RUSLE模型的概述 |
4.2.2 基于SMA的RUSLE模型的应用 |
4.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4.3.1 MATLAB工作平台概述 |
4.3.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概述 |
4.3.3 BP神经网络的应用 |
4.4 不同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模型结果对比 |
4.4.1 空间分布对比 |
4.4.2 统计分析对比 |
4.4.3 结论 |
第5章 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结果分析 |
5.1 川中丘陵地区土壤侵蚀总体状况 |
5.2 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土壤侵蚀特征 |
5.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特征 |
5.2.2 不同植被覆盖度的土壤侵蚀特征 |
5.2.3 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侵蚀特征 |
5.2.4 不同高程带的土壤侵蚀特征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德阳市地下水资源禀赋特征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资源禀赋特征 |
1.2.2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 |
1.2.3 德阳市相关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自然地理条件 |
2.1 位置与交通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水文 |
2.3.1 气象特征 |
2.3.2 水文特征 |
2.4 生态环境概况 |
2.5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地质环境条件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2 地层岩性 |
3.3 地质构造及地震 |
3.3.1 地质构造 |
3.3.2 新构造运动 |
3.3.3 地震活动 |
第4章 水文地质特征 |
4.1 水文地质概况 |
4.2 断褶山区水文地质特征 |
4.2.1 地貌地质条件 |
4.2.2 含水层(组)特征 |
4.2.3 地下水富集规律 |
4.2.4 补径排特征 |
4.2.5 动态特征 |
4.2.6 水化学特征 |
4.3 平原区水文地质特征 |
4.3.1 地貌地质条件 |
4.3.2 含水层(组)特征 |
4.3.3 地下水富集规律 |
4.3.4 补径排特征 |
4.3.5 动态特征 |
4.3.6 水化学特征 |
4.4 红层区水文地质特征 |
4.4.1 地貌地质条件 |
4.4.2 含水层(组)特征 |
4.4.3 地下水富集规律 |
4.4.4 补径排特征 |
4.4.5 动态特征 |
4.4.6 水化学特征 |
第5章 地下水资源禀赋特征 |
5.1 禀赋分区 |
5.2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
5.2.1 计算分区 |
5.2.2 计算方法 |
5.2.3 计算参数 |
5.2.4 计算结果 |
5.3 地下水资源模数 |
5.3.1 补给资源模数 |
5.3.2 储存资源模数 |
5.3.3 可开采资源模数 |
5.4 地下水质量 |
5.5 禀赋的差异性与开发利用 |
第6章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理论基础与方法 |
6.1 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的界定 |
6.2 理论基础 |
6.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6.2.2 系统学理论 |
6.2.3 地下水的属性 |
6.3 指标体系评价法 |
6.3.1 指标与指标体系 |
6.3.2 指标体系功能 |
6.4 指标体系构建 |
6.4.1 构建原则与方法 |
6.4.2 构建基本思路 |
6.4.3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
6.4.4 指标体系与指标特征 |
6.4.5 指标体系的适用条件 |
6.5 指标数值提取与标准化 |
6.5.1 指标数值提取 |
6.5.2 指标分级标准与标准化 |
6.6 指标权重计算 |
6.6.1 主观赋权法 |
6.6.2 客观赋权法 |
6.6.3 综合权重计算 |
6.7 综合评价与等级划分 |
6.7.1 综合评价分值计算 |
6.7.2 评价等级划分 |
6.8 小结 |
第7章 实例研究 |
7.1 概述 |
7.2 实例一 |
7.2.1 研究区概况 |
7.2.2 指标状况 |
7.2.3 权重计算 |
7.2.4 综合评价 |
7.3 实例二 |
7.3.1 研究区概况 |
7.3.2 指标状况 |
7.3.3 权重计算 |
7.3.4 综合评价 |
7.4 实例三 |
7.4.1 研究区概况 |
7.4.2 指标状况 |
7.4.3 权重计算 |
7.4.4 综合评价 |
7.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10)基于聚合水库蓄放水模拟的洪水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区概况 |
3 TOPMODEL模型 |
3.1 模型介绍 |
3.2 建模资料说明 |
4 考虑水利工程影响的洪水预报模型 |
4.1 聚合水库库容计算 |
4.2 聚合水库蓄放模拟图 |
4.3 考虑水利工程影响的洪水预报模型计算流程 |
5 结果及分析 |
5.1 各年代聚合水库库容 |
5.2 天然状态下模型参数率定及计算结果 |
5.3 考虑水利工程影响的模型计算结果 |
6 结论及展望 |
四、2002年成都地区7.29~8.1暴雨过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场雷暴的细微结构分析和监测研究[D]. 许皓琳.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2]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D]. 杨晴雯.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4]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D]. 吴少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7)
- [5]北京和成都城市下垫面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对比研究[D]. 成鹏伟.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8(04)
- [6]基于“语境-文本”理论视野的长江中游传统聚落及乡村公共建筑研究[D]. 陈茹.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7]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D]. 孙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川中丘陵地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D]. 周颖智.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9]德阳市地下水资源禀赋特征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 高东东.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
- [10]基于聚合水库蓄放水模拟的洪水预报研究[J]. 孙新国,彭勇,张小丽,周惠成. 水利学报,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