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经济区域体系形成与发展机制的再认识_东北经济论文

东北经济区域体系形成与发展机制的再认识_东北经济论文

对东北区经济地域系统形成发展机制的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地域论文,机制论文,经济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键词 东北经济区 经济地域系统 形成发展机制

1 经济地域系统形成发展特点

东北地区农耕历史较短,但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很快,作为全国一级的大经济区,较为典型并独具特色,其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

1.1 自然经济阶段

指到1858年以前的漫长时期,其经济以农牧渔猎业为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和商品经济不发育,东北地区经济的地区差异以自然条件的地域分异为基础,并直接受距离中原地区的远近和交通条件的方便程度的影响。这一阶段,在东北地区形成了南部(农业、手工业较发达)、东北部(渔猎为主)和西北部(游牧为主)三个经济内容不同的地域。

1.2 半殖民时期

自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将牛庄(后改为营口)辟为通商口岸起,直到1931年“9.18”事变,东北地区由自然经济的原始地域结构转变为半殖民地的地域结构类型。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竟相修筑铁路用以掠夺东北地区的资源,促使商品性农业迅速发展,铁路沿线经济地域初步形成。到“9.18”事变前,东北区已拥有铁路6522Km,初步形成了全区的网络系统。商品性农业迅速发展,大豆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3左右。铁路沿线以及主要江河两岸的土地、森林与矿产资源,被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农产品加工工业、森林工业、煤炭工业及其它采矿工业与轻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各地域间的经济联系有所加强。

1.3 殖民地时期

1931年“9.18”事变后,中国东北完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东北经济的地域变化具有明显特点;(1)形成南北分明的殖民地经济,辽中、辽南重工业迅速发展,以北广大地区强化农业开垦、伐木和采矿业,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工业比重最大的地区;(2)形成向周围边境地区延展的网络与城镇系统;(3)各级各类城市发展较快;(4)对外经济联系方向发生明显变化,在与日本趋向一体化同时大大减弱或基本断绝了与中国内地、苏联和蒙古的联系。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东北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地区,地域经济变化主要表现为:(1)东北作为全国一级的大经济区已经初步形成,并以统一的电力网、交通运输网和有机结合的工农业体系作为支撑;(2)北起齐齐哈尔、包括大庆、哈尔滨、长春、沈阳以及鞍山、本溪、抚顺、辽阳,直到大连的东北中部经济轴带初步形成;(3)东部与北部山地的森林资源、煤炭资源、金属与非金属资源得到大力开发,形成了一批工矿城镇;(4)西部半干旱农牧区的经济也获得了一定发展,新的能源基地正处于形成发展过程;(5)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的经济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沿海开放已取得较大进展,沿边开放已经起步,图们江地区开发已逐渐提到日程上来。

2 地域系统发展机制的转变

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现已处在历史转变的关键时期。曲折的历史进程与不协调的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发展周期性规律等的制约,使东北地区的经济已经积累了诸多问题。在由中央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这些问题与矛盾更为突出。昔日全国工业化基地的东北与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已有了明显的差距,东北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断在下降,人们将此称之谓“东北现象”。其所以产生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仅从经济地域系统发展机制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有下述几个问题,值得认真研究与思考。

2.1 对东北在全国战略地位的再认识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东北区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是在十分丰富的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源型经济地域,时至今日,这种认识已经不符合客观实际,应该予以转变。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资源种类也比较齐全,为重工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自然物质基础。但是,经历近百年的开发,多种资源逐渐枯竭,有些资源的开发已越过高峰期,有些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东北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恶化。日伪时期,东北的森林资源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建国后,由于建设的急需,对森林强行过度采伐,采育失调,许多森工局面临无木可采的严峻局面,吉林省森工系统“七五”期间森林赤字即达167×10[4]m[3]。东北林区急需休养生息。东北区原为煤炭净输出地区,目前已是产不敷需,需要从山西、内蒙等地区调入的煤炭逐年增多,1992年已达2800×10[4]t,今后还会不断增加。大庆油田等已经达到生产高峰期,原油产量将会不断减少。铁矿石开采早已产不敷需,而且品位不断下降,要由国内外调入。有些有色金属已经枯竭,有的远景储量有限。农业自然条件虽较优越,土地资源也较丰富,但由于开发有余,保护与治理不足,农业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东北地区的水资源状况也不理想,辽宁省的问题更为突出。

可见,东北区的经济类型已经发生了变化,它已不是在十分丰富的能源和原材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地域,而是既依赖于当地的资源、又需大量进口外区能源和原材料的资源—加工混合型的经济地域了。因此,人们如果仍然按资源型的地域模式,制定东北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并指导产业发展,势必使区域经济难以运行,并导致恶性循环。

东北经济区作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建国40多年来,东北区以巨大数量的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原油、木材、粮食和诸多的重工业产品支援了全国,并为全国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全国也支援了东北。但是,应当指出,在中央计划经济条件下,价格扭曲十分严重,作为能源、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大量输出,又大量输入轻工业品和深加工产品的东北地区,向外支出、贡献过大,自然资源又经历了长期的、超负荷的开发。照此继续发展下去,东北地区的经济实难走上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道路。

依据经济地域结构类型演化规律,东北经济区已经由资源型经济地域演变成为资源—加工混合型的经济地域,今后随着经济开发的力度加大和工业主要资源的逐渐枯竭,必将象东南沿海那样,发展成为加工型的经济地域。东北区的产业结构必须相应地进行调整,某些产业也要相应进行转移。重工业弱化和轻工业强化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耗能大的产业必将向内地和中、西部地区转移。

遵循经济地域发展阶段的理论,东北区的经济,尤其是工业的发展,从总体上说,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其产业结构需要升级换代。东北区不能再停留于主要向全国提供原材料阶段,而应提供更多的加工业产品。发展附加值高的轻工业、重工业、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是东北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总之,东北区应成为全国层次较高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2.2 对东北区经济发展态势的再思考

近年来东北经济遇到了很大困难,其具体表现是:(1)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经济效益不断下降。60年代以来,东北三省的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已情节始低于我国平均水平,1981-1989年其工农业总产值与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分别比全国低2.5和3.2个百分点,1990年其工农业总产值仅比上年增长0.6%,与全国7%的平均增长水平相差悬殊:(2)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下降。三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13.4%下降到1992年的11.2%,工业总产值相应地由16.6%下降到11.4%,其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的比重均有明显下降。原来工业产值一直居全国第二位的辽宁省,到1988年已退居于江苏、山东、广东、上海之后,居于全国第5位。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位次也在向后退;(3)多数大中型企业效益不佳,亏损面不断扩大等,这就是所谓“东北现象”。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结构性的原因,即老工业基地所共同面临的产业结构老化的问题。虽然在70年代已有显露,但是,未能及时采取措施使其返老还童;(2)体制上的原因。中央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在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前期阶段,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重点建设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其体制的弊端陆续暴露出来。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国营大中型企业比重大,在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转变中,东北区所遇到的困难比全国其他地区要大得多;(3)历史原因。60年代以来,国家建设的重点已陆续向内地大三线转移,东北区始终未能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因而设备严重老化,技术手段不断落后,这是造成经济效益差的重要原因;(4)主观原因。中央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束缚了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在东北地区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依赖思想严重,奋发图强意识不足;商品经济观念和市场意识与东部沿海地区比差距较大;乡镇企业发展缓慢,与许多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全国乡镇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也形成了鲜明对照。

但是,除上述主要原因外,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这就是东北区经济发展的总思路已与迅速变化着的区内、区外环境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北经济鼎盛时期的支持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如前已述及的发展工业的一些主要能源和原材料已产不敷需,而人们仍在按资源型的产业结构模式设计东北区的经济,结果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衰落的局面难以扭转;二是东北区的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地处东北亚中央部位的东北经济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区位优势将成为东北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优势。如何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设计东北区经济振兴的新思路,将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2.3 地域系统发展环境的新变化

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已经创造了一个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东北亚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从来也没有象今天这样有利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中日、中韩关系的改善与发展对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将发挥重要作用;俄罗斯与蒙古已经走上开放的市场经济道路,朝鲜也在渐进式的开放其经济,世界经济重心已向亚太地区转移,美、日本、韩国的剩余资金和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有可能向东北地区大规模转移,为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改革开放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必将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和完备的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这对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商品经济观念不强和市场体系不够发育的东北地区而言,即是一个有力的推动,也是面临着的一场严峻挑战。

3 地域系统建设的新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东北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其形成发展机制及其发展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等,均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再用老的思路与发展模式去发展东北地区经济和进行地域系统建设,已与客观实际不相适应,必须要有新思路与新举措。

3.1 冲破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旧的发展思路,确立大改革、大开放、大流通的新思路

由于东北地区三面与蒙、俄、朝为邻,面向渤、黄二海,临近日本海,位于东北亚中央部位,以及非常有利的国际环境,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应把着眼点主要放在东北亚。全面向东北亚地区开放,加强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依靠深化改革与经济机制的转换,借助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的经济力量(资金、技术、设备和某些资源)全面改造东北经济。总之,东北地区的经济要在与东北亚诸国的广泛经济联系中求发展、求改造,并在广泛联系中培育市场体系并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

在扩大和加强与东北亚经济联系过程中,加强与国内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在大流通中求得自己的发展。在全球性生产要素流通与配置和国内外劳动地域分工中,找准东北区的位置,无论产品、服务的市场,还是资金、技术、信息交流,都不能只局限于东北区范围内。

3.2 重组产业结构,提高结构层次

未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其资源优势将逐渐让位于区位优势,适中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运输网与先进的信息网络,将会成为重振东北经济的首要条件。因此,改造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在已有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交通、通讯系统的改造与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信息、房地产、科技、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适应东北区内外环境变化的产业结构。

3.3 更新地域模式框架,创立新的地域系统结构

过去所推行的经济区划与经济区划系统是一种自成相对完整体系的地域系统模式,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地域系统,应该是开放、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其地域系统结构不只包括区域系统,还应包括网络系统,各种地域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发展模式。

4 地域系统类型、发展模式与区域发展战略

4.1 地域系统结构类型

东北区是一个比较完整和较为典型的全国一级的大经济区,其内部已经形成比较复杂的复合型的经济地域系统,主要有下述几种类型:

4.1.1 经济地带 在东北区客观存在着中、东、西三个纵向经济地带。它主要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即存在着技术梯度,也与自然条件大的地带(即平原、山地、草原)差异有重要关系。三个地带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类型与层次,职能(即地带功能)以及各自面临的国土整治任务均不同。认识经济地带的实践价值主要在于运用梯度推移规律,促进其中部比较发达地带的优先发展并带动东、西部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层次不断提高,有效地实施各个地带的国土整治任务。

4.1.2 经济区 东北经济区内部客观存在着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内部经济区,一般认为有三级,即省级经济区、省内经济区和县级经济区。共同形成经济区系统。

4.1.3 经济轴带 东北地区正在形成的是齐齐哈尔—哈尔滨—大连经济轴带,将来有可能由哈尔滨向北延伸到黑河,进而与俄远东的海兰泡、雅库茨克联结起来,形成国际性的经济轴带,也可移之谓南北向的大陆桥。其他具有潜力的经济轴带还有:起自图们江口经珲春、图们、延吉、吉林、长春、白城、阿尔山,进而穿行蒙古,俄罗斯通向欧洲和起自俄罗斯海参崴,经我国绥芬河、牡丹江、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海拉尔、满洲里,之后横穿俄罗斯直通欧洲两条横向的大陆桥,它们在我国境内部分很可能形成重要的经济轴带。至于东边道和西边道,将来也有可能形成两条纵向的辅助性的经济轴带。嫩江、松花江和边境线上的黑龙江、图们江与鸭绿江也将会形成四个沿江经济轴带。边境地区将不再是落后地区,而会成为繁荣的新的梯度带。

还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区:

(1)地域核心区。是指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核心,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域。即大连及其周围地区、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地区,长(春)—吉(林)地区和哈尔滨地区。这类地区的共同特点是核心城市经济实力强大,外围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并有一定基础,网络较发达,圈层结构特征较为明显,已经或者正在形成城市群。这类地区尚处于发展阶段,潜力很大,又有较好的基础设施,仍然是集中和发展产业的理想地域。

(2)资源开发区。主要指能源和原材料资源富集与集中开发的地区。包括:大庆—吉林油田区、内蒙东四盟市煤田区、铁法矿区、辽河油田、黑龙江东部煤炭开发区、大小兴安岭林区、长白山林区、通化白山煤铁与森林资源开发区等等。这些地区资源富集,是东北地区主要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生产具有相当规模,也都形成一批分散的城镇,但一般说来,加工工业的水平还比较低,产业结构的层次还有待提高。

(3)农牧业地区。主要指农业基地与牧业基地区,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地区以及西部的科尔沁草原与呼伦贝尔草原地区。这里是全国闻名的农牧业基地,尤其玉米与大豆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都占有一定地位。它们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加强农牧业基地建设以及如何根据国际市场的要求,提高农作物产品质量,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扩大出口能力。

(4)沿海与近海开放地区。主要指辽东半岛沿海地带与图们江下游珲春—防川地区。辽东半岛拥有海岸线2178km,分布有以大连为中心的一批港口,这里是东北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珲春—防川地区是东北面向日本海的又一开放地区,防川距图们江出海口仅有15km,这里又与俄朝港口相距很近,近年来东北亚国际区域合作与图们江地区开发已提到重要日程上来,这一地区将成为东北对外开放另一个重要窗口。今后,两个地区的港口与腹地需要进行合理分工,共同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繁荣。

(5)沿边开放地区。东北在与蒙、俄、朝三国边界上现已有5个沿边开放城市和20多个边境贸易口岸,将逐渐形成开放地带。与多国接壤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有利与其他国家开展互补性贸易,以及合作对边疆地区进行多种形式的开发,也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稳定繁荣,并可形成一个新的梯度地带向内地辐射。但是,在过去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中,虽然所邻三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各自都在搞自成体系的建设,边境地区很少进行往来,这一地区几乎都是各国政治军事最强而经济最落后的地区。发展市场经济,边境地区成为具有强烈互补性的两国经济进行交流的最佳区位。

(6)贫困待开发地区。在东北尤其在其西部地区,确实存在一部分贫困地区。那里自然资源欠缺或者没有开发,农牧业自然条件不理想,交通条件比较落后,远离中心城市,资金与人才奇缺。因此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缺少动力,往往形不成支柱产业。对这类特殊地区更应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关怀。

4.2 地域发展模式与区域发展战略

由于内部机制与内外环境的变化,东北经济区须重新选择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否则将难以摆脱目前的困境。内部经济地域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对区内各个地域发展模式与战略的选择要从具体区域的实际出发。

4.2.1 战略、模式的基本构思 制定东北区的战略与模式的基本思路是:面向东北亚,全面对外开放,以面向渤海、日本海的对外开放为重点与突破口,以沿边开放为前沿;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战略重点,构筑“"型的现代化的区域基本骨架;大力发展金融、商贸、科技、信息、房地产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以此为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注入活力;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近期内以发展中部轴带、沿边开放带和两面通海窗口为重点,尽快形成更为强大的产业;进而加强两个横向大陆桥和东西两个轴带的建设,带动各轴带的经济的全面发展。最终搞活与重振东北地区经济并充分发挥其在东北亚地区的中枢作用。

4.2.2 关于东北地区的基础骨架 基础骨架既是东北诸网络系统的中枢,也是现在和未来以主要铁路、公路为依托所形成的主要经济轴带。“”型轴线构成东北最基本的骨架;南北纵轴是东北地区正在形成的主要经济轴带,是东北的经济重点,这条纵向轴线将向北延伸到俄罗斯,形成东北亚纵向大陆桥;两条横向轴线是沟通亚欧的大陆桥,也是与东北亚诸国进行经济联系的纽带,随着东北亚经济轴带,并带动周围地域的经济发展;斜向轴线是东北地区与内地联系的命脉,随着与内地联系的加强,这条轴带必将得到不断扩展与加强。东西两翼纵向轴为东北地区重要的辅助轴带,经过改造与完善之后,也将成为东北通向内地和对外港口的重要通道,并将对东部和西部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4.2.3 关于建设两面出海通道 由于东北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只有加强国际交往,尤其是与东北亚地区的联系,才能促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只有通过海陆通道与中国内地的联系,才能做到合理分工并提高其在全国的地位。东北地区只有四个对俄、对朝的主要陆路口岸,不仅吞吐量有限,其货流方向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以大连港为首的辽东半岛港群,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主渠道,但其吞吐量也会逐渐饱和,将远远满足不了东北亚地区的物资交流以及东北区全面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原为日本海沿岸国,现在虽然变为近海国,但距图们江出海口也只有15km,我国又拥有图们江通海航行权利,且图们江地区战略地位又十分重要,因此,重新打开出海通道,建设河港群并利用俄、朝港口,对于加强东北与日本海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并带动东北东半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全力以赴,打开东北的第二个出海通道,迎接日本海地区经济繁荣时代的到来。

4.2.4 关于产业结构 要摆脱目前东地区的经济困境并全盘搞科学研究东北经济,从搞活大中型企业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但更应高屋建瓴,彻底改造与调整产业结构,理顺产业关系,形成良性循环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改造资源型(重型)产业结构,逐渐向资源—加工混合型和加工型产业结构转变,使中轻型产业比重不断增加;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新兴工业、改造传统工业,用现代工业改造农业;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东北亚的物流与商贸中心、现代工业与农业基地和人才与劳务的培训与输出基地。

4.2.5 关于沿边开放带 沿边开放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沿边的开放地带还未形成,沿边地区仍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今后除继续开辟边贸口岸,发展边境贸易与旅游业外,还开辟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区等。黑龙江流域的中俄合作、共同开发活动,将会把两岸的经济带动起来,逐渐形成沿江经济轴带。图们江与鸭绿江的综合开发也将会带动两岸地区的经济发展。

4.2.6 关于区域开发模式 东北地区经济地域类型的多样性,决定其区域开发模式也将是多种多样的。东北作为一个整体,将采取网络开发的模式,全面推进开发进程;针对各经济地带将采取梯度开发模式,加速中部地带开发,并用中部地带带动东西两翼经济地带的发展;各级经济区应着眼于发挥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主要采用增长极开发模式,发挥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促进区域专门化与综合发展;各经济轴带与沿边开放带主要采取点轴开发模式。有的以铁路和现代公路为轴,以一批工业城市为点,通过集聚扩散作用,逐渐形成城市带和经济带,如东北中部轴带;有的以江河为轴,以诸开放城市为点,或者以边境线为轴,以开放城市为点,逐渐带动整个轴线的经济发展;辽东沿海地带主要应采取增长极与扇面幅射的区域开发模式,集中力量发展沿海主要港口,形成向内、向外两个辐射扇面,加强与国内外诸港口和内部腹地的联系。图们江地区由于三国接壤又面向东北亚,应采取多国合作,联合开发的模式,即国外学者称之谓“增长三角”的开发模式;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农业基地建设应采用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开发模式,统筹规划、集中建设,以便取得最佳效果;一般农牧区或待开发区须注意发展中心城市和进行交通建设,为区域发展提供增长点。

任何一种类型区的发展可能以一种开发模式为主,但往往也要辅之以其他开发模式。

4.2.7 关于资金与技术来源 资金、技术与管理人才短缺是东北区发展经济的严重制约因素,为此首先应该挖掘内部潜力,同时大力争取外援。在争取外援方面,东北区与许多地区相比处于不利地位:广东紧邻香港,有接受其产业转移的诸多的有利条件;福建是主要台乡,是台湾投资的理想地区;上海有中央的多方支持,也是外资和内资愿意投放的场所;山东半岛与韩国隔海相望,是韩国投资便捷与理想之地;相比之下,东北地区缺少明显优势。但是,东北地区也有世界有名的大连港,图们江地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东北与俄、朝、蒙三国为邻又地处东北亚中央部位,也有有利的人文地理条件,为此,也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联系。基于上述情况,东北地区应以明确的产业政策、正确的发展思路,逐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资金。采取多元化的吸引外资战略:积极吸引日本、韩国的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考虑到历史因素及地域接壤等原因,俄罗斯先进和比较先进的技术设备,也应成为东北争取外援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吸引港、澳、台和东南沿海的资金技术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标签:;  ;  ;  ;  ;  ;  ;  ;  ;  ;  ;  

东北经济区域体系形成与发展机制的再认识_东北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