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论文_杨缅艳,赵燕秋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 650118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入住我院、需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按其住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组后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另外施以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要比对照组的30.0%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组患者术后康复各项评判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癌患者采用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对其术后康复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呼吸功能;护理干预;肺癌;术后康复

肺癌手术创伤大且持续时间长,由于术中为保证视野,还会游离较多组织,因而会使得肺组织有大面积、不同程度的挤压,刺激到肺门、支气管,由此增多呼吸道分泌物,再加上受到手术切口、胸腔管引流等因素影响,对患者呼吸肌运动造成极大阻碍,影响其呼吸功能的恢复,不利于术后的良好康复[1]。因此,应通过积极的呼吸功能训练,改善患者肺功能,使其尽早康复。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100例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入住我院、需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按其住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范围自29岁到67岁,均值年龄51.2±4.3岁;干预组50例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范围自30岁到70岁,均值年龄52.4±4.5岁。所有纳入研究患者均已排除存在会影响到肺功能的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明显,可进行针对性临床比对(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肺癌临床常规护理举措予以实施护理方法,包括入院宣教、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另外干预组除上述外,进行呼吸功能护理干预:

1.2.1术前

积极主动的和患者交谈,使其明白呼吸功能恢复对疾病康复的重要影响,鼓励患者配合。具体方法有:①缩唇呼吸:取患者座位或是半卧位,叮嘱其闭嘴,用鼻子尽自己最大的力气吸气后保持憋气2~3秒,呼气时缩唇呈鱼嘴状,深吸、慢呼,每天2~4次,每次7~8分钟;②腹式呼吸:取患者坐位或直立位,全身保持放松,一手放在胸部,在呼气的同时收腹,并在腹部用手朝上、朝内进行挤压,通过增大腹腔内压力促使膈肌上抬,对膈肌功能进行训练;③人工阻力呼吸:取适宜气球,引导患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最大力将肺内气体都吹到气球中,每天3、4次,每次3~5分钟;④呼吸功能训练器的使用:指导患者使用简易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吸气、呼气功能锻炼;⑤雾化吸入: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雾化器进行有效雾化吸入,双唇包住雾化器口含嘴,用嘴行深吸气,鼻子呼气,深吸气时无雾化液喷出;⑥有效咳嗽:引导患者深呼吸,之后停顿1~2秒,用力咳嗽2、3声,或护士立于患者右侧,帮助患者在坐位、斜坡位下,在患者深呼吸的吸气末,用拇指朝内用力按住患者胸骨上窝的气管,刺激咳嗽发生。

1.2.2术后

鼓励患者积极、早期进行床上活动,缓解对肺组织的压迫,指导患者正确呼吸,平卧位时加强腹式呼吸锻炼,加强雾化吸入,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1mg+0.9%NS10ml行雾化吸入,患者晨起后每两小时行雾化吸入一次,至夜间休息,共8-10次/天,并于任何时间段随时开展咳嗽训练,帮助患者正确排痰,术后第一日,进行吹气球训练进行呼吸功能指导,具体方法为在正常深呼吸后,含住气球嘴,深吸气之后将肺内气体吹入到气球中,使气球的直径达到25~30cm,反复如此,每次3~5分钟,每天3、4次。术后第二日起使用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具体方法为上下唇包住口含嘴,行吸气训练时,用鼻子尽自己最大的力气呼出胸腔内气体,憋气2~3秒,再用嘴巴尽自己最大努力吸气,尽可能多的吸起呼吸训练球;行呼气训练时,先用鼻部尽力深吸气,憋气2~3秒,再用嘴巴呼气,呼气,尽可能多的吹起呼吸训练球。

1.3指标监测

对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等观测指标进行统计比较。

1.4统计数据检验

对本次研究中所得到的关于患者各监测指标数据,使用t与X2分别检验计量与计数资料,若结果为P<0.05,则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皆经由SPSS19.0软件统计。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统计对比

如表1所示: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要比对照组的30.0%明显降低(P<0.05),差异比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统计对比[n(%)]

 

3讨论

临床上对肺癌的治疗主张采用手术方法,切除掉肿瘤及其周围部分肺组织,虽治疗效果好,但是由于受到创伤、麻醉药残留及镇痛药物使用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呼吸中枢抑制,继而降低通气功能、肺顺应性,诱发术后疼痛、体液丢失等,最终并发症多发[2]。

以往临床在对肺癌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仅限于强调戒烟、咳嗽及排痰的宣教,并未能重视起呼吸功能锻炼的内容,这也是加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原因所在,不宜于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良好恢复,延长其疾病康复时间[3]。而在本次实验研究中,我们采用呼吸功能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强调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呼吸功能干预各项举措,以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结合吹气球、使用呼吸功能训练器等方法,改善患者呼吸肌的收缩、舒张功能,作用于对其肺功能的改善[4]。结合最终的数据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要比对照组的30.0%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组患者术后康复各项评判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对肺癌患者采用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对其术后康复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朱花.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7,12(5):136.

[2]张晓伟.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健康周刊,2017,34(22):81,83.

[3]高艳军.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排痰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2):122-124.

[4]黄焕榆,吴映红.呼吸肌功能锻炼对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呼吸功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5,15(11):2185-2187.

论文作者:杨缅艳,赵燕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论文_杨缅艳,赵燕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